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5/19 6:23:23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投资动向
诺华35亿美元收购Chinook,扩大肾脏产品组合
6月12日,诺华宣布,已与加拿大公司Chinook Therapeutics达成协议,以35亿美元的总金额收购后者,获得2款处于临床后期的高价值慢性肾病药物。
根据协议条款,诺华将以每股40美元现金收购Chinook,总价值为32亿美元;在产品达到某些监管里程碑后,Chinook还有权利额外获得每股4美元的现金,总价值为3亿美元。
Chinook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罕见的、严重的慢性肾脏疾病精准疗法。核心资产Atrasentan是一款强效高选择性内皮素A(ETA)受体拮抗剂,目前正在开展IgA肾病III期临床,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公布数据。此外,该产品还在开展肾小球疾病的II期临床。Zigakibart(BION-1301)是一款抗APRIL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开展IgA肾病的I/II期临床,预计在今年中旬开展III期临床。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表示:“IgA肾病是一种毁灭性疾病,主要影响年轻人,并可能导致透析或肾移植。我们很高兴有机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阿斯利康宣布与Quell Therapeutics达成协议,以开发多种工程调节性T细胞细胞疗法
6月9日,阿斯利康宣布与Quell Therapeutics达成协议,以开发多种工程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疗法,这些疗法有可能治愈1型糖尿病(T1D)和炎症性肠病(IBD)。
根据协议条款,将利用Quell专有的Treg细胞工程模块工具箱,开发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体多模块Treg细胞候选疗法。
Quell将从阿斯利康获得8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后续Quell有资格获得超过20亿美元的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里程款。
总部位于英国的Quell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工程Treg细胞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2021年完成1.56亿美元B轮融资。
Quell Therapeutics首席执行官Iain McGill表示:“非常高兴阿斯利康成为我们的第一个合作伙伴。我们很自豪,也非常高兴能将我们的领先科学与阿斯利康的丰富经验相结合,加速我们的Treg细胞治疗平台在主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宜明细胞与华卫恒源达成合作,国内CGT赛道热度不减
6月8日,宜明细胞与华卫恒源共同宣布双方就iPSC细胞治疗药物制备达成CDMO战略合作,协力推进iPSC细胞疗法的发展。宜明细胞成立于2015年1月,致力于基因和细胞治疗(CGT)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CGT产业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CDMO服务涵盖GMP AAV、质粒、腺病毒、慢病毒、CAR-T、iPSC及IND申报资料等。华卫恒源聚焦自身免疫病、再生医学领域、辅助生殖领域创新细胞药物和检测技术的研发。针对再生医学领域普遍存在的免疫排斥这一痛点,华卫恒源基于iPSC细胞开发了人源免疫豁免细胞诱导技术,可作为移植细胞的免疫豁免保护载体。此次双方合作,也将推动iPSC技术的注册申报和商业化进程。iPSC全称诱导多能干细胞,是指通过对体细胞进行人工重编程,逆分化培养出的一类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特征的多能干细胞。在华卫恒源的三大核心管线中,进展最快的是免疫豁免细胞注射液#raSC-1,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通过注射手段将免疫豁免细胞移植到患者炎症部位,借助Sertoli细胞的免疫豁免调控功能,重建患病关节的异常免疫微环境,从而实现炎症部位的局部缓解,不干扰正常的免疫系统。早期研究显示,#raSC-1可以诱导Sertoli细胞的上清液显著抑制T细胞的活性,达到抑制效果和真正的人体Sertoli细胞接近的效果。同时诱导Sertoli细胞抑制T细胞分泌关键免疫激活分子白细胞介素-2(IL-2)显著激活与Sertoli细胞免疫抑制调控相关的基因。成立至今,宜明细胞也已完成5轮融资,累计融资超8亿元,助力公司成为面向全球的CGT CDMO全产业链平台。
(信息来源:健康界)
 
纽福斯与国药控股合作
6月5日,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纽福斯NFS-01(通用名:依哌艾多基,商品名:纽惟佳)等基因治疗产品在中国的上市和商业化。NFS-01采用基因替代策略,以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将正确的基因通过玻璃体腔注射递送至患者受损的视神经节细胞,修复线粒体生物呼吸链,使视神经节细胞恢复活力与视功能。纽福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教授表示,纽福斯针对LHON疾病ND4突变的NFS-01是中国的第一个眼科基因治疗三期临床项目,预计2025年初在中国获批,成为中国第一个上市的眼科体内基因治疗药物。希望我司和国药控股通过NFS-01的创新合作建立中国体内基因治疗药物的商业化储存及配送的标准流程和解决方案,应用于纽福斯后续上市的产品。国药控股全球采购与供应链服务中心总经理刘天尧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商,国药控股将为纽福斯基因治疗药物上市后的渠道建立、物流资源等方面提供深度服务,加速产品商业化,携手纽福斯让疗效显著的优质药品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信息来源:健康界)
 
资本竞合
盘龙药业拟发行股票募资3.02亿,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等研发
6月10日,盘龙药业发布公告,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3.02亿元,用于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了解,在2022年10月27日晚间,盘龙药业就披露过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向不超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26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3.02亿元。根据盘龙药业的规划,本次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1.39亿元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1.14亿元用于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剩余4891.47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约为1.39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项目建成后,公司将产业化不少于269种中药配方颗粒。据盘龙药业2022年年报显示,当前其在研中药配方颗粒24个,其中金银花等5个品种完成备案,取得备案凭证;侧柏叶等5个完成研究及中试,正在申报备案;另有南五味子等14个品种在进行小试研究。
该项目预计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中医药产业链,提升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此外,盘龙药业另一个募资拟投项目涉及透皮给药类产品。该“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产品主要包括抗炎镇痛类外用制剂,属于改良型新药,现阶段国内布局的企业较少。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变化,患病人数逐年增加,透皮给药类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仍将不断扩张,盘龙药业在该项目上将大有可为。
实际上,盘龙药业也表示,上述募投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与公司现有产品管线产生协同效应,增强产品协同价值,并进一步丰富公司产业链。同时,通过布局创新和高端制剂,也将有助于企业夯实公司产品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竞争力。
(信息来源:中国制药网)
 
携手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复星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6月8日,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复星医药成员企业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宣布成立“NICE—复星凯特联合创新中心”和“NICE—复宏汉霖联合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副院长郜军,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投资官钱顺江,复宏汉霖总裁、复星科创委员会轮值主任朱俊,复星创富联席董事长、复星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丛永罡等双方人员出席并见证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金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金融链深度融合,激发发展新动能。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各自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合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发挥长三角国创中心的创新优势和复星的产业优势,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高效对接,推进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围绕复星核心产业科创需求,双方将共建大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共建科创人才联合培养的复星集萃学院,共建共享研发创新平台,以及共建产业创新合作生态等。
刘庆表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科技改革的试验田,一直在探索将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结合起来,这涉及研发机构治理、团队建设、人才评价、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此次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探讨和产业巨头的合作,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如何推动创新协同发展。”
