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7 8:34:00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投资动向
云舟生物和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建立战略合作
近日,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和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基于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领先的平台与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意向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以期加速基因递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战略合作将结合云舟生物的基因递送领先技术及行业洞见和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具有行业优势地位的综合工艺生产解决方案,共同开发和优化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几种基因递送载体临床前和临床生产流程,包括质粒、慢病毒、AAV和LNP-mRNA等,将在生产规模扩大、过程质量测试和控制以及降本增效等方面深入展开合作,携手探索建立行业领先方法和工艺,为行业提供更多研发工具、完整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旨在更全面和系统攻克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云舟生物首席科学家蓝田博士表示,丹纳赫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品、技术和应用具有领先的优势,云舟生物在基因递送和基因药物研发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积累和洞见,十分期待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为公司目前超过5万名以及未来更多的科研和临床用户,在基因递送上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以及更加全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加速生命科学研究,降本增效提高基因药物的可及性。
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表示,基因科学研究和全球的细胞与基因药物都在蓬勃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基因药物获批上市;云舟生物是在基因递送研究和基因药物行业优秀的合作伙伴,希望本次的合作,可以加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双方提升,为客户和行业都带来重要的技术和生产的服务和赋能。
签约仪式后,云舟生物与丹纳赫合作组织了粤港澳大湾区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沙龙,卫健局、云舟生物、丹纳赫、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产业资本等各方代表就大湾区地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生态所面临的关键瓶颈及破局之道主题展开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围绕政院企合作及沟通机制、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制度完善机制、产品引进制度、创新激励制度、人才激励等内容展开积极的讨论。
(信息来源:美通社)
 
美敦力与唯医骨科达成战略合作
5月21日世界脊柱健康日,“远见卓识”数智骨科创新生态高峰论坛在江苏常州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上,美敦力中国骨科与神外业务集团首次推出AiBLE™数智骨科创新生态理念,期待以开放、包容、共创的模式,与临床专家、医疗机构、产业同道携手打造面向未来的中国数智骨科创新生态圈。
作为创新生态建设的序曲,当日美敦力与唯医骨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字化培训、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服务、数据平台建设等各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数智骨科创新概念,联合打造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创新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持续拓展数智骨科生态圈,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大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老龄化、城镇化以及人民群众对于医疗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医疗保健支出将持续提升,中国未来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疗市场,骨科医疗临床需求也将持续扩大。随着智能设备临床使用的不断普及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拓展,数智骨科成为临床发展的新趋势,也必将为中国骨科发展带来新机遇。
美敦力作为全球骨科创新的引领者,多年来持续引进先进产品,推动疗法创新,投入临床教育,更是积极打造整合内植入物与智能设备的协同生态,持续推动Surgical Synergy™智能骨科一体化的临床应用与普及。近年来,更是持续致力于提升本土研发、生产能力,在美敦力、康辉的双品牌战略下,深耕中国市场。
唯医骨科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骨科行业数字化科技发展,是集教育培训、精准推广、手术诊疗、临床科研于一体的“一站式”骨科服务平台,旨在为中国骨科行业打造高效、普惠且创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美敦力中国骨科与神外业务集团与唯医骨科的这一战略合作将基于双方自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探索共建数智骨科创新生态圈的协同创新模式,服务临床医生,促进学科发展。
唯医骨科,北京欧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刘峥嵘女士表示,“唯医骨科将利用领先的骨科领域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完善的数字化连接和服务能力,全面赋能整个骨科器械产业链。未来,我们将与美敦力携手推动中国骨科的数智化发展。”
本次论坛上,美敦力正式发布了AiBLE™数智骨科创新生态理念。旨在基于已有的智能骨科一体化平台、产业链能力、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开放、包容、共建的态度,积极搭建产学研医协同平台,与行业内临床专家、医疗机构,合作伙伴等,共同开发手术室智能协同、专病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医疗信息化等前沿技术,全面赋能骨科向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服务。
“数智化是我们看到的机会,也是我们深信的未来,我们期待能在医疗数字化转型的黄金赛道上构建中国的数智骨科创新生态圈,与临床医生与行业伙伴携手,助力中国骨科的未来发展,”美敦力副总裁兼中国骨科与神外业务集团总经理于婧表示,“此次与唯医骨科的战略合作,拉开了我们与行业共同深耕骨科数智化、打造行业新生态的序幕。本着融合创新,开放共赢的宗旨,美敦力希望能与行业携手,以创新服务临床,造福患者,共同开创中国数智骨科产业发展新纪元!”
