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5/1 2:32:47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投资动向
申基生物与星锐医药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核酸药物的应用与发展
近日,两家国创中心“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获得者:江苏申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星锐医药(苏州)有限公司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mRNA原料、脂质化学、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LNP)、复杂制剂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申基生物和星锐医药将整合各自在mRNA上游原料和LNP递送技术平台上的技术优势,共同推进mRNA等核酸产品在传染疫苗、基因编辑和自体细胞治疗等领域的应用,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更具竞争优势的核酸药物全面解决方案和生产服务,赋能整个核酸药物行业。
申基生物CEO童坤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与星锐医药展开这一战略合作,星锐医药的递送平台拥有创新脂质、组织靶向LNP和复杂制剂的开发,可以为申基的客户提供更强大的药物递送工具和服务支持。此次深度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我们期待着与星锐医药共同实现战略目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星锐医药CEO胡荣宽博士表示:“申基生物是mRNA原料供应的领军企业,也是星锐从创立至今一直长期合作的原料供应商,我们非常认可申基产品的质量及其行业经验,我们对此次合作充满信心和期待。星锐将利用自己在核酸药物递送领域的积累和经验,助力申基为客户提供核酸药物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高效推进核酸药物的开发,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
申基生物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生命科学领域上游原料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核心成员源自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博士团队,拥有极强的化学生物学技术背景,多年来致力于生命科学卡脖子原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现已具有抗体发现平台、mRNA原液制备平台、mRNA-LNP制剂工艺平台、寡核苷酸制备平台、酶定向进化平台等技术,在此驱动下,衍生细胞基因治疗原料、基因核酸药物原料以及IVD原料三大产品板块。公司已入选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已获多轮数亿元融资。申基生物于2022年获评国创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重大项目。
星锐医药(Starna Therapeutics)成立于2021年8月,公司聚焦肝外靶向递送技术,致力于研发以RNA为核心的创新药物,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核心团队来自知名药企、高校和研究院所,团队拥有深厚的核酸药物发现、递送技术和制剂开发能力。打造了围绕化学、mRNA和LNP制剂的核心产业链,切实攻克RNA药物研发的核心难点。公司先后获得多家知名基金参投的数亿元融资,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进入临床前和IND申报阶段。此外,公司入选苏州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承担江苏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国创中心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并入选苏州市独角兽培育、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星锐医药于2023年获评国创中心细胞疗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重大项目。
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部于2021年3月批准建设的全国生物医药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核酸药物、细胞疗法、基因治疗、抗体药物等生物药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引培、网络搭建、生态营造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国创中心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主阵地,通过联合、协同全球顶级创新资源,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药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和我国生物药领域的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
(信息来源: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
 
药明巨诺宣布与2seventy bio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开发自身免疫疾病CAR-T治疗产品
药明巨诺于2024年1月2日宣布与2seventy bio签订了一项独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中华区域围绕针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进行共同开发、制造和商业化,项目名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项目(AID项目)。
根据合作协议披露,药明巨诺将在中国率先开展工艺流程开发并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开发费用由双方共同分摊。在规定期限内,药明巨诺拥有该产品的许可磋商的独家权利,以及在大中华区域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此外,公司还可收取高位数千万美元的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全球净销售额(大中华区域除外)的特许权使用费。同时,两家公司在未来仍有可能继续其他候选产品的合作。
2022年,药明巨诺已与2seventy bio就MAGE-A4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此次战略联盟是基于原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拓展。该合作建立在药明巨诺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开发能力基础之上,旨在更快地探索和验证基于T细胞的免疫治疗产品在大中华区域的应用。
此次,双方达成的战略合作是基于相互共同的理念与目标,即凭借两家公司的优势资源和专业知识以形成共赢和协同效应。本次合作标志着药明巨诺在持续深化其细胞治疗开发能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药明巨诺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开发突破性的细胞治疗药物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项目
自身免疫性疾病项目是2seventy bio基于其自主研究以及临床经验的拓展而开发出的靶向B细胞及浆细胞(病理生物学上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细胞类型)的CAR-T细胞疗法。本产品的设计能够实现足够深度以及广泛的靶细胞耗竭,从而为患有B细胞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信息来源:美通社)
 
基因技术公司Voyager Therapeutics与诺华达成高达12亿美元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共同推进HD和SMA的潜在基因疗法
1月3日,Voyager Therapeutics宣布与诺华(Novartis)达成高达12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将共同推进亨廷顿氏病(HD)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潜在基因疗法。Voyager将向Novartis提供针对特定疾病的专有许可,以使用Voyager的TRACER衣壳和其他知识产权,Voyager和诺华将合作推进HD的临床前基因治疗候选药物。
Voyager的TRACER(Tropism Redirection of AAV by Cell-typ-e-specific Expression of RNA)衣壳发现平台是一个广泛适用、基于RNA的筛选平台,能够在多个物种,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NHPs)中快速发现具有强大穿透血脑屏障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CNS)嗜性的AAV衣壳。在临床前研究中,与传统的AAV衣壳以及细胞和组织特异性转导(transduction)相比,TRACER产生的衣壳在CNS中表现出广泛的基因表达,包括表达于传统上难以靶向的大脑区域。此外,在肝脏和背根神经节中未观察到非靶向表达。
根据协议条款,诺华已同意预先向Voyager支付1亿美元的对价。Voyager并有资格获得高达12亿美元的临床前、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款项。诺华将在协议期间获得Voyager与SMA相关TRACER衣壳的靶标独家访问权限,并将负责所有的开发和商业化。诺华还将使用Voyager的TRACER衣壳和专有有效载荷,并获得Voyager针对HD的AAV基因治疗的全球权利。Voyager将负责临床前进展,诺华将负责HD项目的所有临床开发和商业化。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生物技术公司Remix Therapeutics与罗氏达成超10亿美元合作和许可协议
1月4日,Remix Therapeutics宣布与罗氏(Roche)达成总额可能超过10亿美元的合作和许可协议。两家公司将利用Remix的REMaster药物发现平台以发现和开发调节RNA加工的小分子疗法。
RNA加工是基因转录、5’末端加帽、聚腺苷酸化、选择性剪接和蛋白质表达的严格调控机制。在疾病状态下,这种机制可能会通过遗传和非遗传手段变得失调。
Remix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开发新型小分子疗法,旨在重新编程RNA加工过程以治疗疾病。Remix的专有REMaster平台旨在了解RNA处理级联的多个步骤,以发现和调节靶标,并使用小分子调节这些RNA序列以控制基因表达。
根据协议条款,Remix将获得3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高达1200万美元的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高达10亿美元和分级的临床前、临床、商业和销售里程碑款项。而罗氏将拥有特定靶点的独家权利。Remix将与罗氏一起进行发现和临床前活动,罗氏将负责任何最终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资本竞合
同源康医药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近日,同源康医药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汇宇制药领投,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长兴金控和湖州人才基金等机构跟投。同源康医药成立于2017年11月,专注于开发小分子抗肿瘤创新药。目前,该公司已建立包括多款候选药物的产品管线。其中:第三代EGFR抑制剂TY-9591已进入2/3期临床试验;CDK4/6抑制剂TY-302已进入2期临床试验;新一代ROS1/NTRK/ALK多靶点小广谱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2136b已在美国开展1期临床试验,并获得FDA授予孤儿药资格。同时,该公司开发的靶向RET、CDK7、CDK2/4/6、Exon20等的后续药物也已完成中美IND申报。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甫康药业宣布完成C轮超亿元融资首关
近日,甫康药业宣布完成C轮超亿元融资首关。本轮融资由熙诚致远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和老股东等投资机构和知名上市公司参与。甫康药业致力于在肿瘤、病毒和衰老疾病领域开发创新药物。该公司的肿瘤产品管线包括第二代PARP抑制剂CVL218、PI3K β/δ双重高选择性抑制剂CVL237、创新双特异性抗体等,覆盖乳腺癌、肺癌、胆管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等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该公司的病毒产品管线覆盖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猴痘病毒、黄热病毒等多种传染性疾病。根据甫康药业新闻稿,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即将获批的重要产品商业化,加速多款创新药物管线的全球开发进程以及持续完善公司R6D+AI新药发现平台(Right 6D联合AI技术)。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生物制药公司Apollo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第二轮3350万美元C轮融资
1月2日,生物制药公司Apollo Therapeutics宣布于2023年12月完成第二轮C轮融资,额外募集了3350万美元,使公司在2023年的本轮融资总额达到2.6亿美元。C轮融资由Patient Square Capital领投,包括M&G plc和两家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在内的多家新投资者以及包括Rock Springs Capital在内的现有投资者参与了此次融资。C轮融资所得款项将用于:1、推进管线项目的临床开发,并进一步资助Apollo基于其合作机构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而开展的药物发现和开发活动;2、许可或收购符合严格筛选标准的其他临床阶段项目。
(信息来源:动脉网)
 