陈启宇指出,合作资源的整合对接对企业把握准创新方向、具备全链条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非常感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一方面让项目进展更顺利,另一方面更加了解双方未来合作的结合点。复星是产业驱动和投资驱动都很强的企业,希望我们未来能做深入地合作和对接,帮助复星的产业在科创驱动下发展得更好。”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沪苏浙皖合作共建,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共同组成。其主要功能定位是推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支撑全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国创中心同时与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同成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开展企业技术路线研究、凝练企业愿意出资解决的“技术真需求”,寻求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等。如此次双方将共同成立“NICE—复星凯特联合创新中心”、“NICE—复宏汉霖联合创新中心”,将围绕CAR-T细胞治疗,新药研发、临床诊疗及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的技术需求和行业共性难题,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战略研究和科研攻关,并与长三角国创中心体系内的研发载体和高校开展深入合作,开展学术交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复星全球产业研究院和复星创富将聚焦新材料、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和长三角国创中心共同探讨初创企业孵化加速、组建专业化基金等,积极助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复星持续深耕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致力于成为全球视野下相关产业和行业创新的引领者。而立之年的复星,坚持把“科创力”作为下一个三十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坚持提升科创投入的强度和效率。复星2022年全年实现科创投入1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复星在各个板块都有强大的创新基因,创新一直是复星战略中的引领要素。此次与长三角国创中心的合作,是复星科创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推动复星各个产业的创新技术水平,结合更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前瞻性地探索出潜力的赛道,为复星的高乘长提供更大的动力。
(信息来源:复星医药)
 
盈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B轮融资签约仪式
6月1日,江苏盈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B轮融资签约仪式,在泰州市国家医药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医药城成功举办。本轮融资超3亿元,由国寿股权投资领投,北创投、夏尔巴资本、新尚资本跟投,所融资金将助力企业二期建设。
据介绍,今年以来,泰州中国医药城喜讯不断,资本市场欣欣向荣,瞪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不断涌现,盈科生物作为入园近13年的排头兵,斩获不少殊荣,医药高新区已成为资本、人才、技术集聚的高地。
泰州市政府副市长、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港区委书记叶冬华在开场致辞中向盈科生物致以热烈的祝贺,对本次融资四家投资机构表示感谢。他表示,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在企业成长的马拉松赛道上,党委政府一直在陪同并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资本市场的中国医药城板块正在加速崛起,党委政府必将倍加珍惜资本对中国医药城的信任,尽职尽责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期待出现更多像盈科生物的企业能够茁壮成长。
盈科生物作为中国医药城重点培育和支持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自2011年落户以来,坚持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并举,践行“复杂制剂+原料药+机会型创新药”研发布局,深耕脂肪乳细分领域,围绕特色销售终端进行产品布局,覆盖麻醉相关、肠外营养、胃肠镜检查等多个领域,已经成长为全区第一个通过新版GMP认证原料药企业、全市第一个软胶囊剂产品获批上市医药企业、全国第一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生产企业。
盈科生物创始人李海回顾了13年创业的艰辛,13年历程离不开政府的“高质量服务”,盈科生物将借助资本力量,深耕细分领域,构建“复杂制剂+创新”平台,实现企业与资本互利共赢的外循环,相信在医药高新区的保驾护航、与投资机构及各界伙伴的战略合作下,盈科生物的新征程定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领投方国寿股权投资董事总经理陆海作了充满童趣的即兴发言,他讲述了“如何在小小的泰州挖呀挖呀,挖寻找到盈科生物这样的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的故事,并表示生物制药行业正发生很大的变化,所有医药投资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满足医疗需求和提高医疗效率,医药的创新不仅仅在于发现最高精尖的产品,更重要是有更多更好的有效产品惠及大众,盈科生物致力于高端制剂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必将惠及大众。各方嘉宾同台签约,共同启动见证了这一里程碑的时刻。
据悉,本轮盈科生物B轮融资成功,将加速企业IPO上市进程,推动盈科生物二期建设,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实现更深度的资源整合与发展,助力盈科成为中国高端制剂领域的领军企业。
(信息来源:扬子晚报)
 
市场风云
新冠重症可能是未确诊癌症的标志
在新冠大流行开始3年多后,科学家首次在新冠病毒感染重症与未确诊的癌症之间建立联系。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新冠重症患者是否更有可能在几个月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来自法国国家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局、法国国家健康保险基金组成的科研小组Epi-Phare,与日内瓦全球健康研究所和日内瓦大学组成联合研究团队,比较了41302名因感染新冠病毒接受重症监护的患者和713670名来自相同地区、年龄、性别且没有因新冠入院治疗的对照组。
结果显示,因新冠重症而住院的患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的风险增加了31%。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中有2.2%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而对照组的这一比例为1.5%。所患癌症中,肾癌、结肠癌、肺癌或血液癌的风险更高。
该研究未证明新冠重症与癌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新冠重症“可能是未确诊癌症的一项标志”,即尚未确诊的癌症患者可能有更高风险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导致重症。Epi-Phare主任马哈茂德·祖雷克教授表示,“免疫抑制状态可能隐藏着尚未检测到的潜在癌症”。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市场分析
美国药价谈判风云观势
5月7日至10日,2023年度全球ISPOR大会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主题是“影响创新、价值和医疗保健决策"。正如大会主席所言,在今年的世界环境大背景下,有三个标志性的政策正在影响着全球药品价格和补偿,并对世界医药行业的走势带来深远影响,包括: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欧洲的联合价值评估以及中国的医保价格谈判。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药品费用的负担能力,加强价格管制,同时鼓励外来投资。
各国支出费用管理改革
2022年8月,美国参议院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简称IRA),旨在降低通胀和民众生活成本。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包括药品价格谈判、个人支付封顶以及“如果药品价格上涨超过通胀指数,药价需要折扣,药企返还费用”,从而引入了关于某些药品的价格谈判和自付支出上限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药品支出费用管理的关注度上升,不少国家顺势改革。例如德国最近提高了折扣水平并减少“自由定价”(free pricing);西班牙正通过降低投资税收等措施争取外来投资;日本对在本国开展临床试验的药品的价格给予激励措施等。这些政策可能对未来的药品定价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重点介绍美国未来药品价格谈判的情况。
美国药品谈判具体做法
美国管理联邦老年保险(Medicare)和贫困人口救助保险(Medicaid)服务的机构美国医保与医助服务中心(CMS),在《通胀削减法案》的基础,上于2023年3月制定了指导意见,并提出美国联邦老年保险(Medicare)药品价格谈判规划。具体内容包括:
(1)处方药通胀折扣(rebate):2023年1月起如果药品价格超过通胀将附加折扣(discount);(2)官方指南:CMS发表指南,对MedicareD类别的补偿内容重新设计(benefitredesign),如对胰岛素药品设立35美元的共付封顶,个人药品年自付费用(O0P)2000美元封顶,其他卫生保健措施还包括扩大医疗平价法案(AffordableCareAct,ACA)的补助,扩大救助保险项目的成人疫苗可及性,增加B类别部分对生物制剂的支付标准,对老年保险低收入患者补助等。
美国联邦老年保险(Medicare)包括四个部分:A类别为住院保险,包括家庭病床和终末期护理服务;B类别为附加医疗保险,包括康复、预防筛查,其中由医生服务办公室管理的药品,2023年约为400亿美元;(类别为商业医疗保险的支出报销,包括住院及门诊报销;D类别专为门诊处方药报销,2023年约1200亿美元,占药品费用支出的大部分。
据悉,药品谈判计划将于2023年9月开始,范围涵盖50个Medicare药物。本轮谈判将分四阶段逐步推进:第一阶段谈判共纳入10个D类别的药物,自2026年生效;第二阶段将在2025年纳入另15个D类别药物,于2027年生效;第三阶段从2026年开始,将选择另15个B类别和D类别药物于2028年起执行;第四阶段则在2027年及以后,选择20个B类别和D类别的药物,自2029年起执行。以上50个备选药物都为D类别和B类别医保经费支出中费用最高的Medicare药物,均是处于垄断地位而不愿降价的独家药品。
独家产品的条件包括:经FDA批准,目前已上市的药物;从审批后至少已有7年或获得上市的执照11年以上;不是一般的上市仿制药和生物制剂,并非其他药物或生物药品的参照物;将覆盖所有的剂量及剂型。
CMS管理机构与药企谈判药品价格时,对其要求是提供一些特殊资料,如谈判药品的替代治疗方法,对患者个人和药店服务的最大公正价格(maximum fair price,MFP)等。“公正价格”是指仿制药的“生产成本+",也可以说是最低或较低的参考价格,或是参考与对照药品的相对价值。同时CMS规定,不管谈判药物是否有多种剂量或规格,谈判时应覆盖所有剂量和剂型的单一价格,涉及报价(offer)和还价(counter offer)的过程,以便取得最大公正的价格合同。
