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11/2 7:05:08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投资动向
泰格医药与Purpose Africa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中非临床研究及数字化合作
9月6日,由泰格医药、Purpose Africa联合主办的中非临床研究合作及数字化建设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会议期间,泰格医药与Purpose Africa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中非在临床研究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为中非在医疗健康领域和合作发展注入新动力。
Purpose Africa于2023年成立于卢旺达,是一家由非洲学术界、工业界专家组成的平台型组织,致力于通过服务和创新为非洲医药健康带来高质量、健康公平的发展。同时,也在撒哈拉以南数十个非洲国家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吸引临床研究资源并打通多国临床研究体系,为非洲带来更好的公共卫生和数字医疗条件。
泰格医药作为领先的临床研究服务平台,成立2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试验执行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经验,并在北美、欧洲、非洲、亚太等地拥有全球布局和能力。此次合作,双方将在临床研究的全链条能力建设、临床研究数字平台建设、研究中心能力建设、临床研究相关人才培养、参与政策法规引导和制定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致力于提高非洲地区临床研究水平,搭建中非之间医疗合作的桥梁,推动中非医药产业共同发展。
此次会议正值“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泰格医药与来自非洲的医疗健康产业代表,以及国内医药企业、科研单位、投资机构、公益组织等合作伙伴一起,就中国与非洲的医药研发与产业合作,临床试验数字化转型和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增进互相了解,推进互惠合作,促进中非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非洲各国高度关注的产业,尤其是临床研发方面。目前非洲占全球人口的18%,但在非洲开展的临床试验数量只占全球不到3%,临床试验数量和研究水平方面都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
泰格医药联合创始人,总裁曹晓春女士向与会来宾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并在致辞中表示:非洲大陆美丽富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非常期待中非之间加强医药和临床研发领域合作,加速中非医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让更多好药、新药,造福中非病患,造福人类健康。
非洲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首席执行官Nardos Bekele-Thomas女士线上为会议致辞。她表示,非洲各国一直在努力应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带来的挑战,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是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并期待与中国企业增进在医疗卫生、药品生产、临床研究等领域的合作。
尼日利亚国家医疗服务价值链特别协调官Abdu Mukhtar博士介绍,尼日利亚拥有约2.5亿人口,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出台相应的多元政策以鼓励外国投资者和企业来尼日利亚建立生产基地,期待与中国医药企业加强合作,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和人口健康水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全球健康顾问鲁新女士在致辞中说,Purpose Africa与泰格医药的合作代表了中非合作新的方向,这个合作的实施将为非洲获得更多高质量的药品,以及药品本地化生产打开新通路,对此她充满信心。
Purpose Africa首席执行官Amir Hagos博士介绍了非洲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与潜力,以及Purpose Africa的使命与愿景。非洲的生物医药市场潜力巨大,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734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382亿美元,期待通过推进数据科学、临床研究、医疗人才资源等三方面的协同发展,促进非洲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解决非洲医疗卫生服务的挑战。
泰格医药副总裁,DCT业务负责人俞皎皎先生对泰格医药一体化研发服务和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介绍。泰格医药搭建了包括远程智能临床试验(DCT),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系统(RBQM)、E2E(eSource to EDC)等在内的完整数字化临床试验生态系统,期待能够赋能更多中非临床开发合作。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桓世彤先生表示,盖茨基金会的愿景是建立“一个人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并通过支持高质量数据和实证阐述、让市场为贫困人群服务、激励创新、加强全球合作等方式来推动这一愿景的实现。
来自国内的20余家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投资机构代表也参与了本次座谈会,多位代表对企业发展情况、产品和研发、国际化拓展等进行了介绍,与现场非洲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期待通过中非之间医药产业的紧密合作,加速中非医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让更多好药、新药,造福中非病患,造福人类健康!泰格医药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在非洲的布局,进一步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以高质量高效率的研发服务,助力中非医药和临床研究产业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信息来源:泰格医药)
 
康华生物与四川生物医药集团、引领资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康华生物公告,公司(乙方)与四川生物医药集团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甲方1)、四川发展引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甲方2)就甲乙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在生物医药产业相关合作事宜达成一致,并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甲方、乙方将密切合作,共同在前沿创新疫苗领域,积极拓展新型疫苗技术路线,在mRNA技术平台、重组蛋白纳米颗粒技术、多价疫苗和新型佐剂系统等业务技术领域进行研发探索,丰富乙方疫苗产品种类,共同合作建设生物疫苗的前沿生物技术平台,融合尖端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系统,打造一个高效、智能、精准的疫苗研发和生产生态体系,助力疫苗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推动四川省疫苗产业的升级发展。
公告称,本协议的签署能够促进双方建立融洽、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推动优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有效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增强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实力。
(信息来源:智通财经)
 
礼来达成10亿美元合作开发RNA靶向疗法
近日,HAYA Therapeutics宣布与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达成一项总额高达10亿美元的多年协议。两家公司将应用HAYA的RNA引导基因调控平台来支持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的临床前药物研发工作。两者将确定多个能够调控基因表达的RNA药物靶点,以治疗这些慢性疾病。
HAYA Therapeutics是一家精准医疗公司,致力于开发可编程疗法,靶向不编码蛋白的调节性RNA,以重新编程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和癌症在内多种疾病的病理细胞状态。该公司正在利用其创新平台获得有关疾病细胞状态生物学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新见解。HAYA的主打项目是HTX-001,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心力衰竭。HAYA还在开发一系列靶向lncRNA的精准疗法,用于针对其他组织疾病的细胞特异性治疗。
HAYA专有的基因调控发现平台能够识别组织、疾病和细胞特异性的lncRNA靶标,并开发相对应的RNA靶向疗法,从而重新编程细胞并潜在使之恢复成健康状态。与现有疗法相比,这类疗法可能更有效且毒性更小。此次合作将利用HAYA的基因调控平台来识别、检视和验证多个创新lncRNA靶标,旨在开发出治疗肥胖症和相关代谢疾病的新疗法。
根据合作条款,HAYA将获得包括股权投资在内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总计高达10亿美元的临床前、临床和商业里程碑等款项。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资本竞合
最新!3.25亿美元C轮融资,开发实体瘤细胞治疗
9月4日,加利福尼亚州南旧金山,ArsenalBio,一家专注于为实体瘤设计先进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阶段可编程细胞治疗公司,宣布完成超额认购的3.25亿美元(约23.13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包括新投资者ARCH Venture Partners、Milky Way Investments Group、Regeneron Ventures、NVentures(NVIDIA的风险投资部门)、Luma Group、T.Rowe Price Associates、Rock Springs capital等,并得到现有投资者的持续支持,这些投资者包括帕克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所(PICI)、SoftBank Vision Fund 2、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Westlake Village BioPartners、Kleiner Perkins、Byers capital和Hitachi Ventures。2019年10月,ArsenalBio完成了8500万美元A轮融资,2022年9月完成2.2亿美元B轮融资。(2.2亿美元B轮融资,开发可编程细胞治疗用于实体瘤)
融资所得将用于通过开发推进公司的领先项目,因为该公司继续基于其专有的T细胞工程技术(包括logic gating)建立实体瘤癌症治疗候选药物的管线。这些资金还将推动开发用于识别新候选细胞疗法的工具和流程的进一步创新,帮助ArsenalBio保持在快速发展的细胞疗法领域的前沿,并使其更接近解决肿瘤学类别未满足需求的目标。T细胞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识别肿瘤并将癌症组织与健康组织区分开来。ArsenalBio正在用逻辑门控解决这个问题。(7000万美元!基因泰克押注下一代癌症T细胞疗法)
ArsenalBio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Ken Drazan博士表示:“我们的初步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显示了我们T细胞工程方法的前景,并使我们有信心扩大我们技术的应用范围,以解决更多癌症类型。这项新投资使我们能够继续我们的发展路线图,扩大我们的制造能力,并投资于T细胞医学创新的新途径。”
ArsenalBio强大的产品线包括卵巢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的潜在治疗方法,以及通过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的其他实体瘤。ArsenalBio最近进入临床,其第二个T细胞候选产品AB-2100正在进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的1/2期临床试验,已被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AB-1015利用双抗原传感逻辑门方法,靶向ALPG/P和MSLN,这两种蛋白在70%以上的原发性卵巢癌中共表达,以提高肿瘤特异性和安全性。这种双逻辑门专注于杀死T细胞,使其仅在肿瘤部位被激活。AB-1015还被设计用于敲除FAS和PTPN2,保护T细胞免受FAS介导的肿瘤凋亡,并增强T细胞扩增和肿瘤控制,以提高效力和持久性。总的来说这些修饰应该能够实现强大和特异性的肿瘤细胞裂解。
AB-2100采用与AB-1015相同的方法,但靶向癌症患者中大量肿瘤中存在的蛋白质抗原。应用了额外的疗效增强,目的是进一步实现抑制性微环境中的肿瘤杀伤,增加细胞治疗的持久性以产生长期的肿瘤杀伤作用,并减少细胞治疗在遇到肿瘤后的耗竭。合成模块被组合并一起插入T细胞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点。随着每种产品的开发都包括了额外的模块,目的是通过提高疗效、规避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和延迟T细胞耗竭,为患者提供更大的抗肿瘤益处。
(信息来源:Medaverse)
 
eGenesis完成1.91亿美元融资,推进猪肾脏移植进入临床试验
9月4日,eGenesis宣布完成1.91亿美元的D轮融资。获得资金将用于推进该公司的核心在研产品EGEN-2784进入首个人体肾脏移植临床试验,同时也将用于推进其他管线项目并扩大生产规模。
全球数百万人患有终末期肾病或肾功能衰竭,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肾移植被认为是改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最佳选择。然而,器官的需求远远超过供应,目前有超过9万人等待肾脏移植,而每年仅约2万5千例肾移植手术得以实施。
eGenesis开发的人类兼容性供体器官有望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以缓解可移植器官的短缺问题。该公司的EGEN-2784是用于肾移植的核心在研产品,包含三类基因编辑:敲除三个参与糖抗原合成、与超急性排斥反应相关的基因;插入七个与调节排斥反应的信号通路相关的人类转基因,这些通路涉及炎症、先天免疫、凝血和补体;使猪体内中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失活。
2024年3月,eGenesis宣布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将猪肾脏移植到活体患者体内的手术。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发布消息称,该院医学专家已成功为一名美国男性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了一项特殊的移植手术,将经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移植入其体内,成为全球首例猪-肾移植。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表示,这次移植手术使用的猪肾脏经过了69处基因组编辑,其中包括“敲除”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添加一些人类基因以改善动物器官与人体的兼容性。此外,研究团队让猪体内的逆转录病毒基因失活,以防相关病毒影响接受移植者。
移植的猪肾经过了eGenesis公司的基因改造,使其更能与人类兼容。23年10月11日,eGenesis公司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Design and testing of a humanized porcine donor for xenotransplantation(人源化猪异种移植供体的设计与试验)的研究论文。
到了2024年4月初世界首例将猪肾脏移植到活体患者在恢复良好的情况下顺利出院,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但不到两个月,媒体就于5月12日宣布,斯莱曼享年62岁,最终结果令人惋惜。
器官移植市场规模
以心脏和肾脏疾病方面的治疗市场领域为例,现有的透析治疗和心脏病药物治疗市场规模依旧相当庞大。据报道,2023年全球末期肾病治疗市场的市场价值约为111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616.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Grand View Research)。在心脏疾病领域,心脏病的治疗也涵盖了广泛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其中药物治疗包括使用ACE抑制剂和β阻滞剂等(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这些治疗方法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在透析治疗领域,透析市场占据了整个末期肾病治疗市场的主要份额,且预计在预测期内增长最快(Grand View Research)。此外,心脏病的广泛流行,以及与心脏疾病相关的多种药物和治疗的持续需求,也推动了相关市场的增长(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然而,传统的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和透析虽然在短期内能有效管理某些疾病症状,但依然存在诸多局限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严重器官衰竭的患者。据美国非营利机构器官共享联合网络组织数据,美国有超过1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器官的过程中死亡。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来挽救生命的患者大约有30万。目前我国年均新增器官衰竭患者数量约为30万人;在此当中,仅有不到2万人可获得器官移植。2020年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数量为5222例,同比2019年下降596例[5],器官供体与受体的比例为1∶15。人体器官的充分供给从逻辑上就不可能得到全面解决,而利用干细胞从头开始培养人体器官至少目前还面临巨大的技术障碍。因此,利用异种器官移植、也就是用来自动物的器官来挽救人类患者的生命,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异种移植将导致产业级大洗牌
针对庞大的需求空缺,医药市场也做出了回应。近年来,全球异种移植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2018年的29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48亿美元。2021年,全球异种移植市场规模为64亿美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30.2%。在我国,异种移植产业具有极为良好的发展环境。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规划》,明确将“异种移植关键技术及应用”列为重点支持领域。2022年4月6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人体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专家共识》,指出异种器官移植是器官移植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研成果能推进器官移植医疗的发展。因此,异种移植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官方的政策支持,作为一个在科研端需要投入大量经费的产业,也在资金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帮助。
异种移植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预计将对医疗保健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触发行业内的大规模革新。以活体猪肾移植为代表的异体移植技术的成功实施有望显著扩大器官供应,减少对人类器官捐献的依赖。这一变革可能对传统器官移植和相关药物治疗领域的企业产生显著影响,涉及的公司包括生物技术公司、医药企业、医疗器械制造商、医院和医疗研究机构等。
(信息来源:创药邦)
 