(信息来源:美通社)
 
2.5亿美元,晶泰科技与礼来达成国内AI药物研发最高金额合作
5月31日,AI制药公司晶泰科技宣布,与礼来签署AI小分子新药发现合作,预付款及里程碑总收益可达2.5亿美元。
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透露,这是目前国内单个AI新药研发管线金额最高的合作。
根据协议,晶泰科技将利用其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ID4Inno™,帮助礼来从头发现一个有First-in-Class潜力的新药,填补临床空白,之后再由礼来进行临床前开发、临床开发和后续商业化。
礼来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制药企业之一,选择与晶泰合作,证明中国AI制药技术和企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晶泰已与全球排名前20药企中的17家有合作,未来会与更多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进行新药研发合作。
“未来,AI制药一定会成为药物研发的基础设施。”温书豪说。
在医药研发行业,成功研发一款新药平均需要耗时超过10年、10亿美元。AI制药技术的加入,则可以通过快速精准地确定靶点、筛选最佳化合物分子、预测药代动力学性质、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各环节周期,降低企业研发新药成本投入。
晶泰科技CEO马健提到,晶泰科技打通了智能算法与机器人实验的数据闭环,在挑战全新靶点上具备技术优势、成功经验。ID4Inno™搭载了晶泰科技的高精度计算化学算法与500多种AI模型,可以针对靶点探索超大规模的可成药空间,对多种药物性质进行设计和筛选。
(信息来源:经济观察网)
 
资本竞合
PharmEnable获750万美元Pre-A轮融资
5月23日,“PharmEnable”完成Pre-A轮融资,总金额为750万美元。该轮融资由MP Healthcare Venture Management领投,Wren Capital、Martlet Capital、O2h Ventures以及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eed Funds跟投。
PharmEnable是一家专注于化学新体、化学衍生物和复杂化学结构的药物研发公司,以开发治疗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新一代小分子药物为目标。据悉,本次融资所得资金将用于推进PharmEnable在肿瘤学和神经病学方面全资项目与合资项目的组合发展以及支持其研究平台的进一步拓展。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金斯瑞旗下合成生物公司完成2.5亿元融资
5月28日,金斯瑞生物宣布旗下工业酶公司百斯杰完成2.5亿元融资,投前估值21.5亿元,投后估值24亿元。其中,高瓴资本领投1亿人民币。
南京百斯杰成立于2013年,为金斯瑞的合成生物学业务板块,聚焦工业酶产品,广泛应用于淀粉糖、有机酸、氨基酸、酒精、啤酒、纺织等领域。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凌科药业宣布完成2亿人民币C1轮融资
5月31日,创新药研发公司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宣布顺利完成2亿人民币的C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盛世投资、泰珑投资与联东投资共同参与。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凌科药业核心产品的临床开发。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凌科药业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聚焦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致力于小分子FIC与BIC类药物研发的全球医药创新领军企业。公司核心团队拥有平均超过20年的新药研发或医药领域工作经验,在药物化学,生物学,临床与商业开发等方面积累深厚。公司在研管线布局上注重创新性与差异化。以第二代高选择性和第三代组织特异性JAK抑制剂的开发为核心,同时探索创新靶点成药性的可能。目前,公司产品有4个适应症处于临床II期,临床数据优势明显,其中多个管线即将进入临床III期。其他在研管线目前临床数据和临床前数据均十分优异,在多个适应症领域有能够成为BIC/FIC药物的潜力。背靠自身免疫疾病及肿瘤巨大市场,公司未来商业化潜力可期。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泽安生物(LTZ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由启明创投领投的超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5月31日,泽安生物(LTZ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由启明创投领投的超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泽安生物成立于2022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为李金泽博士(Dr.Robert Li)。基于反向转化科学和新兴的肿瘤微环境生物学,泽安生物致力于开发既能克服耐药和复发、又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力的新一代免疫疗法。该公司目前正在潜心研发广谱天然免疫细胞多功能衔接抗体平台,并计划今年完成该平台的临床前验证和首款药物分子的IND-enabling工作。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市场风云
 
本土企业争相布局抢占AI赋能高地
进入2023年以来,在AI赋能药物发现领域,多个技术平台密集发布,其中大多数集中在3月下旬发布。今年一季度国内发布的技术平台及其功能如下。
1.天壤XLab:xCREATOR
天壤XLab在2022年9月推出蛋白质设计工作台xCREATOR后,又于今年1月率先升级xCREATOR的蛋白质设计模块。此次更新重新定义了用户基于工作台的创造力,原来只能围绕“功能目标”展开设计,更新后的平台可以进行自由设计、复合体设计、对称蛋白质设计等更多样的结构生成。
2.英飞智药:PharGPT
2月14日,英飞智药宣布,公司与北京大学共同研发的药物设计版ChatGPT工具PharGPT已集成到PharmaMind客户端V3.8版本中。
PharmaMind是集成人工智能和计算模拟设计技术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目前已经发布了两个内部版本用于新药研发。经过实际用户场景的内部打磨,PharmaMind V3.0开始对外发布实用的功能模块。
3.晶泰科技:XtalDynamics
3月3日,晶泰科技发文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实验室自动化系统XtalDynamics。
采用人机结合模式的XtalDynamics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实验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智能分析与调度系统远程操控百台规模自动化工站和AGV小车,同时提升实验过程和物料传送的效率。系统可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并实时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结果,有效保证了实验记录的及时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4.星药科技:M1平台
3月3日,星药科技M1平台升级。
M1是星药科技自主研发的、面向药物发现和设计的Al驱动智能计算平台。其结合了人工智能和经典物理学原理,可快速准确描述分子和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精确计算目标药物分子和特定靶标的结合自由能,突破了经典计算模拟方法。