CMS与药企直接谈判时,将首先采用已有的市场价格作为封顶价格的主要参考标准,根据谈判药品是否曾得到过政府财政资助,决定是否在最高价格下降--定百分比。制定最大公正价格时,需要计算生产成本或参照Medicaid保险中最优价格,即在药物封顶价格计算中,最好的价格参照标准是Medicaid的价格。
CMS的作用是指导治疗替代品的评估,即根据行业提交的材料,评价所选药物的临床效益用于价格设定。替代品的选择则根据临床指南或其他已发表的证据,所有适应症/剂量组合共同谈判,直到3轮谈判为止。
CMS考虑谈判的条件包括:药品开发与研究的成本;联邦政府对药品研发的支持成本;药品生产和配送的成本;美国市场销售的收入;替代品的疗法;药物和替代品的比较效果和处方信息及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政府及企业策略
CMS要求,企业申报每一个谈判药物材料后的30天内评审反馈,并要求企业提供:(1)药物编码;(2)未满足的需要;(3)研发成本;(4)生产及配送的费用;(5)联邦政府财政支持记录;(6)专利期、独占期和审批日期;(7)市场资料、销售收入、销售数量资料;(8)如为非联邦政府支持产品要提供平均价格;(9)不同治疗方案情况;(10)比较效果的资料。
一般谈判内容的要点则包括:治疗的优越性(therapeutic advance),即与过去治疗比较效果之不同;比较效果(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时参照物确定数量,大部分为最普遍采用(alternative/basket alternative)的低价替代药品,或根据证据判断;确定开始提供的价格为参考价格定价加上价值为基础的价格,以替代定性的附加效益(added benefit)。
预测谈判短期效果
尽管美国尚末正式开展药品价格谈判,但已可预测将来药品价格谈判后的短期效果。
由于谈判旨在控制药价,部分药企为将谈判降价幅度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因此可能先提高上市价格,在此基础.上与CMS谈判,以期减少谈判对自身收益的影响,如此一来,Medicare的封顶价格也将不断上升;其次是创新药的生命周期管理将会改变,谈判可以免除竞争,或导致专利期限的延长;再次,药企会希望更多创新药品以“孤儿药”命名;第四,资本市场投资生物制药的积极性或受影响。美国一旦开始执行IRA后,将对本国药品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最后是IRA法案的价格溢出作用(spillover effects),或会影响医药企业对创新药物的研发。需关注的还有美国两党斗争的不可预测性,如果共和党上台,IRA法案的执行可能改变。
药品价格谈判也将影响下一步CMS的研究方向,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将会有所改变。如研究非QALY的成本效果评价(CEA),药品价格会否按临床效益等级评分,将会更多地采用多模式的定价方式(如MDCA、投资回报率SROI),同时实行+/-参考定价等。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运作管理
已有创新药获批的海和药物再次闯关A股能否成功?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辅导公示披露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辅导备案报告,该报告显示,海和已于5月26日同海通证券签署辅导协议,预计开展为期4个月的证券法律知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辅导培训。
此前,海和曾由国泰君安保荐,尝试登陆科创板上市,根据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项目动态公开信息披露,科创板发审委对海和历经两次问询、两次上市委会议,总计历时7个月20天,最终决定终止海和上市审核。
这意味着,海和在“折戟”科创板两年后,再一次对A股发起新的冲击。不过与第一次不同,过去两年海和药物已有1款产品(谷美替尼片,商品名:海益坦®)获批上市,2022年12月17日,海和药物与石药集团签署了一项授权许可。许可约定:海和药物作为谷美替尼片的上市许可持有人,主要负责谷美替尼片的研发和生产;石药集团负责实现谷美替尼在大中华(包含港澳台)范围内的商业化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海和还更换了上市辅导、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花了两年时间“改作业”“换辅导老师”的海和能否重新得到认可?
从药物所走出的Biotech
根据海和招股说明书,海和药物成立于2011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所)与上海张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以专利、货币的方式共同出资创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0万元,药物所以无形资产出资,作价人民币5,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张江科投以货币5,000万元出资,占注册资本50%,属于国有控股企业。
之后通过三次股权调整,国有股权逐渐退出,2013年12月,张江科投将其持有的海和有限全部出资额(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50%)转让给泽皙投资;2015年9月,西藏南江向发行人增资2.5亿元,药物所所持发行人股权比例由原50%稀释至19.51%;2016年7月,药物所将其持有的海和有限的19.51%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5,000万元)转让给绿谷集团。
2019年2月以开曼海和为融资主体实施了1.366亿美元的A轮融资引入Huagai Healthcare Fund、联升承业、博远嘉昱、平潭盈科盛鑫等投资者。2020年7月完成了由华平资本领投的12亿元的B轮融资,在众多资本的加持下海和的估值一度高达315亿元。
期间,考虑海和尚属于未盈利新药研发企业,比照当时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规则,仅符合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条件,同时,借鉴当时新药研发企业的上市经验,为了寻求海外上市,海和还搭建红筹架构。
不过2020年海和已将该架构拆除,并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丁健合计持有海和表决权的比例为29.4096%,为海和药物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着手筹备科创板上市。
2021年2月3日科创板受理了海和的上市申请,根据招股说明书,海和希望募集31.5亿元资金将用于新药研发项目、泰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海和拟适用《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五)项规定的上市标准寻求上市,该标准具体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财务方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2,756.80万元、-29,346.24万元和-70,900.89万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5,452.81万元。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的业务运营已耗费大量资金。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351.31万元、-20,792.90万元和-42,426.66万元。且海和预计未来几年将存在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考虑到公司目前仍无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尚未形成产品销售收入,而新药研发需要大量持续的研发投入,上市后未盈利状态可能持续存在或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
从商业模式来看,海和形成了“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授权引进”相结合的药物研发体系,并将其核心技术与研究开发情况概括为四个方面:靶向蛋白降解技术、以“生物标记物”为指导的精准医疗平台、领先的临床研究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药研发体系和产品管线。
产品管线方面,海和主要在研产品共涉及9个化合物,涵盖多个靶点,其中7个化合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2个化合物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适应症覆盖胃癌、乳腺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
然而,海和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上交所于2021年3月5日对股权转让、股东信息、核心技术、独立研发能力等相关事项进行问询,还就口服紫杉、德立替尼、谷美替尼等多个项目进行了详细问询。2021年7月20日科创板上市委第48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决定暂缓审议。同时,还对核心技术在主要产品研发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是否独立自主对引进或合作开发的核心产品进行过实质性改进并做出实质性贡献;是否主要依靠授权引进或合作研发引入相关产品管线而对第三方技术存在重大依赖等技术细节进行严厉质询。
2021年9月17日,最终,科创板上市委公告:结合发行人已开展二期以上临床试验的核心产品均源自授权引进或合作研发,发行人报告期内持续委托合作方参与核心产品的外包研发服务等情况,认为发行人未能准确披露其对授权引进或合作开发的核心产品是否独立自主进行过实质性改进,对合作方是否构成技术依赖,不符合《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和第三十四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0年修订)》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上交所以海和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未通过上市委会议,终止其上市申请。被按下上市休止符的海和也成为了自科创板推出以来,首家在第一次暂缓上市后第二次被否的医药企业。
受到质疑的“License-in”
科创板上市委对海和的问询,发现其对有关产品管线及科创属性、核心技术先进行及在研项目的具体情况较为关注,其中还提到“发行人现有9个化合物中,8个涉及授权引进或合作研发,且其中5个为与药物所合作研发项目”对主要管线研发是否依赖于药物所,是否存在近期突击引进管线的情况提出质疑。
再看海和“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授权引进”的药物研发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License-in”特点。面对质疑,海和在回复中表示,随着行业发展、产业链的形成,创新药物研发的分工日益精细化。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国际化医药巨头,还是初创期的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研发、授权引进已经成为行业内普遍采用的、重要的研发模式。
License-in又称授权引进,是通过向产品授权方支付一定首付款,并约定一定金额的里程碑付款及未来的销售提成,从而获得产品在某些国家地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商业化权益。License-in成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生物医药行业内通行的权益交易模式,通过购买并购的方式,快速获得产品管线实现弯道超车。