诺奖得主领衔!9000万美元D轮融资,开发大环类药物
9月3日,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南部,Circle Pharma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和开发可渗透细胞的大环(macrocycle)作为一种新型疗法,宣布成功完成9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其中包括可转换票据。此次融资由The Column Group领投,包括Nextech Invest和Euclidean Capital在内的新老投资者跟投。该公司创立于2014年,由辉瑞和Mission Bay Capital提供种子轮资金。2017年4月完成650万美元A轮融资,2020年3月完成4500万美元B轮融资,2021年完成6月完成6600万美元C轮融资。
融资所得将用于资助Circle Pharma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同类细胞周期蛋白A/B RxL抑制剂CID-078的临床开发,并支持该公司利用其MXMO大环平台构建的发现项目组合的开发。
Circle Pharma首席执行官David Earp博士表示:“在我们推进大环疗法的开创性工作时,我们非常感谢如此强大的投资者联盟的持续支持。这笔融资不仅使我们能够在临床开发的关键阶段推进CID-078,还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推进针对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的创新疗法。”
CID-078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大环,其在多种以高E2F表达为特征的肿瘤类型中显示出临床前疗效,包括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ER-低乳腺癌癌和CDK4/6抑制剂耐药的HR-阳性乳腺癌。
CID-078被设计为选择性地抑制涉及细胞周期蛋白A和B的关键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这与癌症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有关。细胞周期蛋白是一个蛋白质家族,作为细胞周期的主要调节因子发挥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和Circle Pharma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William G.Kaelin博士在实验室的早期工作表明,破坏细胞周期控制失调的某些类型癌症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的功能是合成致命的,这意味着这些癌症细胞被选择性杀死,而正常细胞的生存能力不受影响。CID-078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潜在地解决目前治疗选择有限的晚期实体瘤患者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有了最新一轮的资助,Circle Pharma完全有能力推进其为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创造有效治疗方法的使命。
大环类:一类用途广泛的药物。如今大多数药物分为两类:小分子或生物制剂。每种类型都有积极的特征和固有的局限性。大环化合物位于两者之间,使它们有可能结合每种化合物的首选属性,同时克服它们的一些缺点,使大环化合物成为某些治疗靶点的最佳选择。
源自自然界的大环化合物已被用于治疗数十年,最近大环化合物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那些被认为无法成药的治疗靶点。这使人们重新关注如何制造具有改进性能的全合成大环,包括被动细胞渗透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Circle Pharma建立了MXMO平台来实现这些目标。
Circle Pharma的创始人Matt Jacobson和Scott Lokey研究了合成大环的性质,并开发了新的工具来理解和预测它们的细胞通透性。Circle Pharma的科学家们扩展了他们的工作,证明了他们能够准确、系统地设计大环,这些大环可以穿透细胞膜,并有效、选择性地结合细胞周期蛋白等具有挑战性的靶点。
Matt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计算结构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领域的权威,著有200多篇研究出版物。他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化学系的名誉教授,除了Circle Pharma之外,他还是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Relay Therapeutics、Terremoto和Nine Square Therapeutics等公司的联合创始人。Matt也是Apple Tree Partners的风险投资合伙人。
借助Circle Pharma的先进技术MXMO平台,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不同类型的大环化合物如何能够穿透细胞、口服生物利用度、表现出理想的药物成药性,并大规模生产。
MXMO平台旨在将计算驱动的基于结构的设计与先进的全合成大环化学相结合。通过这个平台筛选了大量具有渗透性偏见的虚拟和物理化学库,以识别早期命中的化合物。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严格的基于物理的模拟用于评估多种潜在的替代设计,并快速探索从打击到引导进展的结构-活性关系。然后在实验室中合成这些化合物的各种变体,利用天然和非天然化学构建块,其中许多是Circle Pharma定制和专有的,以优化主要的研究大环。
(信息来源:Medaverse)
 