M1平台的自由能微扰模块GFEP和分子对接模块GDock也在实际管线研发业务中展现了优越性能。本次M1升级上线的高通量分子对接版本。经过计算资源和工程优化后,对接打分可达到30万分子/小时/GPU(不含构象生成)的速度,采用单个GPU一天半时间内即可完成千万级分子库的筛选。
5.明度智云:MSP
3月17日,明度智云正式发布明度科学平台(MSP),旨在构建药物研发基础设施,提高药物研发效率,降低药物研发门槛。明度科学平台作为生命科学统一平台,创新性地打通药企和CXO企业,面向药物研发全业务流程,以丰富的应用组合实现数据高效融合,解决药物研发遇到的挑战。
6.阿尔脉:PatMap
3月21日,阿尔脉PatMap专利解析软件上线。PatMap是阿尔脉基于并行计算、虚拟化等技术构建的交互便利、高度自动化的专利解析软件。整个系统建立在标准的B/S架构基础上,支持Chrome等主流浏览器,可操作性强。PatMap集合了数据缓存、对象存储、容器化、微服务、消息机制、应用虚拟化等多项先进的开发技术,通过调用云计算部署模式,可动态调度系统资源,满足不同的业务场景需求,支持高并发并同时兼顾服务的可靠性。
7.深势科技:RiDYMO
3月23日,深势科技发文介绍了RiDYMO平台。RiDYMO平台是基于Reinforced dynamics(RiD)算法开发的专注于解决“难成药”靶点的动力学平台。对比其它动力学算法和平台,RiDymo最核心的优势体现在模拟采样效率上的巨幅提升,同时充分结合神经网络的高维表示能力,在复杂的生物大分子体系中高效捕捉动态的构象变化,在相对可控的算力资源和模拟时长条件下就可以让蛋白真正“动”起来。
此前的2022年10月29日,深势科技在上海发布了新一代药物计算设计平台Hermite。Hermite致力于为药物研发工作者提供CADD中数据、算法、算力三位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8.百图生科:AIGP
3月23日,百图生科发布生命科学大模型驱动的AIGP——AI Generated Protein平台,旨在将这一技术平台的能力与行业伙伴分享,利用设计创新蛋白质的能力,共同研发更多的前沿药物和其他生命科学项目,也通过挑战性的新任务,驱动AIGP平台的技术进步。
目前,百图生科AIGP平台设置了3类功能模块,分别是Function to Protein Design(F2P,根据结构、功能、可开发性等功能指标设计/优化蛋白质)、Protein to Protein Design(P2P,给定抗原等目标蛋白,设计与之以特定方式结合的抗体等蛋白),以及Cell to Protein Design(C2P,给定细胞,发现调控细胞功能的靶点蛋白并设计相应的调控蛋白)。
9.碳硅智慧:DrugFlow1.0
3月24日,新药研发领域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碳硅智慧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药研发平台DrugFlow1.0正式发布。
DrugFlow涵盖靶标发现、苗头化合物发现和先导化合物优化等环节,集成了世界领先的靶标发现、活性预测、成药性预测、分子生成优化、虚拟筛选、AI建模等模块,帮助药化专家更高效便捷地找到潜在成药分子。
此次发布的DrugFlow1.0版本,主要发布了活性预测、成药性预测、分子生成、AI建模四大功能。
10.杭州生奥信息:MolProphet
3月23日,杭州生奥信息发布药物发现平台MolProphet。
该平台包含了整体分子优化(以扩展活性结构,实现骨架跃迁为目标)、基于母核优化(保留关键结构,提升活性与类药性)、基团优化(通过对指定药效团优化,实现属性的定向提升)等多项功能。
11.腾迈医药:TandemViz
3月28日,腾迈医药发布TandemViz1.0版本。TandemViz可以为腾迈不断增长的新药研发客户群体提供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和高效的团队协作工具。
客户可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工具平台,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即可调用腾迈的计算工具套件,并实现实验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的可视化无缝集成。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市场分析
 
ChatGPT在药物发现中能帮我们做些什么
近年来,AI制药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新晋热门赛道。2023年ChatGPT的爆火,让人们看到生成式AI在制药领域应用的多种新可能。
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最先进的语言模型。创建者OpenAI在测试阶段免费提供了原型软件,并鼓励用户分享他们的反馈。随着ChatGPT的广泛覆盖,人工智能的学习迭代及其在新药研发实践中的探索迅速升温。本文初步探讨ChatGPT对药物发现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ChatGPT在药物发现方面的未来前景
药物发现是一个非常困难和复杂的过程,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物复杂性,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分子水平上理解人体如何工作相当困难;二是高失败率,大多数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最终未能获批上市;三是药物发现过程漫长且成本高昂,将一种新药推向市场可能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花费数十亿美元;四是严格的监管要求,药物研发的过程受到严格监管,药物必须经过一系列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才可能被批准上市。此外,许多已知的药物靶点已经被开发,而寻找新的靶标变得越来越困难。
近年来,CADD(计算机辅助药物研发)以及AIDD(AI辅助药物研发)在加速新药研发进展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不少研究机构和企业采用CADD/AIDD辅助进行研发。作为生成式AI技术的代表,ChatGPT在药物发现方面有以下前景。
识别和验证新的药物靶标ChatGPT可以应用于科学文献的数据集,并用于生成给定疾病或生物靶标的最新研究总结。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识别新的潜在靶标,或更好地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
设计新药ChatGPT可以应用于已知药物分子的数据集,并用于生成具有相似性质的新化学结构。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成功几率更高的新先导化合物。
优化药物特性ChatGPT可用于预测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并支持早期药物发现中化学库的虚拟筛选。
评估毒性ChatGPT可以在毒性数据的数据集中进行应用,并用于预测新药的潜在毒性作用。
生成药物相关报告和论文ChatGPT可以应用于药物相关论文的数据集,并用于生成总结特定领域研究现状的报告和论文。
通过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大量数据并产生新的知识,ChatGPT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作出更明智的决定,加速药物发现过程。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只是药物发现中使用的许多工具中的一个,它不能替代实验验证和临床试验。然而,它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大量数据和产生新的知识,从而显著加快和改善药物开发过程。