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统计,国内企业2018年开展创新药License-in的交易数量相比2017年直接翻倍,总交易金额更是2017年的4倍之多,截至12月14日,2022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披露的跨境license-in交易共66笔。
然而,在这种模式下,海和在研产品管线的9个项目来源2个为授权引进,5个为合作研发,只有1个为自主研发,从研发阶段来看,也只有一款产品的两类适应症进入临床试验3期阶段,其余产品尚处临床1期、2期试验阶段,一款自主研发产品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对此,科创板上市委不免对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药物实际创新能力表示出忧虑。
实际上,近年来与海和类似,准备以“标准五”申报科创板上市且未实现盈利的Biotech还有众多,力品药业、派格生物、吉凯基因、索元生物、亿腾景昂等,这些企业也均铩羽而归。
2023年5月23日,上交所决定终止对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此前,大部分以“标准五”申报科创板的Biotech企业,大都没有产品获批,已经有一款创新药获批上市的华昊中天也没敲开科创板的大门。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也对该模式进行过报道,目前市场对“License-in”模式评价不一,尤其是2021年初监管部门对这种模式较为谨慎,有观点认为,这种模式存在短期经营行为,另有观点认为,这种模式可以丰富产品线并实现快速研发,市场上也不乏一些依靠此模式成功上市的Biotech企业。
例如,同样面对上交所的问询,新通药物对“License-in”模式给出了细致的分析与解释,新通药物在历经两次问询,一次暂缓审议后,耗时约18个月于2023年4月25日成功注册生效。
今年3月8日,海和研发的MET抑制剂谷美替尼(SCC244)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这是一种基于c-MET新型激酶靶点的小分子药。c-MET抑制剂的目标适应症为c-MET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根据招股书预测,2030年预计销售收入为61616.58万元-72332.50万元之间。同类竞品有和记黄埔医药的赛沃替尼、默克的特泊替尼、诺华的卡马替尼等,除和记黄埔的赛沃替尼外其他竞品均未在国内上市。
此次,已有一款上市药品海和再次冲击上市,从上市辅导到注册生效海和还需花费一段时间,不论是“改作业”还是“换老师”创新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创新,海和能否成功通关依然有待观察。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科技研发
安进/百济神州双抗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针对前列腺癌
6月6日,CDE官网公示,安进(Amgen)和百济神州联合申报的1类新药AMG509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可同时靶向STEAP1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器,目前正在海外开展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1期临床试验。
STEAP1(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1)是一种由雄激素诱导并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的细胞表面抗原。STEAP1在尤因肉瘤(EWS)中也高度表达,并且受到EWS-FLI1融合蛋白的调控,EWS-FLI1融合是该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癌驱动因素。CD3是效应T细胞上的受体,也是T细胞表面的重要标志。通过CD3介导T细胞特异性攻击肿瘤细胞,是T细胞导向的双特异性抗体的主要作用机制。
公开资料显示,AMG509是一种新型人源化双特异性T细胞募集抗体,能与人、灵长类动物的STEAP1抗原和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结合。在结构设计上,安进利用了Xencor公司的Xmab2+1非对称技术,并且延长了这一蛋白的半衰期。此前,AMG509已经在研究中表现出显著降低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活性,它还曾获得美国FDA授予治疗尤因肉瘤的孤儿药资格。根据百济神州官网资料介绍,AMG509是其与安进合作研发的管线之一,百济神州拥有中国商业化权益。
根据ClinicalTrials网站,目前AMG509正在开展一项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估候选药在成年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确定最大耐受剂量(MTD)和2期推荐剂量(RP2D)。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常确诊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男性在确诊时患有局部前列腺癌,可通过手术或放疗进行治疗。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雄激素依赖性,故患者最初对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敏感,而经持续ADT后仍然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会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据预估,有10%~2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于确诊后5~7年内发展成为mCRPC。靶向STEAP1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器有望为这类患者带来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安进和百济神州联合申报的另一款产品tarlatamab的临床试验申请已在中国获批,这是一款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器,目前正在海外开展治疗小细胞肺癌的3期临床试验。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阿斯利康first-in-class口服PNH新药III期研究成功
6月9日,阿斯利康公布了关键III期ALPHA试验的阳性结果,在经历了临床显著的血管外溶血(EVH)的发作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患者中,与安慰剂加标准治疗药物C5抑制剂Ultomiris(ravulizumab)或Soliris(eculizumab)相比,在研first-in-class口服因子D(Factor D)抑制剂danicopan作为C5抑制剂的附加治疗,可使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水平实现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增加,并呈现持续的疾病控制。
PNH是一种罕见的、慢性且严重的补体介导的血液疾病。因PNH患者的某些造血干细胞(位于骨髓中,可以生长并发育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获得性突变,产生易被补体系统过早破坏的红细胞,而造成血管内溶血(IVH,破坏血管内的红细胞)和血管外溶血(EVH,破坏主要在脾脏和肝脏的红细胞),从而导致贫血(循环红细胞水平低)、血栓(形成血栓)、疲劳和其他可能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衰弱症状。在接受C5抑制剂治疗的PNH患者中,约有10%-20%会出现临床显著的EVH,这可能导致持续的贫血症状并需要输血治疗。
ALPHA试验预先指定的中期分析中(在63名受试者完成或停止12周的主要治疗期后进行),danicopan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在接受Ultomiris或Soliris治疗的PNH患者中,根据血红蛋白水平从基线到第12周的变化,danicopan附加Ultomiris或Soliris治疗优于安慰剂加Ultomiris或Soliris(2.94 [0.211]g/dL vs. 0.50 [0.313]g/dL;p<0.0001)。此外,danicopan组患者在第2周时就观察到了血红蛋白水平的显著改善,并维持至第12周。
与安慰剂组比,danicopan组的所有关键次要终点也具有统计学上的优势。结果显示,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danicopan组在第12周时血红蛋白改善≥2g/dL的患者比例明显更高(59.5%vs.0%;两组差异:46.9,95%CI:29.2-64.7,p<0.0001)。
此外,与安慰组相比,danicopan组患者在12周内避免输血(未输血且不需要输血)的人数明显增加,患者疲劳症状也得到改善。
与基线相比,第12周时,danicopan组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为-23.49[8.29]U/L,安慰剂组为-2.92 [11.91]U/L(p=0.1569),表明C5抑制剂的使用使两组患者的IVH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该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danicopan总体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无4级或5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治疗组最常见的TEAE是头痛(10.2%)、恶心(8.2%)、关节痛(8.2%)和腹泻(8.2%)。目前,全球多个国家药品监管机构正在审查danicopan用于临床显著EVH的PNH成人患者的上市申请。
PNH赛道竞争持续升温,目前全球共有3款PNH治疗药物获批,分别为Alexion(已被阿斯利康收购)的两款C5单抗Ultomiris和Soliris,以及Apellis公司的补体C3单抗pegcetacoplan。Soliris是首款获批用于PNH的疗法,其注射频率为每两周1次。Ultomiris为第二代C5抑制剂,于2018年12月首次获批上市,具有比eculizumab更长的半衰期,注射频率为每8周1次。pegcetacoplan于2021年5月获批上市,商品名为Empaveli,是FDA批准的首个治疗PNH的靶向补体C3疗法。
而诺华的口服单药疗法iptacopan已经在头对头C5单抗(eculizumab或ravulizumab)的III期研究大获成功,上市申请被CDE纳入了优先审评。此次阿斯利康danicopan附加C5单抗治疗临床显著EVH的PNH成人患者III期研究的成功将使其在这一疾病领域再一次获得一个重要竞争筹码。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国内首款!安斯泰来DGKζ抑制剂获批临床
6月9日,CDE官网显示,安斯泰来ASP1570片获批临床,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这是国内首款获批临床的DGKζ抑制剂。
二酰基甘油激酶(DGK)是由10种哺乳动物同工酶组成的大型酶家族,能够催化二酰基甘油(DAG)转化为磷脂酸(PA)。在T细胞中,DGK的亚型,如DGKζ可抑制DAG介导的信号传导,从而防止T细胞过度激活。因此,抑制DGK有可能增强DAG下游信号,激活T细胞,从而发生抗肿瘤作用。
