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4 4:28:35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产业大势
 
追逐抗病毒药物创新的“星辰大海”
病毒感染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自1962年碘苷作为首个抗病毒药物被批准以来,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就进入了新阶段,新冠病毒引起的全球疫情更使得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步入了快车道。
虽然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和疗法仍有较多局限性,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应用需求,研发具有新机制新结构的抗病毒药物迫在眉睫。
运用多种策略开发广谱抗耐药的抗病毒药物,是应对目前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
迎接多重挑战
尽管目前已有数十种抗病毒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新发病毒的威胁
目前,抗病毒药物的研究重点限于对抗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毒(HIV)感染,以及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免疫调节剂等,但这些研究在面对种类繁多的病毒时显得力不从心。
加之新型病毒的出现与流行是难以预测的,例如近期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多地出现的不明肝炎和猴痘,引起了全球高度警惕。
病毒变异和耐药
病毒基因组中出现耐药性相关突变,及其导致病毒丧失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是治愈病毒感染的主要障碍,也是病毒感染防治的限制因素之一。耐药性有利于病毒在人类群体中的生存,同时也会大大降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药物无法彻底清除体内病毒
某些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的基因会整合进入宿主基因组中,部分病毒还会长期潜伏于某些组织器官中。在遇到一定的刺激后,病毒可被重新激活,使得疾病复发,难以被彻底从人体内清除。例如HIV会整合进宿主染色质中形成潜伏库,随着宿主细胞的复制而得到复制,且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因此难以从体内完全清除,所以HIV携带者需要终生服药。
患者依从性亟待改善
由于抗病毒药物大多需要联合使用,严格遵从医疗方案是使用联合抗病毒药物的要求,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确保实现免疫重建和病毒学抑制的重要前提。
但是,组合抗病毒疗法存在用药复杂、给药频繁、毒副作用大、患者容易遗忘等多种问题,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
探索研发路径
为抵御新冠病毒,以及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等慢性病毒所造成的感染长期危害人类生命健康,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开发广谱抗耐药性抗病毒药物以及特效药物,是当前以及未来长期的重大科研任务。
方向一:广谱抗病毒药物研发
广谱抗病毒药物可以作用于多种病毒或者同一病毒的多种基因型,通过靶向病毒复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宿主蛋白来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
靶向病毒的共性环节或共同靶标
包膜病毒在进入细胞之前,通常会通过聚糖介导的相互作用与宿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对接,研究者因此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合成糖受体来破坏这些相互作用的方法。作为一种高糖基化包膜病毒的有效抑制剂,合成糖受体不仅可以抑制病毒侵入,还能够通过干扰包膜的糖分子,使病毒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中,从而被清除,可谓具有双重作用模式。据了解,合成糖受体抑制剂具有抗寨卡病毒、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活性,并有望成为针对登革病毒及新冠病毒等其他包膜病毒的广谱抑制剂。
在包膜病毒的复制周期中,病毒和细胞膜融合后才能进入细胞,因此靶向病毒膜融合过程也是有效的抗病毒策略。2018年,研究人员发现以病毒融合蛋白为靶标的α-螺旋脂肽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及甲型流感病毒表现出广谱活性。
RNA病毒的基因组复制所需要的RNA依赖的RNA或DNA聚合酶在人体中不存在且相对保守,是一种理想的抗病毒药物研发靶标。在不同的病毒家族中,病毒聚合酶具有相似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基序,因此针对某一种病毒聚合酶设计的抑制剂往往对其他病毒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如核苷类似物瑞德西韦被发现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研究表明,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聚合酶进而对一系列的RNA病毒发挥作用,包括沙粒病毒科、丝状病毒科、黄病毒科和冠状病毒科等,瑞德西韦由此也成为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治疗新冠肺炎的小分子药物。
靶向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宿主蛋白
病毒复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必要的酶和底物。因此,抑制病毒复制周期中必要的宿主蛋白(如酶类和受体)的功能,能够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病毒宿主激酶在许多病毒的复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抗病毒开发的潜在靶标。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以作为人巨细胞病毒和腺相关病毒血清6型进入宿主细胞的共同受体;衔接蛋白相关激酶1(adaptor-associated kinase 1,AAK1)可调节多种病毒在细胞内的转运,2019年报道的一项研究发现,具有高AAK1亲和力的新型吡咯并[2,3-b]吡啶类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抗登革病毒活性和较好的抗埃博拉病毒活性,表明靶向细胞AAK1是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有效途径。
参与宿主蛋白翻译的抑制剂Plitidepsin,通过抑制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抗新冠病毒活性。
另外,研究表明,靶向宿主细胞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调节免疫两种方式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
此外,药物再定位策略作为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常用方法,可以绕过药物开发早期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从而加快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过程。
方向二:抗耐药性抗病毒药物研发
运用多靶标药物设计策略或多位点结合策略,可以克服针对单一靶标或单一位点进行药物设计的局限性,并可通过降低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来提高其治疗效果。2016年,研究人员公开了一个3-嘧啶酮-2,4-二酮-5-N-苄基甲酰胺类化合物,它不仅对HIV-1整合酶和核糖核酸水解酶H具有双重抑制活性,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整合酶突变体抑制剂。
共价抑制剂首先通过非共价和可逆的相互作用识别目标蛋白,然后形成不可逆的共价键。在共价键产生后,药物可以长久地保持其抑制活性,直到靶标消失。因此,在理论上,共价抑制剂可以利用减少药物暴露和延长作用时间的优势,进而克服耐药性。例如研究者发现一种针对HIV-1逆转录酶Cys181的共价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含有Cys181的HIV-1突变体的活性。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PROTAC)可以通过同时结合目标蛋白和E3泛素连接酶形成三元复合物,随后目标蛋白被泛素化,继而被蛋白酶体降解。与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相比,PROTAC的靶标范围广泛,可作用于一些难成药靶标,且具有催化降解功能。从抗病毒的角度来看,PROTAC可直接降解目标蛋白,能够避免目标蛋白的突变或过表达引起的耐药性。2019年,研究人员公开了一种新型降解丙肝病毒蛋白酶的PROTAC分子,该分子保留了抑制丙肝病毒蛋白酶的能力,表现出对蛋白酶良好的降解效果,并对耐药株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该研究工作验证了利用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开发抗耐药性抗病毒药物是可行的。
随着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发展,基于靶标结构的精准药物设计在开发抗病毒药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作用是通过比较耐药株和野生型病毒的蛋白质晶体结构以了解耐药机制,加快抗耐药性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进程。
借力技术融通