市场风云
百亿美金的胜利,疫苗新贵崛起启示录
过去几年,国产创新疫苗企业讲故事的时候,最喜欢提的一个概念是:国产替代。
即,国内疫苗品种与海外疫苗品种,存在代际差距。在这一逻辑下,只要企业在特定的品种领域,跑得足够快,也将收获足够的想象空间。
这句话乍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新旧王的权力交接,往往来自对产品的解构与重塑。如果达不到这一点,红利期,可能也只是非常短暂的。
也正因此,虽然不少疫苗企业,多个潜力大单品的进展越来越多,但市值、估值却越来越低。
相比之下,海外疫苗企业Vaxcyte,走出了不一样的路径。
截至目前,其进入临床的疫苗管线,只有VAX-24、VAX-31两款肺炎疫苗。进度最快的VAX-21,还只处于临床2期阶段。
但这并不妨碍华尔街对Vaxcyte的看好。9月3日,随着VAX-31积极的临床数据公布,Vaxcyte股价大涨36.39%,市值已经超过120亿美金;自2022年至今,Vaxcyte股价逆势上涨超320%。
Vaxcyte做对了什么?细究起来,Vaxcyte的成功哲学并不复杂:不要追逐,而要跟着进化。
卷到31价
新冠疫苗之前,辉瑞的13价肺炎疫苗是全球“疫苗之王”,2018年全球销售额接近60亿美元,远超第二名9价HPV疫苗(31.5亿美元)。
没人愿意错过这么大的市场。而就在国内企业还在卷13价肺炎疫苗(PCV13)的时候,Vaxcyte卷向了价型的升级。VAX-24是覆盖24个病毒类型的疫苗,而VAX-31则卷到了31个类型。
固然,13价肺炎疫苗已经给肺炎的预防,带来了划时代的改变。但是,PCV13普及程度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烦恼:病毒类型的替换。
自引入PCV13以来,疫苗中包含的血清型引起的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有一种现象称为血清型替换,即在广泛接种疫苗后,血清型覆盖之外的增量毒株,将会成为肺炎的罪魁祸首。
现在的美国市场,就遭遇了这个困境。根据2020年发布的数据,2017年儿童和成人IPD(肺炎球菌性肺炎)发病率的71%以上是由PCV13涵盖的13种菌株以外的菌株引起的。
很显然,我们需要更广谱的PCV来保持对历史致病菌株的保护,同时扩大覆盖范围以解决当前流行的和新出现的菌株。
这也是肺炎疫苗继续迭代的逻辑。默沙东的PCV15、辉瑞的PCV20,都是在此逻辑下面世的。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这些第三代疫苗的覆盖率仅解决了流行疾病的一半。
对此,Vaxcyte希望做得更多。VAX-24和VAX-31分别将覆盖率提高到目前在美国成年人群中传播的疾病的约63%和95%。
而这,也支撑起市场对Vaxcyte的无限期待。
战胜辉瑞的预期
“VAX-31的表现令人震撼”。在发布1/2期数据后,有海外分析师这样评价。
确实,不管是免疫原性还是安全性,看起来VAX-31都值得期待。
免疫原性方面,不管是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组,VAX-31的战斗力都不弱于辉瑞的20价肺炎疫苗,VAX-31在所有20种血清型上都达到非劣效性,部分血清型甚至更强。具体来看:
在高剂量下,所有20种血清型均符合OPA反应非劣效性标准,20种血清型中有18种的GMR大于1.0,7种血清型实现了统计学上更高的免疫反应。
在中等剂量下,所有20种血清型都符合OPA反应非劣效性标准,20种血清型中有13种的GMR大于1.0,5种血清型实现了统计学上更高的免疫反应。
在低剂量下,20种血清型中有18种符合OPA反应非劣效性标准,20种血清型中有8种的GMR大于1.0,三种血清型实现了统计学上更高的免疫反应。
平均来看,VAX-31高剂量组对共享血清型的免疫反应高25%,中剂量高10%。
而对于VAX-31特有的所有11种增量血清型,所有三种剂量都符合优效性标准。所以,在效果这一层面,VAX-31的表现绝对是超出预期的。
并且,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VAX-31都相对良好。根据完整的六个月安全性数据,VAX-31在研究的所有剂量下都显示出与PCV20相似的安全性特征。
鉴于积极的数据,瑞穗分析师表示,VAX-31有可能取代辉瑞的Prevnar 20,甚至可能取代默沙东今年刚获批上市的21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Capvaxive。Prevnar 20可以覆盖该年龄组52%的病毒类型,而Capvaxive的目标则是84%。
考虑到肺炎疫苗的市场预期超过百亿美元,因此市场对VAX-31充满期待。尽管创新药遭遇史上最强寒冬,但2022年至今,Vaxcyte股价涨幅超过320%,最新市值超过120亿美元,约854亿人民币。
虽然VAX-31距离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Vaxcyte预计,将在2025年中前启动VAX-31所有剂量组的三期临床,并于2026年完成。
用壁垒制胜
市场的高预期也可以理解,VAX-31如果能够成功,可能会为Vaxcyte带来极高的竞争壁垒。毕竟,更好的肺炎疫苗,不是一个简单的堆价型的工作。
当前的肺炎疫苗技术路线,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一方面,传统的偶联方法无法控制多糖在蛋白质载体上的偶联位置。
例如,所有版本的沛儿疫苗中使用的蛋白质载体都是CRM197,这是一种白喉毒素,通过单点突变使其无毒。CRM197蛋白含有39个赖氨酸,其中约20%与相关的T细胞表位相邻。
传统的偶联化学随机地将多糖附着在蛋白质载体上的众多赖氨酸上。当多糖与T细胞表位共存的赖氨酸残基共价结合到蛋白质载体上时,它会阻断T细胞表位对免疫系统的呈递,从而阻止T细胞反应的诱导。
这些关键表位的掩盖阻止了向T细胞依赖的免疫反应的转换,抵消了蛋白质载体的好处。
另一方面,存在显著的“载体抑制”效应。
当蛋白质载体和抗原的B细胞表位被呈递给免疫系统,会导致B细胞对各自的免疫原相互竞争,以获取未被阻断的T细胞表位。这种现象,会减少多糖抗原的免疫反应,导致载体抑制。
载体抑制的结果,是针对疾病特定多糖的目标免疫反应减少,随着蛋白质载体的累积量增加而加剧。
因此,随着价态的增加,免疫响应减弱是难以避免的现实。在一项对婴儿进行的严格控制的3期研究中,当PCV20与PCV13进行比较时,PCV20针对每种疫苗中所有13种共同菌株的多糖的IgG抗体,反应都较低。
并且,载体抑制的问题因用于制造当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传统偶联化学而加剧,包括PCV13、PCV15和PCV20,这需要比多糖抗原更多的CRM197蛋白载体来完成偶联反应,以及长时间的反应和可能损害多糖抗原上关键表位的苛刻条件。
这导致它们的单价结合物中蛋白质载体与多糖抗原的比例更高(平均约为1.1),以及与任何给定多糖抗原的量相比,最终配方中累积的蛋白质载体的量更多。
例如,在上市的PCV20配方中,相对于每种多糖的2.2微克(6B型为4.4微克),有51微克的蛋白质载体CRM197。疫苗中蛋白质载体的量远远超过多糖抗原,从而加剧了上述讨论的载体抑制效应。
也正因此,覆盖更多价型的道路,挑战重重。这也是为什么,分析师在看到VAX-31对PCV20针对的所有血清型,都展现出非劣性的时候,会感到震惊。震惊的同时,他们也会给出更高的预期。
毕竟,难才更有价值。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又有双抗药物“出海”,百亿美元市场“黄金时代”已至?
继PD-1、ADC之后,双抗也开启了“出海”热潮。
近日,岸迈生物宣布,将BCMA/CD3双抗EMB-06授权给Vignette Bio,后者将获得大中华区以外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岸迈生物将保留该药在大中华区的权利。
根据协议,岸迈生物将以现金和Vignette股权的形式收取总计6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将有权收取最多5.75亿美元的开发、上市、和商业化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收入分成。岸迈在现金收取首付款的同时还获得了Vignette Bio的部分股权。
根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EMB-06正在中国和海外开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I/II期临床研究。目前,EMB-06已在多发性骨髓瘤病患者的I期临床中取得了积极的临床药效。
在EMB-06之前,也有药企瞄准双抗赛道,与本土药企达成战略合作。8月9日,默沙东与同润生物宣布,双方就同润生物旗下CD3xCD19双抗CN201达成合作。根据协定,默沙东将通过子公司引进CN201的全球权益。作为回报,同润生物将获得7亿美元现金预付款,以及最高6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额达13亿美元。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对于生物科技公司而言,BD合作是公司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中国biotech产品的对外授权交易和公司被收购最近受到很高的关注是因为这类交易在过去的12个月加速。在2023年共有39个中国本土创新产品授权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交易。“我们认为这个数量的增加是积极的信号,反映了中国本土创新的速度和临床价值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并且得到跨国药企更多的认可。”
双抗市场BD加速
这几年,国产双抗已经频频获得战果。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自2020年至2023年底,已经有14个国产双抗创新药项目出海,交易总金额达到221.38亿美元,引进的海外药企包括罗氏、GSK、阿斯利康等。
除了上述跨国药企,在今年,默沙东也大笔投入,加速双抗赛道布局。根据默沙东方面此前披露的信息,与同润生物医药达成交易合作的双抗产品为CN201,这是一种新型靶向CD3/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旨在介导T细胞活化清除B肿瘤细胞。CN201目前处于1期和1b/2期临床试验阶段,分别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步临床数据显示了CN201在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默沙东计划评估CN201作为B细胞恶性肿瘤疗法的表现,并研究其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新型可扩展疗法的潜力。早期临床数据已有力证明,CN201对于靶向并耗竭循环B细胞和组织B细胞具备潜力,有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次,岸迈生物的双抗产品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前景。公开信息显示,EMB-06是在岸迈生物的T细胞接合平台下开发的首个TCE分子,该平台结合了岸迈生物自主研发的FIT-Ig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和CD3结合域库,以及岸迈生物内部的新药发现和抗体工程能力。这使岸迈生物能够在早期发现阶段针对特定疾病迅速生成和筛选一系列T细胞接合分子,并将能显现出最优药效和安全性特征的TCE候选分子推入pre-IND及临床阶段。
Vignette Bio成立于2024年,专注于免疫和炎症相关疾病的创新疗法。该公司由Foresite Labs孵化,并得到了Foresite Capital、启明创投美国、Samsara Biocapital以及Mirae Asset Capital Life Science的共同投资。
根据西南证券预测,随着未来双抗技术平台日益成熟,获批药物种类增多,预计我国双抗市场规模也将高速扩张,将由2021年的约5000万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08亿美元,2022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1.7%。
另外,弗若斯特沙利文也预测到未来双抗的增速将会超过单抗市场,2030年预计全球市场规模8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超100亿美元。双抗行业还在发展初期,预计未来10年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双抗品种目前在售仅为3个,单抗获批品种超过100个。在2020年全球的单抗规模1749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行业增速4.2%。
分市场来看,2020年双抗行业市场规模25亿美元,2024-2030年行业增速预计29.3%。双抗行业的增速高于单抗。在中国市场,预计2030年中国的双抗市场达到108亿美元,2024-2030年增速54.3%;单抗市场规模579亿美元,2024-2030年增速16.7%。双抗行业增速高于单抗。
提及双抗药物的市场前景,有创新药企高管表示,实际上,无论是任何药物靶点还是新药的研发,其市场前景都必须依赖于临床试验数据。换言之,无论企业规模多大,或者创始人的知名度如何,这些因素均不足以替代临床验证的必要性。
“我们之所以推进双抗药物相关项目,是因为临床一期和二期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显示出药物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若新药能够同时满足安全和有效的标准,那么其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因此,若能实现这两个关键点,我们认为从临床开发的角度来看,市场前景是可观的。”上述药企高管称。
“出海”双刃剑
医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一款有临床价值潜力的产品需要在全球多个市场上市才能带来可持续的商业回报。
根据《2024中国生物医药出海现状与趋势蓝皮书》,从研发阶段来看,2022年以及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license-out的交易内容集中在处于早期临床阶段的药品。2022年,临床一期、临床二期以及临床三期的占比总计达到52.5%。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这一占比进一步上升至62.0%。
此前,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王锦表示,目前中国市场占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的比重不足5%,捕捉海外市场机遇尤为重要。而在过去几年,中国的创新药企在海外获得了更多的审批的经验,这也推动了更多的创新药企与跨国药企建立BD合作,加速“出海”步伐。
“当时,一方面对美国、欧洲的监管要求更加深入,与专家在前期的互动更加主动,对全球临床试验运营的复杂性有更好的准备;另一方面,与潜在的共同开发的合作伙伴开展充分的沟通和数据共享。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本土创新的产品在美国FDA获批上市的数量会不断增加。”王锦说。
但出海也并非一劳永逸。在上个月,和铂医药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合作方Cullinan有关终止协议的通知,终止关于HBM7008在授权区域内的开发和商业化,该终止于2024年11月3日生效。由此,和铂医药将重新获得HBM7008的全球权益,并将继续探索其他开发和潜在商业化的机遇。
对此,沙利文方面分析认为,创新药出海时,license-out模式具有较为灵活、风险较小的特点。在受让方和转让方双方签订了授权许可协议之后,后续的合作依然存在遇阻的可能性,合作未能如愿以偿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成药前景的不确定性。部分国产创新药的成药潜力及市场前景在国际评估中存在一定的争议,导致海外合作伙伴或监管机构对其未来的商业价值产生疑虑。
其次,随着临床试验的推进,产品需要面临疗效、安全性方面的验证。向FDA等海外监管机构提交的临床试验数据,其充分性、可靠性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表现,是评估药物能否获批的关键。一旦这些数据受到质疑,或存在未解决的安全性问题,将直接导致药物出海受限再者,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带来的外部变化也为创新药的License-out增添了不确定性。
在全球创新药研发赛道上,竞争异常激烈,许多项目即便在国内表现出色,但在国际比较中,其预期收益可能不足以吸引海外投资者或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影响了出海的成功率。
此外,也可归因于收购方自身的战略调整。国际合作中,受到行业动态、药物竞争格局以及自身财务经营状况等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收购方的战略方向或优先级有可能发生变动,收购方会主动调整其产品线和研发管线,也导致原本规划中的合作项目需要重新进行审慎评估,甚至面临取消的风险,这是创新药出海过程中不可控的外部风险因素之一。
“尽管国产创新药出海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些个案的失败并不会颠覆整体出海的积极趋势,反而为后续的国际化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促使国内药企不断优化研发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药品质量与临床数据的严谨性,以期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沙利文方面说。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官方发文加速布局细胞基因产业,企业如何打通多方壁垒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细胞与基因治疗(CGT)已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目前,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CGT产业有望迎来迅猛发展。
9月8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开发和技术应用,旨在促进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
《通知》明确,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均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拟参与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必须遵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满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药品临床试验(包括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上市、药品生产、伦理审查等要求,并完成相应的管理程序。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指出,此次《通知》在政策内容上更加具体和详细,为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开发和技术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增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相关部门在此次扩大开放试点工作中可能会在配套措施方面准备得更加充分。例如,在审批流程优化、监管机制完善、与国内医疗体系的融合对接等方面,可能会有更成熟的考虑和安排,以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取得实效。”邓勇认为。
CIC灼识咨询董事总经理刘立鹤表示,在新政策的推动下,干细胞治疗,基因诊断及治疗行业将会有快速的发展期。但是依然还要等到政策细节出台,特别是生物安全相关的监管细则的出台,才能评判其是否可行的快速落地。
CGT产业迎高速发展
细胞基因治疗代表了继小分子和大分子靶向疗法之后的最新一代精准医疗手段,为治疗肿瘤、罕见病、慢性疾病以及其他难以治愈的病症带来了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它具有传统药物难以比拟的长期疗效和治愈潜力,因此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加速了全球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的商业化进程。
近年来,推动细胞基因治疗(CGT)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以中国上海为例,去年9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以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为核心,致力于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基因产业地标,打造一个集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于一体的聚集区。
《行动方案》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上海在基因治疗科技创新方面的核心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能力将得到提升,创新体系将更加完善,产业生态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成为基因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并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政策的推动也促进了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的分析,全球约39%的基因治疗试验处于临床I期,28%处于临床I-II期,25%处于临床II-III期,而6%处于临床III期。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19年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FDA每年将批准10至20个基因治疗产品。总体而言,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前景预期将长期保持积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自2015年以来,全球细胞基因治疗行业开始迅速增长。从2016年到2020年,市场规模从5040万美元增长到20.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细胞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5.4亿美元。
在讨论当前CGT产业的发展现状时,一位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拥有大量适合CGT治疗的患者群体。由于许多产品主要针对发病率较低的症状,且竞争赛道相对密集,这为CGT临床试验和后续的多品种商业化提供了吸引力。以CAR-T产品为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随着经济增长对医疗健康需求和投入的增加,为临床前试验和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更广阔的患者样本和市场空间。
同时,中国政府对创新药物的支持,包括审批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对创新药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国内CAR-T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尽管与传统疗法相比,CAR-T产品目前尚未显示出价格优势,但国际上已有部分国家将CAR-T纳入医保体系。随着中国医疗支付体系的升级,国产CAR-T产品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自2017年全球首款CAR-T产品上市以来,国内外CAR-T生产工艺已经相当成熟。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CAR-T的靶点仍然相对固定和有限,这表明技术突破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打通多方壁垒成趋势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必须攻克科技前沿的关键领域,包括基因与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应用、遗传细胞和遗传育种、合成生物学以及生物药物等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疫苗、体外诊断和抗体药物的研发方面,CGT(细胞与基因治疗)相关领域在国内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在众多药企纷纷布局这一领域的同时,能否突破各种障碍,推动更多产品成功上市,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药物为例,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表明,CAR-T疗法对血液瘤的治疗效果显著。但目前,能够选择CAR-T疗法的患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病症适合接受CAR-T疗法;已接受过传统治疗方法但无效;具备足够的经济能力。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真正符合条件的患者却寥寥无几。”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
例如,在治疗费用方面,根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的调查,有65%的患者认为CAR-T产品的高昂价格是他们无法接受细胞疗法的最大障碍,这一因素甚至超过了是否满足治疗指征和疾病进展情况。
高昂的产品价格和治疗费用限制了CAR-T疗法的应用范围。即便有城市惠民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覆盖,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使用CAR-T疗法仍然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从患者基数来看,恶性血液病是CAR-T产品的主要适应症。
“未来,如果CAR-T企业能在海外成功实现商业化,其产品定价将能够与国际产品价格相匹敌,并且适应症人群也将从中国患者拓展至全球患者,相较于仅在国内上市的产品,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前述券商分析师如是说。
此外,企业层面的降本增效对于提高CAR-T疗法的可及性至关重要,这包括工艺、生产仪器和耗材的选择。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如果生产仍依赖人工操作,一方面对技术熟练度要求极高,对产能构成挑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采用自动化封闭的生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这也导致CGT(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合同开发和生产组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许多企业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有不具名药企高管表示,尽管市场需求巨大,但仍有众多公司无法获得订单,这导致部分企业不得不以亏损的方式运营,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对许多公司而言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关键在于谁能坚持到最后,尤其是那些小型CAR-T公司更应该将融资所得资金用于关键领域。”该高管分析认为,“目前,许多甲方公司已经不再建设CDMO产能,这对CGT CDMO企业而言是一个机遇。”
然而,也可以看到,国内CGT企业目前大多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和成熟,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可能会有一些产品实现全球化。此外,尽管基因治疗的创新项目大多源自小型创新公司,但近年来,跨国大型制药公司通过并购或授权方式也在加速布局基因治疗产业。哪家企业最终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大佬”奔赴Pharma
刚刚离任信达生物总裁的刘勇军,下一站很快就敲定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9月5日,石药集团发布文件,宣布关于刘勇军等人员职务任免的通知。
根据工作需要,经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2024年9月5日会议研究决定,聘任刘勇军为石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全球研发总裁。
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变动,人才流向也会发生更迭。
从整个医药行业人才走势来看,多年前,海归大佬或亲自下场创业或加盟创新药企担任高管。如今,一些高管选择回流MNC,与此同时,一批优秀的国内老牌本土药企也备受关注。
刘勇军也不是第一个流向的国内老牌本土药企的企业。早在2023年,基石药业总裁江宁军卸任,而后走向了恒瑞医药。
或许,这些老牌药企,也会陆续成为大佬们的新流向。
01、梦想新舞台
大佬们纷纷流向国内老牌本土药企,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在资本狂热时期,回归国内的顶级人才,基本上都选择了biotech,很少加入国内老牌本土药企。毕竟,在biotech不仅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并且有着更高的回报。
2021年,江宁军在基石药业的股权+现金(624万元)薪酬,超过1亿元。这样的待遇,远远超过恒瑞医药等传统药企的核心高管。
某种程度上,人才的缺失也导致,传统药企的发展,并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仍有许多短板需要得到补强。例如,恒瑞医药过去的BD能力基本缺失,石药集团在大单品红利多年之后,遇到了增长的困境。
但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传统药企并没有“躺平”,大部分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加快改变的步伐。
这带来一个事实,即这些传统药企在改革力度、措施方面,一直是最大的。例如,石药集团过去一年不仅发力引进管线,并且在架构等层面也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也就是说,当下的传统药企有充足的意愿,引进更契合转型战略的职业经理人;而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传统药企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承载他们梦想的舞台。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传统药企是为数不多的,有能力、且充满进攻野心的一个群体。稳定的创收能力、充足的现金储备,是它们的底气。截至目前,石药集团账上现金超过100亿元,恒瑞医药更是超过200亿元。
而它们,都迫切希望在创新药领域,更进一步。
02、传统药企的“机”
对于传统药企来说,现在无疑是补强自身能力的好时机。毕竟,回流国内的人才,的确有着过硬的实力,并且有着希望在国内继续施展拳脚的抱负。
例如,刘勇军是跨国药企中职位最高的华人科学家。在加入信达生物之前,刘勇军担任赛诺菲全球研究负责人。
而刘勇军在回国之时就认为,其在欧洲和美国的学术界和工业界学得差不多了,最后这份工作想回到一家中国企业做,“希望有机会给中国的企业锦上添花”。
很显然,这些人才的回归,能够快速、显著补强传统药企的实力。典型的就是恒瑞医药,在江宁军进来之后,BD部门有了起色,越走越顺,甚至引领了国内创新药出海的模式:NewCo。
5月份,恒瑞医药将GLP-1产品组合HRS-7535、HRS9531、HRS-472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后者是由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基金联合AtlasVentures、RTW资本、Lyra资本出资4亿美元成立的公司。
而在这起交易中,除了首付款、里程碑等,恒瑞医药还将获得Hercules19.9%的股份。简而言之,找不到MNC就先卖给中间商,没有中间商就和海外资本一起创造中间商。
在恒瑞医药之后,越来越多国内药企尝试NewCo模式出海。
虽然颇有资本运作的味道,但不能否认这种出海模式的好处,既能通过早期管线创造一定价值,又能通过股权,降低自身风险、锁定更多远期收益。
很显然,随着一系列人才的引进,恒瑞医药在BD方面的能力,是逐渐补强的。
引进人才、补足短板,这可能也会是未来更多传统药企的故事。
03、“人”只是开始
当然,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引进人才,都只是一个新的开端。
国际猎头公司史宾沙曾发布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在引入人才后,0到18个月的离职率高达70%,这意味着如何打破人才“落地”魔咒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难理解,对于这些顶级的人才,他们往往是极其自信且个性鲜明的,这意味着他们基本不能被简单地“教育”或“改造”,只能通过合适的选择和匹配来实现真正的融合。
一旦文化契合度不高、现有目标不一致,就很可能导致这些人才无法在企业内部推动项目实现新的突破。
某种程度上,在引进这些大佬的同时,也是对企业更深层次重塑的一个开始。
如何通过建立包容性的企业文化、确保目标的一致性、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以及合理的激励机制,真正打破“落地”魔咒,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是更需要继续深耕的东西。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效率决定Biotech生死:云顶新耀两年穿越“至暗时刻”的启示
延续近三年的资本寒冬里,当初港股18A那一批Biotech,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据统计,自18A上市规则实施以来,共有66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该规则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这其中,近10家股价不足1元,2家企业目前的市场估值在1亿元左右徘徊,可以说预示着港股18A“仙股”时代即将到来。
但在中国创新药的首轮寒冬中,也有一些企业逆势而上,取得了亮眼战绩。
8月28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多项业务取得突破性成长: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02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58%,且实现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商业化层面盈利。在主要产品商业化首年就实现了这一成绩,实为罕见。
另外,公司财务状况稳健,2024年上半年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9.3亿元,将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和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成绩是成功应对危机后的结果。面对宏观形势的寒冬,云顶新耀不仅顶住了压力,还进行了组织变革,通过采用聚焦、高效、精干的商业模式及精细化管理,使运营费用占收入比重大幅减少249%,运营效率显著提升,非国际财务准则亏损显著收窄35%。
穿越至暗时刻,战略要对
将时钟回拨到2022年,彼时上市不到两年的云顶新耀遭遇了一次真正的“至暗时刻”。
当年8月,云顶新耀将自身唯一一款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且上市不足百日的产品拓达维®(Trodelvy®,戈沙妥珠单抗)在大中华区、韩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利退回给了吉利德。尽管这笔交易净赚了3亿多美元,却引发了二级市场的重挫,股价最低曾至6港元每股,比104港元的巅峰时期下降约95%。
在中国创新药首轮寒冬中,这家依靠License-in模式崛起的创新药企,亟需向外界证明自己切实拥有穿越下行周期的毅力和实力。
当年9月,云顶新耀宣布任命罗永庆为公司首席执行官,某种程度上带着一点“临危受命”的味道。然而在顶住压力,对云顶新耀在研管线做完充分调研评估后,罗永庆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IgA肾病治疗领域在中国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诞生一个大药,而依拉环素是第一个氟环素类新型抗菌药物,满足了临床上对多重耐药菌治疗的迫切需求。
这就意味着,拓达维®出售之后,云顶新耀砍掉了肿瘤管线,专注在抗感染、肾科、自免三个领域的决策是正确的,既规避了肿瘤的内卷,剩下的产品潜力也足够广阔,足够把一家公司给拉起来。
战略对了,战术执行起来就很丝滑。后来的诸多成果也印证了罗永庆的判断:去年7月,依嘉®(依拉环素)在国内商业化上市;11月,耐赋康®在国内获批,成为国内唯一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IgA肾病的对因治疗药物,并于今年5月成功商业化上市。两大产品接连落地,不但夯实了公司的确定性,也让市场各方面都对其真正有了信心。
获批后,两个产品的市场进展也颇为顺利,依嘉®很快被列入2023版中国《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CRO)感染的诊疗与防控指南》等多项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耐赋康®则是唯一在国内获批的IgA肾病靶向对因治疗药物,而且被全球权威的IgA肾病指南列为一线首选药物。这些都对公司股价产生了正面影响。
同时,在“自主研发+引进模式”双轮驱动的模式下,云顶新耀也建立了井然有序的管线梯队,拥有全球权益的产品管线不断扩大,不仅涵盖了新一代共价可逆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EVER001,有望成为best-in-class,还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平台。
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是极具前景的突破性技术。云顶新耀旗下拥有一个具有全部知识产权及全部全球权益的mRNA平台,用来开发预防及治疗性的mRNA自研产品。此外,公司还在浙江嘉善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商业化生产规模的产业化基地。
财报显示,云顶新耀目前正在开发四款mRNA肿瘤治疗药物,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正式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临床试验,这是EVM16开展的首次人体试验。另外一款现货型肿瘤相关抗原(TAA)疫苗EVM14预计于2025年初递在中美两国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同时,公司还在开展基于mRNA的自体生成CAR-T(In vivo CAR-T)项目,可用于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预计将于第四季度达到临床前概念验证。
毫无疑问,这些具有全球权益的产品将有望开发巨大的海外市场。
履新仅仅两年时间,罗永庆就让一个没有肿瘤管线,完全依靠License-in模式的云顶新耀穿越了“至暗时刻”,焕然一新,带着三个获批的新药,多个走在获批路上的新药,和彰显自研能力的mRNA技术平台,以“自研+引进”双轮驱动的新模式重新出现在了业界面前。
战略先行,效率定生死
战略定下来之后,战术执行的效果如何还是得看数据。本次半年报,就是一次成果的检验。
财报中有几个数字值得关注。首先是营收达到3.02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58%,且实现了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商业化层面盈利。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耐赋康®及依嘉®的商业化进展。耐赋康®于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商业化上市开出首张处方,并且在上市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673亿元之多。
此外,作为云顶新耀首款商业化上市的产品,依嘉®已经完成首个完整销售年度,自2023年7月商业化以来,依嘉®已经实现了人民币2.33亿元收入。两个产品的业绩足以傲视同行。
另外,云顶新耀财务状况稳健,2024年上半年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9.3亿元,这一点实在颇为难得,考虑到公司还在自建销售团队,就更不容易了。
但面对挑战,罗永庆认为,第一个商业化产品的价值除了给云顶新耀带来现金流外,更重要的意义是检验团队整体商业化能力,为下一个即将上市的新药做准备,因此面对行业寒冬,云顶新耀选择了“我全都要”:保留商业化团队的同时,还进行了组织变革,使运营效率显著提升——2023年,云顶新耀逆风翻盘,收入大幅增长,同比增长884%,运营成本大幅下降4.76亿元,同比下降33.7%;今年上半年,效率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开支减少了,工作完成得也丝毫不打折扣。根据资料,云顶新耀基本完成了耐赋康规模约120多名销售代表的团队搭建,将覆盖约500家核心医院。
而对于依嘉®,公司则选择了“两步走”:一边由内部商业化团队继续开拓市场,另一边还开始与合同销售组织(CSO)合作。
总共不到300人的一线销售团队,就完成了两个产品的上市及商业化工作,其效率在行业中实属罕见。光鲜成绩的背后,涉及到大量关于组织变革、结构优化、文化重塑等技术性问题,殊为不易。对此罗永庆总结,今年上半年,公司采取了多项战略性举措,在商业化、自主研发等取得一系列里程碑和战略性成就,彰显了云顶新耀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未来六个月内,包括已经在澳门获批上市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磅产品伊曲莫德,云顶新耀已有三款疾病首创或best-in-class产品实现商业化上市,作为一家上市仅三年多的Biotech,成绩相当喜人。难怪展望下半年,罗永庆表示公司对实现全年人民币7亿元的销售目标显得信心十足,并表示将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现金盈亏平衡的战略目标。
“以终为始”的Biopharma野心
前不久举办的2024云顶新耀全员大会上,罗永庆在致辞中流露出了对公司未来布局的野心,他表示:到2030年,云顶新耀要成为亚洲领先的全球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四大重点产品实现100亿人民币销售峰值。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是升级、融合、转型。
汇总历史,可以发现云顶新耀从穿越至暗时刻,到取得众多成就,时间间隔其实很短。这不禁让外界开始猜测,高速发展的脚步之下,云顶新耀的未来目标到底是什么?
有分析人士一语道破:云顶新耀,是一家直接以Biopharma终局思维来看整个医药产业的初创公司。
过去30年,从Biotech一跃成长为Biopharma的成功案例,仅仅只有吉利德、再生元等寥寥数家。复盘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离不开其初期“快准狠”的管线布局和坚决取舍,以及后期稳扎稳打的推进。总结下来,就是“快准狠稳”四个字。
这四个字,为云顶新耀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云顶新耀的首席执行官本人罗永庆恰好拥有吉利德的履历,其在医药产业从业近30年,服务过默沙东、诺华、罗氏三家跨国大药厂,且曾是吉利德在华第一号员工和中国区总经理。加入云顶新耀后,这一份综合经验自然就被用到了公司的未来运营和布局之中,对肿瘤管线做出取舍的同时,依然豪赌布局了包括mRNA等在内的最前沿管线,这是“快准狠”的体现。
与此同时,随着医药创新进入新周期,产业界对License-in模式成功的关键点梳理愈加清晰:以时间换发展空间的商业逻辑依旧成立,但随后的商业化能力和自研能力,才是对其能否真正演变成一家有持续发展潜力创新药企的重要评价维度。
这一份“稳”的经验,其实也是默沙东、诺华、罗氏、吉利德这样的大Pharma流在骨子里的东西。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面对危机时,云顶新耀一定要坚持保留商业化团队,而非像其他众多Biotech一样搞轻量化,靠BD快速回笼收益。倘若这么做,担子是暂时轻松了,但也等于将“以终为始”的Biopharma野心给抛弃了。对于一个人,这意味着自我认同的消解;对于一家公司,意味着自身历史定位的消散,绝无助于长远的发展。
得益于两年来的一系列变革,资本市场对于云顶新耀的预期也在不断走高,2023年,其股价涨幅在18A上市的港股通企业中排行第二。截至发稿,云顶新耀的股价为21.95港元,较2022年10月的最低点5.98港元,涨幅超过了300%。
这家公司离它的目标,越来越近。
展望全行业,过去十年,中国迎来了创新药的时代。在政策、人才、环境和资本的多方面支持下,中国药物研发管线整体增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国产创新药的获批数量也呈爆发式增长,国产创新药正从“量变”加速到“质变”。但由于宏观经济承压、泡沫出清、政策端收紧等原因,行业也从前期的扩张式繁荣进入到了全新的调整周期。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应对新的形势,创新药企需要明确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只要成功穿越过去,中国必能涌现出一批属于自己的MNC。
(信息来源:E药经理人)
 