ASP1570是一种新型DGKζ抑制剂,具有增强DAG下游信号通路的潜力,可以激活T细胞,而不受PD-1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增强肿瘤杀伤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ASP1570可恢复被多种免疫抑制信号(PD-1,转化生长因子β,前列腺素E2和腺苷)抑制的T细胞功能,并诱导MC38(抗PD-1敏感)和B16-F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匮乏,抗PD-1不敏感)小鼠模型中的肿瘤生长抑制。
目前,安斯泰来正在国外开展ASP1570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扩展I/II期临床。这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多剂量、剂量递增的I/II期临床,旨在评估ASP1570的安全性、耐受性、疗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头对头曲妥珠单抗!石药HER2 ADC启动III期临床
6月12日,石药集团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DP303c(SYA1501)对比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三线及以上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平均每1.8秒就有1例乳腺癌患者确诊。而在中国,乳腺癌患病率逐年增高,2020年新增数量高达42万例,并导致12万例患者死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显著改善,但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异质性高、易复发转移,急需新的治疗策略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率。
DP303c(SYA1501)是由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开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由一个对HER2有高度选择性的抗体和细胞毒素MMAE偶联而成。目前除HER2阳性乳腺癌外,DP303c用于治疗胃癌、卵巢癌的相关研究也已进入II期临床阶段。
截至目前,NMPA已批准了2款ADC药物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分别是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DS-8201)、罗氏/ImmunoGen的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荣昌生物ADC新药RC108联合PD-1治疗实体瘤获批Ⅰb/Ⅱ期临床
6月12日,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RC108联合PD-1的一项Ⅰb/Ⅱ期临床研究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批准,针对c-Met表达晚期实体瘤患者。
据悉,该项研究旨在评价RC108联合PD-1在c-Met表达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c-Met为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可通过与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后,激活多种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包括有关增殖、运动、迁移及侵袭的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表明,c-Met的异常激活可促进多种癌症的发展和进展,普遍被认为是治疗多种肿瘤潜在的药物靶点。
RC108是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ADC药物,针对c-Met阳性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先后于2020年11月、2022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和美国FDA的批准。上月,RC108联合伏美替尼或联合伏美替尼和PD-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Ⅰb/Ⅱ临床研究已经启动。
(信息来源:药智新闻)
 
和黄医药安迪利塞用于淋巴癌患者的Ⅰb期临床最新结果公布
6月9日,和黄医药宣布,PI3Kδ抑制剂安迪利塞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癌患者的Ⅰb期临床最新结果公布,滤泡性淋巴瘤的中位随访时间位22.1个月。安迪利塞(HMPL-689)是一种新型、选择性的强效口服PI3Kδ异构体抑制剂。在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安迪利塞具有良好的口服吸收、适度的组织分布和低清除率,表明安迪利塞的药物蓄积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较低。由于其高度的靶点选择性和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安迪利塞有潜力成为同类药物中具优越收益风险特征的药物。此次大会上,公布了安迪利塞用于治疗多种亚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Ib期研究的最新结果。本次更新的结果中,滤泡性淋巴瘤队列的数据进一步成熟,中位随访时间为22.1个月。滤泡性淋巴瘤队列中26名疗效可评估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边缘区淋巴瘤队列至中位随访时间20.3个月的DoR及PFS数据首次公布。边缘区淋巴瘤队列中16名疗效可评估患者的中位DoR尚未达到,中位PFS为26.8个月。来自153名患者的安全性数据公布,中位暴露时间为8.7个月。最常见的三级或以上(≥5%)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为肺炎(15.7%)、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12.4%)、脂肪酶升高(7.8%)和皮疹(5.9%)。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止率为11.8%。
(信息来源:健康界)
 
加科思PARP7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6月8日,加科思药业宣布其研发的PARP7抑制剂JAB-26766在中国获批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将在中国开展1/2a期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PARP7已被证明与多种癌症相关。当细胞处于应激状态下(例如健康细胞被病毒感染或者癌细胞出现基因组不稳定性),PARP7表达水平上升。它的作用是抑制细胞的I型干扰素应激反应。在肿瘤中,PARP7的表达让肿瘤细胞逃避衰老,并且避免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PARP7抑制剂靶向肿瘤免疫信号通路,可用于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鳞癌等多种实体瘤。相关研究表明,PARP7抑制剂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增强抗肿瘤免疫的双重作用机制。据加科思新闻稿介绍,JAB-26766是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由于PARP7位于STING信号通路的下游,JAB-26766日后有望与加科思自主研发的CD73 STING-iADCs(免疫激活性抗体偶联药物)展开联合用药试验。此外,PARP7抑制剂还有潜力与抗PD-(L)1单抗联合用药,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方案。据加科思新闻稿,该公司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疗方案。其在研项目围绕KRAS、肿瘤免疫、肿瘤代谢、P53、RB、MYC六大肿瘤信号通路布局。
(信息来源:健康界)
 
制药LAG3/TIGIT双抗在美获批临床
6月8日,泽制药发布一则公告,称其在研产品注射用ZGGS15临床试验申请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ZGGS15是一个人源化抗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和抗具有Ig和ITIM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受体(TIGIT)的双特异性抗体,有望用于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根据公开信息查询,ZGGS15是全球首个获批并即将进入临床试验的抗LAG-3/TIGIT双特异性抗体。ZGGS15拥有双靶向阻断LAG-3和TIGIT的作用,既可以通过有效阻断LAG-3与其配体MHC-II等的信号通路,激活TCR信号通路,又可以有效阻断TIGIT与其配体PVR等的信号通路,促使PVR结合CD226产生共刺激激活信号,进而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并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具有协同增强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ZGGS15单药具有优异的抗肿瘤增殖作用,且ZGGS15和抗PD-1抗体联合具有比抗LAG-3单抗或抗TIGIT单抗与抗PD-1抗体联合更好的协同增强抗肿瘤增殖的作用,提示ZGGS15在临床试验中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治疗作用。同时,ZGGS15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安全性特征。
(信息来源:健康界)
 
 
 


新药上市
国内上市
宣泰医药:公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6月13日,宣泰医药公告,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公司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的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产品已获得正式批准。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适用于正在接受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原研西格列汀磷酸盐一水合物结晶的专利ZL200480017544.3将于2024年6月18日到期,届时公司产品将具备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的资格。这将有利于公司不断扩大中国市场销售。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阿斯利康补体C5抑制剂依库珠单抗新适应症在华获批
6月12日,阿斯利康补体C5抑制剂依库珠单抗(Soliris)新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推测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
依库珠单抗是全球首款获批的补体抑制剂,通过抑制终端补体来抑制免疫系统的失控性激活。依库珠单抗最早于2018年8月23日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
依库珠单抗最初由Alexion开发,2020年12月12日,阿斯利康以390亿美元收购Alexion获得了依库珠单抗和另一款长效补体C5抑制剂Ultomiris(Ravulizumab)这两款最重要的上市产品。根据阿斯利康财报,2022年,Soliris和Ultomiris全球销售额分别为37.62亿美元和19.65亿美元。