ChatGPT在药物研发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传统的创新药物研发,是通过对大量化合物进行实验筛选,找到有活性的药物先导化合物。而使用计算化学方法的药物发现,是基于物理原理和应用计算机算法来帮助发现新药。它涉及使用计算机模拟和建模技术来预测潜在药物分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这些方法可用于了解蛋白质和其他生物靶标的结构和行为,设计和优化能与这些靶标结合并调节其活性的新化合物。可以说,计算化学通过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来筛选大量化合物,预测其潜在的疗效和毒性,并确定新的先导化合物用于进一步开发,在现代药物发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可使研究人员能够设计选择性更强、副作用更少的新药,以及从分子水平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并优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在使用计算化学方法的药物发现过程中,ChatGPT可能起到以下十方面作用。
计算化学物质的多样性(multiplicity)当使用者询问Zn的多样性时,ChatGPT给出了正确的答案:“Zn是原子序数为30的过渡金属,它的电子构型有30个电子。Zn的电子构型为[Ar]3d^10 4s^2。由于所有的电子都在轨道中配对,Zn的multiplicity为1。这意味着HOMO中的所有电子都是配对的,分子中没有未配对的电子。”可见,ChatGPT可以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量子力学计算中确定各种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与AutoDock对接ChatGPT成功给出了AutoDock(分子模拟软件)的输入文件,还解释了其中提到的参数。
查找PDB文件ChatGPT在PDB(蛋白质结构数据库)搜索中也很有用。例如,它可以提供金属蛋白、与DNA结合的蛋白、刺突蛋白等的PDB ID。然而,ChatGPT未能回答复杂的问题。
给出Fasta序列Fasta是一种基于文本用于表示核酸序列或多肽序列的格式。ChatGPT可以给出Fasta序列但不能比较Fasta序列。在这种情况下,ChatGPT无法提示Fasta序列,然而它建议可以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得Fasta序列。
ADMET特性关于药物的ADMET(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特性,ChatGPT只能给出已知药物的特性,这些内容可以很容易地从各种药物数据库中获得。
文献检索帮助ChatGPT的一个主要应用是文献检索,并列出与主题相关的具体结果。
对接代码ChatGPT可以帮助编写基本代码,这一功能可在药物发现的许多方面广泛使用。
检查剽窃ChatGPT可用于检测剽窃,使研究成果顺利发表。
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ChatGPT可以使用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集成到程序或应用程序中,允许开发人员输入文本并接收模型生成的响应。可以使用Python、JavaScript和C#等编程语言访问API。此外,OpenAI团队还发布了模型的预训练版本,可以使用称为转移学习的过程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
创新是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部分,只有提出不同的问题才能做到创新。在这一方面,ChatGPT对于帮助药物研发人员提出新颖的想法非常有用。
ChatGPT在药物发现方面的局限性
当然,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一样,ChatGPT所提供的答案在准确性、广泛性方面仍存在局限,在药物发现方面也不例外。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依赖于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如果数据不完整、存在偏倚或不准确,则模型的预测可能不可靠。
缺乏实验验证ChatGPT可以生成预测和假设,但不能进行实验或测量化合物的性质。因此,模型作出的预测需要实验验证。
对潜在生物学的理解有限虽然ChatGPT可以生成类似人类语言的文本,但它不理解它正在模拟的系统的潜在生物学意义。因此,模型做出的预测可能并不总是反映系统的真实复杂性。
可解释性有限ChatGPT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一样,可能难以解释,且不清楚模型是如何得出特定预测的。
处理不确定性的局限性ChatGPT是一种确定性模型,不能解释数据和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缺乏透明度ChatGPT是一个黑盒模型,很难理解和解释模型的内部工作原理,这会使模型的预测难以信任。
总之,ChatGPT是一种强大的语言模型,可以协助药物发现。通过处理和生成类人文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识别新的潜在靶标,更好地了解研究现状、以及设计新药、优化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然而,要注意的是,ChatGPT只是药物发现中使用的许多工具中的一个,它并不能替代实验验证和临床试验。此外,它不能进行复杂计算,如模拟和分析分子水平研究。尽管如此,ChatGPT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它有可能显著加快和改善药物开发过程。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变“轻"的药品数智新零售能否起飞
卖药不用人,买药不出门,处方药入24小时自动售药机
近日,自动售药再次引发关注:首个数字化药仓落户上海浦东前滩。这是一套设置于药店门口的全天候全自动无人自助购药设备,顾客在各大外卖平台直接下单,自动分拣设备快速取货,将订单药品运输至打包机中完成电子小票生成和塑封并放入交接柜,由外卖骑手凭码取递,解决人工拣货慢、外卖员取错货等问题。包括处方药在内,越来越多的零售药品将实现买药不出门、卖药不用人。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智能销售掀起新浪潮。山东、湖北、浙江、福建、甘肃等省陆续发文,支持具有互联网药品销售资格的药店通过自动售药机售药,甚至在机场、车站、旅游景区、商业区等场所设置自动售药机提供24小时服务。自动售药模式正在重塑生态,并对部分线下实体店产生冲击。
由于网售处方药需药店在岗药师审核,顾客深夜购买处方药如何实现?浦东打通互联网诊疗和药师远程审方功能,自动售药机可全天候在处方医生和审方药师的指导下合理购买使用处方药。智能售药正不断顺应需求,并改变零售格局。
从需求端看,目前全国62万多家药店,夜间门店数量占比约为1.5%;而头部连锁药房及各大平台统计的线上订单量数据显示,国内夜间购药订单量约为白天购药订单量的60%70%。可见,如果有需求无供给,夜间购药需求就无法及时满足。而在供给端,尽管监管部及020等平台推荐24小时售药,但夜间人工运营成本高;工业厂家尚未真正布局与投入,连锁药房自身拓展的智能药柜服务还难以提供24小时客服与设备更新、维护等服务。“在此背景下,智能售药机应运而生。”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无人售药机的相关文件。针对性管理规范存在诸多差异,对零售药店尤其是中小连锁及单体药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高铮在智能药柜领域实践了3年,“按1台/公里的商圈逻辑进行蜂窝结构式布点,设备方免费提供药柜设备维护、客服及运营服务,合作商家在店内出1平方米设备场地,订单成交收益按比例分润,合力服务消费者。从实践效果看,处方药销售环节需先方后药’,通过智能药柜小程序及饿了么、美团等平台直接跳转到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医院完成真实合规、可追溯的开方、审方流程,然后平台实现在线支付或医保报销结算,由平台骑手配送至消费者,交易全过程数据信息均留存核验。"据介绍,智能药柜后台数据显示,药柜线上购药订单结构中,约13%的比重为处方药。网售处方药政策有条件放开后,各地政策执行层面逐渐拉平,会进一步推动各类药品占比提升,未来各地自动售药机处方药的订单量占比或快速增长。
“医+药+慢病''延伸价值链
据悉,上海首个数字化药仓近10平方米封闭空间内摆放1000多种药品,店内坪效大增。智能售药市场不断壮大,将给实体药店带来怎样的挑战?