药物研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内外学术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更需要产业界的密切配合,助力飞跃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具体到抗病毒药物研发,更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在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中,药物化学、有机合成、计算化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与技术融通体现得淋漓尽致:基于晶体学的片段筛选(Crystallographic fragment screening)、高通量蛋白结晶学(High-throughput protein crystallography)、共价结合药物、以核酸为靶标的药物设计、核酸降解(Ribonuclease targeting chimeras)、核酸适体、DNA编码库(DNA-encoded libraries)、高通量合成(High-throughput synthesis)、超高通量虚拟筛选(Ultralarge virtual screening)、自由能微扰(Free-energy perturbation)等技术的新应用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药新用、表型筛选等药物发现传统方法、双靶标与变构结合等药物优化经典策略如宝刀就砺、历久弥新;生物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等基础学科更如枯木逢春、重焕生机。
在学科交叉的广度及技术融合的深度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且“无所不用其极”。仅以生物无机化学为例,生物无机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的金属离子、小分子配合物及金属蛋白的传统学科。在抗病毒药物设计中,相关的金属蛋白主要包括镁离子和锌离子依赖的酶。其中,镁离子参与核酸生物化学中的多种催化过程,在不同病毒的复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镁离子依赖的抗病毒药物靶标有HIV整合酶、核酸水解酶、乙肝病毒核酸水解酶、丙肝病毒聚合酶、流感病毒核酸内切酶等。锌指蛋白参与多种DNA转录和修复过程,其锌指结构域由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介导了大量DNA结合蛋白的序列识别。近年来,以锌离子依赖蛋白为靶标的抗病毒药物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如锌离子逐出剂双硫仑和依布硒,可以靶向新冠病毒高度保守的木瓜蛋白酶和非结构蛋白nsp10中的锌离子结合和/或半胱氨酸区域,发挥抗病毒作用。
由于金属类型、金属氧化状态以及配体类型和数目的多样性,金属配合物产生了种类繁多的金属药物,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钴配合物CTC-96是抑制单纯疱疹病毒1型等包被病毒的广谱抑制剂。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小核酸药物研发热度高涨
近日,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小核酸新药研发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未披露靶点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小核酸新药。近年来,多款重磅核酸药物相继问世,在治疗代谢性疾病和预防传染性疾病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应用价值。核酸药物是未来生物制药极具临床潜力的前沿领域之一,逐渐成为医药企业研发热点和生物医药投资重点领域。
小核酸药物具有多重优势
在对抗疾病的历史进程中,传统药物将“蛋白质”作为药物靶点。然而,人体内许多致病蛋白为不可成药靶点,因此许多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者们利用核酸分子的翻译或调控功能开发核酸药物,以解决不可成药靶点带来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小核酸药物,即寡核苷酸药物,是由十几个到几十个核苷酸串联组成的短链核酸,作用于pre-mRNA或mRNA,通过干预靶标基因表达实现疾病治疗目的。目前,小核酸药物主要包括小干扰RNA(siRNA)药物和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二者各有优势。前者较后者活性更高、亲水性更好,后者较前者分子量更小、递送更容易。
弗若斯特沙利文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得知,目前全球共有14款(含早期3款已退市药物)小核酸药物获批上市,包括9款ASO药物、4款siRNA药物和1款核酸适配体。经多年发展,小核酸药物重磅产品已经出现。其中,渤健与Ionis开发的诺西那生钠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2021年该产品全球销售额达19.51亿美元,是目前年销售额最高的小核酸药物;诺华与Alnylam开发的英克西兰是一款长效降脂药,一年仅需注射两次,开启了小核酸药物应用于常见慢性病治疗的新篇章。小核酸药物的出现,使得主动设计药物序列用于靶向沉默疾病基因成为可能,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多重优势。
一是候选靶点丰富,适应症分布广泛。理论上,由特定基因过表达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尝试通过小核酸药物进行治疗。这为小核酸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候选靶点,包括很多传统药物无法成药的靶点。
二是药物设计简便,研发周期短。小核酸药物的设计可以实现直接针对疾病基因(mRNA)序列的数字化设计,从而摆脱了传统药物的大规模筛选周期,使药物设计得以主动进行,研发成功率相对较高。
三是靶向特异性强。小核酸药物从转录后水平实现基因的表达调控,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从疾病的上游调控致病基因的表达,并且可以达到单碱基水平上的序列特异性,具有“有的放矢”及“治标治本”的特点。此外,核酸药物递送系统不断革新,可以有效地将核酸药物递送至靶器官,真正实现靶向给药。
四是药物作用长效。小核酸药物的作用对象为mRNA,以siRNA药物为例,当靶标mRNA被降解后,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可以循环工作,参与下一轮靶标mRNA的降解。因此,小核酸药物得以实现在细胞内较长时间的作用。此外,核酸药物的化学修饰技术不断革新,包括磷酸骨架修饰、糖基修饰和碱基修饰等,可提高核酸药物的稳定性和半衰期,使药物作用更长效,大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核心技术解决研发难题
小核酸药物具有药物递送效率低等特点,如何高效进入靶细胞、释放到细胞质并高效长效发挥作用等是开发的要点和难点。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不同问题需要相应的技术加以解决。按照小核酸药物研发流程的顺序,核心技术分为设计、化学修饰、递送、合成及制剂技术。其中,药物递送技术在保护RNA结构、增强靶向能力、降低给药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小核酸递送系统可分为裸露RNA修饰递送系统、脂质体纳米递送系统、共轭连接递送系统(小分子配体、抗体及其他分子)和其他递送系统(聚合物基质、外泌体、病毒转染等)。
在已上市的14款小核酸药物中,有10款小核酸药物未使用递送系统。其中,1款为核酸适配体,其余9款均为ASO药物。这主要是由于ASO药物分子量小,进入细胞的能力较强,特别是ASO药物经过鞘内注射,在不需要递送系统的情况下,可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目前有很多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ASO药物正在开发。其余4款siRNA药物均使用递送系统。其中,1款使用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3款使用GalNAc共轭连接递送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GalNAc共轭连接递送系统的实现是小核酸药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突破。该技术解决了小核酸药物发展的痛点,即脱靶效应严重、稳定性差等问题,为肝脏疾病治疗带来新的选择。GalNAc连接siRNA,通过皮下注射给药,与肝细胞表面无唾液酸糖蛋白(ASGP)受体结合靶向作用于肝脏,运送效率大幅提升,并且作用时效长达数月。基于其针对肝部优异的靶向性能,多款针对肝病的小核酸药物正在开发。此外,GalNAc对心血管中TTR等靶点同样具有亲和性,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尽管最早上市的3款小核酸药物目前已退市,但2016年2款ASO药物的上市,打破了多年来小核酸药物市场的沉寂。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显示,小核酸药物全球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0.1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2.5亿美元。未来随着临床试验阶段小核酸药物(尤其是针对患者群体较大的适应症药物,如乙型肝炎的潜在治愈性药物)的不断上市,市场发展将被进一步驱动。
目前已上市的小核酸药物中,与siRNA药物相比,ASO药物上市更早,商业化发展更为成熟,在整体小核酸药物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更高,达近80%。从适应症来看,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的治疗药物是目前商业化较成功的,2021年该适应症仅有一款小核酸药物,但年销售额却有近20亿美元。总体来看,已上市产品主要在罕见病适应症领域,这些产品在商业化获得成功的同时,解决了部分临床需求和痛点,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小核酸药物市场缺乏患者群体较大的适应症的现状。需要关注的是,小核酸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在众多适应症中拥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临床价值,在研管线中不乏针对癌症、糖尿病、乙肝等大病种的临床试验,将有望改善商业化重磅品种缺乏的现状。
目前,已有不少企业重点布局核酸药物领域,并展现了差异化的技术竞争优势。其中,总部位于美国的Sirnaomics(圣诺医药)在苏州有研发中心,并已在广州建成生产基地,是在中美同时推动小核酸新药进入临床研究的领先企业,亦是港股首家专注于应用RNA技术进行新药研发创制的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具有多肽纳米颗粒(PNP)递送平台,并利用其开发包括肿瘤、纤维化疾病、病毒感染及代谢疾病领域治疗药物。中国企业瑞博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创新小核酸药物研发的公司,是中国小核酸技术和小核酸制药的主要开拓者。该公司围绕小核酸药物特点,建立了全技术链整合的小核酸创新技术体系和涵盖小核酸药物从早期发现到产业化整个生命周期的小核酸药物研发平台。主要围绕肝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眼科疾病和罕见病等领域形成在研产品管线,基于其自主研发的Gal NAc递送技术的管线品种已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行业动态
 
