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7 12:13:36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产业大势
 
人工智能制药的本质:数据制药
深势科技近日发布了一站式药物计算设计平台Hermite;借助AI(人工智能)进行新药设计和研发服务的泓博医药,11月1日成功登陆创业板……AI制药正在成为很多医药企业纷纷涉足的新赛道。
然而,AI赋能制药行业,既有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可用数据问题,是关系人工智能制药未来发展的关键。
人工智能三要素
数据是AI算法的“粮食”
拉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数据、算力和算法。其中,数据是信息的源头,算力是基础设施,算法是创新的灵魂,三者联动,是人工智能打破瓶颈、飞速发展的必备要素。随着数据资源的累积,算力的增强,算法的革新,人工智能这一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技术,在经历两次低谷后正在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对于制药行业来说,在算力层面,各种诸如亚马逊云、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AI制药所需要的计算资源问题。在算法层面,深度学习领域开源代码的共享和包括PyTorch、Tensorflow、Keras、Theano和Caffe等各大深度学习框架的开发,大大提高了AI制药领域先进模型的更新迭代速度。唯有药物研发数据这一信息源头问题,尚未能够得到很好解决。
数据是一切智慧体学习的源泉,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来说,数据就是AI算法的“粮食”。从实际应用来看,大型数据集的可用性,是迄今为止许多深度学习得以成功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比如图像识别任务,用于训练模型的ImageNet数据集,包含了大约120万张带标签图像。而对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来说,GPT-3模型的训练,使用了近万亿个单词的语言文字训练数据集。围棋王者Al phaGo的初始训练阶段,则利用了人类围棋游戏中的3000万个对弈位置,从而打败了人类。
AI制药涉及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目前做得比较成功的切入点,无一不是跟海量医药数据相关的研发环节,如大名鼎鼎的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的AlphaFold2,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等。
AlphaFold2与蛋白质结构预测
充足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及结构数据
从蛋白质序列预测其三维结构的计算方法,一直在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进行:一条是从极其依赖于算力的物理相互作用出发;另一条是数据依赖的从进化历史出发的路径。
物理相互作用路径是从分子相互作用力层面来模拟蛋白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由于分子模拟的计算过程极其复杂,要想产生足够精确的蛋白质物理学模型,所需的算力大大超过了目前人类计算机水平。因此,这一技术路径对蛋白质的模拟具有很高的挑战性。
受益于海量结构未知的蛋白质序列数据以及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中稳定增长的实验蛋白质结构数据,数据依赖的共进化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蛋白质结构的约束来源于蛋白质进化史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性则解决了蛋白质结构和序列进化之间的相关性。
在2020年举行的CASP14竞赛中,DeepMind公司基于Transformer算法的AlphaFol d2模型是整体表现最好的方法。并且,AlphaFold2与前几年的结果相比有了实质性的改进。其表现水平如此之高,以至于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的问题。
PDB中大约可以获得17万个蛋白质结构,以现代深度学习标准来衡量,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数据集。然而,随着PDB中序列多样性的增加,局部结构基序的覆盖范围将开始饱和,并且在20种有限的氨基酸组合中,可以生成的三维结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可以认为所有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现在可以简化为搜索局部结构同源性。这种类型的模式识别任务正是深度神经网络的优势所在,尽管这很复杂,但其挑战性明显低于物理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模拟。
AlphaFold2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突破,DeepMind公司在模型层面的工程化能力自然不必多说,但蛋白质结构预测这个任务能够被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积累了足够的蛋白质数据:其一便是PDB中的17万个蛋白质结构,这是直接与蛋白质结构预测任务相关的一个数据集;其二便是能够从中提取到共进化信息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BFD,其中包含了超过20亿的蛋白质序列数据。
深度学习应用于药物合成
得益于千万级化学反应数据
196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E.J.Corey首次提出,将计算机用于药物逆合成分析的程序作为LHASA软件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帮助化学家规划找到药物的合成原料。此后,许多用于化学合成的软件和方法不断被开发出来,用于提供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也用于在已知试剂的情况下预测反应产物,或在已知试剂和产物的情况下进行反应优化等。
在这波人工智能浪潮兴起之前,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合成领域的应用,主要采用基于化学反应模板的技术。最近几年,深度学习技术,例如基于语言翻译或者图的技术被应用于化学合成领域,它的表现大大碾压了人类计算化学家积累了几十年的基于反应模板的技术。
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药物合成领域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与两大化学反应数据库提供商——Scifinder和Reaxys持续不断地对数百年以来的化学反应数据所开展的工作密不可分,他们将文献以及专利中的化学反应数据集进行了挖掘和清洗整理。得益于这些数据库中千万级的化学反应数据集,深度学习才能够在该领域一展身手。
2018年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显示,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深度学习技术,对几乎所有已知的1240万个单步有机化学反应进行训练学习,实现了对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高效设计。在图灵测试中,实验化学家在算法提出的合成路线与文献合成路线之间没有展示出任何偏好。
为了找到最优的药物合成路线,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2200万个反应物和产物对进行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提出了评估药物合成复杂度分数SCScore,它可以准确描述药物合成步骤的难易程度。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研究,测试了近百万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溶剂和试剂,其中TOP10准确率达到了70%,在60%~70%的测试用反应中,温度的预测误差也控制在20℃以内。
干湿实验结合
自力更生产生数据
目前,人工智能制药的一大难点在于,可用数据多来源于公开的药物研发文献和专利,这些数据并不是为了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而专门产生的。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有限的场景以外,多数药物研发的数据,无论是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都不能充分满足人工智能模型的要求。
这势必要求我们应按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建造专门用以产生数据的“湿实验室”,来实现高通量的干湿实验闭环,解决人工智能制药中的数据痛点问题,这将成为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国产质子治疗设备实现“零的突破”
日前,国家药监局批准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普强公司)生产的质子治疗系统创新产品的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台获批上市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标志着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迈出新步伐。
该产品的获批上市对于提升我国肿瘤诊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质子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对肿瘤部位实现‘定向爆破’,大幅降低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以下简称瑞金医院)放疗科主任陈佳艺说。
“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的重点支持项目,也是国家药监局近年来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产业创新及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成果。”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下简称器审中心)审评一部部长杨鹏飞说。
攻坚克难实现国产替代
从2012年立项到如今获批上市,质子治疗系统实现国产化可谓十年磨一剑。
陈佳艺介绍,质子治疗具有精确度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对头颈、盆腔深部、眼部等部位肿瘤和儿童肿瘤的治疗优势明显。
长期以来,质子治疗设备核心技术由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我国只能依赖整机进口,建设和运维成本投入巨大。“要想实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零的突破’,必须自主研发、集成创新,攻克核心技术难题。”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研制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赵振堂说。