奥素科技再获近亿元A轮融资,同创伟业持续加码
近日,佛山奥素博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同创伟业作为老股东,本轮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后,奥素科技将进一步加速在单细胞蛋白组学领域的商业化推广,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填补实验室样本预处理、功能发现及验证等需求的空白,力争将中国制造的先进生命科学仪器推向全球市场。
奥素科技成立于2021年,具有全球领先的有源数字微流控液滴操控平台,在两年多内连续获得四轮融资,股东包括顶级VC及知名产业投资人。
公司推出的第一款商业化产品Boxmini SCP,是全球首款全流程微流控片上单细胞蛋白组学样本前处理工具,高效协助用户实现高通量、快速、精确的微量样本控制,一站式完成复杂的单细胞蛋白质样本前处理工作,且对无标记和TMT标记处理方案均可适配。
奥素科技创始人兼CEO马汉彬博士表示:“将消费电子半导体技术引入到生命科学领域,奥素团队已经完成了0到1的积累,特别是在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样本前处理应用场景,我们通过有源数字微流控微芯片上纳升样本精准操控及全流程集成能力,获得了海内外多位头部PI的认可并产生了对整个领域有促进意义的实验结果;在单细胞多组学、微生物及合成生物学等其他领域,奥素也将与不同的下游伙伴携手前行,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落地。我们将在新老股东的支持下,利用产品技术优势,迅速开拓海内外市场,以单细胞蛋白质组学产品为突破点,通过开放式数字微流控共享平台打造半导体技术的生物芯片生态,让生命科学实验室及医疗检验自动化快速迈入消费电子时代。”
同创伟业北京医药基金合伙人郗砚彬表示:“我们始终认为,奥素科技的数字微流控芯片系统,有望成为下一代生命科学微反应器的关键载体,持续为科学研究、医药工业等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公司的单细胞蛋白组学产品,将蛋白组学研究推进到了切实可行的单细胞颗粒度,使客户能够不再受工具所限,以全新的角度验证所知和探索未知。我们本轮继续增持,期待奥素科技能够让先进技术在应用层面全面开花。”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创新药物与疗法开发商威凯尔医药完成超4.5亿元C轮融资
近日,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4.5亿元C轮融资,由国寿股权、德屹资本、弘曜科创、老股东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以及杭州华点投资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创新药研发管线推进与药物全产业链CRO/CDMO的持续发展。
威凯尔医药是一家创新药物与疗法开发商,由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和海归留学人员于2010年创建,专注于化学药物全产业链研发、服务及创新。致力于创新药研发,仿制药技术转让、医药中间体生产与销售,提供药学服务、临床服务、医药中间体工艺服务等。公司围绕心脑血管、肿瘤、内分泌等疾病领域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研发了心脑血管新药维卡格雷、抗肿瘤新药VC004、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VC005等。
据威凯尔医药官网介绍,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80余项,企业研发生产面积2.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自主在研创新药11项,其中3项处于临床Ⅰ至Ⅲ期,已形成梯度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心脑血管、肿瘤、内分泌等领域产品为主的研发管线。
南京威凯尔是由江苏威凯尔于2021年拆分成立的全资子公司,独立运营CRO/CDMO板块业务。南京威凯尔拥有合成、制剂、分析等多个实验室,拥有近300个合成通风橱,45个公斤级实验室通风房,拥有超过200台(套)国际一流的各类分析、制剂、合成、生物学、药理毒理等实验设备,组建了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扎实的研发队伍,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具备从医药中间体到原料药的CDMO生产与供应服务能力,具备从药学CMC到临床CRO研究及注册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信息来源:猎云网)
 
市场风云
国产ADC“出海”动作频繁!2024刚开启,又一国产ADC抗癌药走出去
抗体偶联药物(ADC)市场空间广阔。有数据预测,在中国市场方面,2024-2030年,ADC药物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25.71%,2024年,预计这一市场规模达到74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预计有望达到292亿元人民币。此外,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ADC药物研发管线已经超过120个,研发企业已经超过70家。
而在ADC领域,药企“强强联合”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如2024年刚开启,罗氏就发布消息称牵手宜联生物,斥资近10亿美元引进临床前候选药物以开发下一代c-MET ADC抗癌药。
据悉,1月2日,罗氏制药发布消息称,宜联生物宣布已与罗氏达成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靶向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的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候选产品YL211(c-MET ADC),用于治疗实体瘤。根据协议,罗氏将向宜联生物支付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5000万美元,另外还有近10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全球年度销售净额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
资料显示,c-MET为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的成员之一,与肿瘤的形成、侵袭性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是治疗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靶点。尽管包括ADC在内的多种c-MET靶向疗法对实体瘤患者已显示出疗效,但在全球范围内仍存在为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的机会,以解决巨大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YL211目前处于临床申报阶段,采用了宜联生物新一代TMALIN ADC平台技术,并配合以高特异性的c-MET抗体。YL211已在多种临床前肿瘤模型及安全性评价实验中展现出具潜力的疗效及安全性。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刚刚过去的2023年更是国产ADC药物的出海“大年”。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药企达成的已披露金额的创新药出海交易已有26起,从产品类型来看,药物授权出海集中在ADC产品,有12起。
如2023年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曾2次与翰森制药达成ADC相关药物战略合作;德国药企BioNTech已与两家中国创新药企就4款ADC候选药物达成合作。而美国药企辉瑞(Pfizer)、百时美施贵宝(BMS)和德国药企默克(Merck KGaA)也纷纷与国内创新药企达成ADC相关药物战略合作。
如12月15日,和铂医药公告,其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苏州)有限公司与辉瑞完成收购的Seagen就靶向人间皮素(MSLN)的ADC候选药物HBM9033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签订5300万美元预付款和近期付款,及最高达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特许权使用费的独家授权协议。目前,HBM9033正在美国开展临床一期研究,以评估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再如百利天恒“牵手”百时美施贵宝,将自己的ADC药物BL-B01D1权益授予后者,这一交易的首付款为8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等。
作为海外授权的香饽饽,国产ADC“出海”动作频繁。从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国产ADC出海交易金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其中科伦博泰通过授权默沙东9款产品,拿下超118亿美元的潜在交易金额(按合同签订时计)。业内表示,若从出海交易次数来看,排在靠前的企业有科伦药业、石药集团、映恩生物、康诺亚等,出海ADC药物靶点主要涵盖了HER2、TROP2、Claudin18.2等。
(信息来源:制药网)
 