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在京召开
7月14日,由国家药监局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医保局、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指导,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的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保安全守底线、促发展追高线,深化审评审批改革,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出席并致辞,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秦怀金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致辞。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军宁主持。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药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石。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中药监管工作。徐景和在会上指出,近年来,各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中药审评审批体系建设卓有成效,中药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全面提升,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稳步前行,中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景和表示,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中药监管工作正在全方位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携手构建更加紧密、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切实推进中药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强化守正创新,深化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深入开展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医产学研监一体化,支持中药新药研发和高质量制造。要不断加强改革协同,多部门合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和质量管理、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建设等,医产学研监合作促进中药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要不断加强智库建设,夯实中药监管科学决策根基,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不断提升政策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工作,激发中药事业发展活力。在各方齐心合力、携手奋进下,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药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取得新突破。
会上,国家药监局宣布成立由两院院士、国医大师、资深专家组成的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这些专家将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保障和促进中药监管工作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及权威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会议发布了《2021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蓝皮书在国家药监局的指导下编制,汇集了中药监管权威信息和数据,全面呈现中药科学监管现状,客观展示2021年中药产业发展动态。
站在发展新阶段,需更广地凝聚共识,更强地汇聚力量,坚定方向,共同开启我国中药事业发展新征程。本次大会是中药领域的一场盛会,重磅嘉宾云集,深入探讨中药监管话题。在主论坛主题报告环节,演讲嘉宾围绕中药守正创新,进行了专业、权威的内容分享。赵军宁专题介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监管科学新体系的实践,表示我国的中药监管工作已经进入全过程审评审批加速、全产业链质量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务、全球化合作机制的全方位科学监管新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进行了主题演讲,交流了“三药三方”的转化研究及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管与第三方评估、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三结合”证据体系下基于中药验方的中药新药研制实践、守正创新与中药的方药量效研究等内容,阐述对促进中药创新研发、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推动中药现代化与“走出去”等问题的思考。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主论坛外,还设有中药新药创制与审评审批分论坛、中药质量安全监管分论坛、监管科学与传统药国际协调分论坛及两场座谈会。来自全国中药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以及药品审评、检查、检验、监测评价、标准研究、医保支付、知识产权、广告监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监管人员、行业企业代表,以及国际植物药监管等方面的专家将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共计约30万人次在线观看了大会主论坛直播。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发布,大健康产业进入快车道
7月14日-15日,2022国际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暨第七届“双品汇”在重庆举行。本届大会以“拥葆创变”为主题,从大势到政策,从困局到突破,从模式到生态,寻找共进之道、突围之法,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推动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唐先伟在致辞时表示,当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决策部署,结合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助推重庆加快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搭建国内外大健康交易展示平台势不可挡。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监事长徐郁平同时表示,当前全球健康产业进入高度的发展期,创新广度加大,深度加深,速度加快。“健康中国”的概念被提升至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2020、2030年超过8万亿和16万亿,“健康中国”战略必将成为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增长,大健康产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
会上还发布了“2021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暨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本次蓝皮书聚焦当下医药行业热门的八个板块,分别是《2021中医药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零售药店发展状况报告》、《2021基层医疗市场发展状况报告》、《2021医药品牌发展状况报告》、《2021医药人工智能发展状况报告》、《2021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医药数字营销产业发展状况报告》等。
而随着中医药行业积极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十三五”规划》,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增幅达9.9%,中医总诊疗量达10.6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强,中医药教育稳步发展,中医药科研产出持续增长。蓝皮书的发布为医药企业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在分论坛期间,一然生物董事长赵林森,就“渠道品牌双驱动,益生菌产业新机遇”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近些年学术界对肠道菌群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提升免疫力,甚至可能与糖尿病、肥胖、肿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以及45种慢病中约有80%与人体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等研究成果。“我们一然以微生物益生菌为核心科技,围绕肠道预防保健,确立了益生菌的十二大功能研究方向,包括口腔保护、酒后不适、肠道双向调节等,希望通过研究益生菌,来造福人民健康。”
在谈及如何促进中国益生菌大健康产业发展时,赵林森认为,在中国菌产业发展旗帜下,企业只有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中国菌事业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振兴。
据悉,本届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大健康品牌高峰论坛、首届健康人论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等系列高端峰会,为我国大健康产业更好、更高质量发展,链接资源、输出智慧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年全球仿制药巨头TOP10,有4家来自印度
近日,Fierce Pharma发布了2021年全球仿制药巨头TOP10榜单,该榜单主要以2021年仿制药的销售业绩为主。
梯瓦制药(Teva)凭借2021年仿制药业务达89.9亿美元的销售业绩位居第一,但梯瓦制药也是感受仿制药市场停滞最深的公司,相较于2020年的93.1亿美元,梯瓦制药业绩已下跌3%,也是此次10家公司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公司,这也是梯瓦制药仿制药业务销售业绩的连续第五年下降。
2016年,梯瓦制药豪掷405亿美元收购了Allergan的仿制药部门Actavis,在Actavis助力下,梯瓦制药实现了119.9亿美元的仿制药收入,但从那时起,一切都在走下坡路。虽然该公司在欧洲的仿制药销售额连续第三年增长,但在美国和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却继续急剧下降。去年,梯瓦制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仿制药销售额仅为37.7亿美元,而早在四年前,只是在美国市场,梯瓦制药的仿制药销售额就已达到52亿美元。
还有一家业绩同样出现下滑的是诺华旗下仿制药公司山德士(Sandoz),其2021年仿制药销售业绩为75亿美元,相较于2020年的77亿美元,下滑幅度达2.6%,就在本月,有消息称,诺华将于今年年底决定对山德士进行剥离或是出售。
山德士成立于1886年,2003年作为诺华的仿制药部门被推出,山德士在生物类似药和非专利抗生素方面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
而对于此次剥离消息的传出,业界分析是山德士近年来业绩的连年下滑,2017年,山德士的业绩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到了2018年依然没有好转,据诺华2021年财报,诺华的净利润从2020年的80.7亿美元飙升至240.2亿美元。其核心营业收入达到销售额的36.2%,高于2020年的35%。但是山德士的业绩却并不好看,该部门的核心营业利润率从上一年的24.2%下降至21.4%,诺华预计2022年山德士的利润率将进一步下降。
成立时间最短的晖致(Viatris)以56.3亿美元的仿制药销售业绩位列第三,Viatris本由迈蓝以及辉瑞旗下业务部门辉瑞普强合并而成,通过整合这两家企业的优势,晖致的产品线异常丰富,包括全球公认的标志性和关键品牌、仿制药、复杂仿制药和生物仿制药产品,比如有立普妥、络活喜、万艾可、西乐葆、素比伏、爱宁达、维固力等知名产品,覆盖心脑血管疾病、疼痛和神经疾病、精神疾病、泌尿疾病、肝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今年3月初,晖致宣布将生物仿制药业务以33.35亿美元出售给印度公司Biocon Biologics Ltd.(BBL),该交易原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完成,交易完成后,晖致将获得高达33.35亿美元,其中包括20亿美元的现金对价,以及3.35亿美元的额外付款,预计将在2024年支付。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的榜单中,有4家印度公司上榜,且均出现了增幅,其中,印度太阳药业(Sun Pharma)以46.4亿美元排在第4名,仅次于晖致,1996年,太阳制药首次收购了跨国制药公司Knoll的Ahmednagar,并对其进行改造以通过审批。一年以后,它又以7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底特律的Caraco药厂,从而进入了美国市场。2015年3月,太阳制药收购兰伯西实验室,印度两家最大制药公司的合并完成,印度最大的一家制药企业也正式面世,太阳制药也是目前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
另外一家公司Dr. Reddy&aposs Laboratories的仿制药收入在4家印度公司中增幅最大,达11.5%。值得注意的是,此前,Dr. Reddy&aposs Laboratories已与BMS达成协议,将在2022年在美国推出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磅炸弹药物Revlimid的仿制药。
(信息来源:Fierce Pharma)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三迭纪与礼来达成研究合作,3D打印技术实现口服药物的程序化释放
近日,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全球领先药企礼来制药达成合作,利用3D打印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优势,实现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程序化释放。
根据协议,三迭纪和礼来的合作项目将围绕口服药物的缓控释展开。三迭纪将通过辅料和工艺研究以及独特的三维结构剂型设计,使得药物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在胃肠道中的程序化释放,以期改善药物剂型的体内表现。
三迭纪为3D打印制剂技术平台型公司,其首创的MED技术是一种普适性固体制剂技术,覆盖了药物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上市供应的全链条。此次合作由礼来中国创新合作中心推动,三迭纪将与礼来共同探索解决口服递送难题。
三迭纪首款产品T19于2021年获得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并于2022年7月获NMPA药物临床试验(IND)批准,成为中国首个获得临床批准的3D打印药物产品。第二款产品(T20)已于2022年3月获美国FDAIND批准,第三款产品(T21)已于2021年12月获美国FDAPIND积极回复。专利方面,三迭纪拥有158项与药品3D打印相关的专利申请,其核心专利在中国、美国、欧洲等10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布局,是全球药物3D打印领域专利布局最完整和申请数量最多的机构。基于MED产业化技术平台,三迭纪已经和多家跨国药企及国内药企达成合作,为高难度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口服多肽的设计、开发及连续化生产提供端对端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迭纪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成森平博士表示:三迭纪与礼来的合作,是MED技术在新的场景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宽MED技术的商业边界。我们希望三迭纪的3D打印药物技术,能够解决更多的药物设计与递送难题,为全球的合作伙伴开发更具临床价值的药物产品。
(信息来源:药智网)
 