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作为上海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于2012年正式立项,2016年进一步得到“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试点专项的支持,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艾普强公司和瑞金医院联合研发。
旋转束的多角度及控制技术是该产品的关键技术之一。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180度旋转机架,可在任意位置、多角度照射,为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支撑。此外,该产品在紧凑型同步加速器、超强场磁铁、点扫描治疗头等关键技术上也实现突破,共取得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整体功能和性能与进口同类装置相当,运行稳定可靠,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可及性更高的先进治疗技术和设备。
大科学装置向临床应用转化
实现大科学装置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服务于临床诊疗,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验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注册检测是医疗器械上市前评价的重要环节。质子治疗系统由加速器子系统和治疗子系统构成,涉及性能、电气安全、电磁兼容、软件等多个检验领域,检验标准达20多个。对于这类大型、多系统集成的创新医疗器械,通常需要3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全部注册检测工作。2018年8月,质子治疗系统加速器子系统和固定束治疗室带束调试完成。同年10月,原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前身)接受艾普强公司委托后,立即组建检验专班启动注册检测工作,并指定项目负责人、总对接人和分领域对接人。检验专班负责人、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副院长孟志平介绍,该院共派出300余人次技术人员赴上海开展检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院采用线下送检、线上远程指导等方式全力推进检验检测工作提速。
2021年6月30日,质子治疗系统成功取得医疗器械注册检测报告,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共计1.1万页,纸质资料摞起高达1.3米。整个注册检测时间压缩至900余天。
临床试验数据是评价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证据。2021年11月30日至2022年8月31日,瑞金医院陆续开展质子治疗系统固定束和180度旋转束两个治疗室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涉及头颈、胸腹、盆腔和脊柱等部位的11个瘤种。令人欣喜的是,临床试验验证了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的稳定性和束流的精准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认为,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的成功是大科学装置与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将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研审联动加速创新产品上市
2021年1月,质子治疗系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绿色通道,药监部门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其予以优先审评审批。今年9月26日,该产品获批上市。
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这一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医疗器械的注册工作。早在2018年,该产品还在检测、调试阶段,器审中心就组建审评团队,开展研审联动。
“该产品整体庞大且结构复杂,包括若干子系统、千余个部件,涉及多学科交叉,对技术审评工作要求很高。”杨鹏飞介绍,器审中心结合审评经验和监管要求,积极指导企业解决产品技术要求、检测标准、综述及研究资料等方面问题。审评人员加班加点,短时间内完成413份共计5G容量的电子申报资料的预评价工作。
在产品研发阶段,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指定专人主动对接,定期召开沟通辅导座谈会,全程跟踪协调产品注册工作。
上海市药监局加强指导服务,自2015年开始,针对质子治疗系统研发、注册过程的难点、节点逐一协调落实配套措施,多次进行组织调研,提前启动注册质量体系核查,确保技术审评与体系核查无缝衔接。
注册检测、审评审批等环节密切配合,促使该产品加速上市。“这是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第178款创新医疗器械,彰显了器审改革的纵深推进及突出成效。”杨鹏飞表示,审评审批提质增效,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公众用械需求必将得到进一步满足。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生物类似药的工艺开发
工艺开发的目的是生产出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参照药相似的生物类似药产品。生物类似药的生产工艺需根据产品特点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全面了解生物类似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国家药监部门建议可采用与参照药一致的生产工艺,尤其是工艺步骤的原理和先后顺序及中间过程控制要求,如纯化、灭活工艺等。但鉴于参照药的生产过程细节难以获得,生物类似药厂商可根据自身产品开发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来开发工艺。工艺研究中的检测项目、过程控制和质量标准根据工艺开发过程中的所获信息产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对临床安全和疗效的影响,应优化制造工艺,尽量减少生物类似药和参照药之间的差异。如果发生生产工艺的变更,需进行可比性研究,评估变更对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潜在影响,确认改进后的生产工艺能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产品。
生产表达体系
选择合适的表达体系是生物药工艺开发的关键步骤之一。一般而言,生物类似药应选择与参照药相同的表达体系,以尽量减少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可能影响。生物类似药开发指导原则允许采用不同的生产表达体系,但需要证明表达体系的转换不会造成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不利影响。虽然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会随宿主细胞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以及生产过程产生的杂质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些差异可能间接地影响临床药效及安全性。以单抗药物为例,使用不同的宿主细胞类型可能导致糖基化修饰的构型差异。例如,由小鼠细胞系(如NS0或SP2/0细胞)生产的单抗药物,其糖链结构中会含有α-1,3-半乳糖,这种“特殊”的糖链结构会在人体内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临床安全性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使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CHO)作为宿主细胞来避免,由于缺乏必要的α-1,3-半乳糖合成酶,CHO生产的生物制品蛋白的糖链中不包含这种单糖。以英夫利昔单抗生物类似药为例,参照药类克采用SP2/0细胞株作为生产表达体系,而三星公司的英夫利昔单抗生物类似药Flixabi基于安全性的考虑,采用CHO细胞系进行商业化生产。综上,为了尽量减少生物类似药与参照药之间的差异,同时兼顾安全性的要求,应该仔细考量生物类似药表达体系的选择。
确定表达体系后,对于单抗生物类似药,还需要进行载体的构建和克隆筛选,并考察克隆的生长表达、稳定性和质量相似性。在克隆筛选的质量研究中需考察以下几方面。①一级结构与参照药的一致性:避免选用抗体氨基酸序列突变或丢失的克隆。②分子大小异质体分析:避免形成多聚体或碎片的克隆。③糖型分析:部分糖基化结构对活性非常敏感,需避免与参照药糖型差异大的克隆。④电荷异质体分析:避免产生高酸或高碱电荷异质体的克隆。⑤活性物质本身的其他关键质量属性。总之,应提前了解候选克隆特性,根据序列、纯度和杂质与参照药的相似性以及质量控制难易程度进行克隆筛选。
细胞培养和纯化工艺
生物制品原液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以细胞培养为主的上游工艺和以多步纯化工序为主的下游工艺。细胞培养工艺研究主要关注操作条件对细胞生长特性、代谢水平和目的产物的影响。下游纯化工艺研究主要关注关键工序对于产品相关变异体(聚体、降解产物、电荷异构体、疏水变异体等)、工艺相关杂质(宿主蛋白、宿主DNA、脱落配基、内毒素、抗生素等)的有效去除或这些变异体与杂质物残留水平。
杂质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部分杂质可能会导致产品药效和安全问题。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需要对生物类似药和参照药的杂质差异进行评估。对于产品相关的异质体,应控制在与参照药相似的区间内。如果产品相关变异体在生物类似药和参照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则需要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额外评价。对于工艺相关杂质,如单抗生物类似药产品中残留的宿主细胞DNA和残留蛋白A,无需和参照药进行相似性比对研究,但需控制在不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限度内。
工艺控制
生物类似药的工艺开发过程应明确各操作参数的合理性,并建立必要的中控验收标准。生物类似药的工艺控制策略不需要与参照药完全一致。对上游工艺,应根据最大传代次数、微生物污染或产品质量建立细胞培养液废弃指标,如无菌、支原体、特异性病毒、目的产物产量等;对下游工艺,应对产品和工艺相关杂质设定控制指标。生物类似药工艺控制标准基于生物类似药和参照药协同研究的生产经验和产品的质量标准而制定。一般情况下,生物类似药的质量标准不应显著大于参照药的变异范围。如果生物类似药的质量接受标准明显超出了参照药的可接受范围,则需要额外的证据来证实产品的安全性。
可比性研究
产品开发过程中会经历许多工艺变更,可比性研究的目的在于证明生产工艺的变更并没有对药物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生物类似药的开发需要在临床试验前固定关键的生产工艺,但也允许进行提升生物类似药质量相似性和安全性的工艺变更。在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早期阶段,可比性试验通常并不像对已获批上市产品那样广泛开展。ICH Q5E《生物技术/生物制品在生产工艺变更前后的可比性》原则指出,对于研发阶段的可比性试验,受早期临床阶段分析方法开发不充分的限制,除理化和生物学实验比对分析外,还建议结合非临床和(或)临床研究进行评估。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行业动态
 