阿斯利康在补体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除了Soliris和Ultomiris外,该公司first-in-class口服口服因子D(Factor D)抑制剂danicopan作为C5抑制剂的附加治疗,在治疗PNH的III期研究中大获成功(详见:阿斯利康first-in-class口服PNH新药III期研究成功,已申报上市)。
此外,阿斯利康全球首创的C5/albumin双抗ALXN1720已进展至III期临床阶段,ALXN1720是第三代C5抑制剂,是一种迷你双抗(25kD),只包含了靶向C5的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与白蛋白(albumin)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片段。较小的分子量可以带来更好的渗透性,并且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够延长其半衰期。ALXN1720有望成为一款可居家用药的每周1次的皮下注射疗法。ALXN1720已完成针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的II期研究。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国产首个!恒瑞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申报上市
6月9日,CDE网站显示,恒瑞医药旗下硫酸艾玛昔替尼片申报上市,有望成为首个上市的国产新一代JAK1抑制剂。推测此次申报的适应症为特应性皮炎。
2021年1月,根据艾玛昔替尼在特应性皮炎人群中优异的II期结果,艾玛昔替尼片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2022年11月,艾玛昔替尼治疗特应性皮炎的III期临床研究RSJ10333(QUARTZ 3)达到了研究预设的共同主要终点及所有关键次要终点,成为首个在自免疾病治疗领域获得关键III期研究成功的国内自研JAK1抑制剂。
RSJ10333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III期临床,旨在评估口服艾玛昔替尼片对比安慰剂用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共同主要终点是治疗16周时达到由研究者总体评分(IGA)达到0(皮损完全清除)或1(几乎完全清除),且较基线下降≥2分的受试者比例(IGA0/1应答)以及湿疹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EASI)较基线改善至少75%(EASI75应答)的受试者比例。
研究结果显示,16周时接受口服一天一次8mg或4mg艾玛昔替尼片单一疗法的12岁及以上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达到IGA0/1应答及EASI75应答的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在改善皮肤瘙痒方面,艾玛昔替尼最快用药后两天即可起效,治疗1周至16周,艾玛昔替尼8mg和4mg组最严重瘙痒数字评分改善≥4分的受试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值均<0.001)。
本研究还纳入了一定比例的12岁及以上的青少年患者,结果显示,艾玛昔替尼8mg或4mg在青少年患者的有效性趋势与总体人群一致。试验期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艾玛昔替尼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针对特应性皮炎的口服JAK1抑制剂获批上市,包括辉瑞的阿布昔替尼片和艾伯维的乌帕替尼缓释片等,但尚未有国内企业自研的JAK1抑制剂获批上市。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贝达药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伏罗尼布片获批上市,治疗晚期肾癌
6月8日,国家药监局批准贝达药业申报的1类创新药伏罗尼布片(商品名:伏美纳)上市。该药品与依维莫司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伏罗尼布为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VEGFR2、KIT、PDGFR、FLT3和RET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抗肿瘤作用。该药品的上市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2021ASCO年会上,贝达公布了伏罗尼布联合依维莫司治疗肾癌患者的II/III期临床(CONCEPT研究)结果。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的II/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伏罗尼布联合依维莫司治疗肾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依维莫司单药相比,伏罗尼布联合依维莫司对转移性RCC患者有PFS获益,且具有安全耐受性。贝达药业通过控股子公司Equinox拥有伏罗尼布眼科适应症的海外权益,通过控股子公司Xcovery Holdings拥有伏罗尼布肿瘤适应症的海外权益,通过全资子公司卡南吉拥有伏罗尼布全部适应症的中国权益。
(信息来源:健康界)
 
绿叶制药注射用芦比替定上市申请获受理,治疗小细胞肺癌
6月7日,CDE官网显示,绿叶制药注射用芦比替定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治疗含铂化疗中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成人患者。此前,该产品已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此次上市申请基于芦比替定在中国开展的单臂、包含剂量递增及扩展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该药物在包括复发性SCLC在内的晚期实体瘤中国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PK特征和初步疗效。临床结果显示:芦比替定(3.2mg/m2)二线治疗中国SCLC患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其在复发性SCLC受试者中,由独立评估委员会评估的总有效率(ORR)达到45.5%。芦比替定是从海鞘Ecteinacidia turbinata中分离出的海洋化合物ET-736的衍生物,ET-736中的氢原子被甲氧基取代,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多种肿瘤所依赖的致癌基因转录。除了其对癌细胞的直接作用,芦比替定还能够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转录过程,以及下调对肿瘤生长至关重要的细胞因子的产生。该药物于2020年获得美国FDA的加速批准,是近26年来唯一一个在美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性SCLC的新分子实体。FDA的批准主要基于芦比替定的一项单药治疗105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SCLC成人患者(包括铂类敏感和耐药患者)的开放、多中心、单臂、II期篮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芦比替定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ORR)达到3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3个月。
(信息来源:健康界)
 
全球上市
AKT成药曙光已现:阿斯利康Capivasertib申报上市
6月12日,阿斯利康宣布FDA已受理该公司first-in-class AKT抑制剂capivasertib联合Faslodex(氟维司群)的新药申请(NDA)同时被授予了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内分泌基础方案治疗过程中或之后疾病复发或进展。FDA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做出审评决定。这也意味着AKT靶点在经历了40多年的艰难探索后终于迎来曙光。
该项NDA也正在接受Orbis项目的审查,该项目是FDA的一项倡议,旨在为参与的国际合作伙伴之间同时提交和审查肿瘤药物提供框架,以加快药物在全球的审批。
Capivasertib是三种AKT亚型(AKT1/2/3)的高效选择性抑制剂。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PIK3CA、AKT1和PTEN的改变,可出现在许多HR+/HER2-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但也可能出现在没有这些基因改变的患者中。AKT信号通路与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发生有关。
该项NDA是基于一项代号为CAPItello-291的III期试验数据,该研究结果已于最近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CAPItello-291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双盲、随机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708例患者,旨在评估capivasertib+氟维司群对比安慰剂+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患者在接受AI治疗期间或之后疾病复发或进展。研究允许患者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至少51%),但既往未接受过SERD、mTOR抑制剂、PI3K抑制剂或AKT抑制剂。
主要终点方面,在全体人群中,capivasertib+氟维司群组和安慰剂+氟维司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2个月和3.6个月,capivasertib+氟维司群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0%(HR=0.60(0.51-0.71,two-sided P<0.001)。
在AKT通路改变人群中,capivasertib+氟维司群组和安慰剂+氟维司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3个月和3.1个月,HR=0.50(0.38-0.65,two-sided P<0.001)。
探索性分析显示,在AKT通路未改变人群中(包括状态未知),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2个月和3.7个月,HR=0.70(0.56-0.88)。
不论是否存在肝转移或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capivasertib+氟维司群组的HR均有优势。
ORR方面,全体人群中capivasertib+氟维司群组和安慰剂+氟维司群组的ORR分别为22.9%和12.2%;AKT通路改变人群中,两组的ORR分别为28.8%和9.7%,OS数据尚未成熟(28%的总体成熟度)。