四环医药拟剥离仿制药业务
近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拟出售部分或全部由于受到医药行业及政策变化的影响而未达业绩预期或不符合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传统医药类业务及资产。
四环医药拟于未来1224个月内逐步完成潜在出售事项,潜在出售事项的具体范围视乎市场状况以及与潜在买家的洽谈情况而最终确定。
四环医药认为,潜在出售事项可以使其将管理重心以及资源聚焦于具有较高增长性和较高利润率的医美板块以及具有价值高增长性的生物创新药板块,全速推进其医美及生物制药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
四环医药是国内心脑血管用药领域传统龙头,与此同时,其近年来持续投入发展医美和创新药业务,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2021年,四环医药报告期内营收32.91亿元,同比增长33.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17亿元,同比下降12.01%。
其中,仿制药业务收入25.98亿元,同比增幅为18.2%,营收占比为78.94%;医美业务取得收益3.99亿元,同比增长1383.3%,占比为12.12%;创新药及其他合计营收约为2.94亿元,同比增长23.0%,占比为18.2%。
四环医药指出,营收上涨主要是由于其医美业务板块增长较快,肉毒毒素乐提葆实现上市销售,对其业绩产生积极贡献。
创新药板块,目前四环医药已经成功孵化两大创新药平台。其中,轩竹生物聚焦肿瘤药自主研发,乳腺癌赛道布局较为全面,拥有20余款产品管线;惠升生物则拥有糖尿病及并发症全产品管线40余款产品。
据了解,四环医药计划分拆轩竹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独立上市。
(信息来源:赛柏蓝)
资本竞合
 