浙江召开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
11月8日,浙江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在杭州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省长王浩分别做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通过视频连线讲话,副省长成岳冲主持会议。
徐文光指出,浙江作为全国7个建设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之一,迈上了从中医药大省向强省蜕变的新征程。他强调,一要创新兴医。抓好省“尖兵”“领雁”“鲲鹏”等重点计划,深化“千方百剂”等重点项目,高水平发展好中医药教育,加快打造一批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加快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动的专项攻关,加快引育一批学贯中西的复合型人才。二要产业强医。高品质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培优做强中药工业和现代流通体系,着力推动“中医药+”跨界融合。三要服务暖医。一手抓高能级服务平台,另一手抓高质量服务网络。四要文化传医。结合办好杭州亚运会等平台,开展“中医药与世界”展示宣传活动,从深化认知、沟通理解的角度推动中医药学与世界多元医学文化的互动交流,更加生动地讲好中医故事、中国故事。五是治理活医。用好“三个三”的工作方法,即省市县三级力量都要上下贯通、条抓块统,落实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协调服务三个常态化要求,抓实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创新清单等三张清单。
于文明指出,浙江省召开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充分体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政治担当,充分体现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建设好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对建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希望浙江对标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部署新要求,正确把握中医药在“两个先行”中的战略定位,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提升中医药贡献度上作出示范;二是希望浙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在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上作出示范;三是希望浙江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的改革优势,在打造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卫生健康服务模式上作出示范;四是希望浙江聚焦“智医、智药、智研、智治”方向,深化中医药数字化改革,在数字化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上作出示范。
(信息来源:国家中医药局)
 
2022中医药青年发展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换届会召开
11月12日上午,2022中医药青年发展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换届会在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璐琦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璐琦表示,此次会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要勇于创新创造,探索机制模式,立足职能定位,打造中医药学科交融的好平台、优秀青年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创新学会工作模式的实验田。要更加重视人才发展,把发现、培养、举荐中医药青年人才作为重要责任,发挥引领作用,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方式,带动中医药行业青年成长成才。
黄璐琦希望中医药行业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助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人生追求,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坚持中医药精髓,强化使命担当,深刻领悟中医药发展的内在逻辑,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挖掘和发挥中医药的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接住,并跑好“这一棒”。
(信息来源:国家中医药局)
 
第二届中国生物制品质量研究与控制技术交流大会在泰州举办
11月2日至3日,由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作为支持单位,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美国加州分离科学协会(California Separation Science Society,CASSS)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生物制品质量研究与控制技术交流大会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药审中心主任孔繁圃在开幕式致辞,副主任王涛及相关审评部门负责人出席交流大会并作专题报告。
孔繁圃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全国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迈向新征程的形势下,举办本届大会意义重大。希望通过举办本届大会,继续加强与各国在生物制品监管科学、创新研究及产业发展领域的深度合作,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孔繁圃表示,随着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深化推进,审评能力与效能进一步提升,生物制品申报数量逐年快速增长。2021年,受理生物制品注册申请共1999件,同比增长7.1%,包括first-in-class产品在内的多个创新类生物制品获批上市,其中两款CAR-T类产品上市,实现了细胞治疗产品“零”的突破。与此同时,药审中心积极布局制定相应指导原则。从2021年至今,共有近30个生物制品相关指导原则发布或已公开征求意见,极大地促进了药物研发的进程。
孔繁圃强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国家局的总体部署,药审中心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对新冠疫苗、新冠中和抗体启动了特别审批程序,采用了滚动提交、研审联动等审评模式,按照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加快审评速度。根据国家局要求,成立了保质量保供应工作小组,协助企业推进扩产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新冠疫情的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今年7月底,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通过了世卫组织的评估与检查,药审中心负责的注册和上市许可板块MA获得满分及最高评级四级,实现了中国药审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获得了世卫组织的高度评价。
孔繁圃表示,希望通过本届大会,进一步为国内外药品监管政策和产业技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继续加强与各国在生物制品监管科学、创新研究及产业发展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增进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更多先进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孔繁圃一行走访调研了中国(泰州)医药城的相关企业,深入了解企业药品研发、生产相关情况,并现场答疑解惑,帮助企业解决药品研发、申报中的问题。其间,药审中心还与江苏省药监局、泰州医药高新区共同召开了企业座谈会,听取当地医药产业发展状况介绍,以及对药品审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信息来源:生物谷)
 