安全性方面,总体人群中,capivasertib+氟维司群组和安慰剂+氟维司群组出现任何不良事件的比例分别为96.6%和82.3%;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的比例分别为16.1%和8.0%;任何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止的比例分别为13.0%和2.3%。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皮疹、疲劳、呕吐、头痛等。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估计每年有230万患者确诊。预计2023年美国将有超过29万名患者确诊,超过4.3万人死亡。超过65%的乳腺癌肿瘤被认为是HR阳性和HER2低表达或阴性。内分泌疗法广泛用于HR阳性乳腺癌的治疗,但许多晚期疾病患者对一线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疗法产生耐药性,需要其他的治疗选择。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石药EGFR靶向ADC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6月12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集团开发的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或EGFR靶向治疗(如第三代EGFR抑制剂,包括奥希替尼)无效的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同类首创抗体药物偶联物CPO301,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20万人诊断患有肺癌,及超过170万人死于肺癌。EGFR激活突变是肺癌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亦是众多已批准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靶点,包括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TKI(如奥希替尼)。然而经TKI治疗后新突变的出现带来了治疗上的挑战,高达约2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新的突变,除挽救性化疗外并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前研究显示,CPO301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免疫缺陷小鼠中具有各种EGFR激活突变或野生型EGFR高表达的人类肿瘤的生长。CPO301尤其在含有针对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耐药的EGFR三重突变(Exon19Del、T790M及C797S)的人源化非小细胞肺癌PDX模型中显示出很强的抗肿瘤效果。临床前毒理学和安全药理学研究中已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表明CPO301已表现出具有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疾病的潜力,并将促进CPO301的开发及加快其在美国的审评。
一项多中心、人类首例、剂量递增及剂量扩展的I期临床试验正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展,首例病人给药于2023年6月6日完成,以评估CPO301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药物动力学及初步疗效。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20年来首款!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FDA委员会全票支持
6月10日,在美国FDA召开的咨询会议中,与会专家以6:0一致性的投票结果,认为3期临床试验CLARITY AD的试验结果支持卫材(Eisai)和渤健(Biogen)联合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AD)抗体疗法Leqembi(lecanemab)的完全批准。Lecanemab在今年1月获得美国FDA的加速批准,目前寻求完全批准的监管申请正在接受FDA的审评。
虽然FDA不必遵循其顾问小组的建议,但今天会议一致性的结果显示lecanemab获得完全批准的可能性增加,FDA预计将在7月6日前做出决定。如果lecanemab获得完全批准,将成为20年来获得FDA完全批准的首款阿尔茨海默病新疗法。
Lecanemab简介
Lecanemab最初由卫材和BioArctic联合开发,它与β淀粉样蛋白的可溶性寡聚体特异性结合。在AD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升高会促使它们从单体聚集成为二聚体和可溶性寡聚体,最终进一步聚集成为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以前的科学研究显示,β淀粉样蛋白的可溶性寡聚体表现出比单体更强的细胞毒性。Lecanemab通过与它们结合,可中和并清除具有毒性的可溶性寡聚体。
今年1月,FDA基于lecanemab降低患者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效果,加速批准它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基于加速批准通道获批上市的新药需要进行验证性临床试验,确认它们的临床疗效。本次咨询委员会讨论的3期临床试验CLARITY AD就是lecanemab的验证性临床试验。
FDA对试验数据的评估
FDA给专家委员会会议提供的评估材料中显示,在这一3期临床试验中,lecanemab与安慰剂组相比,显著降低了试验主要终点CDR-SB的增加速度(CDR-SB评分越高意味着患者临床功能越低)。在第79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平均CDR-SB评分的变化降低27%。FDA认为CDR-SB是有效评估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功能的综合指标。CDR-SB的统计显著变化具有临床意义。
此外,主要终点CDR-SB评分的改变也得到多个次要终点一致性改善的支持,包括独立评估认知能力的ADAS-Cog14评分以及评估日常活动的ADCS-ADL-MCI评分。FDA指出,这两个临床终点在其它研究中曾被作为共同主要终点。这些临床终点的显著区别进一步支持CDR-SB评分改善具有临床意义。
此外,在这项研究中,生物标志物研究显示患者大脑的淀粉样蛋白沉积随着时间推移显著降低,反映了lecanemab与靶点产生相互作用,并且影响下游tau蛋白的病理学和神经退行性病变。这些证据也支持lecanemab的临床获益。
在安全性方面,主要值得关注的不良事件为淀粉样蛋白相关的成像异常(ARIA)。在这项研究的随机双盲阶段,lecanemab组接受治疗30天内患者出现ARIA的比例为21%,安慰剂组为9%。具体数据请见下表:
大多数ARIA病例并没有表现出症状,出现症状的ARIA患者在lecanemab组中的比例为3.2%,安慰剂组为0.2%。ARIA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其它症状包括眩晕、恶心、视觉变化,迷惑等。其它安全性信号包括大脑出血、输注相关反应。ARIA与APOE4基因有关,在带有两份基因拷贝数的患者中产生ARIA的风险增加。
虽然在lecanemab组出现两例因为大脑出血导致的死亡和一例与潜在脑血管事件和严重ARIA相关的死亡,但是由于其它合并症(例如脑内淀粉样血管病,CAA),以及其它同时所接受疗法的影响,难于确认lecanemab在这些死亡中的确切作用。目前lecanemab的处方标签和患者用药指南包括对高风险患者的使用警告,并建议增加对像头痛这类警讯的监测和观察。然而,FDA不认为这些潜在严重甚至致命的脑出血风险足够高到排除这类患者使用lecanemab。FDA表示,像CAA这样的病症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相对常见,因此,目前将lecanemab与这类安全风险联系在一起仍为时过早。不过在FDA报告后的问答环节中,一些小组成员的评论暗示他们更倾向lecanemab应有更严格的标签或限制,以进一步保护那些具潜在高风险产生严重脑出血的患者。
咨询会议成员之一,来自哈佛医学院的Merit Cudkowicz博士表示,lecanemab的临床效益证据十分明显,并表示她对早期就看到药物的效果,以及随时间增加的疗效感到印象深刻。“对于像这样没有太多治疗手段的疾病,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变化。”Cudkowicz博士说道。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干眼病新药获FDA批准上市,恒瑞拥有中国权益
6月8日,Novaliq宣布FDA已批准VEVYE(CyclASol,0.1%环孢菌素A制剂)上市,用于治疗干眼病。
CyclASol滴眼液是一种抗炎和免疫调节剂,不含油脂,不含表面活性剂,不含水或防腐剂,具有局部生物利用度高、减少油性滴眼液导致的视力模糊以及提高眼表舒适度的优势。相比同类产品,耐受性和安全性更好,起效更快。
2021年12月,Novaliq公布了一项CyclASol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关键III期临床试验(ESSENCE-2)关键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9天,CyclASol在改善全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tCFS)主要终点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78),71.6%接受CyclASol治疗患者达到缓解,总体角膜染色改善≥3级。所有预设客观体征终点均显示出临床意义上的改善,与对照组显著统计学差异。
安全性方面,试验所有不良事件(AE)的发生数量较低,通常为轻度。
干眼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眼表损伤,患者不仅要忍受诸如干燥感、异物感、疼痛或瘙痒等不适症状,还会因为泪膜不稳定导致视觉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心理健康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表明,60%-90%的干眼病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工作强度以及电子设备普及,干眼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2019年11月,恒瑞以11.6亿美元引进德国Novaliq公司两款干眼病药物CyclASol0.1%环孢素A制剂,SHR8028)和NOV03(SHR8058、全氟己基辛烷),获得中国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独家权利。2023年2月,恒瑞医药已向国家药监局申报SHR8058上市,有望尽快惠及国内干眼病患者。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绿叶制药:血脂康胶囊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
6月8日,绿叶制药发布公告,集团产品血脂康胶囊(血脂康)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用于高脂血症,以及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血脂康是利用现代GMP生产工艺发酵特制红曲制成的纯天然调脂药,目前已经上市20多年。血脂康有调节异常血脂的作用,可降低血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质在肝脏沉积。
相信受环境及生活习惯影响,乌兹别克斯坦的缺血性心脏病、卒中、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高发,是威胁居民健康及寿命的主要因素。根据2019年乌兹别克斯坦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普及调查显示:1869岁,高血糖的发病率为27.1%;1869岁之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3.9%;成年人中46.5%患有高血压;在3070岁的人口中,53%的死亡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在过去五年中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了20%,且趋于年轻化。