 


市场分析
原研药在医院“消失”背后
近日,一则关于“进口药从院内消失”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引起各方讨论。
文章的主题是“疗效好的进口药在医院遍寻不到,替代的仿制药疗效有限”。
虽然文章描述的关于阿奇霉素的使用在临床领域有一些争论,文中描述的支原体肺炎的用药,一些临床医生表示,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的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都耐药,和是否进口关系不那么大。
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阿奇霉素本身是耐药性较强的抗生素。但文章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自2017年左右国家集采实行后,医生和患者在院内的用药习惯、用药持续性和依从性都出现了一些挑战。“给院内换药造成了一定困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而医保、医院和患者,多方诉求的不统一,也为政策调整带来了难度。
在集采大背景下,2018年实行“4+7”带量采购试点以来,国采一直保持“一年两采”的频率,上下年各一批,目前第十批集采已经箭在弦上,共计节省了5000多亿的医保资金。节省资金的背后,是中国广大低收入群体在高血压、慢病领域能够吃到便宜的国产仿制药——这是带量采购最重要、且值得坚持下去的意义。
而节省下来的医保基金,一部分依旧转向了“进口药”。IQVIA的统计显示,国产创新药的销售额从2020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5亿元,而进口创新药从23亿元增长到44亿元。而整个仿制药的销售额在持续缩小。“不是所有的进口药都消失了,而是进口药的结构有所变化。”一位医保人士表示。
因此,带量采购并不代表仿制药全面取代进口药。但在坚持带量采购的大方向之下,一些细节性问题值得重视:
原研药为何在院内难觅?
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疗效是否相当?
医生和百姓用药的多样性、尤其是使用原研药的选择,如何被满足?
01、消失的原研药:丢标等于退网?
本次处在事件中心的辉瑞阿奇霉素“希舒美”属于集采未中选药品。2023年11月,在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希舒美报价5.58/袋,比中选末位的0.98元/袋高出约4.7倍,最终落选。
据国家医保局数据,前九批集采国产仿制药中选1583个,进口原研药中选70个,仿制药占比95%以上。在集采中,原研药报价较高,难以中选是常见的情况。
虽然集采落选,但理论上只要药品还是“挂网”状态,医院依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药品进行下单采购。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2015〕7号文件《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医院使用的所有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均应通过省级药品集采平台采购,即采购“挂网”的药品。
彼时的“挂网”,更多是为了防止区域招采和使用上的上下勾兑,面向的是全体药品。而2018年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慢慢开始形成的全国范围内的带量采购,则因为价格和供给原因,在数量上大部以仿制药为主。
国家医保部门并未有过对原研药强制退网的要求。但近些年来,各省集中采购平台逐渐开始对这些药品进行价格监测、管控、发出要求调整的通知,直接或间接导致各类原研药“消失”。
大部分省份的规定都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要求这些未中选药品联动全国最低价格或主动降价;以及同质量层次的非中选药品,需要结合上海未中选最高价梯度降价后的价格进行调整。
前者针对的是一些未过评的仿制药,因为在药品疗效上不及过评仿制药,因此需要贴近“全国最低价”进行调整,属于一分价钱一分货;而后者的“同质量层级”,指的其实是过评仿制药以及原研药,它们的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得到认可,主要监管点在于控价。而控价的参考标准正是“上海红线价格”。
“红线价”从2018年开始在上海实行。
对于挂网价设置绿线参考、黄线提醒和红线拦截的三级标准。价格一旦超过红线价,议价结果将无法校验通过,相当于“挂网”失败。而红线价的制定,并没有清晰的计算公式,一般是综合药品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后得出的。
在今年之前,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度一般;但随着从去年到今年,药价治理进入全国统筹阶段,省际间药价的联动、统一成为工作重点。在这种环境下,未中选药品的价格空间也在逐渐收紧。
以河北省为例。2020年,河北省药品挂网的价格规定还比较宽松:未取得本次挂网拟中选资格的品种,即同通用名同剂型同质量层次的化学药品,申请挂网企业2家及以上的,最大差价一般不得超过1.8倍。
直到今年3月14日,河北省发布《关于开展第九批国家带量采购同通用名未中选药品挂网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国家集采未中选药品,申报价格不得高于该品种上海红线价格及全国其他省份最低挂网价。该新政策直接导致110个药品不再符合挂网条件。
和河北省同一时段采用控价新标准的还有辽宁省。今年4月9日,辽宁省规定属于上海地区未中选最高价品种,需降价至不高于上海市红线价方可继续挂网采购。
但截至目前,不同地区的挂网政策依然保持一定独立性,部分地区依然为原研药保留价格壁垒。比如:江苏省的政策和河北省大致相同,对挂网药品实施价格预警管理,将同品种药品平均价、中位价两者低值的1.8倍作为价格预警基线。但关键的差异在于:原研药暂时具有豁免权,不参与这套预警系统,同样被排除在外的还有短缺药品、急抢救药品、参比制剂和过评仿制药。
02、未撤网为何医院也不采购?
但即使原研药不撤网,医院有相关购买渠道,采购动力也会越来越小。“从处方习惯来说,仿制药代替原研药是趋势,特别是效果比较好的国产药,原因来自于科室控费需求。”一名三甲医院的医生如此说到。
随着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的深化,控费任务也从医院传达至科室再延续到每个医生的头上。由于如今每家医院的医保金份额相对固定,超出部分大比率需要医院自行承担,因此大部分医院都将控费任务直接和评优、绩效、奖惩机制直接绑定,也将控费理念内化进医师培训中。
除此以外,医院有医保考核指标,而且是越高等级的医院考核越严格。对于集采中标品种,医院的带量采购是按照不低于上年度药品实际使用量的70%-80%采购,完成不了会影响下一年的医保基金拨付。
再加上大部分患者在药品疗效差不多的情况下,更青睐于便宜的同种药品,因此医生及医院在采购和处方上越来越倾向于采用集采中选药品。
总而言之,没有政策限制医院不能用进口原研药。但在集采、挂网、医保考核等环节形成的链条下,大部分原研药“出局”了。
“像阿奇霉素这样,在耐药性上具有争议的仿制药,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上述医生说道,“大部分过评仿制药都能满足绝大部分患者的90%的需要“。当然,市场上一定存在特殊患者和特殊需求,依然要给他们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03、仿制药的“一致性”带来的误读
节省医保基金和保证临床疗效也并非不能兼顾,仿制药不代表不是好药。
在全世界,一旦原研药专利到期,平价的仿制药上市占领市场是普遍规律。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仿制药可以提高药物可及性,前提是要保证临床效果和原研药基本一致。
我国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历史并不长。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规定,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不予注册。如今每年的国家集采前,都会有一批仿制药抢在申请截止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但通过一致性评价,不代表疗效和原研药100%相同,原研药通常被认为是100分的标准,而过去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质量较低,大致得分在60分左右,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则通常能达到80-100分左右。一般而言,仿制药有80%的生物等效性(药物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和利用度)即可视为与原研药疗效相同。
有人提出,生物等效性不等于临床等效性,参与一致性评价试验的人群年龄、健康程度都与真实世界的情况有差异。
为了说明集采仿制药的真实世界效果,医保局也下了工夫。2021年起,受国家医保局委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展真实世界研究,评价了38个厂牌的中选仿制药,研究结果显示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
一位临床医生表示,“一致性评价方面,理论上确实是成分一样,很多药疗效上也差不多,用下来都是能看到疗效的。但是一致性评价确实也有欠缺,因为成分一致,并不能保证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等完全一样。”
有从业者建议,一致性评价应该有所补充。通过真实世界的使用,挑选通过一致性评价中标、临床使用中有反映疗效与原研药有差距的产品,让企业重新做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对临床反映疗效有问题的,由核查中心进行现场检查,并向社会公开试验结果。
04、众口难调下的政策难度
集采、挂网,以及医院的相应政策等种种因素,导致原研药在院内变少。但医生的患者的用药需求是多元化的。
当医院里开不到进口原研药,患者又有用药需求时怎么办?拿着医生的处方,到院外药房购药是一种办法。
但这种方式购药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是比起医院直接用药流程较为繁琐,有耽误用药的可能性;第二是院外购药价格可能会更贵,药房并不像医院有药品零差价的规定,而且报销政策各有不同,有的不是医保定点药房无法报销,有的要有个人账户而不是统筹账户报销。
此外,进口原研药在美团、京东等网络购药平台上都能买到。
一些不在意药品费用的群众,会选择上述方式;但一些低收入或在意药品费用的群众,对于自付部分较为敏感,一般不选择去院外药房购买自付价格更高的药品。
一些省份曾经尝试推行医保支付价格,即进口药的标价可以自主定价,医保只支付固定的部分,其余的差价患者自付。但一些群众因为自付额度的提高,对此表示不满,甚至上访。
2018年以来,集采政策的实施,在优化医药资源分配和降低药品费用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带来了供需矛盾和医保政策执行中的难题。
为了真正实现药品可及性与公平性的平衡,需要在考虑市场机制的同时,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在未来,如何更好地结合医保支付方式、药品定价和政策透明度,提升医药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患者的用药体验,仍将是政策制定者和医疗机构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信息来源:深蓝观)
 