最高17亿美金,安斯泰来“扫货”中国资产
2023年即将结束之际,海外大药企加速了在中国的“扫货”力度。
眼下,最新出手的是大药企安斯泰来。
12月28日,安斯泰来与科望药业达成合作,以3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超17亿美元的里程碑款,拿下了后者的双抗药物E019和另一个项目的合作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ES019仍然处于临床前阶段。这无疑说明,海外大药企对国内项目的挖掘,已经非常深入。
01、押注中国技术平台
从逻辑来看,安斯泰来引进E019或许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作为一款PD-L1/SIRP双抗,理论上E019能够重新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杀死癌细胞,有望克服传统PD-1疗法响应率低的问题。
不过,从交易结构来看,附带另一款项目许可的合作方式,安斯泰来更像是在押注科望医药的双抗平台。
科望生物的BiME平台,基于肿瘤相关抗原(TAA)和抗信号调节蛋白(SIRP)所打造,其有望给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丰富的癌症带来新的希望。
具体来说,TAMs是多种肿瘤微环境中数量最丰富的免疫细胞之一,其与预后不良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性相关。
而BiME平台可以与TAA结合,将TAMs导向肿瘤细胞,随后激活巨噬细胞上的“吃我”信号,并阻断CD47-SIRP“别吃我”信号通路,进而高效地引起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E019便是通过科望生物的BiME平台所研发的PD-L1/SIRP双抗。如果BiME平台源源不断的研发出优秀分子,那么无疑会具有潜力,因此安斯泰来选择入局观望。
当然,眼下E019仍然处于临床前阶段,科望医药是否具备拿到完整17亿美金的实力,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02、双抗的黄金时代来临
本质上,安斯泰来与科望医药的合作,也凸显了一点,双抗的发展正迈入黄金时代。
业内人士对于双抗的期待不难理解。与单抗只能结合单一抗原表位不同,双抗能够同时结合两种抗原。而通过与不同的靶点相结合,双抗药物又能释放不同的潜力。
比如,通过细胞桥接机制引导免疫细胞识别杀伤肿瘤细胞。已获批上市的双抗药物CD3/EpCAM双抗Removab、CD3/CD19双抗Blincyto,都是使用靶向CD3的桥接机制。
再比如,通过抑制剂肿瘤细胞的补偿信号通路或同靶点不同表位之间的信号,以减少肿瘤细胞逃逸,克服耐药性,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机制。强生研发的c-Met x EGFR双抗Amivantamab,利用的就是这一作用机制。
此外,双抗药物还能作为细胞因子激动剂、酶和底物的因子类似物等多种方式实现治疗功能。
这些纷繁复杂的功能也决定了,双抗赛道的天花板不会太低。2023年前三季度,已上市双抗市场规模已经超过60亿美元。也是因此,越来越多的大药企选择布局双抗药物。
2022年,全球获批上市双抗药物数量剧增,超过了过去12年总和。到目前为止,全球获批上市双抗数量达到13款。而在未来,双抗的爆发趋势或许还将持续下去。
国内,包括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制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宜明昂科、岸迈生物、友芝友等多家药企也纷纷入局双抗药物研发。
看起来,在这一场双抗黄金时代中,国内玩家或许也有机会屹立潮头。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记“医”2023|GLP-1火遍全球,中外药企竞逐“减肥”风口
2023年,医药市场能火出圈的非“减肥神药”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莫属。作为全球为之狂热的新品类,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药企争相加码布局。
为什么GLP-1会成为全球药企的“宠儿”?一方面,从药物功效上看,由于GLP-1RA(GLP-1受体激动剂)相对胰岛素的各方面优势,现已成为最理想的降糖药。马斯克的“种草”更是让GLP-1减肥药物成功火遍全球,已然成为糖尿病以及减重市场的“当红炸子鸡”。
另一方面,从市场发展上看也是潜力巨大。德邦证券预计,2030年GLP-1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领域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达900亿美元。其中2型糖尿病药物市场约占350亿-400亿美元,减肥药物市场约占500亿-550亿美元。
而随着我国糖尿病和肥胖率的逐年提升,降糖减重类药物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有1.41亿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而成人超重以及肥胖率目前已经超过50%,预计至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61%。
“随着更多GLP-1药物的上市,预计2030年中国GLP-1的市场规模将超600亿元。”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刘立鹤此前指出,目前国内有众多药企进入GLP-1赛道,在研药物包括GLP-1创新药以及生物类似药两大类。
掘金市场
在减重适应症上,目前跨国药企中仅有三款GLP-1产品获批,分别是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以及2023年11月获FDA批准的礼来Zepbound(Tirzepatide,替尔泊肽)。
2023版ADA指南根据降糖药物的减重效果排序,司美格鲁肽为“减重效果非常好”的药物,度拉糖肽和利拉鲁肽为“减重效果高”的药物。Nature子刊分析认为,最强减肥药替尔泊肽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独特活性。不少业内人士也直言:替尔泊肽将成为司美格鲁肽最大竞争者。
市场的认可也推动了这两家跨国巨头市值不断攀升。根据德邦证券分析指出,美国资本市场高度认可GLP-1,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和礼来替尔泊肽爆发式增长,预计2023年分别超200亿美元和40亿美元,在销量超预期和临床数据超预期的催化下,助力礼来5000亿美元市值,诺和诺德4000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市值前三大药企。
如此,诺和诺德、礼来在2023年第三季度先后宣布扩大产能的计划。诺和诺德称,投资逾420亿丹麦克朗(约合60亿美元)扩大其在丹麦的生产设施,用于生产当前和未来严重慢性疾病的产品组合。这些建设项目将从2025年底到2029年逐步完成。诺和诺德还提到,这项投资将提高公司满足包括GLP-1产品在内的未来市场需求的能力。
礼来则选择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投资4.5亿美元,为包括Mounjaro在内的产品提供额外的药物填充、设备组装和包装能力。礼来还将继续关注供应链的其他部分,因为预计需求仍将居高不下,生产瓶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从目前的市场布局来看,针对GLP-1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已成为减肥药临床研究的主流。整体上看,跨国企业在GLP-1药物糖尿病适应症布局上,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家公司处于领先位置,均有多款药物获批。此外,辉瑞、安进、诺华、武田制药和勃林格殷格翰等也有产品正在研发。近年来,国内企业也纷纷入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在市场上尽早获得一席之地。
目前,国内企业已有两款GLP-1类药物获批。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于2023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肥胖或超重适应症于7月获NMPA批准上市;2023年7月,仁会生物研发的贝那鲁肽注射液获NMPA批准上市,作为国内首款获批减重适应症的原创新药,贝那鲁肽注射液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三款获批的GLP-1类减重新药。
此外,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企业在研产品数量处于前列。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已有超100款GLP-1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国内药企布局减肥适应症的产品也已经超过了20个。
实际上,与跨国企业联合研发也成为了国内企业在GLP-1赛道实现“弯道超车”的一大路径,2023年11月,阿斯利康和诚益生物达成心血管代谢疾病和肥胖症新型药物的授权许可,获得诚益生物下一代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ECC5004作为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的全球权益。
对此,诚益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周敬业此前表示,如果在临床开发阶段,就开始同一家规模较大的跨国药企进行合作,能够加速该产品的开发过程,更大程度加速产品的上市,其次能够扩展该产品未来联合不同的产品用药的趋势,扩大市场前景。对于本土GLP-1布局企业而言,早期进行跨国合作反而更有利,如果完全靠自身能力开发会使得收益较小。
多维度布局
对于减肥市场,GLP-1无疑是目前一颗确定且闪耀的“明珠”。
有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随着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相继上市,以及GLP-1药物从二型糖尿病到减肥适应症的拓展,预计2030年全球GLP-1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从国内市场来看,2022年司美格鲁肽占据中国GLP-1市场超40%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有众多药企进入GLP-1赛道,在研药物包括GLP-1创新药以及生物类似药两大类。
周敬业则认为,从GLP-1赛道上的竞争格局看,在短期将会出现两大类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涌现,一类是口服的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由于便利性、更低的成本或者是更好的患者依从性,未来潜力更为可观;另一类就是多靶点,即二靶点或者三靶点多肽类的注射类药物,以礼来的替尔泊肽为代表。
在众多布局者加速布局,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内卷”。“在小分子GLP-1这一领域可以看到,走在靠前的有两大产品,一是辉瑞的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二是礼来的Orforglipron。而在2023年中,因为肝脏毒性,辉瑞停掉了产品Lotiglipron的开发。这也意味着,这类产品的开发有很大的挑战,研发难度较大。”周敬业说,在这一品类上如果有先发优势,又有体量优势,竞争优势就会有所体现。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提前布局赛道,研发思路也必须做到显著优于其他在研竞争对手。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球临床在研的GLP-1RA小分子超19款,除礼来的Orforglipron(III期临床)、诚益生物的ECC5004(I期临床),还包括先为达的XW014(I期临床)、德睿智药的MDR-001(I期临床)等。
此外,多靶点激动剂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未来的研发重点。礼来研发的替尔泊肽,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肽(GIP)受体双重激动剂,开启了降糖减重药物GLP-1R/GIPR双靶点时代。阿斯利康、默沙东等企业在双/多靶点激动剂均有布局。
目前,全球多个双/多靶点激动剂在研管线进入临床,集中在GLP-1R/GIPR、GLP-1R/GCGR等组合。不过,各大企业也在积极开展GLP-1R/GIPR/GCGR三靶点研究,其中礼来的Retatrutide已经进入III期临床。
国内企业也积极布局、研发多靶点激动剂。其中,信达生物引自礼来的GLP-1R/GCGR双激动剂IBI362已进入III期临床;华东医药的三靶点创新药DR10624完成了减重适应症在中国的I期单次给药剂量递增(SAD)临床试验的首个队列给药,目前正在新西兰同步开展SAD和MAD试验。
在GLP-1赛道,国内外企业也将逐步拓展至多种适应症应用。比如,除糖尿病、肥胖适应症外,司美格鲁肽在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慢性肾脏病、阿尔兹海默症、心衰等领域均有适应症布局,均为潜在空间巨大的临床领域。
长效也成了各大企业构筑自身核心优势的主力出发点,赛诺菲/韩美药业在研的长效GLP-1类药Efpeglenatide,为艾塞那肽的长效生物改良制剂,有望实现每月注射一次,成为超长效的降糖药,目前已经进入Ⅲ期临床。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格局,企业很可能需要评估风险获益比。从市场维度来看,近两年,国内布局GLP-1赛道的本土创新药企公司纷纷跟跨国药企签署合作项目,其实也是意味着“出海”的趋势不断加速。这也是由于中国在GLP-1赛道布局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且现在整体上国内GLP-1项目的数量甚至已经超过美国研发的数量。
加快“出海”
可以预判,未来拓展海外市场将是当前药企扩大市场规模,规避“内卷”的重要方向。眼下,包括翰宇药业、通化东宝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在加快“出海”步伐。例如,2023年11月,翰宇药业公告一则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的合同,其向翰宇药业合计采购累计金额约合人民币1.03亿的利拉鲁肽注射液(仿制药),合作方还将根据产品净销售额各50%与翰宇药业进行分成。
“GLP-1的市场规模未来将会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肥胖症方面,该市场是刚刚打开,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周敬业表示,至于2型糖尿病这一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市场规模也会不断增加。
就目前来看,中国糖尿病处方中GLP-1RA占全部处方约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远低于北美地区的11%,GLP-1在中国还处于市场培育期。
其实,不止于直接布局GLP-1赛道的相关药企能够在其中获益,随着GLP-1多肽在药物降糖、减重双适应症上的优异疗效,以及新适应症的不断拓展,上游多肽合成、固相合成载体及溶剂厂商、多肽CDMO等环节都会带来新的增长。
作为全球加速崛起的千亿美元黄金新赛道,GLP-1药物已成为国内外药企争相布局的焦点。中国企业如何在“内卷”中获得新的增长?
“完备的多肽合成产业链、以及在本土市场充分的商业化经验是众多在GLP-1赛道竞争的中国药企的优势。”刘立鹤表示,在GLP-1出海的规划上,需要对目标市场监管的要求及商业化模式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选择适合公司产品“出海”的商业战略。
“在前期研发时期,需要明确相应监管临床试验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临床试验规划,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可能相关经验较少,需要和具有跨国经验的CRO团队进行合作研发。同时,在商业化规划中,本土公司也需要寻找具有海外销售经验及渠道的公司进行商业化的合作。”刘立鹤说。
谈及“出海”,上述券商分析师指出,Biotech一旦进入商业化阶段,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其次,进入商业化阶段通常需要满足更多监管要求。公司需要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并与监管机构积极合作,以确保获得批准和市场准入。最后,市场反应和需求是不确定的,产品可能在市场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公司需要具备灵活性,以迅速应对市场变化。
具体到GLP-1企业“出海”,需要聚焦多个层面。一方面,对于海外市场整体熟悉程度。一个新产品如果在全球上市,需要提前了解标的市场的药监体系和临床体系,以免走弯路;另一方面,在海外如果是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需要很多患者对照,这一投入比其他一些特药要更大。对于国内的初创企业而言,存在布局投入的风险、财务投入的风险,以及后期研发能力的风险。
在国内聚焦“出海”的企业中,从研发角度的CMO、CDMO到初创研发的Biotech等,均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无论是欧美还是新兴国家市场均有相关团队和机构布局,可以跟当地的政府机构沟通,在现有政策下,讨论如何就产品展开良性合作,推动中国创新走向全球。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市场分析
2024年,这些药物有望突破10亿美元重磅门槛!
2023年,制药行业出现了一批的重磅药物,包括默克的Keytruda、辉瑞/BioNTech的疫苗产品Comirnaty以及艾伯维的修美乐等,进入2024年,业内预计也有一批药品成为突破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
Zepbound是礼来研发的专门针对肥胖的药物,适用于成年肥胖症患者和超重群体,以及因存在与体重相关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而需要减肥并保持体重的人群。
2023年12月初,礼来宣布,Zepbound现已在美国药店上市,适用于过于肥胖的成年人。据悉,礼来将在美国市场推出六种剂量的Zepbound,分别为2.5mg、5mg、7.5mg、10mg、12.5mg、15mg,标价为每月1059.87美元。
该药面向千亿美元的减肥药市场,前景广阔。业内预计,2024年Zepbound的销售额有望达到21亿美元。更有分析师补充表示,Zepbound凭借更便宜的价格和更好的减肥功效,到2030年其销售额可能超过260亿美元。
Horizon Therapeutics公司的Tepezza是美国FDA于2020年1月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慢性(非活动性)甲状腺眼病(TED)的药物,该药是一种全人单克隆抗体(mA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靶向制剂。TED是一种严重的、进行性的、威胁视力的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突眼(眼球膨出)、复视、视力模糊、疼痛、炎症和面部缺陷相关。
另据相关报道称,2023年3月,Horizon Therapeutics公司在北美神经眼科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研究数据,Tepezza可有效甲状腺功能异常性视神经病变(DON)。DON是TED的一种并发症,可给患者带来失明风险,临床亟待新的治疗手段。未来,Tepezza或给DON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业内预计,2023年Tepezza的销售额有望达到20亿美元。
Elevidys是由Sarepta Therapeutics公司与Roche联合开发的以AAVrh74病毒为载体的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基因疗法,于2023年6月22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4-5岁的DMD患者。
DMD是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DMD基因突变以外显子缺失/重复为主,基因内部外显子及侧翼区域的点突变次之。由于基因突变,患者肌肉组织缺少抗肌萎缩蛋白,致使肌肉无力并渐进性肌肉损失。大多数患儿在12岁时都无法行走,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在30岁左右走向终点。
据了解,虽然Elevidys在一项随机试验中未能达到主要功能终点,但有数据显示,Elevidys微抗肌萎缩蛋白(micro-dystrophin)的表达(替代终点)的增加,可合理地用以预测4~5岁DMD患者的临床获益。业内认为,Elevidys这个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疗法也有望在2024年成为重磅药物,预计将带来14亿美元的销售额。
Zanidatamab是一种HER2双特异性抗体,是针对HER2两个非重叠结构域的新型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HER2表达或HER2扩增的难治性胆管癌中表现出耐受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据悉,该药有望于2024年递交作为HER2表达阳性的GEA患者的一线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BLA),业内预计,该药可能成为HER2阳性胆管癌患者的治疗新选择。预计每年的销售额有可能达到20亿美元。
(信息来源:制药网)
 