中国生物技术与医药创新论坛暨2022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在上海召开
11月10日,中国生物技术与医药创新论坛暨2022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隆重召开。汇聚世界各地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及政府监管、风险投资等机构代表,现场聆听了诸位行业领袖的前瞻性洞见和精彩分享,共同探讨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发展热点,展望前沿技术,分享成功经验,共促产业繁荣。
本次大会以“突破融合:科技创新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国内外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前沿技术和投资热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生物医药处处长曹宏明先生、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军先生先后为大会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先生、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积宗先生、上海市静安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孙中峰先生、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虞红梅女士等等多位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上“2022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榜单”隆重发布。该榜单在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上海市静安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大宁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下,“2022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由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携手医耘科技共同发起,医耘科技旗下华医研究院和亿翰智库为科技创新价值榜提供了数据支持。
(信息来源:生物谷)
 
第二届浙江省数字医疗健康产业杭州峰会举办
11月12日,以“融新聚力、数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浙江省数字医疗健康产业杭州峰会主论坛在杭州市拱墅区正式召开。本届峰会由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及浙江省药监局主办,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承办,阿斯利康以战略合作形式参与。峰会主论坛围绕数策驱动、数智创新、数字应用、数字革新及数创未来五大板块,汇集了专家院士、医疗机构、产业及资本等领域内的行业领袖及代表近百人,“数”说医疗新生态,探讨数字医疗产业新未来。会议期间,主办方还组织数字医疗生态圈的多家企业参与政企闭门会,致力于推动数字医疗产业的政企合作平台发展,助力杭州打造数字医疗创新高地。
(信息来源:生物谷)
 
2022年“院士专家玉溪行”活动举办
在11月10日举行的2022年“院士专家玉溪行”活动中,三位生物医药领域的院士专家在生物医药论坛上作专题学术报告,为正在聚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玉溪带来行业前沿知识分享。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以训讲授《生殖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知识,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程奇以《地球是钟》为题作讲授,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主任车团结讲解《国产高精度荧光定量PCR仪的创新实践医疗器械材料发展》。院士专家的现场授课分享,为听众送来积蓄新动能的“先声”和打造新优势的“火种”,部分参会企业根据所学所得或问题思考与院士专家开展互动交流。
“从沃森在玉溪的成长案例中,从玉溪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次论坛的重视程度,从参加论坛的本地生物医药企业的浓厚兴趣中,我看到了玉溪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也看到了生物医药产业在玉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前景。”车团结说,“生物医药是一个需要长久发展的行业,需要政策的持续支持。建议玉溪市与院士、专家保持长期沟通交流机制,并在政策支持、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久久为功发展好生物医药产业。”
据了解,生物医药产业是玉溪10个全产业链的重要一链,玉溪市紧紧聚焦这一创新发展的“黄金赛道”加速冲刺,聚力打造玉溪生物医药高地,全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经过十余年发展,玉溪生物医药产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不断增强,在全市重点工业产业中增速排名第一,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占全省的六分之一,成为玉溪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信息来源:玉溪日报)
 
2022金健健康产业贸易博览会暨第十三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
11月11日,2022金健健康产业贸易博览会(简称“金贸会”)暨第十三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活动将持续至13日。
大会由金砖国家健康医疗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办。大会以官方领航,全面推进健康医疗产业贸易与发展,推动金砖国家健康医疗领域合作,此外,大会开展“元参观+元展示+元对接”,打造元宇宙视界的金贸会。
本届金贸会现场设置有金砖国家主题馆和特色专题馆,充分运用在线虚拟现实、五维空间、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打造了一场真实与虚拟交互、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沉浸式体验盛会。同时,展会举办金砖国家代表高级别对话、元宇宙健康互动体验活动、金健健康产业博览会采购签约仪式等多项配套活动。
大会期间,同期举办金砖国家数智医疗健康产业新格局新机遇论坛、金砖国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创新发展论坛、后疫情时代金砖国家传统医学疗法发展论坛等多个论坛活动。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
 
2022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举办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贸促委、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22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以下简称生物展)11月13日在深圳市坪山区举办。本届生物展以“生命健康新沃土 双区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展会为期2天,参展企业达200多家,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举办各类专业论坛活动及对接会10余场。同期还举办了“2022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设1场主会、1场创新领袖大会和9场主题论坛,同时还有“深圳BioPark”创新平台亮相、路演及高端人才招聘等系列活动。
为加速全球生物资源、科技、产业、资本大融合与大发展,自2017年起,深圳市坪山区连续多年举办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其中2020年首次以“大会结合展会”的形式举办,推动会议快速成长为“产学研教”相融相促的全球性医疗盛会。
助推深圳打造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硅谷”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深圳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近年来,按照中央、广东省相关部署,深圳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和“双改”示范战略机遇,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硅谷”。目前,深圳已基本形成集药品制造、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在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医学影像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并培育了干细胞、疫苗等特色生物药细分领域,汇聚了迈瑞医疗、海王集团、新产业生物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深圳南山高新区、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两大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快速发展,产业发展集聚效应逐渐凸显。
作为一年一度生物科学行业的年度盛会,展会现场设置形象展示区、产业互动交流区、新成果发布及新技术体验区三大展区,集中展示生命健康产业最新发展成果,打造集产品展示、成果发布、项目对接、学术交流以及投融资对接的综合性平台。展会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参展,生物医药界大咖齐聚,参展展品及服务达252项。展会现场,多项技术成果与服务首发亮相,参会人士可一睹生物医药产业最前沿科技。
深圳高度重视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生物与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589.6亿元。今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7月,深圳连续发布《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支持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做大做强。
为生物医药企业
和人才搭建桥梁
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生物展一直致力于整合生物领域全产业链高端资源,搭建国内外生物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此次生物展组委会特设2022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招聘会,为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和人才搭建对接桥梁,推动深圳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产业生态圈发展。
大会开幕式上,深圳市领导及院士嘉宾共同见证了深圳“BioPark”全球发布仪式,标志着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已经拥有一块具有辨识度的产业地标和产业集群的“金字招牌”。
据悉,深圳BioPark是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所在地,也是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核心园区和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涵盖近5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未来,深圳“BioPark”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构建从产业链、创新链、空间链、政策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全链条式服务体系,真正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增效。
紧扣时代脉搏与产业热点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和资本助推。此次大会的9场平行主题论坛活动涉及创新药物研发、细胞与基因治疗、干细胞技术、药企转型与新药合作发展、创新医疗器械等主题。其中,大会还首次单独设立智能康复辅具论坛。均紧扣时代脉搏与产业热点,精彩纷呈、干货满满。
主题论坛还邀请到国内外院士、政府官员、医药企业代表、学者教授、研发机构专家代表、医院代表、投融资机构代表等各领域专家,围绕论坛主题深入探讨,群策群力,洞察技术前沿,分析行业趋势,引领创新投资,助力深圳生物医药科研创新再开新局。
其中,“2022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主论坛邀请到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宝峰,欧洲科学、艺术和人文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春华等就“抗新冠口服药Shen26药物开发”“基础研究与转化”“干细胞新药研究理论与实践”等内容开展主题分享与研讨会,探讨生物生命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趋势。
生物展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盛宴,生物展将持续促进生物科学学术交流,推进科学成果转化,为加速生物医药资源、科技、产业及资本的大融合、大发展,提升深圳产业格局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中国贸易报、中新网广东)
 