行业复苏在即,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
过去一年,“资本寒冬”笼罩着生物医药行业,《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生物医药企业一级市场共发生376起融资事件,对比2022年,融资额大幅下降;二级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融资热度处于持续降温阶段。
今年以来,从“创新药”作为新兴产业关键环节,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到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地方配套政策也在密集出台,创新药发展生态有望得到全方位完善,“暖意”正在业内蔓延。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药领域共计发生投融资事件共121起,累计融资金额达到180.73亿元,尽管总体局面上“资本寒冬”影响仍在继续,但核酸药物、基因疗法、偶联疗法与多肽等领域的融资热度不可小觑。
我国生物医药市场何时迎来“复苏”?在海通证券举办的2024上海先导产业大会暨第13届医药CEO论坛上,泰格医药联席总裁吴灏分析,“投融资环境是否会变好,是时间问题。总结近两年来投资风向的变化,一方面真正创新的产品仍受资本关注;另一方面,药企通过权益转让等方式改善自身的资金状况,也有更充足的资金开发创新管线,一旦有好的数据,资本也会热衷跟进。”
伴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复苏,我国创新药企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
蓄势待发
上述论坛中,多位业内人士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形容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现状。一款创新药物成功研发上市的背后,时间之外,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生物医药行业历来难以打破“双十定律”的桎梏。经历了近三年的资本“寒冬”后,当下,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或可用“复苏”二字概括。
今年上半年,全球创新药VC/PE投融资情况有所改善,其中以美国最为明显。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和美国创新药VC/PE投融资金额分别同比下降2.35%和同比增长15.51%,同比改善27.73个百分点和54.88个百分点。
日前,《Nature Biotechnology》刊发一篇专题文章分析,今年来,Biotech的IPO数量仍然很少,但筹资总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2023年的总体水平。此外,尽管Biotech的融资轮次变少,但是单轮融资金额变大,投资者偏好明确的临床差异化证据的后期项目,资金向减重、自免、神经精神等热门领域的临床阶段公司集中。
聚焦国内生物医药市场,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茹涛表示,“2023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称为‘开源节流’,今年仍然蓄势,期待明年能够待发。从近阶段与市场的交流来看,整体信心比去年更强,希望可以看到更好的未来,行业需要共同有耐心。”
事实上,上述专题文章也强调,随着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从仿制走向创新,Biotech(创新药企)资产的质量正在提高,但与美国同类资产相比,估值仍然偏低,这对寻求投资的西方投资者而言颇具吸引力。
举例来看,今年5月,恒瑞医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Hercules CM Newco,作为对外许可交易对价一部分,恒瑞将取得美国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且将从美国Hercules公司获得GLP-1产品组合授权许可费;4月,欧洲生命科学投资领军企业Medicxi领投了总部位于上海的德济医药A+轮融资。
此外,进入2024年,我国创新药企也被卷入收购的浪潮。1月5日,诺华宣布收购信瑞诺医药;3月,美国上市药企Nuvation Bio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葆元医药。
收并购方面,鱼跃医疗董事长吴群强调,“重点关注后期的整合和战略协同。”这也意味着尽管作为交易标的,本土创新药企同样需要厘清自己的目标和定位,才能在未来与跨国药企(MNC)共同实现产品商业化。而从当前的市场环境看,无论是跨国药企还是本土创新药企都在重塑自己的产品管线、销售体系和销售人员。
如何规避风险?
海通证券研报分析,回顾既往3年MNC公司的发展,大药诞生支撑MNC市值不断突破,全球药品研发和技术路径已经出现方向性的改变。现阶段市场空间大的品种已经逐步兑现,增速高涨,中国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创新研发不断积累产生大药,大药诞生铸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企。
具有技术创新性和临床价值的产品始终是市场所需要,彰显着发展潜力。2015年开始的药政改革带来了中国创新的新时代,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创新药赛道,行业竞争加剧不可避免,靶点扎堆、赛道拥挤的行业乱象随之出现,也带来了大量重复的竞争,使得企业间的“内卷”严重。
以近两年的热门赛道ADC为例,市场对其是否会重蹈PD-1“内卷”之覆辙多有担忧。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统计,目前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ADC靶点中,HER2占比超过20%,获得第一三共、罗氏、辉瑞等海外大型药企的青睐,赛道较为拥挤;其余像EGFR、TROP-2、Claudin18.2等热门靶点也有多家企业进行布局。
面对MNC的竞速布局,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认为,“不一定要跑得快,关键是跑得成功,注册制度和临床研究规则要求药企逐步投入时间,这是规则问题,即使有资金也无法快速解决,科学和数据要做扎实。”
在吴群看来,对比“内卷”,当前不少企业通过降低价格参与市场竞争的现状,更适合用“内耗”概括,对各家企业而言,下一个周期的挑战聚焦在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精益求精。
对抗“内卷”,除了从内部进行调整,也有不少企业向外寻求发展空间。智翔金泰首席医学官王炜指出,“综合产品定价和人群占比,往海外发展是必然趋势。”事实如此,对比海外,从定价上看,我国创新药定价总体较低。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我国第一款出海的创新药物,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海外定价大概是国内价格的10倍。而泽布替尼也是国内药企在临床开发差异化设计上的典范,2024年上半年,该产品全球销售80.18亿元,同比上涨122%。也正是受益于创新产品,百济神州逐步实现业绩扭亏。
这也说明创新研发仅是开始,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产品必须经受住市场推广的考验。特别是自2023年下半年国家卫健委会同九部门启动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来,随着行业“洗牌”,拥有更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品种和高效合规商业化能力的创新药公司预期将取得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发展。
艾德生物CEO罗捷敏也强调,医疗反腐扭转了行业生态和业务模式,合规性风险预期会长期存在,企业需要确保业务和商业模式符合国家这一轮医改的趋势。同时,对比过去市场相对无序的竞争,近两年来行业也在重塑阶段,更要求龙头企业专注于自身能力的建设。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美国众议院通过“生物安全法”草案:CXO概念股开盘大跌,市场影响几何?
自去年底以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事件成为笼罩在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头上一道无法抹去的阴影。随着美国内部各方持续博弈,“生物安全法案”草案也在不断变化,走向也更加明朗。
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众议院就拟议“生物安全法”通过了一项编号为H.R.8333的立法草案。该法案拟限制美国政府提供的资金、贷款或补助被用于在履行政府资助的合同中使用被指定公司提供的某些生物技术设备或服务。
本次通过的立法草案系基于此前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于2024年5月15日投票所通过的版本作出,允许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继续为其客户履行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合同直至2032年。
受此消息影响,9月10日早间开盘,CXO(港股)概念板块持续下跌。其中,药明康德(603259.SH;02269.HK)在A股和港股分别报39元/股、35.3港元/股开盘后一路下跌,药明生物(02269.HK)报11.26港元/股后下跌,凯莱英(06821.HK)、康龙化成(03759.HK)等CXO企业股价也呈现不同幅度的下跌趋势。截至发稿(10日上午11时整),药明康德在A股和港股盘中最大跌幅分别为6.27%、10.3%;药明生物盘中最大跌幅为8.11%。
被点名企业回应
近半年来,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风波影响,以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为首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国际化布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
追溯到5月15日,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针对最新修订的“生物安全法”草案(编号:H.R.8333)召开了听证会,该草案以40比1的赞成票获通过,并推进到下一个议程。其中,该草案新增了长达八年的缓冲期条款,即明确要求美国公司在2032年1月之前结束与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华大集团、华大智造等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合作。
当地时间9月9日,H.R.8333的立法草案获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9月10日早间开盘,药明康德发布公告强调,“本次通过的立法草案系基于此前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于2024年5月15日投票所通过的版本作出,其中包括将药明康德指定为‘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强烈反对这种未经正当程序的预设性且不合理的指定。”
据悉,在今后数月,拟议“生物安全法”草案还将继续经历立法过程。要使拟议的立法草案成为法律,该草案在第118届国会任期届满之前还必须获得美国参议院的批准,并调和与美国众议院所通过版本之间的任何差异。目前,美国参议院尚未安排对拟议“生物安全法”草案进行审议,其立法进程走向尚不明确。
药明康德方面表示,“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拟议《生物安全法案》,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失望。该法案目前在未经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对本公司作出了预设性且不合理的指定。作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的一员,药明康德始终遵守各运营地的法律法规,并接受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客户及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我们和许多业内人士都密切关注该拟议法案的发展,并担忧其对美国在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研发和患者护理方面的领导地位,以及对研发成本的影响。众议院的主要议员代表已意识到这些担忧,认同参议员们所持有的保留意见。我们注意到,众议院的投票只是立法进程中的一步,我们亦希望该法案在没有进行适当修订的情况下,不再继续其立法议程。”药明康德方面强调。
药明生物方面表示,“一直以来,药明生物都在努力与该法案立法相关方保持沟通,解释和澄清公司业务,尤其是澄清公司业务不涉及人类基因组数据,是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近期在《生物安全法案》众议院的投票中出现的反对声音,反映了美国立法者对公司的行业贡献、美国业务理解的提升。”
“我们还将持续与相关方的沟通,以期促进美国立法者对公司的理解。在此,我们再次重申,药明生物业务不涉及人类基因组数据,反对未经正当程序的、未经证实的预设性指定,药明生物不应被列为受关注公司。”药明生物方面说。
业绩影响几何?
自卷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风波后,多家生物科技龙头上市企业出现业绩承压的情况,其中CXO板块尤其明显。
根据药明康德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药明康德营业收入约172.41亿元,同比下降8.64%;归母净利润约42.40亿元,同比下降20.20%,扣非净利润44.14亿元,同比下降8.33%。这也是近五年来,药明康德首现中报业绩下滑。
具体营收结构而言,2024年上半年,药明康德五大板块的营收均有所下降: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营收下降9.34%至122.10亿元,测试业务(WuXi Testing)营收下降2.35%至30.18亿元,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营收下降5.17%至11.69亿元,相比之下,营收降幅更明显的为高端治疗CTDMO业务(WuXi ATU)和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前者营收下降19.43%至5.75亿元,后者营收下降24.80%至2.57亿元。
其中,生物学业务即受美国拟议法案影响,导致新签订单不足。2024年上半年,药明康德来自美国客户收入107.1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下降1.2%。对比来看,来自欧洲客户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5.3%;来自中国客户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2.8%。
药明康德在7月30日的中报业绩交流会上,对于美国拟议法案对业绩的影响,药明康德管理层回应称,“(拟议法案)确实带来了不确定性,有客户表达担忧,但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影响和预期基本一致,总体有限……公司会继续努力把法案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期,药明生物的业绩增速也在放缓。2024年上半年,药明生物实现收益达人民币85.7亿元,同比增长1.0%。剔除新冠项目收益,非新冠项目收益同比增长7.7%,其中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收益增长11.7%。
而一些不在“生物安全法”名单中的CXO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今年5月,康龙化成将旗下Proteologix全部股权转让给强生。彼时,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康龙化成不在名单里,其海外业务不会受到强制性的影响,但肯定还是会有隐性影响,现在美国市场的变化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就已经比较明显,因为美国的ABC原则(Anything but China)越来越强烈。
总体看来,近年来,随着全球医药创新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遇冷、价格战博弈、全球化“退潮”等因素下,叠加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带来的影响,CXO行业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初步统计,A股CXO板块40家企业中共有35家发布2024年半年报,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在内的14家出现收入下降的情况,23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美迪西、睿智医药、海特生物、和元生物等多家企业降幅甚至超过100%。此外,除泰格医药外,药明康德、凯莱英、美迪西等13家企业均出现收入净利双双下降的情况。目前,“生物安全法”通过了立法草案,后续,市场究竟还会带来哪些变化及影响,也需时间验证。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运作管理
传统大药企的进击
美国的ASCO,欧洲的ESMO。
1975年成立的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拥有来自17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5000名肿瘤专业人士代表,是享誉全球的肿瘤学术组织。
2024年ESMO大会将于欧洲当地时间9月13日至1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举行,会议将为全球的肿瘤学者、肿瘤医生等相关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高水平的医学教育与良好的学术交流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继ASCO之后,“中国之声”同样将唱响于今年的ESMO大会,氨基观察也将进行跟踪报道。
在今年的ESMO大会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国内传统大药企正在全面进击。
01、恒瑞医药:双抗、ADC全面开花
本次ESMO大会上,恒瑞医药带来了超过30多项研究。
其中,PD-L1/TGF-RII双抗SHR-1701的一项3期临床结果入选了含金量最高的LBA。该研究旨在比较SHR-1701与安慰剂联合化疗作为HER2阴性胃/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一线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恒瑞还有多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包括Claudin18.2 ADC药物SHR-A1904、TROP-2 ADC药物SHR-A1921,数据均为首次公布。
具体来看,SHR-A1904公布的是治疗胃或胃食管连接部癌的I期研究数据。在基线和≥1次基线后评估的患者中,6.0mg/kg剂量组中,ORR和DCR分别为55.6%和88.9%;8.0mg/kg剂量组中,ORR和DCR分别为和36.7%和86.7%。
安全性方面,53.4%(39/73)的患者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10%)是白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和贫血。
SHR-A1921公布的是治疗铂耐药巢癌的首次人体试验I期研究数据。
在可评估的患者中,ORR为48.8%,DCR为97.7%,。mPFS为7.2个月,中位OS未达到,6个月OS率为91.9%。
安全性方面,46例患者中有23例(50.0%)发生≥3级TRAE,其中最常见(≥5%)为口炎(28.3%),未发生肺间质性疾病或TRAEs导致死亡。
02、正大天晴:首次公布BCL-2抑制剂数据
恒瑞医药之外,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也将在本次大会上公布6款创新药的十几项最新研究数据和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有两项研究入选了LBA。
一项为安罗替尼联合PD-L1抑制剂贝莫苏拜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关键III期临床研究;另一项为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派安普利单抗,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此外,正大天晴还有4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目前均已公布摘要。
其中,包括首次公布数据的BCL-2抑制剂TQB3909,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I期研究首次分析结果。
数据显示,88.9%的CLL/SLL患者获得缓解,37.5%的B-NHL患者获得缓解。整体安全性方面可控,治疗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7个月,未发生DLT,且未达到MTD。
同时,正大天晴还将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罗伐昔替尼(JAK/ROCK抑制剂)对比羟基脲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II期关键临床研究。
截至2023年10月15日,第24周的SVR35率方面,罗伐昔替尼组为58.33%,羟基脲组为22.86%(p=0.0006)。在分析的所有亚组中,罗伐昔替尼显示出一致的脾脏反应获益于羟基脲。
安全性方面,罗伐昔替尼也是占据全面优势。最常见的≥3级血液学TEAE为贫血(28.89% [R] vs.60.00%[H])、血小板减少症(20.00% vs.17.14%)、淋巴细胞计数减少(7.78% vs.11.43%)、白细胞减少症(4.44% vs.17.14%)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44%vs.17.14%)。
03、齐鲁制药:PD-1/CTLA-4组合入选LBA
本次大会上,齐鲁制药也将登场亮相。
齐鲁制药的QL1706与贝伐珠单抗和/或化疗联合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2/3期研究(DUBHE-H-308)入选了LBA。
QL1706是齐鲁制药基于组合抗体技术平台MabPair研发的PD-1/CTLA-4组合抗体,由PD-1抗体艾帕洛利单抗和CTLA-4抗体托沃瑞利单抗组成。
2023年8月,QL1706已在国内递交了首个适应症上市申请,用于治疗经过至少一线含铂标准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或转移性的宫颈癌。
不过,此次ESMO上的数据,暂时未公开。
04、石药集团:多激酶抑制剂SYHA1813亮相
刚挖来刘勇军的石药集团,在本次ESMO大会上,将口头报告口服多激酶抑制剂SYHA1813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I期研究。
SYHA1813主要针对VEGFR1-3/CSF1R,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和调节肿瘤微环境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截至2024年3月7日,共有38名符合条件的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入组。13例患者复发不止一次,9例患者接受了VEGF/VEGFR靶向治疗。总缓解率为18.4%,疾病控制率为52.6%。
中位随访9.5个月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47.4%事件),12个月OS率为61.8%。
安全性方面,共有17例(44.7%)患者报告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3级TR≥AE发生在2例以上的患者中,超过2例患者是高血压(28.9%)和血小板计数降低(10.5%)。研究人员认为没有死亡与药物有关。
05、贝达药业:CDK4/6抑制剂出场
贝达药业也将在大会的口头报告环节出场。其带来的是,CDK4/6抑制剂tibremciclib联合FUL在内分泌治疗(ET)后出现疾病进展的HR+/HER2-局部复发或转移性A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最新公布的摘要数据显示,274例随机接受TIB加FUL(N=184)和PBO加FUL(N=90)。中位随访5.55个月时,INV评估的PFS为TIB组11.10个月,而PBO组为5.45个月。
IRC评估的PFS在降低风险方面显示出一致的益处。TIB和PBO组的INV评估的ORR分别为28.8%和6.7%,DCR分别为89.1%和76.7%,CBR分别为46.2%和21.1%。
目前,OS数据不成熟,成熟率为7.2%。
安全性方面,TIB组最常见的≥3级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导致停药的TEAE在TIB组中发生3个(1.6%),在PBO组中为0个。TIB组未发生药物相关死亡,PBO组为1pt(1.1%)。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管理升维
在医疗健康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药品零售企业作为连接药品生产与消费者的桥梁,其角色举足轻重。8月31日,《湖南省药品安全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截止征求意见。《办法》采用量化评分与定性判定相结合的分类模式,将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总部)安全信用评价总分设为100分,从遵纪守法、主体责任落实、监督管理、社会责任、正向激励等5个维度进行赋分。按照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原则,药品监管部门将药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分类分级监管与服务的重要依据,必要时可向相关部门推送评价结果。
关键信息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失信行为依然屡禁不止。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案件中不难发现,药品领域的失信行为形式多样,从销售假药劣药到无证经营,从骗取行政许可到执业药师“挂证”,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对行业发展构成了威胁。
2015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食药监稽[2015]258号)发布,系统规范了药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的内容,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全面收集并管理以下关键信用信息:
1.基础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类别、地址、工商登记等主体资质信息;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信息和行政相对人社会信用统一代码等信息。
2.行政许可信息,包括行政相对人许可或备案、行政许可变更事项、认证管理、产品注册证明文件及编号等应当公示的各项行政许可事项相关信息。
3.监督检查信息,包括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责任约谈等信息。
4.产品检验抽验信息,检验抽验发现问题及品种、数量、批次、时间等信息。
5.行政处罚信息,包括食品药品从业主体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受到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等信息。各项行政处罚事项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执法依据、案件名称、行政相对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处罚事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处罚结果和救济渠道等信息,以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部门认为应当公示的相关信息。
6.表彰、奖励信息,包括政府部门、上级机关、行业协会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方面的表彰奖励、典型示范及行业推荐等。
地方政策
与单纯的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不同,基于市场主体的信用治理更加注重市场力量的引导与约束。现实中,部分企业宁愿选择缴纳罚款,也不愿其不良行为被记人征信系统,这充分说明了信用治理的强大威慑力。因此,强化信用治理,推动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业界的共识。除了湖南省,2021年以来,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先后出台系列相关政策,其核心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用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清晰界定药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收集范围、具体内容、采集方式及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收集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2.信用评价与分类。建立健全药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依据企业的信用表现进行科学合理的评级与分类管理,为实施差异化监管提供依据。
3.激励与惩戒并重。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市场机会等正向激励。同时,对失信企业实施严格的惩戒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大检查频次、限制市场准人等,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4.信用修复机制。为失信企业提供明确的信用修复路径和方法,鼓励企业积极纠正错误行为,重建良好信用记录。
5.信息公开与共享。推动药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公开透明,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提升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6.监管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并实践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减少对传统监管手段的依赖,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管理差异
具体来看,各地的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管理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各地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更注重企业的守法经营情况,如是否受到行政处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等;一些地区则综合考虑企业的基础信息、监督检查信息等方面。
比如江西省把企业质量安全风险分级总分设为100分,根据评分结果将企业分为A级(85分及以上)、B级(75分至85分)、C级(60分至75分)和D级(60分以下)四个等级。新开办企业初始监管级别均为C级。企业频繁变更项目被视为存在质量风险,按变更频次和项目量化分值累计评分。天津市的评定标准包括企业开办条件、违法失信行为、质量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四个方面,占总分90%;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评定结果
占总分10%。根据评分结果,91分以.上为A级,81—90分为B级,71—80分为C级,70分以下为D级。
2.监管措施与激励机制。一般来说,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享受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如减少检查频次、优先办理行政许可等。比如江西省对A级企业实行适度宽松的监管,主要采取企业自查的模式;对D级企业实行严格监管,采取飞行检查。天津市则对A级药店实施多项激励措施,包括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行政许可、通报表扬等;D级药店则列为重点关注企业,增加检查频次并实施联合惩戒。
3.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一些地区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药品零售企业的信用监管,以增强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例如江苏省政府明确支持并鼓励药品行业协会、信用评估机构等社会组织参与药品安全信用评级工作。其他地方的药品监管体系更注重政府监管部门的直接作用,或者采取其他形式的社会参与方式,如公众举报奖励机制、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平台等。
自身建设
诚信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更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赢得市场信任的关键。为此,药品零售企业应当积极响应政策导向,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提升信用管理能力。
1.坚守诚信经营的底线。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杜绝销售假药劣药、无证经营以及执业药师“挂证”等失信行为。
2.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所售药品的质量安全。在采购环节,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做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工作;在销售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用药指导和优质的服务。
3.积极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主动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争取获得较高等级的信用评定,享受更多的发展机遇。
4.及时进行信用修复。一且出现失信行为,企业应积极进行信用修复。主动查找问题根源,制定切实可
行的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及时向监管部门汇报整改情况,争取获得监管部门门的认可和支持。
5.积极参与社会监督。与社会组织、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可以通过参与行业协会活动、开展公益宣传等方式,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结语
构建完善的药品零售行业信用管理体系,不仅是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也需要医保等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各部门之间共享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共同推动医药零售行业走向更加繁荣、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信息来源:21世纪药店报)
 