高线城市处方药在O20药品零售市场占比持续上涨。截至今年一季度,处方药在医药电商020市场规模逼近OTC。“处方药院内市场转院外零售市场,核心在于操盘手及人员结构与专业能力建设的水平,如零售终端的专业诊断能力、联合用药及处方药用药服务能力都很重要,慢病处方零售化、零售学术化、学术普通化是大势。站在厂家角度,建设高强度的学术证据是根本。”华润三九康复部OTX总经理李庆云如是说。
从以上角度讲,智能药柜需以流量为主,注重服务属性,结合行业专业性联合做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且建立稳定的交付生态圈,是分食巨大市场机会的前提。
“夜间用药多属于应急用药,低频量少,小规格会是主流。78%的订单为本地生活送上门流量,22%的订单为现场药柜购买。"高铮表示,从他们公司投放在河北、天津及山东等地的上千个点位来分析,占比高的品类以感冒用药、性福生活、妇科用药、男科用药、消化系统和儿科用药等为主,坪效交易额可达传统连锁的10倍。
另悉,中联医药在浙江的无人智慧药房销售包括处方药和医疗器械等在内的800余种产品。如果把视野再向前推,实体店客流量将会进一步下降,不少规模较小的实体药店直言,“新渠道不断延伸,进一步挤压了单体店在采销两端的活动空间,加之小企业难以抓住高附加值的创新药,靠贴牌模式抵御不了大连锁和线上渠道的冲击。”
广西一心医药集团董事总经理蔡双表示,“新渠道不断进化,医+药+慢病产品延伸是连锁药店要考虑的,尤其抓住处方外流机会,不断强化实体药店的专业化药事服务能力。此外,门诊统筹新政落地后,如何找出品类的延伸增长点也是亟待突破的。目前,慢病品类增长远高于其他品类增长,集采及国谈等慢病、特药产品带来新的机会,服务仍是第一抓手。”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运作管理
 
疫苗技术开发合作合同主要条款的设计要点
近年来,国内疫苗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广阔的市场前景催生了大量的疫苗技术开发合作项目。疫苗技术开发专业性强、行业监管较严,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合作合同进行合规设计,以降低纠纷出现的概率,防范法律风险。
技术开发涉及全过程 合作形式多种多样
疫苗注册前的研发过程可以分为临床前研究、产品中试、临床试验申报及临床试验几个阶段。
在疫苗技术开发合作过程中,合作各方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与特长领域,因阶段的不同研发技术合作的形式会有所不同:有的是设立合资项目公司,有的是签订技术合作合同,还有的是后续通过收购或合并方式开展疫苗研发。其中,设立合资公司与收购的形式,通过引入公司这一治理工具,将技术合作从单纯的合同关系转化为了组织关系,统一的法人主体也掩盖了双方可能存在的争议、矛盾。而疫苗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则直接、简明地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由于不采取公司的方式进行合作,因此对合作合同的条款表述,需要更为严谨、周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八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以及参考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中对“合作研发”的表述,疫苗技术开发合作主要是指主体之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合同法律关系,并基于此共同完成研发项目的活动。
核对条款完整性 明确合作各方权利义务
出于完善考虑,疫苗技术开发合作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民法典》中合作研发合同的要点,并且尽可能地将上述要点明确细化。具体明确约定合作各方进行合作研发的内容,详细约定合作各方权利与义务,使合同的约定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有关内容约定不明确或相关内容必须待合作推进后才能明确的,可以通过签定补充合同的方式作进一步约定,或通过合作方签署确认函的方式对未明确约定的要点进行进一步明确。
明确研发成果保护方式 厘清各方风险责任
在疫苗技术开发合作的不同阶段,双方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研发成果,其中有一些是采用申请专利的方式来对合作研发的技术成果进行保护,也有一些可能是以技术秘密的方式来进行保护。这种情况下,签订合同的双方需要准确认识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间的差异,不能笼统地将合作成果的保护简单描述为“所有权”“权益”等字样,以避免对合作研发成果的保护形式及权益分配产生认识上的分歧。
不采取公司模式时,“合作研发失败情况下,各方投入的合作研发成本该由哪一方来承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风险分担的常见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归责原则、风险收益对等原则、有效控制原则、风险管理成本最低原则、风险上限原则、直接损失承担原则、动态原则、风险偏好原则等。
实际上,在疫苗合作开发的多个阶段,必然会有一方的投入大于另一方的时候。如合同约定前期研究到中试生产批以A公司为研发主体,而B公司在向A公司支付一半研发费用后,A公司才开始研发行为。此时如果中试阶段研发失败,成本应当如何承担(或结余应当如何处置)就存在争议,如按归责原则,失败的风险应由A公司承担;但如按公平原则,A公司在开发的同时不仅同样支付一半的研发费用,还需要承担额外的成本,因此其承担的风险也应当相应降低。
因此,合作合同需要包含技术风险条款,包括明确技术风险的定义和界定方式、明确技术风险存在后的责任承担主体及负担比例。明确技术风险的定义和界定方式的意义在于,避免出现合作研发事实上已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但研发仍在继续进行的情形,进而导致研发费用无意义增加,造成合作双方的经济损失进一步扩大。
明确研发成果验收标准 确认成果归属和利益分配
“验收标准和方法”是《民法典》对于技术合作合同列举内容中重要的一项。疫苗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当中也会涉及按研发成果情况阶段性投入资金的相关约定,此时明确相应研发成果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至关重要。如果双方不能就研发成果的验收标准和方法作出明确约定,在双方对研发成果要求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争议。研发主导方应当尤其重视研究成果的验收标准及方法,同时约定在双方验收出现争议时引入第三方机构、成果提交后既不提出异议也不验收视为通过验收等条款,以保障自身权益,并维护合作合同的可期待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合作完成产生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优先根据合作开发各方的约定确定,若各方未明确约定,则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因此,除了研发成果的保护方式以外,相应的成果归属也是合同必须明确的问题,其中尤其要注意阶段性开发成果的权属问题,将“未经其他合作研发方同意,擅自将阶段性开发成果申请专利”列入违约情形中。
实践中,合作研发成果权属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大多数纠纷涉及合作研发专利权权属及后续收益分配的问题。目前,对于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合作研发各方既可能约定归一方所有,享有专利申请权的一方对另一方作出适当补偿,也可能约定合作研发各方分享技术成果的份额以及各自享有的专利申请权。而至于后续收益分配的问题,要点在于明确疫苗合作开发的收益类型及计算问题,如疫苗本身作为商品的销售额,过程中知识产权成果专利实施、许可实施、处分产生的收益,以及双方对这些数额的存放方式与交付方法等。在此,建议明确约定合作研发的成果分配和收益分成,如约定合作研发成果为共有,则尽量与合作方就共有专利的实施、许可实施、处分、维持及保护等问题作出具体的约定。
此外,还需要注意对后续开发成果的权属及收益分配加以明确。后续开发指合作研究各方利用合作研发技术成果进行继续研究和改进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八百五十条有关技术合同无效的规定、第八百六十四条有关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限制性条款的规定,法律禁止“垄断技术”“限制技术竞争”或“阻碍技术发展”等行为,非法垄断技术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不得限制技术竞争和技术发展。据此,限制技术改进的条款是无效的,虽然合作各方可以约定研发成果归一方所有,但是不能因此限制其他方利用本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进行继续研究和改进,否则该约定可能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因此,合作各方需要对各方能否单独使用或授权第三人使用研发成果进行后续开发,以及对后续开发成果的归属、使用、收益分配等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约定。在疫苗技术开发合作合同的拟定中,尤其需要注意如何界定“研发成果”与“后续开发成果”,对于专利,可以从权利要求书要求的保护范围入手,综合评判后续开发成果的技术特征、和背景专利的异同之处。而至于较为隐蔽、模糊的商业秘密,则建议通过列举情形的形式明确后续开发的红线清单,以避免出现后续开发侵权争议。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注意符合监管要求