第十三届南方医药论坛举办
11月4日,“第十三届南方医药论坛”,在深圳主会场与香港、澳门三地同步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汪建峰、香港特区医院管理局中医部总行政经理黄巧云、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署长林文健、香港商报总经理戴杰、香港中药学会会长杨飞仪、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副会长林蓓茵、澳门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崇荣、世界中医药服务贸易联合会副主席唐贤敏出席论坛并致辞。
本次论坛由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指导,世界中医药服务贸易联合会、香港注册中医学会、香港中药学会、澳门中医药学会、国际药膳食疗学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全球商报联盟共同主办,香港商报承办。
近150位中医药抗疫专家、中医药行业专家学者及中医药界翘楚出席论坛,探讨中医药抗疫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医药抗疫的中国智慧,挖掘歧黄济世的中医医道。
香港商报总经理戴杰表示,中医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重大的疫情救治工作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新冠疫情以来,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救治,在不同阶段都取得了成效,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赢得了患者赞誉和群众好评。
陈珞珈表示,疫情当前,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新冠的优先选项。中医和西医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二者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高新冠病情的治愈率。目前,我们国家在卫生事业投入的费用不断加大,对疫情防控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应对政策。除了政府层面,我们个人也要提高健康意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要重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汪建峰说,中医药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特色与疗效。很多中医药企业都很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的防治。各位中医药业界同仁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同心协力携手发扬中医药,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瑰宝。
深圳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深圳市中医院肺病科主任陈生也分享采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和体会,中医讲究邪有出路,扶正与驱邪并举,热感汤、热感糖浆、清肺方都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本次论坛举行“道地药材百家县长论坛”启动仪式,并举办了《中医药企业如何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主题沙龙,为中医药抗疫杰出贡献企业和个人授牌。
(信息来源:深圳商报)
 
2022年第五十四届世界医疗论坛国际展览会及会议(MEDICA)在德国举办
11月14日,由德国Messe Düsseldorf GmbH主办的“2022年第五十四届世界医疗论坛国际展览会及会议(MEDICA)”在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信息来源:同花顺)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Abcam与NanoString扩大合作范围,共同推进空间多组学研究
生命科学公司Abcam和为发现和转化研究提供生命科学工具的领先供应商NanoString Technologies, Inc.近日宣布签署一项新协议以扩大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合作营销用于NanoString高重数空间多组学解决方案的Abcam抗体。
根据协议条款,Abcam RabMAb 重组抗体将作为首个64-plex蛋白panel的一部分进行商业化,用于NanoString的CosMx空间分子成像系统(SMI)。由Abcam和NanoString联合开发并验证的人肿瘤免疫panel是市场上首个以单细胞和亚细胞分辨率结合的高重数空间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的蛋白panel。这为免疫细胞、肿瘤及其微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旨在加速肿瘤免疫学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临床反应和耐药机制。
(信息来源:美通社)
 
和铂医药与莫德纳签订授权及合作协议
和铂医药近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全球领先的mRNA及疫苗研发公司莫德纳签订授权及合作协议,将充分利用公司专有的全人源重链抗体平台HCAb,研究及开发基因免疫疗法。
根据协议,莫德纳将获得一组由HCAb平台开发的针对多个靶点序列的独家可再授权许可,用于基因疗法的研发,并全面负责其开发、生产、监管及商业化相关的所有工作。诺纳生物将一次性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此外,莫德纳还将有权选择获得额外靶点序列的独家可再授权许可,诺纳生物将获得相应的预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信息来源:美通社)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抗癌疗法开发,知名癌症研究机构达成合作
该合作将利用Exscientia的精准医疗平台,针对两家共同确定的治疗靶点,开发新的细胞固有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由此产生的候选药物将由MD安德森的治疗发现部门进行审查,最有潜力的候选药物将有可能进入休斯顿癌症中心的临床概念验证研究。
(信息来源:生物谷)
 
超20亿美元!罗氏再次携手Jnana公司,开发治疗癌症、免疫介导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小分子药物
11月15日,Jnana Therapeutics宣布该公司已经与罗氏(Roche)达成了第二项合作和许可协议,用于发现治疗癌症、免疫介导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小分子药物。这一合作涵盖了来自不同靶点类别的多个靶标,以解决高度未满足需求的疾病。新闻稿指出,Jnana将获得5000万美元的前期、重大的近期里程碑付款,并有资格获得超过20亿美元的潜在未来里程碑付款。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新药上市
国药上市
 
恒瑞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治疗乳腺癌拟获CDE优先审评
据CDE官网显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拟优先审评,拟定适应症为:与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联合,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阶段未接受过抗HER2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信息来源:CDE官网)
 
杰谛医药米托坦片治疗肾上腺皮质癌拟获CDE优先审评
据CDE官网公示,杰谛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米托坦片拟优先审评,拟定适应症为:晚期(不可切除、转移性或复发性)肾上腺皮质癌(ACC)的对症治疗。
(信息来源:CDE官网)
 
罕见病新药!阿斯利康C5补体抑制剂Soliris(舒立瑞®,依库珠单抗)在中国上市!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旗下罕见病集团Alexion在中国推出了首款罕见病疗法:Soliris(商品名:舒立瑞,通用名:eculizumab,依库珠单抗),用于治疗中国成人和儿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和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这标志着继2021收购Alexion之后,阿斯利康在罕见病领域的全球足迹显著扩大。
除了宣布Soliris上市之外,阿斯利康还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Soliris的补充申请:用于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成人患者。NMPA还批准阿斯利康在中国开展正在进行的全球临床试验,评估在研疗法用于治疗狼疮肾炎(LN)、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免疫球蛋白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
(信息来源:生物谷)
 