保守估计:2023年全球有超20条ADC临床管线终止了研发
近日,赛诺菲发布声明,宣布将终止其针对CEACAM5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Tusamitamab Ravtansine(SAR408701,IBI-126)的全球临床开发计划。该决定主要基于该产品二线治疗CEACAM5阳性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NSCLC)的III期CARMEN-LC03研究中期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与多西他赛相比,tusamitamab ravtansine作为单一疗法虽然总生存期(OS)趋势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双重主要终点。
业内表示,其实赛诺菲并非头个在ADC上折戟的制药企业,SAR408701也不是头一个宣告失败的临床后期ADC。有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23年4月,进入临床阶段并宣告终止的ADC项目多达97个,其中临床III期终止项目有4个,临床II期终止项目有12个。
此外,有数据统计的2023年全球ADC项目终止的相关报告显示,保守估计2023年全球有超过20条ADC临床管线终止了研发。
如辉瑞开发的CMB-401是一款靶向MUC1的ADC,因疗效不佳终止于针对NSCLC的II期临床,被认为是采用不稳定的amd连接子致刺孢霉素有效载荷提前释放,使得到达肿瘤的有效载荷较少导致。
诺华的PCA062是一种P-钙粘蛋白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对表达P-钙粘蛋白的恶性肿瘤显示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于2015年进入临床Ⅰ期,共有47名患者参与。但是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所有患者至少出现1级AE反映,32名患者的AE等级甚至≥3级。其中,37名患者出现疑似与研究药物PCA062相关的AE。最后,诺华宣布:由于MTD水平的抗肿瘤活性有限,终止PCA062的临床开发。
艾伯维在ADC这条道路上也走得并不那么顺利,其已有7款ADC宣告终止。而2023年艾伯维在ADC管线布局上继续收缩,先后有ABBV-154、ABBV-011与ABBV-647继续被砍。其中ABBV-154作为在ABBV-3373基础上的升级改造的新型ADC,主要进行了连接子技术的优化,相比前者有了更高的治疗潜力,虽说成功推进到了临床II期,但由于过程中观察到生物标志物的一些变化与较高剂量的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暴露,收益风险比不足,且无法与其他疗法拉开差距,故遭终止。
而在国内市场,东曜药业也于2023年3月公布,针对集团自主研发的HER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TAA013,基于对该药物未来的商业价值和市场销售情况进行之全面、谨慎的分析及评估,并结合公司战略规划,已决定终止TAA013于中国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及开发。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ADC药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步入成熟期,且全球已有15款ADC获得批准,为肿瘤患者带来较大临床获益。但是ADC药物研发也并非一帆风顺,截至目前有接近100个ADC临床管线被终止,其中多数由on target/off tumor毒性以及疗效不足所致。
面对未来新一代ADC的开发,分析人士表示,企业需从ADC的组成部分出发,综合考量与适应症及靶点特性相匹配的抗体、连接子和有效载荷,以构建更加安全有效的ADC药物。
(信息来源:制药网)
 