艾迪药业拟收购南大药业19.9646%股权
7月18日,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受让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9.9646%股权,成为南大药业第二大股东。南大药业主要销售产品为注射用尿激酶以及小分子肝素钠原料药,其中注射用尿激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并且拥有注射用尿激酶原料药到制剂完整的生产链。
(信息来源:医药健闻)
 
 
 


新药上市
国药上市
 
先声药业引进的全球首创新药曲拉西利(科赛拉)附条件获批在中国上市
日前,先声药业引进的全球首创新药曲拉西利(商品名:科赛拉)附条件获批在中国上市,适应症为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化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含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方案治疗前预防性给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据先声药业新闻稿,该药有望作为“化疗卫士”,填补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重要的临床空白。
曲拉西利是先声药业与G1 Therapeutics合作研发的一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由于化疗药倾向于杀死骨髓里正常进行细胞分裂的造血细胞,这是化疗药造成骨髓抑止的主要机制,而CDK4/6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暂时性抑制造血细胞的分裂,从而避开了绝大多数化疗药的杀伤作用,保护了人体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
(信息来源:药智网)
 
绿叶制药抗肿瘤创新药Lurbinectedin已获得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绿叶制药集团近日宣布,抗肿瘤创新药Lurbinectedin已获得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口至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特定医疗机构博鳌未来医院应用于临床急需,用于治疗接受铂类药物化疗期间或期后出现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成人患者。
(信息来源:医药健闻)
 
全球上市
 
FDA批准Novavax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授权
7月13日,Novavax新冠重组蛋白疫苗NVX-CoV2373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
此前,当地时间6月7日,美国FDA疫苗和相关生物制品咨询委员会以21票赞成VS0票反对、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建议批准Novavax研发的COVID-19疫苗。
截至目前,FDA已经批准4款新冠疫苗,分别为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疫苗、强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Novavax的重组蛋白疫苗。
FDA的批准基于Novavax在美国和墨西哥正在进行的后期研究的数据,该研究表明该公司的蛋白质注射剂在阻止轻度、中度或重度COVID-19方面的有效性为90.4%。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科技研发
 
科兴制药新冠口服药获批临床
7月18日,科兴制药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深圳科兴药业与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截至目前,全球超20款新冠口服药在研,其中国内有10余款,进展最快的已提交上市申请。
SHEN26是一款广谱、强效的新冠病毒聚合酶(RdRp)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合成达到抗病毒效果,对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野生株、Alpha、Beta、Delta、Omicron)均有高效的体外抑制活性。该项目是科技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重点推动项目,已被列入2021年度广东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技攻关应急专项、广东省药品监管局“三重”(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创新项目。
(信息来源:东方财富网)
 
 
 