在不同的合作阶段,存在各种需要履行的程序、满足的要求,而在研发主体随阶段变动的情况下,应当根据疫苗生产的流程,约定各方不同阶段下符合监管要求的义务。如临床试验开始前,申办者应当向药监部门提交相关的申报临床试验的资料,并获得临床试验的许可,否则未经许可进行临床试验,会涉嫌行政违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应遵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如不遵守相关规范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视情况予以限期改正、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员也可能处以罚款或者竞业限制的处罚;申办者亦对药物不良反应有报告义务,未及时调整临床试验方案、暂停或者终止临床试验,或者未向国务院药品监管部门报告的,同样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临床数据造假的将面临追究行政乃至刑事责任等。
即使在合同约定下,有时该类义务的区分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如“临床批件申报由双方共同完成、临床研究以某方为研发主体,新疫苗注册由双方共同完成”的安排当中,如果虚假的临床试验数据主要是由研发主体伪造的,那么另一方是否要因为未尽到注意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建议合同中对合规义务特别进行明确,以避免无法掌握具体情况的一方承担相关责任。同时,应加强合规化培训,引导参与方提高合规意识。对此,业内已有学术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合同共识,善用共识能提高合同审查的效率。同时,建立临床试验合同模板,可以减少合同遗漏的关键条款,提高合同谈判效率。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科技研发
百济神州PD-1抑制剂在中国获批第11项适应症
5月23日,百济神州宣布其PD-1抑制剂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联合紫杉醇和铂类药物或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本次获批是基于RATIONALE306试验(NCT03783442)数据。该试验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的全球3期临床研究,在亚太、欧洲和北美的研究中心共入组649例患者,旨在评价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ESCC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获FDA批准临床试验
5月26日,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称,已获FDA批准,即将开启首次临床试验。消息一出,马斯克火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这则喜讯,并表示“Congratulations!”Neuralink的获批意味着人体脑植入物将首次进入到临床研究。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腾盛博药宣布用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类疾病的长效注射剂BRII-297的1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腾盛博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rii Biosciences Limited,一家致力于针对患者需求未被满足的疾病开发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和治疗选择的生物技术公司,6月1日宣布评估BRII-297的1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接受给药,BRII-297是一款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各种焦虑和抑郁类疾病的首创长效注射剂(LAI)。此项1期研究正在评估BRII-297在澳大利亚健康志愿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
"我们期望通过1期临床试验数据继续推进BRII-297的开发,进一步评估我们的长效技术是否能够为患者在精神健康旅程中提供差异化的治疗选择,"腾盛博药新药研究负责人徐连红博士说,"我们认为,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顺从患者意见和偏好,以便患者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所需的护理。通过我们的内部发现机制,我们严谨设计BRII-297以及管线中的其他长效治疗药物,旨在改善结果并消除社会歧视。"
BRII-297是一款内部发现的新化学实体(NCE)。它是一种新型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阳性变构调节剂(PAM),具有LAI剂型,旨在快速、深度且持续地减轻症状,有可能为焦虑和抑郁类疾病患者提供治疗依从性和便利性。
关于焦虑和抑郁类疾病
2019年,近10亿人患有精神健康障碍。自COVID-19大流行出现以来,焦虑和抑郁类疾病惊人地增加了25%。尽管精神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且科学创新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敞开了大门,但社会耻辱和歧视仍然是获得和接受精神疾病护理的重大障碍。
关于BRII-297
BRII-297是一款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各种焦虑和抑郁的首创长效注射剂(LAI)治疗候选药物。通过内部发现,BRII-297作为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阳性变构调节剂(PAM)发挥作用,是一种已经被证实的作用机制,已知其有可能恢复各种抑郁和焦虑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GABAA受体功能的"正常"水平。
关于腾盛博药
腾盛博药(股票代码:2137.HK)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针对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治疗手段有限,以及给患者带来严重社会病耻感的世界最常见的疾病开发创新疗法。公司专注于传染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正在推进一条涵盖多种独特候选药物的产品管线,并通过领先的项目开发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新型功能性治愈方案,和针对产后抑郁症(PPD)的首创治疗方案。在富有远见卓识和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带领下,公司在位于罗利-达勒姆、旧金山湾区、北京和上海的主要生物技术中心开展业务。
(信息来源:美通社)
 
阿斯利康PD-L1单抗一线子宫内膜癌III期临床成功
5月26日,阿斯利康公布III期DUO-E研究的高水平阳性结果。在新诊断的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与标准治疗化疗相比,Imfinzi (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之后使用Imfinzi+Lynparza(奥拉帕利)或单药Imfinzi作为维持治疗,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Imfinzi联合Lynparza作为维持治疗有更大的临床获益。
DUO-E研究(GOG 3041/ENGOT-EN10)是一项三臂、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699例新诊断或复发的III期或IV期上皮性子宫内膜癌(不包括肉瘤)患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每3周一次的1120mg Imfinzi或安慰剂治疗,并联合标准治疗铂类化疗。停止化疗后,患者接受每4周1次的1500mg Imfinzi或安慰剂作为维持治疗,或者与300mgBID Lynparza或安慰剂联合使用,直到疾病进展24个月。
试验的双重主要终点为Imfinzi+安慰剂组vs.安慰剂组和Imfinzi+奥拉帕利组vs.安慰剂组的PFS,错配修复(MMR)状态是分层因素之一。关键次要终点包括OS、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该试验在包括美国、欧洲、南美和亚洲在内的22个国家的253个研究地点进行。
在本次分析时,总生存期(OS)数据尚不成熟,然而,两种治疗方案都有良好的获益趋势。
Imfinzi联合化疗和Imfinzi联合Lynparza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先前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和已知的单个药物的情况大致一致。阿斯利康表示,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这些数据,并将与监管机构进行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女性癌症,2020年确诊患者超过417,000人,死亡人数超过97,000人,预计到2040年确诊人数将增加近40%。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癌症尚未发生转移时确诊,此时通常可通过手术和/或放射治疗进行治疗,5年生存率很高(约95%)。然而,疾病晚期(III-IV期)患者通常接受化疗,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降至20-30%左右。
在一线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这一适应症上,阿斯利康面临着来自默沙东和GSK的竞争。