运作管理
药企纷纷扎堆做LP,投向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以及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生物医药以及大健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前景广阔,这也吸引了众多药企纷纷扎堆做有限合伙人(LP)参设产业基金,投向这些领域。
近日,丰原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北京京工弘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朴弘投资有限公司及北京九城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肥康弘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基金认缴出资总额2亿元,其中,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5亿元。管理人为朴弘资本。
据悉,该基金投向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相关领域的创业期和成长期股权投资标的。在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前提下,合伙企业将充分利用其优势开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的股权投资,以尽力实现优厚、中长期的资本升值。
本次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专业投资机构在投资并购领域的广泛布局及资源整合能力,加快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的布局。
除了丰原药业以外,白云山日前公告,广药基金投资出资不超过6.90亿元认购广药创投基金有限合伙份额。合伙企业主要投向具备核心技术及良好成长性的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医药健康项目。公司称,此次投资,有利于加速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实现快速发展。
12月23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亿元,与通用技术集团、通用技术创投、环球租赁、用于员工跟投的合伙企业、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义乌基金投资公司、桐乡金信或其指定主体共同设立通用技术生命健康产业基金。据悉,其合伙企业将以战略性产业投资为主要投资方式,战略投资生命健康领域具有高成长性的未上市企业或者参与高成长性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按照投资领域划分具体包括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药服务及项目孵化。
11月3日,华东医药公告称,公司与杭州健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泰鲲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杭州西湖产业基金共同投资设立了杭州国舜健恒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该合伙企业的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2.1亿元,其中华东医药认缴出资人民币4000万元,占比19.05%。该基金已完成工商登记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首期资金8400万元已募集到位。
3月27日,普洛药业宣布拟出资1.48亿元,与关联方横店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产业基金,募集资金总规模为1.5亿元。该基金投资范围包括: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参与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新股认购、定增。
(信息来源:制药网)
 
 


科技研发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高剂量9mg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1月2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宣布:创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9mg(研发代号:IBI362)在中国肥胖受试者中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GLORY-2)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这也是玛仕度肽开展的第四项大规模III期临床研究。
该研究计划入组约450例受试者,随机接受玛仕度肽9mg或安慰剂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60周时受试者体重相对基线的百分比变化以及体重相对基线下降≥5%的受试者比例。
此前,在一项BMI≥30kg/m2的中国肥胖受试者中开展的II期研究(NCT04904913)中显示,在给药48周后,玛仕度肽9mg组体重降幅相较安慰剂组的差值达18.6%;玛仕度肽还显著降低受试者腰围、血脂、血压、血尿酸、转氨酶和肝脏脂肪含量等;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安全性特征与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相似。
玛仕度肽(IBI362)是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共同推进的一款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作为一种哺乳动物胃泌酸调节素(OXM)类似物,玛仕度肽除了通过激动GLP-1R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外,还可通过激动GCGR增加能量消耗增强减重疗效,同时改善肝脏脂肪代谢。玛仕度肽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秀的减重和降糖疗效,以及降低腰围、血脂、血压、血尿酸、肝酶及肝脏脂肪含量,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带来多重代谢获益。目前,玛仕度肽共有四项III期注册研究进行中,包括GLORY-1(4mg和6mg玛仕度肽治疗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GLORY-2(9mg玛仕度肽治疗中国肥胖受试者)、DREAMS-1和DREAMS-2(4mg和6mg玛仕度肽治疗2型糖尿病受试者)。
(信息来源:药智新闻)
 