“抄底”跨国药企资产,抓住那个大机会
史无前例的全球环境,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
一个事实是,为了规避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一些跨国药企的确在审慎评估在华的业务及投资策略。
对于跨国大药企来说,中国市场是不能放弃的一大块蛋糕。而在外部竞争和自身降价的需求下,它们愈发倾向转变策略,将集采或成熟产品交由合作伙伴,自己则全力投入于本土化创新研发。比如辉瑞中国将旗下疫苗沛儿13代理给上药科园,赛诺菲与上药控股达成战略合作……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做法与策略,而对于一些产品、规模有限的中小型跨国药企来说,更需要在动荡中做出抉择,或打包出售一些成熟产品,或出售整个中国区业务,比如日本协和麒麟转让中国子公司的全部股权,彻底退出中国。
跨国药企的接连“退出”,也让国内药企迎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即使部分跨国药企的成熟管线面临着国产药的围剿,但对于收购方来说,这仍是一笔不错的交易,一来这些产品有着稳定的现金流,二来跨国药企有着完善的销售渠道,如果国内企业能够有效整合这些资源,自身发展将更上一个台阶。
更大的机遇还在于“抄底”跨国药企资产。8月底,血制品老大哥天坛生物就成功“抄底”全球血液巨头杰特贝林,1.85亿美元收购其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100%股权。
而5年前,杰特贝林收购武汉中原瑞德,花了4.54亿美元。
01、接连撤退
如今,“退出”似乎正在变成一项大策略。
8月1日,进入中国市场超30年的协和麒麟,宣布启动对公司亚太地区业务的重大重组,其中包括将中国子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香港维健医药集团,交易预计于9月30日完成,转让价格为7.2亿元。
更早一些,山德士将中国业务100%股份出售给南非的跨国药企爱施健。还有跨国药企调整产品管线,处置国内业务,比如8月底,全球血液巨头杰特贝林将其5年前收购的武汉中原瑞德,1.85亿美元转让给天坛生物。
这些“退出”背后,或出于企业自身经营问题,或出于外部竞争、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当退出日益增多,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在中国市场,缺乏绝对产品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一方面,受到集中采购和医保谈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竞争力不足的产品线销售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对外资企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一些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变得边缘化。典型如协和麒麟。
一方面,其中国业务占比均较小,协和麒麟的收入占比不足3%;
另一方面,其本身均面临着增长的压力与挑战。协和麒麟5款药物的年收入从2021年的7.61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23年的5.89亿元;2023年财报显示,其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格拉诺赛特的收入,因中国部分地区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而受到影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除了退出中国,协和麒麟还在剥离亚太地区部分非核心业务,以追求“更加可持续和盈利的发展”。
在另一项交易中,其将韩国、马来西亚、泰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七个成熟品牌商业权利授予了总部位于瑞士的亚太控股公司DKSH Holding。
正是这些内外部因素综合促成了跨国药企的战略转变。本质上,这其实是一场综合权衡利弊、蓄谋已久的“退出”。
02、更有价值的“资产”
无论如何,这些跨国药企的退出,也为国内药企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无论是收购整个业务,还是引进管线,都可以为药企带来协同发展的机会。核心在于,即使这些跨国药企的成熟管线,在国内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仍是一块具有不错现金流的资产,更不用说跨国药企的品牌抑或销售渠道积累。
以去年12月,赛诺菲与上药控股的战略合作为例,其将多款产品上药控股的营销服务体系进行销售。
这些产品主要有六款,包括心血管领域的克赛和诺维乐,神经领域的德巴金,罕见病领域的奥巴捷,肿瘤领域的乐沙定和泰索帝。其中,多数为集采产品,并且几乎都是丢标产品,仅乐沙定在集采中中标。
集采前,赛诺菲作为具有原研优势的大药企,上述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差,整体销售规模至少在20亿元之上。比如克赛(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药融云数据显示,这是一个20亿元的大品种,集采前,赛诺菲占据最大市场份额,2021年克赛院内销售额超10亿元,市场占比约50%。
但由于集采出局,意味着原有市场地位和销售额的大幅缩水。因此,如何妥善处理曾经的畅销产品,成为赛诺菲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一个个基础稳固、规模可观的市场,直接放弃显然可惜。如何以最低成本获取收益,成为赛诺菲考量的重点,这也是其与上药控股合作的由来。
对于赛诺菲来说,其委托上药控股进行销售的产品,都属于自己推广性价比较低的产品。毕竟跨国药企相较本土药企的人力等各方面经营成本更高。
而对于上药控股来说,其基于自身现有的营销体系,销售赛诺菲这几款产品,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产品销售策略及如何提高绩效比,毕竟产品本身没有问题。
再比如协和麒麟。作为一家比较低调的跨国药企,其专注于特药领域,2018年至2022年,其全球销售额从26.48亿美元增长至37.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4%。
从地区分布来看,其主要市场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中国大陆市场在协和麒麟全球业务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不足3%。或许正因为“小而美”,此前其一直被业内称为养老外企之一。
而根据协议,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实体结构将持不变;在交割程序完成后,员工将自动转至维健医药,(员工也可以选择N+1买断工龄)以确保工作的平稳过渡。
这意味着维健医药在交易后,获得的不仅是几款药品,更可以“顺承”其业务。尽管近年来受集采等影响,协和麒麟收入下滑,但去年营收仍为5.89亿美元。而自其1993年进入中国,深耕罕见病等领域,在药物销售、推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与经验,对于维健医药来说,这显然是更具价值的“资产”。
03、抓住“抄底”的机会
除了获得那些更有价值的“资产”,当跨国药企退出日益增多,还有可能为国内药企创造一个抄底的机会。
比如,8月底,血制品老大哥天坛生物成功“抄底”全球血液巨头杰特贝林,1.85亿美元收购其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100%股权。
而5年前,杰特贝林收购武汉中原瑞德,花了4.54亿美元。
根据公告,中原瑞德账面资产总计8.6亿元人民币。
由于国内监管因素,自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行业准入门槛高,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血液制品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天坛生物收购武汉中原瑞德的核心目的。
根据公告,通过这次收购,天坛生物将新增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5个在营单采血浆站。这有助于其进一步开拓血浆资源,扩大采浆规模和生产规模,提升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力。
2017年,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布局,杰特贝林先后两次、共斥资4.54亿美元,收购了武汉中原瑞德100%的股权。
而眼下杰特贝林之所以割肉,或许与自身发展策略有关。一方面,按照公告,1.85亿美元的交易额,其中武汉中原瑞德股权收购的对价为1.38亿美元,剩余款项则是向中原瑞德提供借款,用于偿还杰特贝林亚太对中原瑞德的股东借款。
另一方面,根据公告,中原瑞德去年营收1.5亿元,亏损2.74亿元。而亏损的原因是,毛利率低(产品收率及产品售价导致)、管理费用高等原因。
对此,天坛生物表示,收购后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升中原瑞德运营效率。实际上,对于天坛生物来说,这笔交易最大的价值在于,收购“牌照”。
当然,收购后的整合运营成效,还有待观察。但对于天坛生物来说,这笔交易最大的价值在于,“低价”收购了牌照。
这也是抄底的由来。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平衡成本投入与实际获益,成了摆在部分跨国企业面前的一道题目。随着退出的增多,还有哪些国内药企能够抓住这个大机遇,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科技研发
全球首个!依沃西单抗挑战K药III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9月8日,康方生物在2024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发布了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K药)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PD-L1 TP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HARMONi-2/AK112-303)的重磅研究数据。HARMONi-2研究是全球首个对比K药取得显著阳性结果的随机、双盲、对照III期临床研究。
该研究试验组与对照组入组人群基线均衡,其中PD-L1 TPS≥50%患者的占比为42.2%,与真实世界人群分布一致。结果显示,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依沃西单抗单药相较于K药单药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11.14 vs.5.82个月,HR=0.51,P<0.0001)。此外,相比于K药,依沃西单抗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客观缓解率(50.0% vs.38.5%)和疾病控制率(89.9% vs.70.5%)。截至本次发表日,该研究的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亚组结果与ITT结果趋势保持一致,包括年龄、性别、ECOG评分、PD-L1表达、病理类型以及是否伴有肝转移、脑转移等亚组。具体数据如下:在PD-L1 TPS≥50%人群中,依沃西单抗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相比K药组降低了54%;在PD-L1 TPS为1-49%人群中,依沃西单抗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相比K药组降低了46%;在鳞状NSCLC人群(45.5%)中,依沃西单抗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相比K药组降低了52%;在非鳞状NSCLC人群(54.5%)中,依沃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相比K药组降低了46%。在脑转移人群(16.7%)中,依沃西单抗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相比K药组降低了45%,无脑转移人群的数据为47%;在肝转移人群(12.6%)中,依沃西单抗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相比K药组降低了53%,无肝转移人群的数据为47%。安全性方面,依沃西单抗整体安全性优异,与既往相关研究保持一致。本研究接受依沃西单抗治疗的鳞癌患者有72.2%为中央型,10.0%患者的肿瘤存在空洞、坏死,6.7%患者存在肿瘤包绕重要血管,这些患者人群是传统抗VEGF治疗的禁忌人群,依沃西单抗治疗的出血风险与对照组相比未明显增加。在鳞状NSCLC人群中,依沃西单抗组与K药组的≥3级TRAE发生率相当(22.2% vs.18.7%)。依沃西单抗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亦与K药组相当。
(信息来源:抗体圈)
 