今年3月27日,默沙东公布了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联合标准化疗(卡铂和紫杉醇)治疗III-IV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III期NRG-GY018研究PFS结果。与单纯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将pMMR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46%(HR=0.54,95%CI:0.41-0.71,P<0.00001);将dMMR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70%(HR=0.30,95%CI:0.19-0.48,P<0.00001)。
同日,GSK公布了PD-1单抗dostarlimab一线治疗子宫内膜癌的III期RUBY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患者的PFS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GSK表示,基于该研究的积极数据,将在2023年上半年提交dostarlimab一线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上市申请。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海正药业HS336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近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HS336片(10mg、50mg)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HS336是一种SHP2小分子抑制剂,可将SHP2锁定在自抑制构象,阻止PTP催化中心与底物的接触,从而发挥相应的抗肿瘤作用。HS336片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如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CRC)等。截至目前,国内外有部分制药公司在进行SHP2抑制剂的研发,目前尚无药物上市。
后续公司将按照上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要求进行本品临床试验研究。截至目前,公司在该药品研发项目上已投入约3,028万元人民币。
根据我国药品注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药物在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后,尚需开展临床试验并经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通过后方可生产上市。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
 
荣昌生物布局5款双抗,首款申报临床
5月24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信息显示,创新双特异性单抗RC148注射液申报临床试验,这是荣昌生物首款申报临床试验的双特异性单抗(简称“双抗”),拟开发适应症是针对多种实体瘤。
荣昌生物去年发布的科创板招股说明书显示,包括RC148在内,荣昌生物布局的在研双抗共有5款,靶点均“保密”。
荣昌生物布局的5款双抗中,RC138、RC148和RC158聚焦于肿瘤领域,拟开发用于多种实体瘤治疗;RC218、RC228则针对眼科疾病。除RC148申报临床试验外,其余4款均处于临床试验申报的准备阶段。
除在双抗上多有布局外,荣昌生物的研发管线还有多个创新产品正在开发:布局最多的为ADC(抗体偶联药物),共有12款,另有3款抗体类融合蛋白,1款PD-L1单抗及1款纳米抗体。
(信息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新药上市
国内上市
正大天晴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申报上市
5月24日,CDE官网显示,正大天晴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治疗乳腺癌。帕妥珠单抗是一款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重组化人源单抗,通过阻断HER2与其他HER家族受体(包括HER3)二聚物来抑制HER2信号通路的配体依赖性激活。
原研为罗氏的帕捷特(Perjeta),2012年6月首次获FDA批准上市。国内布局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共有7家企业,其中齐鲁制药的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已在今年1月申报上市,双鹭药业、复宏汉霖、海正药业和石药集团目前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
 
康哲药业IL-23单抗“替瑞奇珠单抗”获批
5月3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康哲药业引进的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原名:替拉珠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根据康哲药业早前发布的新闻稿,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tildrakizumab)为一款特异性靶向IL-23的新型单克隆抗体,拟用于治疗适合接受系统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国家药监局批准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商品名:赛美纳)上市。该药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出现疾病进展,并且伴随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甲磺酸贝福替尼是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地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EGFR T790M耐药突变激酶。该药品的上市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勃林格殷格翰“佩索利单抗皮下注射剂”在华申报上市
5月25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递交了靶向新药佩索利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上市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佩索利单抗是一款选择性靶向白细胞介素-36受体(IL-36R)抗体,其静脉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发作。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全球上市
FDA正式批准辉瑞新冠口服药
辉瑞公司5月25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PAXLOVID用于治疗患有轻度至中度新冠且伴有进展为重症(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PAXLOVID自2021年12月根据紧急使用授权(EUA)在美国上市,在符合条件的成人中使用的总体效益或风险情况和适应症与EUA保持一致。迄今为止,超过1160万个PAXLOVID疗程已在美国处方。
在中国,2022年2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了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的进口注册。PAXLOVID上市为成千上万的中国患者带来了创新救治方案。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百悦泽®在加拿大获批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月30日,百济神州宣布其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百悦泽®(中文通用名:泽布替尼)已获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
百济神州血液学首席医学官Mehrdad Mobasher医学博士及公共卫生硕士表示:"泽布替尼在加拿大已获批四项适应症,这彰显了我们将该创新治疗方案惠及更多全球患者的决心和承诺。泽布替尼在CLL领域开展的广泛开发项目,已证明了其无论在一线还是复发/难治的治疗背景下都具有更优疗效,将成为治疗CLL的首选BTK抑制剂。"
CLL是一种进展缓慢且无法治愈的癌症,在加拿大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诊断年龄在70岁左右[1]。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兼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临床研究者Christine Chen医学博士表示:"CLL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安全、耐受良好且可及的有效治疗选择,对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泽布替尼的本次获批,堪称临床上的‘本垒打''——它不仅在一线CLL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获益,也在复发或难治性CLL患者中相较伊布替尼实现了更好的疗效,且毒性较小。由于多数CLL患者最终会陆续接受多年治疗,泽布替尼对这些患者来说可能会是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次加拿大卫生部授予泽布替尼用于治疗CLL的批准是基于其在两项全球3期、随机、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中的积极有效性结果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征。这两项试验为在既往未经治疗的CLL患者中对比泽布替尼与化疗药物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的SEQUOIA试验(NCT03336333)和在复发或难治性(R/R)CLL患者中对比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的ALPINE试验(NCT03734016)。