舒泰神:STSA-1001注射液用于治疗癌痛的新药临床试验获批
舒泰神1月3日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了CDE签发的STSA-1001注射液用于治疗癌痛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本品开展癌痛的临床试验。
STSA-1001注射液是一种重组抗NGF的全人源IgG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该抗体可以有效阻断NGF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在疼痛疾病中有效抑制NGF信号通路,减少因过度神经支配而引起的神经性疼痛;同时也能有效阻断NGF对伤害性离子通道/受体的活性和伤害性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减轻伤害性疼痛,从而发挥治疗疼痛的作用。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第一三共/默沙东CDH6靶向ADC获批临床,针对卵巢癌等!
1月3日,CDE官网最新公示,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递交的1类新药DS-6000a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全身抗癌治疗的铂耐药高级别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患者。公开资料显示,DS-6000a(raludotatug deruxtecan,R-DXd)一款靶向CDH6的抗体偶联药物(ADC)。2023年10月,默沙东(MSD)与第一三共达成一项高达220亿美元的合作共同开发后者的三个ADC,DS-6000a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31.4万名女性被确诊患有卵巢癌,超过20.7万人死于该疾病。大约70%-8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接受标准含铂化疗方案后仍会有疾病复发情况。这类患者目前仍存在未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亟需新的治疗方法。
CDH6中文全称是钙粘蛋白-6或K-钙粘蛋白。研究显示,约65%~85%的卵巢癌肿瘤细胞中有CDH6表达,这与患者的疾病进展和生存率较低相关[6,7]。由于CDH6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少,并且抗体与其结合后ADC复合物能够迅速被内吞,因而CDH6被认为是治疗卵巢癌的潜力靶点之一。
根据第一三共新闻稿,DS-6000a是基于该公司的DXd ADC技术设计的一款潜在“first-in-class”CDH6靶向ADC。该候选药由人源化抗CDH6 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可裂解四肽连接子与多个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一种依喜替康衍生物,DXd)连接组成。
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23)年会上,研究人员曾公布了一项该药首次在人体中开展的开放标签、1期研究结果。研究数据显示,DS-6000a在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且铂类耐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持续显示出具有前景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6%,同时观察到1例完全缓解(CR)、22例部分缓解(PR)和4例未经确认的缓解。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达9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1.2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第一三共在2023年10月发布的新闻稿,该公司已基于DXd ADC技术开发了多款产品,涵盖多种癌症类型。除了本次获批临床的DS-6000a,还包括:优赫得(靶向HER2的ADC)和datopotamab deruxtecan(Dato-DXd,靶向TROP2的ADC),这两款药正由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共同开发并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patritumab deruxtecan,一款靶向HER3的ADC;ifinatamab deruxtecan,一款靶向B7-H3的ADC;以及DS-3939,一款靶向TA-MUC1的ADC。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ITM Solucin GmbH、远大医药:镥[177Lu]依多曲肽注射液治疗肿瘤获中国受理临床
1月3日,据CDE官网显示,ITM Solucin GmbH&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从源头自主研发的研发的1类新药放射性治疗药物镥[177Lu]依多曲肽注射液获得CDE的1类进口化药临床申请(受理号:JXHL2400001)。
镥[177Lu]依多曲肽注射液(ITM-11)是一款基于放射性核素偶联技术靶向治疗GEP-NETs的RDC药物。ITM-11将无载体177Lu与生长抑素类似物偶联,通过与GEP-NETs表面高水平表达的生长抑素受体(SSTR)结合靶向杀伤肿瘤细胞,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是RDC药物治疗方式之一。
与目前常用的有载体177Lu核素产品相比,无载体的177Lu拥有更高的比活度和纯度,而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长半衰期杂质少,放射污染小。ITM-11产品已获得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孤儿药资格,针对GEP-NETs适应症,对比依维莫司(Everoliumus)的临床研究在海外已进入III期临床[1]。
2021年12月,远大集团与德国ITM Isotope Technologies Munich SE达成产品战略合作,获得ITM公司开发的3款全球创新型RDC药物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包括:用于诊断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TOCscan®;用于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ITM-11;以及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ITM-41。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科弈药业KQ-2003治疗骨髓瘤获中国受理临床
1月3日,据CDE官网显示,科弈(浙江)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源头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AR-T产品KQ-2003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在国内申报1类新药临床申请,并已获受理(受理号:CXSL2400005)。
KQ-2003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是一款从源头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AR-T产品,能同时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19两个治疗靶点,未来将给更多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和深入持久的治疗效果。
目前,KQ-2003 CAR-T细胞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IIT研究中已有10例疗效可评估患者。在这10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总体反应率(ORR)100%,其中5例达到完全缓解(CR),5例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最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维持21个月。未发生3级及以上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现有的初步数据显示,KQ-2003 CAR-T细胞注射液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药上市
国内上市
恒瑞医药1类新药泰吉利定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12月29日,CDE官网显示,1类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SHR8554)是一种靶向μ阿片受体(MOR)的小分子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激活G蛋白偶联通路,而对于β-arrestin-2通路仅有很弱的激活作用。该选择性作用保证了泰吉利定具有中枢镇痛效果的同时,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减少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22年7月,泰吉利定首次申报上市,适应症为治疗腹部手术后中重度疼痛。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恒瑞医药还在开展泰吉利定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II/III期临床试验。
手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术后疼痛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多种心理、生理的负面影响,如疼痛持续还有可能转为慢性状态。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急慢性疼痛最常用的药物。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康缘药业济川煎颗粒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药品注册证书
1月2日,康缘药业发布公告,济川煎颗粒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药品注册证书》。
济川煎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第63首,出自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由酒苁蓉、当归、牛膝、泽泻、升麻和枳壳组成,具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肾虚便秘证。济川煎作为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肾虚津亏肠燥者。济川煎的临床疗效自古以来有较多医案证据作为支撑,现代又进行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研究结果为各类中医中药教材所借鉴,临床认可度高。
截至目前,康缘药业对济川煎颗粒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633万元。据米内网数据,全国公立医院治疗便秘相关中成药2020年-2022年的销售额分别为9.85亿元、11.67亿元、13.30亿元。
(信息来源:新京报)
 
NSCLC围手术期治疗!君实PD-1单抗新适应症获批上市
1月2日,据NMPA官网显示,君实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症获批上市,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并单药作为辅助治疗后巩固治疗,用于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受理号:CXSS2300017)。
去年4月该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成为首个递交围手术期适应症上市申请的国产PD-(L)1,开创了国内NSCL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新模式,让免疫治疗贯穿了术前新辅助至术后辅助以及巩固维持的治疗全过程。
本次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基于Neotorch研究(登记号:NCT04158440),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
2023年1月,Neotorch研究完成方案预设的期中分析,成为全球首个抗PD-1单抗用于NSCLC围手术期(涵盖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治疗达到EFS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
Neotorch研究共纳入404例III期NSCLC患者,以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n=202)或安慰剂联合化疗组(n=202),分别接受特瑞普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术前3周期及术后1周期治疗(鳞癌患者化疗方案为紫杉类+铂类,非鳞癌患者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铂类),随后接受特瑞普利单抗或安慰剂巩固治疗13周期。
与单纯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III期可手术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并在后续进行特瑞普利单抗单药巩固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EFS(研究者评估的中位EFS分别为尚未成熟vs15.1个月,P<0.0001),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达60%(HR=0.40,95%CI:0.277-0.565,双侧P<0.0001)。两组的1年EFS率和2年EFS率分别为84.4%vs57.0%和64.7%vs38.7%。
同时,经盲态独立中心病理(BIPR)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和完全病理缓解(pCR)率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分别为48.5%vs8.4%(P<0.0001)和24.8%vs1.0%(P<0.0001)。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总生存期(OS)也显示出明显的获益趋势。两组中位OS分别为未成熟vs30.4个月(HR=0.62,95%CI:0.381-0.999);1年OS率和2年OS率分别为94.4%vs89.6%和81.2%vs74.3%。患者将继续进行OS随访。
值得注意的是,新辅助治疗后,相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中有更高比例的患者接受了根治目的的手术(82.2%vs73.3%),提示在化疗基础上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相似,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这是特瑞普利单抗获批上市的第7个适应症,此外,另有3项适应症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当前仍在审评中。
(信息来源:生物制品圈)
 