市场分析
 
我国内镜诊疗器械加快拓展增量市场
人口老龄化加剧,基层医疗机构内镜诊疗渗透率提升,医用耗材集采政策落地实施……在政策支持、需求增长的多重利好推动下,我国内镜诊疗器械企业应发挥本土优势,进一步拓展增量市场。此外,相关企业在提升研发生产能力的同时,还需要优化延伸服务链,推动国产内镜系统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细分领域众多
医用内窥镜(又称内镜)是一种经人体自然孔道或经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变化的医疗器械。内镜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胰腺胆道、呼吸道、泌尿道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如胃镜诊疗、肠镜诊疗、支气管镜诊疗、微波消融治疗等。其中,消化道是内镜的重要应用领域。
常见的内镜系统主要由内镜设备和诊疗器材组成。内镜设备往往可重复使用,而与内镜设备相配套的诊疗器材通常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因此消耗量较大。
内镜设备主要由主机(包括图像处理器、高清显示屏、冷光源)、镜体(包括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等)、周边设备(包括CO2送气装置、内镜送水泵等)组成。内镜诊疗器材是指同各类内镜设备配合使用的、辅助性的、消耗性的诊断或治疗医疗器械及耗材。在内镜诊疗器材的配合下,医生可在人体内施行剥离、切割、扩张等操作,使得复杂微创手术的实施成为可能。
按照镜体的软硬程度和应用场景分类,可将内镜分为硬性内窥镜(又称硬镜)和软性内窥镜(又称软镜)。硬镜主要包括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和椎间盘镜等,其主体不可弯曲或扭转,主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硬镜成像较清晰,且在高难度异物攫取、支架置入及取出等方面具有优势。软镜主要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主要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完成诊断和治疗,如通过人体的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相较于硬镜,软镜镜体柔软、纤细,使用感更加舒适,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生理负担,但其成本和技术壁垒均较高。
按照治疗领域分类,可以将内镜分为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呼吸内镜和消化内镜等。其中,胸腔镜和腹腔镜应用较多,主要为硬镜;消化内镜同样是内镜的重要应用领域,主要为软镜。消化内镜又可划分为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等。
需求空间巨大
当前,我国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正不断升高,这极大促进了内镜诊疗需求的释放。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06.4万人,其中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新发病例数分别为40.8万、39.7万和25.3万。另据Global Cancer统计,2018年,我国新发胃癌病例数约占全球新发胃癌病例总数的44%,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数约占全球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总数的28%。此外,《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有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新发食管癌病例数在全球占比近50%。
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推动内镜诊疗需求不断增长。由于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与年龄高度相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不断升高,需要进行内镜诊疗的患者数量也将持续增长。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随着全球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和微创手术领域医疗器械的升级迭代,内镜行业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Evaluate MedTech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内镜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85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3%,且将高于同期全球医疗器械总销售额增速,成为全球增长较快的医疗器械子行业。
我国内镜系统市场规模同样增长迅速。光大证券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内镜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07.1亿元;预计到2024年,该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147.8亿元。其中,2021年,我国内镜设备和诊疗器材市场规模分别约为60.6亿元和46.5亿元;随着内镜诊疗例次持续增加,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内镜诊疗渗透率不断提升,两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24年,有望分别达到75亿元和72.8亿元。
产业链和服务链需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内镜系统国产化进程加快。在内镜设备方面,已有国产品牌在光学成像、镜体制造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具备一定的进口替代基础;同时,基层医疗机构是目前内镜设备的主要增量市场,具有本土优势的国产品牌可挖掘这一巨大的增量市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内镜设备的渗透率和配置率,这也将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诊疗器材方面,国产产品性能较为成熟,迭代升级速度加快。国产品牌可继续发挥本土优势,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在医用耗材集采政策的推动下,价廉质优的国产内镜诊疗器材逐渐进入进口替代加速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内镜医师的培养周期较长,目前,我国内镜医师紧缺,远未满足诊疗需求,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同时,基于国产内镜产品的培训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内镜产品隐性转换成本较高、用户黏性较大,内镜医师在培训时已经形成操作习惯,短期内难以适应其他产品。因此,在突破内镜产品研发生产的技术瓶颈后,产品使用培训服务的完善或将成为相关企业重点发展方向。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有望迎来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IVD)行业表现出强大的供应保障能力以及较高的研发水平,国内相关企业的IVD技术逐步得到市场认可。相信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国产品牌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我国IVD市场的国产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部分细分赛道特别是前沿技术领域,有望迎来质的飞跃。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得益于治疗手段的创新、创新标志物的发现,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疾病早筛等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IVD行业稳步发展。众成数科数据显示,全球IVD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566.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8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302.9亿美元,2019—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
众成数科数据还显示,目前,全球IVD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按照2019年全球IVD市场规模计算,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规模占比超60%,我国占比约为17.6%。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相对成熟,其市场规模整体增速趋缓,而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潜力巨大。2015年,我国IVD市场规模为427.5亿元;2019年,该市场规模达80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预计到2030年,我国IVD市场规模将达到2881.5亿元,在全球市场规模的占比将提升至33%,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IVD产品消费国。
细分市场国产化率亟待提高
根据检测指标、标本以及检测原理的不同,IVD行业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元素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等众多细分领域。其中,目前前三者在我国医疗机构应用较广泛。
我国生化诊断市场目前已趋于成熟,相关诊断试剂国产化率较高。在生化诊断相关产品中,生化分析仪器的技术要求较高,而诊断试剂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目前,我国大部分生化诊断企业仍集中在诊断试剂领域。国内生化诊断产品主要生产商(如九强、美康、迈克等)已逐渐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并已基本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阶段的转变。然而,国产生化诊断仪器设备目前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市场仍由外资品牌主导,国产品牌占有率有待提高。另外,随着免疫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诊断市场份额增速趋缓。不过,生化诊断技术在特定项目的检测上具有时间和成本优势,因此不会被完全替代。
近年来,免疫诊断成为IVD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因具有灵敏性较高、特异性较强等优点,已逐步取代酶联免疫法,成为免疫诊断市场的主流技术之一。值得关注的是,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能够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更充分的包被,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以全自动化清洗未结合物质,从而大幅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是目前较先进的免疫诊断技术之一,并逐渐成为国内化学发光产品企业研发的重点方向。
目前,我国分子诊断市场正处于快速起步阶段。分子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以及传染病、肿瘤诊疗等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现阶段为人们所熟知的基因测序技术,也属于分子诊断的范畴。由于分子诊断仪器和试剂研发成本与技术壁垒均较高,采用基因芯片、第二代测序(也称为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相关高端产品目前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IVD领域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目前仍较高。众成数科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IVD产品进口额逐年增长,且近3年来的进口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IVD领域高端仪器、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包括抗原、抗体、辅酶、酶底物以及基因测序仪等。
热门赛道引领未来发展
当前,在IVD领域,许多细分赛道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化学发光产品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发光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其市场规模占免疫诊断市场整体规模的比重已提升至80%以上。考虑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比例已超过90%,预计未来国内免疫诊断市场总体规模以及化学发光产品市场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
即时检测应用将更便捷高效
我国即时检测(POCT)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终端渗透率较低,潜在市场空间巨大。POCT技术因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结果及时又准确等优点,现已逐步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及患者家庭中。同时,POCT技术还在不断升级,定量、小型、便捷化为其主要发展趋势,应用范围将更广。
基因测序将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在基因测序领域,第一代测序技术(如荧光定量PCR法)存在检测通量较小、耗时较长等不足;第二代测序技术虽然在检测通量方面得到改善,但成本较高、耗时较长等弊端依然存在;第三代测序技术目前已部分启动商业化推广,但尚未达到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规模。相比第二代测序技术,第三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不需要PCR扩增,可直接对单个分子进行测序;样品制备更简单,测序成本进一步降低;可直接读取RNA序列和包括甲基化在内的DNA修饰结构等,更适用于针对目标性较强的个性化临床应用。基于上述优势,基因测序领域有望成为分子诊断市场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高端质谱仪器临床新应用在开拓