公司相信,血脂康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上市,将会对这些疾病起到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造福当地患者。同时,集团将会借此加速推广血脂康至中亚以及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
此外,2019年,集团就血脂康产品先后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包括授予其血脂康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的推广权,以及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就血脂康的国际化推广达成战略合作,期望借助各自在海内外市场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共同携手将血脂康加速推广至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目前,该产品还在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市场有售,血脂康在拉美的市场也在积极开拓中。
(信息来源:智通财经)
 
FDA受理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上市申请,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
6月8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和CRISPR Therapeutics宣布,美国FDA接受exagamglogene autotemcel(exa-cel)治疗严重镰刀型细胞贫血病(SCD)和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同时授予该产品治疗SCD的优先审评资格。新闻稿表示,这也是FDA受理的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上市申请,针对SCD和TDT的PDUFA日期分别为2023年12月8日和2024年3月30日。
Vertex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Reshma Kewalramani医学博士表示,非常高兴FDA接受该申请并授予其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优先审评资格。Exa-cel有望成为首个获批的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他们将继续努力,为正在等待的患者带来具有变革性潜力的治疗方法。
Exa-cel是一款自体细胞疗法,它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体外对来自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编辑,使血红细胞生产高水平的胎儿血红蛋白(HbF)。HbF是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的一种形式,在出生时自然存在,随着婴儿的长大,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换为成人形式的血红蛋白。通过exa-cel治疗,可以提高HbF水平,有可能缓解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输血需求,并减少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患者的疼痛和使人衰弱的血管闭塞性危象。此前,exa-cel曾获FDA授予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病和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的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和罕见儿科疾病认定,并已在欧洲和英国递交上市申请。
2015年,Vertex公司和CRISPR Therapeutics达成战略研究合作,专注于利用CRISPR/Cas9发现和开发针对人类疾病潜在遗传原因的潜在新治疗方法。Exa-cel代表了联合研究计划中的首个潜在治疗方法。根据修订后的合作协议,Vertex公司正领导exa-cel的全球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目前,exa-cel正在进行多项临床试验,包括1/2/3期开放标签试验CLIMB-111和CLIMB-121、长期随访试验CLIMB-131、3期开放标签试验CLIMB-141和CLIMB-151、3b期试验CLIMB-161等。研究人员会从入组试验的患者的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祖细胞,然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这些细胞进行编辑,最后将这些细胞作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一部分回输到患者体内。
此前公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exa-cel具有一次治疗,提供功能性“治愈”的潜力。在接受治疗的44名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42名在随访时间为1.2~37.2个月时,不再需要接受输血,剩余两名患者接受的输血水平分别降低75%和89%。所有31名接受治疗的严重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患者在随访时间为2.0~32.3个月时,均未出现血管闭塞性危象。
公开资料显示,支持exa-cel本次监管提交的关键性试验更新数据将于2023年6月11日在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上公布。
CRISPR Therapeutics首席执行官Samarth Kulkarni博士表示,他们很高兴看到镰刀型细胞贫血病领域创新疗法未被满足的需求和紧迫性得到了FDA的优先审评认可。这对于CRISPR领域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他们期待继续与合作伙伴Vertex公司进行紧密合作,将这一产品带给有需要的患者。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K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胆道癌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FDA受理
6月8日,默沙东宣布K药联合化疗(吉西他滨和顺铂)一线治疗晚期或不可切除胆道癌(BTC)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FDA受理,PDUFA日期定为2024年2月7日。
此次申请主要基于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KEYNOTE-966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化疗相比,K药组合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总生存期(12.7vs.10.9个月;P=0.0034),研究达到主要终点。这也是K药胆道癌第一项顺利完成且成功的III期研究。
BTC(包括胆管癌和胆囊癌)是一组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胃肠道癌症,也是第二常见(最常见为肝细胞癌)的原发性肝癌,占所有肝癌的15%。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1万例BTC新确诊病例和17万例死亡病例。由于这种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大多数(70%)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较差。大约5%-15%的患者只能存活5年。
截至目前,已有6款产品获批用于治疗BTC,但仅度伐利尤可作为一线方案,且度伐利尤是第一款获批用于治疗BTC的免疫疗法。
另有18款产品处于III期研究阶段,但仅K药、恩沃利单抗(康宁杰瑞)、替吉奥(Taiho)、特瑞普利单抗(君实生物)和NUC-1031(NuCana)开发了一线方案,其中替吉奥已完成了2项III期研究(一线治疗)。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6月14日快讯
葶苈子价格:葶苈子前期价格上扬,近日走动正常,行情转稳。目前亳州市场毛统货12元/kg左右,净货14-15元/kg
泽泻价格:市场泽泻受产地走销较快,价格上扬影响,市场有商关注购销,货源小批量购销,行情上扬。现在市场泽泻统货价在20-21元/kg。
红景天价格:红景天近日来货趋紧,有商家批量购进,行情稳步上涨,目前亳州市场大花药厂货80-85元/kg;能加工饮片的大花带皮个子120-125元/kg;带皮片140-150元/kg,去皮个子200元/kg左右。
全蝎价格:市场全蝎来货量不大,零散购销,行情坚挺。现在市场全蝎清水优质货要价格在2500-2600元/kg不等,清水中等货要价2300-2400元/kg不等,一般货2000元/kg左右,盐水货干度质量不一售价从1200-1800元/kg不等。
拳参价格:最近咨询关注商不多,走动一般,行情稳定。现市场拳参甘肃统货价格在30-35元/kg不等,东北拳参售价100元/kg左右。
鱼腥草价格:咨询购销商不多,货源小批量走动,行情稳定。目前市场鱼腥草家种统货价格在6-6.5元/kg,野生统货售价在8-8.5元/kg。
人参叶价格:市场人参叶零散走动,大货需求暂时疲软,购销一般,行情平稳。现在市场人参叶统货价格在50-55元/kg,选货青叶售价60-65元/kg。
人中白价格:冷备小品种,市面需求用不大,购销不快,行情平稳。目前市场人中白统货售价75-80元/kg。
土茯苓价格:近期需求一般,小批量走动,咨询购货暂时不多,目前市场江西土茯苓片售价在35-38元/kg。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6月15日快讯
猪苓,因持货者看好后市,多有惜售心理,持货者喊价坚挺,现市场猪苓多喊价在120-130元之间。
牡丹皮,趋势一直被商家看好,前期行情不断上扬,近期价有所转稳,但行情依然表现坚挺,现市场粉丹皮能切片货多在100元以上,黑丹价格在因质量不等多在50-80元之间。
牵牛子,近期一直有商家寻货,货源批量走销顺畅,行情不断上扬,现市场黑丑价多在10-12元之间不等。
红景天,受野生保护政策影响,关注商家较多,行情不断上扬,现市场红景天大花能切饮片统货价在95元,切好的片价在145元;小花个子价在65元。
蔓荆子,货源处于正常购销状态,商家关注力度一般,行情在坚挺中运行,现市场蔓荆子统货价在100元上下,江西产高含量货价在128-140元之间。
鹿茸,近期货源正常购销,持货者喊价与前期相差不大,但货源质量不等,价格不同,现市场鹿茸花二杠一级货在9000元上下,花二杠二级货售价在8000元上下,质量次的货价在7000元上下。
刺玫果,市场销量不大,目前货源正值青黄不接,多为冷背行销售,近期持货者喊价坚挺,现市场刺玫果大货价在40元上下,冷背行零售价在50元。
大风子,去年受货源入市量少影响,行情一直在坚挺中运行,近期商家关注力度减弱,持货者喊价不及前期,现市场大风子统货多喊价在28元上下。
板蓝根,今年有商家关注,货源批量走销顺畅,行情表现坚挺,现市场板蓝根因质量不等多在18.5-20元之间。
马勃,可供货源有量,近期走销一般,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马勃统货价在70-75元之间。
玛咖,市场可供货源有量,因质量不同,价格不一,货源走销量相对不大,现市场玛咖进口黑玛咖一般货价在85元,好一些的售价在120-150元,优质货价在200元;国产质量不佳货在18元上下。
黑蚂蚁,市场多虫类专营商经营,近期货源正常购销,行情继续保持平稳,现市场黑蚂蚁一般统货售价在115-160元之间,大个货价格在300元。
(信息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3/6/16 15:15:03      阅读1942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