阿斯利康390亿美元收购获得的长效C5补体抑制剂申报上市
2023年12月30日,CDE官网显示阿斯利康补体C5抑制剂瑞利珠单抗注射液(ravulizumab,Ultomiris)的上市申请申请获CDE受理。
瑞利珠单抗是一款长效补体C5抑制剂,最早于2018年12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商品名为Ultomiris;2021年9月,瑞利珠单抗新适应症获FDA批准,用于治疗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的成人及儿童(一个月以上)患者;2022年4月,瑞利珠单抗第3项适应症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
2023年,瑞利珠单抗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目前,阿斯利康已在中国分别启动了瑞利珠单抗预防体外心肺循环时慢性肾病患者的严重肾脏不良事件,以及治疗成人和青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现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两项III期研究。
Alexion是补体生物学研究的先驱,开发了全球首个补体C5抑制剂Soliris(依库珠单抗)和首个长效C5补体抑制剂瑞利珠单抗。2020年12月,阿斯利康以390亿美元收购Alexion获得了这两款最重要的上市产品。
依库珠单抗已于2018年9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先后获批用于治疗儿童及成人PNH和aHUS。与每2周注射1次的依库珠单抗相比,瑞利珠单抗只需每8周静脉注射1次,可将患者每年的用药次数从26次减少到6次。
瑞利珠单抗相比于依库珠单抗的差异在于4个氨基酸替换,替换后促进瑞利珠单抗-C5复合物在内体的解离,导致C5被溶酶体降解,同时由于瑞利珠单抗对FcRn亲和力的增强,可以回到血液中。
根据阿斯利康财报,2022年,依库珠单抗和瑞利珠单抗全球销售额分别为37.62亿美元和19.65亿美元。
补体抑制剂领域,阿斯利康、罗氏和诺华等制药巨头均有布局,交锋不断。阿斯利康不断迭代升级,从依库珠单抗到瑞利珠单抗,再到第3代C5抑制剂gefurulimab,这是一种迷你双抗(25kD),只包含了靶向C5的抗体重链可变区和与白蛋白(Albumin)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片段。较小的分子量可以带来更好的渗透性,并且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够延长其半衰期,有望成为一款可居家用药的每周1次的皮下注射疗法。
罗氏的C5单抗可伐利单抗已在中国进入申报上市阶段,患者每4周1次进行皮下注射,有望成为罗氏首个以中国作为全球首发地的创新药物,早于欧美上市。诺华首创补体B因子伊普可泮也加入争夺赛,在中国进入申报上市阶段,该药物的优势是口服。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首个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预防手段在华获批
1月2日,阿斯利康与赛诺菲共同宣布长效单克隆抗体乐唯初(Nirsevimab/尼塞韦单抗)正式获得CDE批准上市,用于预防新生儿和婴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LRTI)。
该药物适用于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RSV感染季的新生儿和婴儿。尼塞韦单抗预计将于2024-2025年RSV感染季在中国上市。
尼塞韦单抗是我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为保护广大婴儿群体应对RSV感染的预防手段,覆盖人群包括健康足月儿、早产儿及因特殊健康状况易患严重RSV感染的婴儿。尼塞韦单抗在国内获批主要基于三项关键性临床试验结果与中国临床研发项目。针对所有临床试验终点,单次注射尼塞韦单抗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所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展示出一致的疗效,可持续保护五个月,即一个典型的RSV感染季。
RSV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季节性病毒。它是引起婴儿下呼吸道感染(如: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最常见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婴儿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大多数因RSV住院的都是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我国为全球RSV流行高发国家之一。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尼塞韦单抗中国III期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PI)刘瀚教授表示,目前尚无针对婴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疾病特效治疗药物,且婴儿期严重感染合胞病毒带来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因此预防成为保护婴儿的关键。“尼塞韦单抗作为一种创新的长效单克隆抗体,能够通过单次注射保护婴儿们度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季。此次在国内获批上市,不仅可以减轻患儿及家庭因合胞病毒感染带来的疾病负担,还有望降低儿科因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医疗系统负担,这将为中国合胞病毒防控贡献重要力量。”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疫苗抗体及自体免疫事业部负责人Iskra Reic表示,尼塞韦单抗将为中国婴儿带来首个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手段。“尼塞韦单抗是科学创新的成果,表明阿斯利康在满足最脆弱人群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和减轻医疗系统负担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期待能够从2024-2025年RSV感染季开始在中国提供尼塞韦单抗。”
“尼塞韦单抗填补了我国新生儿和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领域的空白,对于保护中国婴儿健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赖明隆表示,尼塞韦单抗的获批将为我国新生儿和婴儿在其人生经历的首个RSV感染季中提供“免疫保护伞”。
(信息来源:中国网财经)
 
国内首个!泽制药外用重组人凝血酶获批上市
1月2日,药监局官网显示,泽制药外用重组人凝血酶获批上市。该产品是基于泽制药复杂重组蛋白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开发的一种高度特异性人丝氨酸蛋白酶,是国内唯一采用重组基因技术生产的人凝血酶,全球同类产品仅有BMS的Recothrom在境外上市。
2021年10月30日,泽制药宣布,其外用重组人凝血酶III期临床试验达到研究主要终点,用于任何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渗血/小出血的辅助治疗及任何常规外科止血(如缝合、结扎或烧灼)无效或不适用时的止血。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代号:ZGrhT002),旨在评价重组人凝血酶在肝脏切除术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渗血/小出血的辅助治疗及任何常规外科止血(如缝合、结扎或烧灼)无效或不适用时的止血疗效。
当重组人凝血酶外用于出血部位时,可以有效地活化血小板,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促进血液凝块形成,从而有效止血。外用重组人凝血酶可以在手术中直接作用于出血的伤口,包括:直接喷洒于伤口、联合止血海绵使用,或者作为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封固剂的成分之一等。重组人凝血酶具有高纯度、高止血活性、无病毒污染风险、低免疫原性风险等特点,能够在有效止血的情况下,避免传统生化制品的安全性隐患。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等公司的研究报告,随着中国手术台数的增长,外科手术局部止血药物市场亦将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160.3亿元。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全球上市
新年开门红!恒瑞医药HER3 ADC创新药SHR-A2009获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1月1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HER3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ADC)创新药注射用SHR-A2009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fasttrackdesignation,FTD),用于治疗经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获得这一资格将有利于加快推进临床试验以及上市注册进度。
此前,SHR-A2009单药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美国FDA许可,同时SHR-A2009单药或者联合治疗用于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申请也相继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许可。
对此,恒瑞医药董事、首席战略官江宁军博士表示:“SHR-A2009是恒瑞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的创新药。这个称号有助于加速SHR-A2009用于治疗重大疾病和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也是对恒瑞ADC平台技术先进性与临床开发水平的认可。恒瑞将继续加强国际化战略,让更多更好的创新治疗方案早日惠及全球患者。”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2位和死亡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NSCLC约占新诊断肺癌病例的85%,其中EGFR突变比例在亚裔NSCLC患者中高达40%1。对于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目前的一线标准治疗。虽然EGFR-TKI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预后,但在接受EGFR-TKI治疗后易发生耐药,这部分患者的标准治疗是含铂化疗,患者获益有限,且在疾病进展后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且临床获益短暂,该人群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HER3在实体瘤中广泛表达,与肿瘤生长扩散、耐药和不良预后相关2,3。HER3在NSCLC中普遍表达(高达80%)4,EGFR-TKI的耐药机制是由于HER3与EGFR的异源二聚化5,因此HER3靶向治疗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注射用SHR-A2009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以HER3为靶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上的HER3,进而被内吞至细胞内并转运至溶酶体中,水解释放游离毒素,杀伤肿瘤细胞。全球尚未有同类药物获批上市。
目前,恒瑞医药已有9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ADC分子成功获批临床,还有多个创新药产品布局各个实体肿瘤治疗领域,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未来,恒瑞医药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聚焦未获满足的临床需求,力争研制出更多的新药、好药,惠及全球患者。
快速通道认定(FastTrackDesignation,FTD)是美国FDA为了促进用于治疗严重疾病和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新药研发而授予在研药物的一种资格认定。
药物获得FTD后,新药研发公司将在后续的药物研发与审评过程中,获得更多与FDA沟通交流的机会。在药物研发早期阶段与FDA讨论在研药物的研发计划和数据,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研发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加快药物后续研发和批准上市。此外,新药研发公司可以在提交上市申请(NDA/BLA)时向FDA滚动递交(rollingsubmission)新药研究资料。这些优惠政策都为加快新药的研发提供有利保障。
(信息来源:药智新闻)
 