映恩生物:B7-H3/PD-L1双抗ADC在美获批IND
9月9日,映恩生物宣布近日,其基于自主创新的DIBAC平台研发的双抗ADC新药DB-1419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中的1/2a期首次人体研究(NCT06554795),已获得美国FDA新药研究申请(IND)批准和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临床试验通知(CTN),并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例受试者的给药。DB-1419是一款潜在同类首创的B7-H3/PD-L1双抗ADC药物,该药物采用了新型结合和内吞机制,相较于传统单抗ADC展现出更为卓越的疗效,并能有效克服因单靶点表达下降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临床前研究表明,DB-1419能够杀伤癌细胞并进行T细胞活化,在免疫重构模型中DB-1419展现出比单特异性B7-H3 ADC更强的肿瘤生长抑制活性。映恩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朱忠远博士表示:“DB-1419有效结合了ADC载荷介导的肿瘤细胞杀伤效应和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活性,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创新方法。DB-1419获得FDA的IND批淮并在全球首位患者中完成给药是映恩临床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DB-1419是映恩生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第六款ADC创新药,体现了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ADC创新药物公司,服务全球患者’的使命。”
(信息来源:抗体圈)
 
泽纳仕:CD19 x FcƳRIIB双抗在国内再获批临床
9月9日,据CDE官网公示,泽纳仕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obexelimab注射液获得一项新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MS)。
根据泽纳仕生物公开资料,obexelimab是一种双功能单克隆抗体,可同时结合CD19和FcγRIIb以抑制B细胞、浆细胞和表达CD19的浆细胞的活性。泽纳仕生物已从Xencor公司获得了obexelimab的全球独家权利。在纳入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几项早期临床研究中,198名受试者接受了obexelimab治疗,该药在不耗竭细胞的情况下抑制了B细胞功能,从而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产生了积极的治疗效果。
2023年9月,泽纳仕生物宣布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签订许可和合作协议,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D19 x FcƳRIIB双特异性抗体obexelimab并将其商业化。泽纳仕生物将获得5000万美元的预付现金,百时美施贵宝还表示正在对泽纳仕生物进行股权投资。今年5月,泽纳仕生物宣布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用于支持公司主要候选产品obexelimab的中后期临床研发项目。根据新闻稿,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项obexelimab针对IgG4相关疾病患者的全球3期临床研究和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全球2/3研究。Obexelimab治疗多发性硬化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开发正在评估中。
(信息来源:抗体圈)
 
映恩生物双抗ADC在华临床申请获受理
9月11日,根据CDE官网公示,映恩生物B7-H3/PD-L1双抗ADC药物DB-1419临床申请获CDE受理。
CDE官网就在9月9日,映恩生物宣布,其基于自主创新的DIBAC平台研发的双抗ADC新药DB-1419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中的1/2a期首次人体研究(NCT06554795),已获得美国FDA新药研究申请(IND)批准和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临床试验通知(CTN),并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例受试者的给药。
DB-1419是一款潜在同类首创的B7-H3/PD-L1双抗ADC药物,该药物采用了新型结合和内吞机制,相较于传统单抗ADC展现出更为卓越的疗效,并能有效克服因单靶点表达下降导致的耐药性问题。
结构临床前研究表明,DB-1419能够杀伤癌细胞并进行T细胞活化,在免疫重构模型中DB-1419展现出比单特异性B7-H3 ADC更强的肿瘤生长抑制活性。
并且在一项疗效比较研究中,与B7-H3 ADC和PD-1单抗联合治疗(单特异性B7-H3 ADC+帕博利珠单抗)相比,DB-1419显示出相当的肿瘤抑制效果。
目前,映恩生物有三款双抗ADC,DB-1419(B7-H3xPD-L1双抗ADC)、DB-1418(HER3xEGFR双抗ADC)和DB-1421。除了DB-1419进入临床外,其他两款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2024年7月4日,映恩生物公布了PD-L1/B7H3双抗ADC药物的专利WO2024140846。PD-L1/B7H3母体双抗来自于达石药业,2022年10月,映恩生物就引进达石药业自主研发的、具有全球first-in-class潜力的双抗分子DS005开发新型抗体偶联药物的全球权益达成一致。母体双抗DSYE001采用PD-L1双抗的重链C末端融合B7H3纳米抗体,其中PD-L1抗体和B7H3纳米抗体均为达石药业自主开发的人源化抗体。
(信息来源:抗体圈)
 
阿斯利康小分子PCSK9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9月11日,CDE官网公示,阿斯利康(AstraZeneca)AZD0780薄膜衣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未达标的患者中进行血脂异常的治疗。
公开资料显示,AZD0780是一种口服PCSK9小分子抑制剂。根据阿斯利康今年5月公布的1期临床研究数据,当AZD0780与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联用时,可降低患者LDL-C水平近80%。该产品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处于2期临床研究阶段,本次为该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CDE官网血浆中LDL-C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估计每年导致全球约260万人死亡。尽管目前有多种获批疗法,但全球血脂异常负担仍在增加。超过70%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仍未达到其LDL-C目标值,因此高风险患者对于更多样化和更有效治疗方案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
今年5月,阿斯利康在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公布了AZD0780于1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该研究评估了AZD0780作为单药及与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时,对未经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中LDL-C水平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及耐受性。
分析显示,在未经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AZD0780在基于瑞舒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显示出52%的LDL-C水平显著下降,与基线相比患者的LDL-C总体下降幅度达78%。此外,比较进食与空腹服药的初步数据表明AZD0780对进食具有灵活性。AZD0780还显示良好的耐受性。
PCSK9是降脂药开发领域的一个新兴靶点。抑制PCSK9可以降低体内LDL-C水平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在全球范围内,靶向PCSK9的单抗疗法、siRNA疗法此前已经获批上市。随着进展的进展,科学们开始探索开发靶向PCSK9的更多药物类型,包括小干扰RNA(siRNA)、反义寡核苷酸(ASO)、基因编辑疗法、疫苗、小分子、类抗体蛋白药等等。
其中,其中,小分子药物因其给药方式便捷、便于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等优势被寄予厚望。由默沙东(MSD)研发的小分子PCSK9抑制剂此前获选为猎药人网站2023年度十大“明星”小分子之一。
本次阿斯利康这款小分子PCSK9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意味着PCSK9靶点领域迎来新的进展。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新药上市
国内上市
每年仅需2次,维持常年除皱!复星医药引进的创新产品在中国获批
9月9日,NMPA官网最新公示,Revance Therapeutics和复星医药联合申报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已在中国获批上市。根据复星医药早前发布的公告,该产品本次获批用于暂时性改善成人因皱眉肌/或降眉间肌活动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皱眉纹。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复星医药超8000万美元引进的一款新一代A型肉毒素产品(代号为RT002),美国FDA已批准其用于治疗成人的中度至重度眉间纹,这款疗法有望只需每年注射两次就可以维持常年除皱。
眉间纹产生的原因包括皱眉肌的过多收缩,水分丢失增多,角质层自然润泽因子含量减少致使皮肤水合能力下降,皮肤水脂乳化物含量减少等。另外,年龄,阳光照射和遗传因素也是影响因素的一部分。
RT002是一种基于Revance公司专有技术平台开发的新型、下一代、长效神经调节物,药物活性成分为daxibotulinumtoxinA型肉毒杆菌毒素。该产品通过阻断神经冲动,暂时抑制造成皱纹的肌肉运动,使皮肤更光滑,更清爽。根据公开信息,RT002的制剂中不含有人血来源的物质或动物来源的蛋白,可以在无需冷藏的条件下保持两年稳定性。重要的是,它具有持久的活性,中位疗效持续时间达到6个月,在有些参与者中一次注射的疗效可维持9个月。
2018年12月,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Revance公司签署许可协议,从而获得RT002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的独家使用、进口、销售及其他商业化(不包括制造)等权利许可,Revance公司仍为该新药在区域内的权利人。为此,复星医药产业应向后者支付至多8800万美元的许可费用及相应的销售里程碑款项。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RT002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眉间纹患者的中国3期临床研究以及用于治疗孤立性颈部肌张力障碍的国际3期临床研究的中国扩展研究(ASPEN-1-CN)均已完成。此次RT002在中国获批上市,拟用于改善成人中度至重度皱眉纹。
值得一提的是,RT002已于2022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英文商品名为Daxxify)用于改善成人中度至重度皱眉纹。FDA的批准基于包含超过2700名参与者,接近4200次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项目的结果。在关键性临床试验中,74%的受试者在接受治疗第4周,依据研究者和患者的评估,达到眉间纹改善两级以上的水平。中位疗效持续时间为6个月。最早疗效可在接受治疗1天后出现。RT002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临床试验中未报告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Revance公司曾在新闻稿指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款疗法可能只需每年注射两次就可以维持常年除皱。
除了改善皱眉纹,RT002用于治疗成人颈部肌张力障碍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正在接受FDA的注册审查,同适应症在中国的上市申请也已于2023年7月获NMPA受理。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恒瑞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新适应症国内报上市,治疗斑秃
9月5日,CDE官网显示,恒瑞递交了硫酸艾玛昔替尼片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艾玛昔替尼此前已在国内递交了三项上市申请。根据该药的临床研究进度,Insight数据库预测该申请适应症可能为斑秃。
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体内自身细胞攻击毛囊导致的非瘢痕性脱发。脱发可能影响身体任何有毛囊的部位,然而脱发最明显的部位是头皮和眉毛。
艾玛昔替尼(SHR0302)是恒瑞自主研发的一款新一代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对JAK1的选择性是对JAK2的16倍。该药可通过抑制JAK1信号传导发挥抗炎和抑制免疫的生物学效应,用于治疗多种免疫炎症性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斑秃等。
此前,艾玛昔替尼已在一项国际多中心(中国、美国、澳洲)的II期临床试验(RSJ10521)中达到研究终点。II期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了24周治疗后,8mg和4mg剂量组的秃发严重度评分工具(SALT)评分较基线变化百分比有明显改善,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nsight数据库显示,今年6月,恒瑞已经完成了一项在国内开展的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CTR20213405)。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艾玛昔替尼相比安慰剂在成人重度斑秃受试者中的有效性,次要目的是在成人重度斑秃受试者中评估艾玛昔替尼相比安慰剂在其它疗效终点和患者报告终点上的有效性。该研究在国内共计入组了330例患者。目前,恒瑞尚未披露该研究的数据。
除了本次提交的新适应症,艾玛昔替尼此前已在国内递交了三项上市申请:
2023年8月,恒瑞递交艾玛昔替尼用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疗效欠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的NDA(CXHS2300071),Insight数据库预测该申请有望于明年一季度获批。
2023年11月4日,艾玛昔替尼第二个NDA获CDE受理(CXHS2300097),用于对局部外用治疗或其他系统性治疗应答不充分或不耐受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Insight数据库预测该申请有望于明年二季度获批。
2023年11月30日,玛昔替尼的第三个NDA获CDE受理(CXHS2300108),用于成人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nsight数据库预测该申请有望于明年一季度获批。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日本大冢制药的泊那替尼片(ponatinib)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
9月09日,NMPA官网显示,日本大冢制药(Otsuka)的泊那替尼片(ponatinib)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国药准字HJ20240090),用于:
1)既往用药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2)复发或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3)T315I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或T315I阳性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泊那替尼治疗CML和Ph+ALL患者的疗效已在II期PACE研究中得到验证。该研究评估了泊那替尼45mg每日1次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对TKI耐药或不耐受和/或伴有T315I突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018年发表在Blood杂志上的5年随访数据显示,经泊那替尼治疗的慢性期CML患者,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可达55%,其中82%患者维持至5年随访终点;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高达53%和73%。
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32例Ph+ALL患者中,13例(41%)患者达MaHR,维持缓解时间(DoR)为3.2月;MCyR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分别为47%及38%;中位PFS为3.0月,3年OS率为12%。安全性方面,泊那替尼治疗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AEs)为高血压、皮疹、血小板减少、腹痛等。
(信息来源:百配健康)
 