由于受核心专利、制造工艺、研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高端质谱仪器的国产化率目前尚不足2%。质谱分析作为高端定量检测分析技术,相较于其他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高通量等优点,近年来在核酸的高级结构鉴定、寡核苷酸与小分子相互作用、DNA损伤与修饰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国内临床上,该类高端质谱仪器目前主要应用于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维生素D检测、微生物诊断、药品检测等领域,并有望服务于更多临床应用场景。
此外,微流控芯片、单细胞测序、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微滴式数字PCR、单分子免疫阵列等多种IVD领域新兴技术正在升级发展中。各类技术方法各具特色,应用场景仍在进一步开发中。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生物制药装备耗材产业迎来投资新机遇
生物制药上游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材料(试剂、耗材)、科研仪器/设备以及生物技术支持和相关配套服务,是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生产的核心基础环节。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制药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上游供应链市场的需求明显提升,相关上游供应链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技术进步驱动上游供应链变革
根据Meticulous Research的统计,全球生物制药工艺装备和耗材市场增长迅速,2018年市场规模为112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至223亿美元。随着下游生物医药治疗技术的进步,上游制剂工艺装备和耗材市场不断发展。下游制药行业的发展不仅驱动了上游行业的技术革新和标准提升,连续性生产、定制化个性化需求、产能的扩容和相关耗材的持续需求,更是给上游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生物药,又称为大分子药,其发展催生了各类新型技术的应用。根据技术平台的差异,生物药可以分为单抗、双抗、ADC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多种产品。根据Evaluate Pharma的统计,全球医药市场整体销售额中,生物药占比由2012年的38%提升至2020年的52%,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提升至57%;而在销售额前100名的药物中,生物药数量则由2012年的32个提升至2020年的44个,预计2026年将达到51个。在全球医药终端市场,生物药整体占比稳步提升。
同时,过去近十年,国内外批准生物药的数量也在明显增加。根据Pharmaprojects数据,2021年,全球新上市药物活性成分(NAS,不含疫苗)共84个,相比2020年的74个实现了大幅增长。从NAS(不含疫苗)的5年获批平均值来看,2017—2021年为63.0个,相比2012—2016年的41.6个增加超过20个。Pharmaprojects的数据显示,全球研发管线数量(包括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在2022年达到20109个,历史上首次突破2万个。其中,生物药管线数量占整体管线数量的44.7%。
根据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的数据,2011—2020年间全球药物临床试验阶段管线中,复杂生物药产品的整体占比由25%稳步提升至40%,同时展现出相比传统药物更高的上市成功率(LOA)。作为生物药的代表,单抗药物的LOA为12.1%,比小分子药物(7.5%)、多肽药物(8.0%)、蛋白类药物(9.4%)等药物类型的LOA更高;基因治疗产品(10.0%)和ADC药物(10.8%)也展现出相对小分子药物更高的LOA;近期取得技术突破的CAR-T产品(17.3%)和siRNA/RNAi药物(13.5%),则成为生物药领域LOA领先的产品。
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年度批准新药数据来看,2017年后美国维持每年至少10个以上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批的水平。2019年以来,我国生物药发展迅猛,国家药监部门受理的大分子药物注册申请数量基本保持每年近一倍的增幅。
相对于下游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物药上游供应链的国产化程度较低,中高端产品有着较大的替代空间。笔者测算,生物药工艺开发和生产阶段所需的通用设备,如灌装系统、超滤系统等硬件国产化率较高,约在30%以上;培养基、层析介质等耗材和软件类产品的国产化率约为10%~20%;高端设备和国产技术发展较晚的耗材,比如滤膜等的国产化率则低于5%。
更高的研发管线占比、更多的获批产品、更广泛的市场需求,生物药、生物治疗技术存在巨大的商业化潜力,有望对上游的制药装备、耗材等产生巨量需求;而生物药(特别是细胞基因治疗)相比传统化学合成药物迥异的研发和生产模式,将驱动生物制药整体上游行业的变革。
好的制药装备耗材企业具备三大特征
根据《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的文章,现代制药工业至今经历了四次革命性浪潮,即“确定的药物活性成分,未知的分子靶点”“一个靶点一个药”“重组蛋白生物药”,以及“多特异性药物+细胞基因治疗”。当前正处于“多特异性药物+细胞基因治疗”发展的第四次革命性浪潮阶段。相比以小分子药物为代表的化学合成类药物,多特异性药物这种复杂生物药物随着药物相对分子量的增强,开发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也显著增加,对于上游(工程/设备/耗材)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需求随之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产业链需求模式的变革也为上游公司带来新的成长机会。
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赛多利斯为例,该公司的成长与制药工业第三次革命性浪潮(重组蛋白生物药)密不可分。赛多利斯成立于1870年,总部位于德国,是一家致力于“加速医学发现,简化生产过程”的国际化生命科学器材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对生物医药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赛多利斯在2011年提出“Sartorius 2020”策略,开始剥离工业机电一体化业务并于2013年正式完成。根据该公司公告,2021年其营业收入达到36.84亿美元,2014—2021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到19.06%;2021年公司净利润达到4.56亿美元,2014—2021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33.92%,相比战略转型之前呈现明显加速态势。这一增长趋势也和以单抗为代表的重组蛋白生物药的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阶段高度契合。其间,赛多利斯通过针对性收购和重组,不断优化产品组合,其生物制药的生物反应器、过滤和液体运输、储存等关键领域竞争优势明显。截至2022年5月底,该公司市值约为142亿美元。
对标赛多利斯,笔者认为,好的制药装备/耗材企业需要具备以下三大特征:一是前瞻性布局高成长业务领域/新兴地区,把握行业先机,快速迎合市场需求;二是技术驱动业务多元化,持续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三是具有强大的并购整合能力,通过并购快速获取稀缺业务,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
选取部分生物制药装备和耗材(生命科学)公司代表(赛默飞、赛多利斯、瑞普利金)、CXO公司代表(IQVIA、查尔斯河、康泰伦)、跨国药企代表(罗氏、诺华、辉瑞),同时选取XBI指数作为全球biotech(生物技术公司)代表,分析2010—2021年的股价表现可以看出,CXO公司以及制药装备和耗材公司明显跑赢biotech和跨国药企。综合分析来看,笔者认为,跑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领域,下游应用端增速相对传统药物更快;二是新兴领域研发/生产设备和物料的成本,占下游药企/生物技术公司的销售收入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升,上游制药装备和耗材企业的目标市场空间明显提升;三是下游客户需求的一体化趋势,加之上游制药装备和耗材以产品为主的输出形式,CXO龙头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行业集中度更高。
生产设备和工艺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重组蛋白、抗体类和细胞基因治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复杂,涉及的设备和耗材种类繁多(比如培养基、一次性反应袋、纯化填料等),产品复用价值较高。其中,多特异性生物药、细胞基因治疗产品相关核心设备的质量标准更高,需求端呈现出了明显的一次性、集成化、规模化趋势。
以细胞基因治疗(CGT)为例,近年来,该领域屡获突破,开发潜力巨大。细胞治疗的体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活化、细胞(系)的建立、冻存复苏等;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添加、修正、沉默等方式修饰个体基因的表达或修复异常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疗法。然而,目前全球CGT领域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产能需求。根据BioPlan报告数据,2020年CGT相关产能的短缺率为500%(即如果存在现有产能的5倍设施,也将被全部使用),并且预计这一缺口在未来5年将进一步扩大。
一次性、集成化、规模化是细胞基因治疗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发展趋势。
病毒载体生产一次性化——在CGT药物制备中,不同病毒载体需要数量不同,生产线需要保持其灵活性与轻量化,因此一次性生产设备尤其重要。一次性病毒载体生产设备可以灵活改变生产规模与病毒种类,降低污染风险与清洁要求。
细胞制备集成化——分散式生产需要大规模的无菌生产车间,成本较高,而集成化细胞制备装备可以用一个设备基本覆盖全部步骤,可以有效降低制备成本。如德国美天旎开发的CAR-T细胞制备设备 CliniMACS Prodigy,能够整合包括T细胞分离、转导、激活、富集等所有功能,实现细胞制备集成化。
生产大规模化——随着CGT药物需求逐渐增加,病毒载体的生产需求大幅提升。病毒载体是CGT药物的生产瓶颈,但其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也正因如此,目前超过一半的基因治疗公司已将病毒载体生产方式从传统贴壁培养发展为悬浮培养。
本土相关企业国际竞争力有望提升
近年来,我国新兴生物技术持续突破。全球医药智库信息平台Informa发布的《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显示,按照研发管线数量排名,2022年全球前25名的医药公司中首次出现两个总部位于中国的企业。其中,恒瑞以89个管线数量排第16名,相较上年上升21位;复星医药以68个管线数量排第23名,相较上年上升43位。另外,百济神州排在第26名。从区域来看,总部位于中国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数量在全球生物医药研发企业中的占比明显增加,由2018年的6%增至2022年的12%。随着我国创新研发能力快速提高、全球药品可及性需求提升,我国制药装备和耗材企业或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全球药品可及性需求提升,驱动药企寻求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生产解决方案。我国的药品集采和国家医保谈判政策,使得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在极大地提高药品可及性的同时,促使传统药企、新兴生物科技公司在质量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寻求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生产解决方案供应商。
从全球市场角度来看,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更关注研发效率和速度,相对更聚焦在已经被验证的靶点,开发具备差异化效果/安全性/适应症的新分子。以PD-1单抗药物为例,经过医保谈判后,我国本土企业研发生产的PD-1单抗药物的国内定价,仅仅为美国同靶点产品价格的25%左右。同时,国内药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发战略合作和海外授权,未来可能会向全球医药市场提供一种新的品类——价格水平和生物类似物相当的同靶点生物创新药。而伴随着创新药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全球输出,我国本土制药装备/耗材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市占率也有望明显提升。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2022年上半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据一览
总体情况
据众成数科(JOINCHAIN)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共有Ⅱ类、Ⅲ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863634家,较2021年底增长5.49%。其中,仅经营Ⅱ类产品的企业559666家,仅经营Ⅲ类产品的企业80652,同时经营Ⅱ类、Ⅲ类产品的企业223316家。
企业类型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类型有经销商(479675家)、药店(348072家)、零售店(28897家)、眼镜店(6576家)、医疗机构(377家)和科研机构(37家)等。
注:经销商指:经营方式为批发、批零兼营且是公司;零售商指:经营方式为零售的加油站、便利店、商行、超市等;药店指:药房、药店等;眼镜店指:企业名称含“眼镜”的企业;医疗机构指:医院、诊所、卫生室;科研机构指:科研所、研发机构。
省份分析
1、各省经营企业情况概览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广东省,有136802家,占全国经营企业数量的15.84%;其次是山东省和河南省,分别有66420家、55582家,占比分别为7.69%、6.44%。从增速来看,湖南省位居第一,达24.46%,增量为3006家,海南省及陕西省位列二三,增速分别为12.67%、11.98%,增量为367家、2471家。
2、领域排名
(1)可经营Ⅱ类产品企业数量TOP10省份
从经营范围来看,可经营Ⅱ类产品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132566家)、山东省(59438家)和河南省(51257家)。
(2)可经营Ⅲ类产品企业数量TOP10省份
可经营Ⅲ类产品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直辖市)分别为江西省(22706家)、山东省(22280家)和上海市(20837家)。
重点城市
1、可经营Ⅱ类产品企业数量TOP10城市
可经营Ⅱ类产品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地级市分别为深圳市(65549家)、成都市(20778家)和广州市(20761家)。
2、可经营Ⅲ类产品企业数量TOP10城市
可经营Ⅲ类产品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地级市分别为南昌市(11604家)、哈尔滨市(7114家)和杭州市(6794家)。
(信息来源:医械数据洞察)
 