全球上市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疾病修正疗法!欧盟批准首创口服PK变构激活剂Pyrukynd(mitapivat)!
Agios制药公司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Pyrukynd(mitapivat):用于治疗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成人患者。2022年2月,Pyrukynd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PKD成人患者,治疗溶血性贫血。在美国和欧盟,Pyrukynd此前均被授予了孤儿药资格(ODD)。
(信息来源:生物谷)
 
助力移植!巨细胞病毒(CMV)创新药Livtencity在欧盟获批:用于移植受者,治疗难治性CMV感染!
武田制药(Takeda)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口服抗病毒药物Livtencity(maribavir):用于已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实体器官移植(SOT)的成人患者,治疗对一种或多种先前疗法(包括更昔洛韦[ganciclovir]、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西多福韦[cidofovir]、膦甲酸[foscarnet])难治的(有或无耐药)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或疾病。CMV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移植后感染之一,可导致移植器官丢失和移植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Livtencity是欧盟(EU)批准用于上述适应症的第一种也是唯一一种疗法。同时,Livtencity是第一种也是唯一一种靶向和抑制CMV特异性pUL97蛋白激酶及其天然底物的口服抗病毒疗法。Livtencity通过抑制CMV蛋白激酶pUL97的活性,阻断病毒复制。
(信息来源:生物谷)
 
晚期肺癌一线免疫治疗!美国FDA批准抗PD-L1疗法Libtayo+化疗: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再生元(Regeneron)近日公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1疗法Libtayo(cemiplimab):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无EGFR、ALK或ROS1畸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具体为:有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肿瘤、且不适合手术切除或进行根治性放化疗(definitive chemoradiation)的患者,无论肿瘤PD-L1表达水平或组织学如何。
(信息来源:生物谷)
 
4期(转移性)肺癌新药!美国FDA批准双重免疫+化疗方案(Imfinzi+Imjudo+铂类化疗):一线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L1疗法Imfinzi(英飞凡,通用名:durvalumab,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抗CTLA-4疗法Imjudo(tremelimumab)和铂类化疗:用于治疗IV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信息来源:生物谷)
 
哮喘新药!美国FDA咨询委员会支持PT027(沙丁胺醇+布地奈德):作为一种新的哮喘急救药品
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合作伙伴Avillion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肺过敏药物咨询委员会(PADAC)以16票对1票的投票结果认为:在18岁及以上哮喘患者中,数据支持PT027(albuterol/budesonide,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有利风险评估。在12-17岁青少年患者中,该委员会以9票对7票的投票结果认为:数据不支持PT027治疗哮喘的有利益处风险评估。在4-11岁儿童患者,该委员会以16票对1票的投票结果认为:数据不支持PT027治疗哮喘的有利益处风险评估。
(信息来源:生物谷)
 
“First-in-class”ADC获FDA加速批准,治疗难治性卵巢癌
近日,ImmunoGen公司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其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抗体偶联药物(ADC)Elahere(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上市,作为单药疗法,治疗FRα高表达、对含铂疗法耐药的经治晚期卵巢癌患者。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科技研发
 
北海康成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CAN106获孤儿药认证
北海康成制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候选药物--靶向C5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CAN106,已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MG),这是一种导致骨骼肌无力的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CAN106目前正在中国进行用于治疗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PNH)的1b/II期临床试验。
(信息来源:生物谷)
 
显著缓解成人儿童湿疹症状!下一代PDE4抑制剂达成关键3期试验终点
近日,Arcutis Biotherapeutics宣布其新型湿疹疗法获得3期临床的积极顶线结果。研究表明,该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湿疹症状,有32%的患者皮炎症状被清除,或是几乎清除。取决于今年年底另一项试验的结果,该疗法有望在随后申请上市。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运作管理
 