小分子BRAF抑制剂癌症新药在中国申报上市!皮尔法伯公司申报
9月7日,CDE官网公示,皮尔法伯(Pierre Fabre)申报的恩考芬尼胶囊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根据皮尔法伯公开资料,恩考芬尼(encorafenib,商品名为Braftovi)是一种口服小分子BRAF激酶抑制剂。该产品已经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癌症适应症。根据公开资料推测,本次上市申请的适应症可能为BRAF V600E突变型结直肠癌。
值得注意的是,恩考芬尼胶囊的全球权益涉及多家公司,其中包括辉瑞(Pfizer)在2019年6月斥资114亿美元收购了Array公司,从而获得后者开发的这款口服新药。目前,皮尔法伯拥有该产品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等地的独家商业权。
公开资料显示,恩考芬尼目前已经获美国FDA获批多项适应症,包括于2018年获批与比美替尼(binimetinib,Mektovi)组合疗法治疗带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2020年,恩考芬尼被FDA批准与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用,用于治疗经前期治疗后产生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成人患者。2023年10月,FDA再次批准恩考芬尼与比美替尼组合疗法治疗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恩考芬尼是一种强效且具有高度选择性的BRAF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表达多种突变形式的BRAF激酶(包括V600E)的RAF/MEK/ERK通路发挥作用;比美替尼是一种强效且具有选择性的MEK抑制剂。这两种药物通过抑制MAPK通路中的激酶来发挥作用,从而产生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抗肿瘤活性。已有研究证明,许多BRAF V600突变的癌症都出现了MAPK通路激活不受控制的现象,包括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研究人员开展了恩考芬尼多项临床研究,其中进入3期阶段的研究为一项在转移性BRAF V600E突变结直肠癌受试者中比较一线恩考芬尼+西妥昔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与标准治疗、包含恩考芬尼+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安全性导入试验(SAFETY LEAD-IN)的开放性、多中心、随机3期研究。根据该临床研究进展推测,本次恩考芬尼胶囊在中国申报上市的适应症为结直肠癌。
FDA和欧盟此前批准该项适应症的是基于关键性3期BEACON CRC试验的结果,该试验在北美、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200多个研究中心开展。接受恩考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8.4个月,而对照组(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或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为5.4个月。此外,恩考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0%,而对照组为2%。
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恩考芬尼联合西妥昔单抗可显著提高BRAF V600E突变型mCRC患者的总生存率(两组相差3.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0%,耐受性良好,未发生预期以外的毒性反应。
根据公开资料查询,恩考芬尼与比美替尼这两款产品的权益牵涉到多项国际药企的收购和授权合作。根据皮尔法伯最近发布的新闻稿,目前辉瑞拥有Braftovi®和Mektovi®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所有国家的独家商业权利。小野制药有限公司拥有这两种产品在日本和韩国的独家商业权,Medison拥有以色列的独家商业权,皮尔法伯拥有这两种产品在所有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独家商业权。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罗氏SMA口服疗法利司扑兰片在中国申报上市
9月12日,CDE官网公示,罗氏(Roche)申报的利司扑兰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具体适应症尚未披露。公开资料显示,利司扑兰(risdiplam)是罗氏的一款神经罕见病创新药物,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该药物的口服溶液剂型已在中国获批上市,此次上市申请的剂型为片剂。
SAM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之一,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导致SMN蛋白功能缺陷所致。人体中携带的SMN2基因(SMN1的同源基因)虽然也能够表达SMN蛋白,但是由于mRNA剪接错误,导致正常SMN蛋白表达水平很低,无法弥补SMN1基因突变导致的SMN蛋白缺失。
利司扑兰(risdiplam)是一种SMN2基因mRNA剪接修饰剂。它通过双位点特异性调控SMN2的剪接,促进保留外显子7,提高功能性SMN蛋白水平。该药还可穿透血脑屏障,分布于中枢和外周,提高全身多系统SMN蛋白水平,且保持稳定。
在全球范围内,利司扑兰于2020年8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年龄为2个月以上婴幼儿和成人SMA患者,成为首款获得FDA批准治疗SMA的口服疗法。它不但可以治疗病情最为严重的SMA婴幼儿患者,还可治疗症状相对较轻的青少年和成人患者。2022年6月,FDA批准利司扑兰扩展使用人群,用于治疗年龄为2个月以下SMA患儿。至此,该产品已经获批用于治疗所有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SMA患者。
在中国,利司扑兰于2021年6月首次获中国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月龄及以上SMA患者,开启了SMA口服治疗的新时代。2023年6月,该药再次获得NMPA批准上市,将适用人群拓展至16日龄及以上的SMA患者。此前获批的产品利司扑兰口服溶液是一种液体配方的药物,可以在家中口服或者通过饲管以液体形式给药。
脊髓性肌萎缩症根据发病年龄、获得的运动功能及病情进展速度,可分为1型、2型、3型和4型。其中,1型SMA最为严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患儿中位生存期仅13.6个月,而且通常活不过2岁;2型SMA患者则大部分会在青少年时期丧失独坐能力以及瘫痪,患者往往死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3型SMA患者出生后1年内运动发育正常,可以获得独立行走的能力,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可以行走多年,后期可能出现脊柱变形。
根据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公司最近新闻稿介绍,利司扑兰目前正在或已经在五项针对SMA患者的全球多中心试验中进行评估,包括FIREFISH(一项针对1型SMA婴儿的开放标签、两部分关键临床试验)、SUNFISH(一项2~25岁2型或3型SMA患者的双部分、双盲、安慰剂对照关键研究)、JEWELFISH(一项开放标签探索性试验,旨在评估6个月至60岁SMA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RAINBOWFISH(一项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研究,针对出生至6周龄、基因诊断为SMA且尚未出现症状的婴儿)。
在临床数据方面,2023年3月,罗氏公布了利司扑兰SUNFISH研究新长期数据。2-25岁SMA患者运动功能的提高维持了4年,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在48个月内持续下降。如果不进行治疗,自然历史数据显示2型或3型SMA患者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运动功能下降。
2024年6月,罗氏再次公布FIREFISH研究的最新长期数据。分析显示,到第5年结束时,91%接受利司扑兰治疗的1型SMA儿童仍然存活。自然史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进行治疗,1型SMA儿童患者难以达到这样的里程碑,而且通常活不过2岁。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全球上市
6轮发补,国产药物终于在日本获批上市
近日,华润九新自主研发的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水合物(0.25g,0.5g,1.0g和2.0g)在日本成功获批上市,是华润三九在日本成功获批上市的首个抗生素注射剂制剂产品。
头孢唑林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适用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用系统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2023年2月,华润九新以关联审评方式向日本PMDA递交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水合物注册申报,先后历经PMDA严苛的6轮发补,最终以6个微小缺陷的优异表现,于2023年12月通过日本PMDA严格的现场核查,为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水合物的成功获批奠定了夯实基础。多年来,华润九新致力于抗菌药物的创新研发,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水合物作为公司的重要成果之一,在研发过程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此次在日本的获批上市,是国际市场对华润九新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的信赖与肯定。
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央企华润三九,公司创建于1991年,总部设立于深圳,位于深圳福田区梅林街道凯丰路2号,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下属业务单元有:沈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华润九众医药有限公司。
公司以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安全性,华润九新是国内首家通过法国无菌制剂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国家sFDA批准的国内制药行业中第一批50个GMP达标的企业之一,拥有通过欧盟cGMP认证的无菌制剂生产线、高精度自动化控制无菌头孢原料药生产线和可定制的化学原料药生产线、先进的口服制剂生产线、以及选用世界一流设备的生物制剂生产线,拥有专业高效的生产、质量管理和技术转化团队,获得日本PMDA认证,具备承接高端制剂及生物制剂的CDMO服务能力。
此前华润九新以国际知名药企罗氏生物制剂产品(单抗)本地化生产为目标,采用最先进设计理念、国际顶级品牌设备和先进的Advance fill 功能,实现每支称重,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减少药液损耗,保证100%合格率,年产能达5000万支(预留冻干拓展空间)。
(信息来源:药融圈)
 
全球首批!强生IL-23双重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获FDA批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9月11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Tremfya(guselkumab,古塞奇尤单抗)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成人患者。
公司声称,Tremfya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针对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双重作用抑制剂,此次获批巩固了强生在炎症性肠病领域的领导地位。
古塞奇尤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白介素23(IL-23)抑制剂,可选择性结合IL-23的p19亚基,抑制其与IL-23受体的相互作用,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疗效;它可阻断IL-23,同时还可与产生IL-23的细胞上的受体CD64结合。目前已获批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和UC。此外,2024年6月,强生向FDA提交了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
本次在UC的适应症获批主要基于2b/3期QUASAR研究的数据,该研究评估了Tremfya对中度至重度活动性UC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患者对常规疗法、其他生物制剂和/或JAK抑制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结果显示:
其中,有50%每四周(q4w)接受Tremfya 200 mg皮下(SC)维持治疗、以及有45%每八周(q8w)接受Tremfya 100 mg SC维持治疗的患者,在第44周达到临床缓解的主要终点,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这一比例为19%(p<0.001)。
接受Tremfya SC维持治疗一年后,34%(200mg)和35%(100mg)的患者达到内镜缓解,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这一比例为15%(p<0.001)。
在诱导治疗阶段,接受Tremfya或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是呼吸道感染。在维持治疗阶段,接受TREMFYA治疗或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是注射部位反应、关节痛和上呼吸道感染。
IL-23 p40是IL-12及IL-23的共同亚基,p40抗体可同时阻断IL12及23两条免疫通路,是一种经典免疫疗法。而近年来以古塞奇尤单抗为代表的IL-23 p19抗体展现了比p19抗体更好的疗效与更高的安全性。
p19除了与p40组成IL-23这一经典炎症因子,还会与EBI3组合成为IL-39激活IL-23R与gp130,这是由血管内皮细胞等介导的重要炎症通路。IL-23与IL39均可以激活胞内的JAK-STAT信号通路,刺激IL-17A/F的分泌。
2023年10月,礼来的Omvoh(mirikizumab)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UC成人患者,这是首个用于治疗这一患者群体的IL-23p19拮抗剂。此外,艾伯维的利生奇珠单抗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IBD的IL-23药物,2022年6月获批用于CD,2024年6月亦获批用于UC。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腹泻、直肠出血、腹痛、疲劳和体重减轻。目前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主流观点认为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触发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消化道内的正常细胞。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UC和CD在肠道受累位置和病理特征上有所区分:
UC会导致大肠(结肠)和直肠表层覆膜引起炎症和溃疡;
CD会导致消化道内膜发炎,炎症通常会累及消化道的深层-小肠,少数情况下还可能累及大肠和上消化道。
2019年IBD的全球患病人数约为490万,其中中国的患者数量达到了91万。从1990年到2019年,中国男性IBD发病数从每十万人1.72例上升到了3.35例,女性发病数从每十万人1.20例上升到了2.45例。当前全球IBD市场规模已增加至180亿美元。
研究表明,IBD肠道炎症发生和持续的关键是白细胞迁移到肠道组织中,这个过程依赖于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如VCAM-1,MAdCAM-1)与白细胞表面的整合素(由α和β亚单位构成)的特异性结合。因此,以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和整合素为靶点,阻断二者特异性结合,可以有效治疗IBD肠道炎症。
目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23(IL-12/23)、白细胞黏附因子等表达升高常见于IBD疾病活动期,阻断以上细胞因子可有效阻止下游炎性反应以及白细胞趋化运动导致的肠黏膜损伤。此外,Janus激酶(JAK)/STAT通路和肠道菌群等作为靶点在IBD中的作用也逐渐被揭示。治疗指南支持的常规策略如下:
由于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法根治,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炎症活动、维持缓解、降低复发率及手术率。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炎药,免疫系统抑制剂,抗生素,小分子口服药剂和生物制剂。
其中,相对于5-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传统药物,生物制剂因其更为明确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而成为IBD的主流治疗方法。
在IBD领域,强生布局了TNF-α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以及戈利木单抗,两种药物在2023年的销量均超过20亿美元。除古塞奇尤单抗外,首个IL-12/23单抗Stelara(乌司奴单抗)以及口服IL-23拮抗剂JNJ-2113均在开发IBD适应症。此外,公司还在针对复发患者开发古塞奇尤单抗与戈利木单抗的复方制剂(JNJ-8408)。
(信息来源:凯莱英药闻)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9月12日快讯
五味子:现统货价格在60-62元,油籽价格在65-68元。
白胡椒:在67-68元,海南货在69元左右。
金樱子:统货17-18元。
市场何首乌:广东统货售价34-35元/千克,四川统货37-38元上下,云南安徽货要价38-40元左右。
市场桑叶:统货价在4元左右/千克,青统货5元左右。
市面沙苑子:陕西货价在105-110元左右/千克,水洗货售价115-120元左右。
市场砂仁:云南壳砂售价170-180元左右/千克,砂仁米340-350元左右,进口壳砂仁价在34-35元左右。
市场辽细辛:现在统根个售价在290-300元/千克,水洗净根货320-330元左右,切片统货350元左右,去头尾精选货售价450-500元不等。
市场葛根:柴丁统货价格在12-12.5元/千克,粉葛根统货售价14-15元。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9月12日快讯
雷公藤:雷公藤丝多报价在8元上下,片多报价在12元。
老虎刺:零售报价在35元,预计短期内行情不会有大的调整。
牛膝:0.4-0.6的货报价在26元,0.6-0.8的货售价在28元,0.8以上的货报价在29-30元之间。
枳壳:枳壳统货报价在17-18元之间。
蚕沙:色选货报价在8元,零售价格相对高。
赤石脂:报价在3元左右,预计短期内行情不会有调整。
藤黄:现市场冷背行零售价在300元。
牡丹皮:刮丹货售价在115元上下,黑丹皮小统货报价在75-80元之间。
蒺藜:统货多售价在35元上下。
冬瓜皮:统货报价在10元上下,好一些的货报价在15元上下,选货价在19元上下。
冬瓜子:双边货报价在95元上下,单边货报价在110元上下。
(信息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4/9/14 9:30:46      阅读1186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