汇宇制药多西他赛注射液法国获批上市
2023年12月29日,汇宇制药发布公告,多西他赛注射液获得法国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适应症为多种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肿瘤。
多西他赛(多烯紫杉醇)作用与紫杉醇相同,为M期周期特异性药物,促进小管聚合成稳定的微管并抑制其解聚,从而使小管的数量显著减少,并可破坏微管网状结构。体外实验表明,对多种小鼠及人体肿瘤细胞株有细胞毒作用,抗瘤谱较紫杉醇广,并且可以减弱Bcl-2和Bcl-xL基因表达的作用。
汇宇制药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研发成功后进行多国注册申报,分别已在中国、英国、德国、芬兰、法国、西班牙、瑞典等中欧北美市场获得上市许可,还在中国香港、利比亚、埃及等10余个国家地区提交注册申请。
(信息来源:新京报)
 
复宏汉霖H药在印度尼西亚获批上市
2023年12月28日,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获得印度尼西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批准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商品名为Zerpidio®
据悉,这是H药首次在海外市场成功获批上市,也是国产抗PD-1单抗首次在东南亚国家成功获批上市。目前,复宏汉霖正与KGbio就H药在22个国家的开发和商业化进行合作,此次获批将有助于双方携手将H药带给更多患者。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相关机构GLOBOCAN数据显示,2020年印度尼西亚肺癌新发病例近3.5万例,肺癌死亡病例近3.1万例,位居该国癌症死亡人数榜首。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15%,是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亚型,分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和ES-SCLC。其中约30%-40%的患者确诊时处于局限期,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广泛期,临床病情恶化快,总体预后不良。过去20年,依托泊苷联合卡铂或顺铂的化疗方案长期作为ES-SCL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但中位OS(总生存期)不到1年,并且绝大多数化疗患者在一年内复发。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SCLC领域的治疗带来新希望,H药汉斯状®为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PD-1单抗注射液,也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一线治疗SCLC的抗PD-1单抗。
自2022年3月获批上市以来,H药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ES-SCLC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惠及逾5万名患者。2022年,H药治疗SCLC相继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盟委员会(EC)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有助于H药在美国和欧洲的研发、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H药一线治疗ES-SCLC的欧盟上市许可申请(MAA)已于2023年3月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此外,复宏汉霖稳步推进H药对比一线标准治疗阿替利珠单抗用于治疗ES-SCLC的头对头美国桥接试验,以进一步支持H药在美国的上市申报。
凭借突破性疗效和差异化优势,H药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了业内广泛认可,其多项关键性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Nature Medicine等国际知名期刊。复宏汉霖积极推进H药与公司其他产品的协同以及与创新疗法的联合,在全球同步开展十余项肿瘤免疫联合疗法临床试验,广泛覆盖肺癌、食管癌和胃癌等适应症,全面覆盖肺癌一线治疗,全球累计入组患者超3600人。
未来,复宏汉霖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推动H药在东南亚、中东、北非等“一带一路”市场的商业化。目前H药对外授权已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面覆盖欧美主流法规市场和新兴市场。
(信息来源:浦东发布)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1月4日快讯
猫爪草:市场货源不多,行情回升反弹,现市场统货售价在360-380元,水洗货价在420-430元。
巴戟天:市场行情平稳,走销一般,现市场中肉价在110元左右,小统货价在100元左右,货源多为实销。
连翘:行情暂时稳定,货源走销一般,有商家积极销售库存,现市场不包检货价在165元,包检货价在180元左右,无柄货价在210元左右。
薄荷:货源充足,货源小批量购销,货源一般,需求有所回落,行情震荡市场薄荷全颗统片货售价8-9元/千克。
蝉蜕:货源来回哦量不大足,有商咨询购货,货源批量购销,行情稳定,目前市场一般统货要价600-650元/千克,水洗货净度不一要价800-1000元不等。
金钱:白花蛇咨询购货一般,货源小批量购销,行情平稳,现市场金钱白花蛇价格在65-68元/条。
乌梅:走动一般,市面货源需求不大,货源以实际购销为主,行情平稳,现市场乌梅生晒统货售价15-16元/千克,选货售价17-20元左右。
茺蔚子:购销一般,有商咨询购销,货源走动不多,行情平稳,市场茺蔚子安徽统货价在43-45元左右/千克。
蝼蛄:货源充足,市面咨询不多,货源实际需求有限,行情回稳,现市场统货价在55-60元/千克。
虻虫:货量不大,市场有部分商经营,市面货源不多,持货商要价坚挺,现市场虻虫大统货要价750-800元左右/千克,小统货600-650元/上下。
千里光:市面需求不多,货源实际购销为主,走动一般行情平稳,现市场千里光统货价在5-6元/千克。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1月4日快讯
巴戟天,前期行情不断上扬,高价抑制需求,随后价回落,目前行情转稳,现市场中肉价在110元左右,小统货价在100元左右,货源多为实销。
乌梅,可供货源充足,近期货源走销不快,低迷行情未得到改观,价继续保持平稳,现市场云南产乌梅统货价格在15-16元之间,四川货质优,价格也略高。
乌药,产区产新继续,市场与产区可供货源处于充足状态,货源走销一般,行情低迷运行,现市场乌药统货价在17元上下,过筛货价在20元,选货价在23-25元之间。
蜈蚣,货源正常购销,因规格不同价格存在较大差异,近期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蜈蚣小条货价格在1.5元/条,15公分的大条货价在3.8元/条。
连翘,前期货源走销顺畅,目前市场与产区仍有部分货源处于待售状态,行情暂时稳定,现市场不包检货价在160元,包检货价在175元上下,无柄货价在200元。
麦冬,随着货源走销,市场与产区可供货源量不大,库存处于薄弱状态,近期持货者喊价与前期持平,现市场药厂投料货价在155-160元之间,一般统货价在165元,好货价在175元上下。
莲子,目前非需求旺季,购货者多根据需求购进,近期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白莲子统货价格在35元,选货价在45元。
莲子心,前期行情上涨明显,随后货源进入实销,现市场持大货者少,行情也较前期有所疲软,现本地莲子心湖南货售价在100元上下,江西货喊价在120-130元之间。
苍耳子,今年内蒙产区货源产出量不大,产新后行情走坚,近期市场货源正常购销,价表现坚挺,现市场内蒙苍耳子统货价在12元,色选饮片货价高。
木香,今年产量有所减少,产新后货源走销一直顺畅,近期行情依然表现坚挺,现市场木香统货价格在20元上下。
薏苡仁,今年新货产出量不大,但近期市场货源走销不快,行情暂时稳定,现市场贵州薏苡仁多售价在12-13元之间。
北豆根,市场销量不算大,商家关注力度一般,近期货源正常购销,行情保持平稳,现市场北豆根统货价在16-18元。
(信息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4/1/5 15:51:22      阅读935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