作为BTK抑制剂在R/R CLL中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头对头研究,ALPINE试验的终期分析结果在2022年12月举办的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最新突破摘要环节上进行了口头报告,并同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3]。SEQUOIA试验的结果也于2022年8月发布于《柳叶刀肿瘤学》[4]。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CLL是一种进展缓慢、危及生命且无法治愈的成人癌症。CLL是一种成熟B细胞恶性肿瘤,其中异常白血病B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来源于骨髓,富集于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5],[6],[7]。CLL是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之一,约占白血病新发病例的四分之一[8]。加拿大每年有超过2,200人被诊断出患有CLL,CLL在男性中更为常见,且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诊断年龄在70岁左右[1]。
关于百悦泽®(泽布替尼)
泽布替尼是一款由百济神州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全球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项目,作为单药和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由于新的BTK会在人体内不断合成,泽布替尼的设计通过优化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选择性,实现对BTK蛋白完全、持续的抑制。凭借与其他获批BTK抑制剂存在差异化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泽布替尼已被证明能在多个疾病相关组织中抑制恶性B细胞增殖。
关于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为全球癌症患者发现和开发创新抗肿瘤药物,提高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通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外部战略合作,我们不断加速开发多元、创新的药物管线。我们致力于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药物可及性。百济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过9,400人的团队,并在中国北京、美国麻省剑桥和瑞士巴塞尔设立了主要办事处。
(信息来源:美通社)
 
辉瑞Paxlovid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获FDA批准
5月25日,美国FDA正式批准辉瑞(NYSE:PFE)的新冠口服抗病毒药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用于治疗成人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病症。
这样,Paxlovid成为FDA批准用于成人新冠抗病毒治疗的第四款药物,也是第一种口服抗新冠病毒药。
Paxlovid自2021年12月以来在美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UA),迄今为止在美国已开出并用于超过1,160万例Paxlovid的治疗方案。且Paxlovid已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获得批准或授权用于有条件或紧急用途。
对于儿童患者,根据现有的紧急授权是可以供给12岁-17岁,且体重至少40公斤的孩子使用。辉瑞正在进行临床试验EPIC-PEDS收集数据,以计划在未来提交补充新药申请。
辉瑞依靠Comirnaty和抗病毒口服药Paxlovid让自己的营收创下历史性高峰。2022财年,全年营收1003亿美元,其中疫苗Comirnaty收入378亿美元,口服药物Paxlovid营收189亿美元,合计已达到567亿美元,超过其年度总营收的半壁江山。而今年一季度,尽管疫苗销售减少,但Paxlovid的收入继续上扬,同比增加28亿美元,达到41亿美元。
目前,国内共有6款口服抗病毒药,其中4款国产药和2款进口药。第一类3CL蛋白酶抑制剂,包括辉瑞药业生产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先声药业生产的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先诺欣)、众生药业生产的来瑞特韦片(乐睿灵);第二类RNA聚合酶抑制剂,包括真实生物生产的阿兹夫定片、君实生物/旺实生物生产的瑞米德韦片(民得维)、默沙东生产的莫诺拉韦胶囊。
(信息来源:福布斯中国)
 
辉瑞ABRYSVO疫苗获FDA批准上市,用于预防6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
5月31日,辉瑞宣布FDA已批准其二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ABRYSVO(RSVpreF,PF-06928316)上市,用于预防6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LRTD)。本次获批主要是基于一项用于60岁及以上人群预防RSV感染的III期试验RENOIR(NCT05035212)关键数据。该研究共纳入约3.7万例受试者。分析结果显示,疫苗有效性(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定义为至少2项症状)达到66.7%,严重疾病有效性(定义为至少3项症状)为85.7%。此外,该疫苗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信息来源:医药界)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6月1日快讯
安息香价格:市场安息香需求用量不多,零星购销为主,行情回稳。现市场安息香价格在190-200元/kg。
金礞石价格:市场金礞石货源充足,市面货源需求不大,货源较丰,行情平稳。现市场金礞石价格统货3.5-4元/kg。
乌梢蛇价格:有商咨询购销,目前来货量暂时不大,购销一般,行情转稳。目前市场乌梢蛇四川统货要价530-550元/kg,进口货要价200元/kg左右。
青葙子价格:市场青葙子来货量不大,货源不多,行情坚挺。现在市场青葙子统货价在90-95元/kg。
蛤蚧价格:资质合格的蛤蚧来货量逐步增多,实际需求暂时不大,行情回调。市场小对的30-35元/对,中对的35-40元之间,大对的40-50元之间。
粉葛价格:市场粉葛根货源充足,有商家购货,货源批量成交,行情平稳。现市场统货要价14-15元/kg。
郁李仁价格:市场郁李仁购货不快,货源小批量购销,行情暂稳。目前市场甘肃统货要价65-68元/kg,内蒙统货110-120元/kg。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6月1日快讯
川明参,市场销量不大,商家关注力度不高,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无硫货因质量不等售价在38-48元之间不等。
七月菊,多专营商经营,近期走销一般,行情较前期有小幅调整,现市场七月菊一般货价在55元,正品好货价在85元。
玫瑰花,目前新货上市,持货者喊价高于前期,现市场山东产玫瑰花售价在62-65元之间,甘肃玫瑰花多喊价在95元。
玳玳花,新货上市,货源正常购销,行情表现坚挺,现市场玳玳花茶用货价在118元,质量次的货价略低。
草血竭,市场销量不大,商家关注力度也不高,近期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草血竭冷背行售价在15-18元之间不等。
莲子,货源处于正常购销状态,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湖南莲子原包货价在42元,红莲子价在35元。
莲子心,近期货源走销不快,商家关注力度一般,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湖南莲子统货价在40-42元之间,江西好货价在47-50元之间。
芡实,前期有商家寻货,货源批量走销顺畅,行情上涨,近期价有所转稳,现市场芡实4-6瓣价格在26元,10厘货喊价在32元。
川麦冬,目前产区货源多集中在部分商家手中,行情表现坚挺,市场货源小批量走销为主,现市场川麦冬中等统货价在140元上下,好一些的售价在140-150元之间,选货价高。
海马,为野生资源,需有资质者方可经营,近期行情表现坚挺,现市场平马4克货价在11000元,三斑马4克货价格在14000元。
香砂,近期寻货商家减少,货源走销减缓,行情小幅回落,现市场香砂价格在24-25元。
(信息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3/6/2 9:31:29      阅读1891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