掌握核心技术,重视长期积累,优化商业模式——浅析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链隐形冠军“成功之轮”
“隐形冠军”这一概念由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是指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且隐身于大众视野之外的中小企业(以下简称隐形冠军)。医疗器械隐形冠军主要分布在产业链上游,在市场供应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强的议价权。不仅国内企业高度依赖于这些隐形冠军提供的核心部件或服务,诸如强生、史赛克、雅培、波士顿科学等全球巨头也依赖于这些企业的供应。随着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能够在产业链中掌握自主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些潜伏在产业链上游的隐形冠军也更加引人关注。
隐形冠军多位于产业链上游
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提及诸多医疗器械企业,如呼吸机制造商德尔格、假肢矫形器制造商奥托博克等。不过,这些企业的名字在医疗领域已逐渐变得耳熟能详,而更隐秘的隐形冠军是那些位于产业链上游、在某一细分领域位于世界排名前列甚至第一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为大众所知,但在其所在细分领域有着极强的主导权。
在医学影像设备赛道,许多企业都依赖于万睿视供应相关核心部件。万睿视从瓦里安独立而来,主要为医学影像设备企业提供X射线球管、平板探测器、高压电缆、电离室、数字图像信号采集和后处理软件等关键零部件。
在我国骨科植入物市场,医用陶瓷、聚醚醚酮、钴铬钼合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材料的供应商大多为国外企业。其中,供应陶瓷人工关节的德国企业赛琅泰克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赛琅泰克作为强生、捷迈邦美、史赛克等全球巨头以及威高、春立医疗等国内企业陶瓷人工关节元件的唯一供应商,每年陶瓷人工髋关节业务收入可达数亿欧元。
除了医用陶瓷材料外,国内企业使用的医用级聚醚醚酮材料也主要来自国外供应商。该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椎间融合器、韧带修复锚钉、关节界面螺钉、神经外科生物补片等产品。英国企业英威宝是该领域的隐形冠军,其医用级聚醚醚酮材料供应量占全球供应总量的一半以上。英威宝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骨科领域多家上市公司(如大博医疗、威高、康拓医疗等)均与其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虽然隐形冠军往往深耕垂直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企业只能在单一的垂直赛道发展。
加拿大企业北方数字就横跨血管介入器械和手术机器人两大赛道。北方数字的核心技术是3D光学测量及电磁测量,这两项技术分别在导航手术机器人应用和电生理手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球电生理设备生产企业所需要的磁线圈定位单元、电生理导管所需传感器主要采购于北方数字。
而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定位导航类机器人的光学跟踪系统也基本由北方数字垄断。国内手术机器人企业天智航、博医来均需要向北方数字采购光学跟踪系统。导航手术机器人中的光学跟踪系统具有实时位置监控功能,一旦手术机器人出现定位误差,该系统会引导机械臂自动跟踪调整。光学跟踪系统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这对于元器件品质、工艺要求较高。价格高昂的医疗手术导航系统能够为北方数字带来每年上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不过,受困于价格高昂等因素,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和医疗机构购买北方数字的设备。
隐形冠军并不全是硬件企业,软件服务商同样也可以成为隐形冠军。以美国放疗计划系统供应商Prowess为例,该公司曾为西门子、新华医疗、东软医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软件定制服务。Prowess公司在全球放疗计划系统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且已在我国市场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在一些看似小众的细分领域,也能找到快速成长的隐形冠军。美国神经刺激器生产企业Axonics研发的骶神经调节刺激设备,能够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和大便失禁等病症,改善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碍者的生活质量。2018年,Axonics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市值约为36亿美元。
此外,在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研发服务的公司中也有隐形冠军,如瑞士赫博翎公司等。该类企业能够根据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需求提供产品研发服务或设计服务,服务领域涵盖手术机器人、内窥镜、神经刺激器等。
如何成为行业主导者
隐形冠军收入水平通常较高。位于产业链顶端的隐形冠军对下游企业有着很强的议价权,往往能够在雇员较少的情况下实现较高收入。例如,赛琅泰克2020财年的医疗产品业务收入达2.3亿欧元;英威宝是一家仅有69名员工的小型医疗保健公司,年收入可超过3亿美元。
隐形冠军能够在单一细分领域持续保持长青优势并成为行业主导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隐形冠军持续深耕垂直行业,致力于建立品牌优势,构筑很深的企业“护城河”。在医疗器械领域,隐形冠军虽不像巨头一样业务范围广泛,但在其主导的细分领域具有无可替代性。位于产业链上游的隐形冠军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研发创新能力,该类企业往往通过解决行业技术源头问题,构建较高的技术壁垒。
其次,隐形冠军坚持长期主义。由于医疗行业具有长周期、慢节奏的特点,该领域隐形冠军的成长时间通常超过30年。以德国黑森林地区为例,该地区目前有超过400家医疗技术公司。事实上,黑森林地区一直以来都以聚集高精密机械钟表制造企业而闻名。而上述医疗技术公司很多都直接从钟表制造商转型而来,发展历史悠久。
再次,对于产业链下游企业来说,核心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医疗器械产品的品质。为了保证供货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下游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往往会选择固定的供应商,这也为产业链上游新进入者设置了壁垒。
最后,隐形冠军注重与客户合作共赢。上游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相关服务。虽然大部分隐形冠军都是细分行业主导者,对上游产品有着绝对的主导权,但在与产业链下游企业开展合作时,往往会帮助客户更好地研发产品。
国内隐形冠军正在萌芽
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表示,隐形冠军是全球化发展下的先锋。对于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生态而言,本土隐形冠军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开拓全球化市场,还在于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隐形冠军正开始萌芽。例如,在陶瓷人工髋关节领域,安颂科技掌握氧化锆和氧化铝两项陶瓷材料关键生产技术,其骨科材料制品生产规模居亚洲同行业前列。
在医用级聚醚醚酮材料领域,聚生医疗率先攻克研发难关,推出首款国产植入级聚醚醚酮材料。虽然此前国内也有企业推出医用级聚醚醚酮材料,但大部分都属于普通医用级,只能用于制造与人体表面接触的低风险产品,没有达到长期植入级医用级别。
在高精度视觉定位传感器领域,国内也有企业正在对标北方数字实现突破。欢创科技致力于研发高精度定位视觉传感器,但目前尚无应用于医疗领域的相关产品。不过,对于北方数字的电生理导管所需传感器,国内已具备相应的替代供应商。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缺乏隐形冠军,一方面是因为相关企业技术积累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内企业现阶段大多倾向于凭借自身力量整合产业链,行业整体尚未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积累,将有更多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以较快速度进入国际市场,成长为龙头企业,并将有更多垂直领域的隐形冠军出现。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动脉网)
 
 


市场分析
 
旺盛需求亟待满足,进口替代正在加速——我国体外膜肺氧合市场情况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称为叶克膜、人工膜肺,是一种体外循环支持系统,主要用于治疗心肺功能衰竭,帮助患者缓解由循环障碍导致的低氧血症。ECMO的核心部件包括人工心脏(血泵及泵驱动)和人工肺(膜肺/膜式氧合器)等,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供应商主要为欧美厂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首个国产集成膜式氧合器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本土ECMO企业正发力突围。
ECMO适应症广泛
根据转流途径的不同,ECMO通常分为两大模式:静脉-静脉(V-V)转流和静脉-动脉(V-A)转流。其中,V-V转流仅具有呼吸辅助功能,插管方式包括经左股静脉、右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右股静脉;V-A转流则可同时提供呼吸辅助和循环辅助,静脉引血途径可选择股静脉、颈静脉或右心房,动脉回血途径可选择股动脉、颈动脉和升主动脉。
ECMO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转流途径不同的ECMO对应的适应症也有所区别。例如,V-V转流适合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胸膜瘘、难治性病毒性/细菌性肺炎、急性肺损伤、难治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等;V-A转流则适合于严重肺栓塞、难治性心源性休克、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开胸术后休克、低温症等。
应用需求逐年增长
近年来,全球ECMO应用需求量不断增长。全球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1年,全球ECMO使用患者登记数达85490例,且该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我国ECMO应用需求也在逐年增长。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CSECL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上报至CSECLS的ECMO应用例数共计6937例,较2019年的6526例增长6.3%(详见图)。
CSECLS数据还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开展ECMO的机构共计500家。为满足旺盛的治疗需求,国内开展ECMO的机构数量仍有待进一步增加。
从患者年龄与适应症分布情况来看,成人患者占绝大多数。同时需要注意,非儿科专科医院开展的儿科ECMO例数正逐渐增多,因此应当重视ECMO在儿科危重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ECMO治疗费用高昂
目前,全球市场上常见的ECMO产品主要来自迈柯唯、索林、美敦力等巨头。各ECMO厂家所使用的膜肺材料均为固体中空纤维膜丝,该材料主要由3M公司旗下Membrana公司供应。
在我国,ECMO设备单套售价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ECMO实际治疗费用除了包括ECMO设备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开机启动费用、一次性使用耗材费用、检测费用、药物费用以及专业人员管理费用等。其中,ECMO的一次性使用耗材包括离心式血泵、灌注管路和膜肺等,耗材套包视患者情况更换,每份价格在3万元至6万元不等。另外,ECMO治疗的具体费用还与患者病情以及是否伴有并发症有关。
同时,ECMO设备操作较为复杂,对医疗人员水平及医院资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9月印发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旨在加强ECMO技术管理,规范ECMO的临床应用。
ECMO国产化势在必行
由于目前ECMO设备及核心耗材市场基本由国外企业主导,ECMO设备费用及使用成本居高不下,ECMO国产化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企业正积极开展ECMO攻关研制工作,部分单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ECMO研究以及最早研发膜式氧合器、灌注管路等医疗器械的单位之一,其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在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方面已有20多年的经验;赛腾医疗、汉诺医疗等多家企业正致力于研发ECMO系统及核心部件;微创医疗于2021年10月宣布全资收购ECMO初创公司——德国Hemovent公司,其产品MOBYBOX System是全球首个将血泵及膜肺集于一体的ECMO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集成膜式氧合器”注册,这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第179个创新医疗器械。该产品由氧合器组件(集成气体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和静脉贮血器系统组成,采用了螺旋导流集成化结构。该结构设计在临床应用中有助于减少整体预充量,减少血液稀释。
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要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加强重症监护病区(ICU)建设,配置ECMO等相关设备;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在重症监护病区(ICU)建设方面,按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ECMO等必要的医疗设备。根据《方案》的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应急救治物资参考储备清单,单个基地应至少配备3台ECMO(配6套耗材)。
整体来看,尽管国内ECMO市场份额仍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但随着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科研环境的持续完善、核心技术的发展进步,ECMO国产化进程将不断加速。未来,医疗装备与医学服务模式的紧密协同、相互促进,多维度医工协同创新模式的建立,将有力推动ECMO向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业态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9月份全球企业主导新开药物临床试验情况显示——组织分类肿瘤治疗领域新药研发竞争激烈
根据美国Clinicaltrial数据库数据,9月份全球新增由企业资本主导的临床试验总数为878项,较8月份上升16.60%。单月新增临床试验数量显著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较2021年同期增加11.42%。
9月份,申报临床试验数量最多的企业是阿斯利康,申报数量为24项;排在第二名的是辉瑞,新开临床试验数量为22项;百时美施贵宝跃升至第三名,新开临床试验数量为21项。在新开临床试验数量排名Top10企业中,月增幅较大的是勃林格殷格翰、百时美施贵宝和阿斯利康,均超过100%;新开临床试验数量有所减少的企业仅有辉瑞一家,下降幅度为4.35%。
对比阿斯利康、辉瑞、百时美施贵宝在新开临床试验适应症和药物类型的分布发现,这3家企业在组织分类肿瘤治疗领域竞争最为激烈,呼吸道疾病治疗领域次之。
具体来看,在组织分类肿瘤治疗领域,9月份阿斯利康新开5项临床试验。其中,阿卡替尼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适应症的研究已进展至Ⅲ期临床试验;进度相对靠后的临床试验有阿卡替尼针对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的Ⅰ/Ⅱ期临床试验,以及Evusheld(Tixagevimab与Cilgavimab的组合药物)针对慢性淋巴白血病的Ⅱ期临床试验。
辉瑞在组织分类肿瘤治疗领域新开4项临床试验。其中,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产品为JAK抑制剂托法替尼,适应症为胶质母细胞瘤;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为阿西替尼针对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试验和Bcl-2抑制剂Venetocl ax针对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试验。
百时美施贵宝新开10项组织分类肿瘤治疗相关临床试验。其中,有两项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均为蛋白降解剂CC-92480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从适应症来看,组织分类肿瘤仍为全球新开临床试验中最主要的热门研发领域,新开临床试验数量为113项,较8月份增加13.00%。相较于8月份,9月份主要热门适应症新开临床试验数量大多呈上升趋势。其中,增幅最大的适应症是血管疾病,增幅为65.00%;其次是皮肤疾病,增幅为48.15%。而处于下降趋势的热门适应症为恶性上皮瘤,下降幅度为4.35%,但仍较去年同期水平上升13.79%。
9月份,全球新开热门药物类型临床试验数量也大多呈上升趋势,增幅较大的药物类型为免疫因子药物和疫苗,较8月份分别上升61.76%、56.25%。抗感染类药物和神经递质类药物的新增临床试验数量显著下降,较上月分别下降26.32%、10.34%。对比2021年同期水平,除抗感染药物外,热门药物类型新增临床试验数量普遍呈上升趋势,增幅最大的为抗炎药物(详见表2)。
对临床试验的申请国家及地区进行统计后发现,美国仍为9月份新开临床试验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相较8月份,临床试验申报的热门地区新开临床试验数量总体仍呈下降趋势,下降较明显的是日本和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和加拿大呈上升趋势,月增幅分别为45.45%、38.71%和48.15%。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11月16日快讯
瓜蒌:近期市场行情平稳,现瓜蒌统丝价格在65元/kg左右,选丝价在70-75元/kg,自从产新以来,瓜蒌价格下滑,目前行情基本稳定。
土鳖虫:亳州市场土鳖虫走销尚可,行情平稳,货源充足,达标选货价格在120-125元/kg。
忍冬藤:市场忍冬藤有商咨询,小批量购销,行情平稳。目前市场忍冬藤价格在3-3.5元/kg。
茵陈:市场茵陈来货量不大,货源走动以实际购销为主,行情平稳。目前市场绵茵陈甘肃统货售价19-20元/kg,东北山东统货17-18元/kg。
青黛:最近需求不多,货源零散购销,行情平稳,目前市场青黛售价50-55元/kg。
秦皮:咨询购货商家不多,货源小批量购销,行情平稳,目前市场统货要价7-8元/kg。
秦艽:货源走动以实际购销为主,行情暂时稳定。目前市场秦艽云南家种统货34-35元/kg,青海野生售价130-140元/kg,内蒙货售价210-220元/kg。
黄芩:有商寻购货源,市面货源暂时充足,行情暂时平稳。目前市场黄芩甘肃家种统货价17-18元/kg,河北条芩21-22元/kg,山西家种统货19-20元/kg,选货24-25元/kg。
荞麦:市场金荞麦来货量不大,有商咨询货源,小批量走动尚可,行情稳坚。目前市场荞麦统个售价12-13元/kg,统片价格在16-18元/kg不等。
茺蔚子:近期市场茺蔚子走销较快,行情小幅上扬,目前安徽统货价在46-47元/kg,内蒙茺蔚子52-53元/kg。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2/11/18 14:30:00      阅读1717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