五大慢病领域3000亿市场,这50个药卖得好!
《2022慢病零售市场分析》显示,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抗血栓形成药、其他心脑血管用药五大慢病药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以及网上药店终端合计销售额达3227亿元,同比增长4.2%。关于慢病药零售终端营销策略思考,东北、西北地区可以是慢病用药重点开拓的区域,慢病用药销售旺季在3月、6月、11月。
01、市场规模接近500亿,五类慢病药TOP10品牌揭晓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进一步加速降压药、其他心脑血管药、降糖药、降脂药和抗血栓用药等慢病用药市场规模的扩容。米内网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慢病用药销售额增速放缓,但依然保持有2.4%的同比增幅;到了疫情趋稳的2021年,慢病药销售收入整体回暖,同比增幅达到5.9%,市场规模增长至约500亿元。
从2021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慢病药市场占比看,降压药的销售份额为31.7%,高居第一;其他心脑血管药(29.1%)、降糖药(21.4%)、降脂药(11.2%)以及抗血栓用药(6.7%)紧随其后。
作为零售市场慢病用药的第一大类,2021年降压药TOP10品牌的销售额合计近80亿元,其中,施慧达的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拜耳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辉瑞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3个品牌稳守前三。
从近三年复合增长率看,2个诺华的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涨幅明显,均超过38%。在集采常态化和临床需求的驱动下,复方制剂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红利期。
其他心脑血管用药TOP10品牌揽下超60亿元的销售额,市场份额合计37%,市场相对分散。其中,中成药占据9个席位,化药仅石药恩必普的丁苯酞软胶囊踏进前十。受新冠疫情影响,三个上榜的安宫牛黄丸合计市场占比达19.4%,其中北京同仁堂成功登顶,山西广誉远、南京同仁堂的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3.9%和43.5%。
降糖药TOP10品牌的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外资厂商优势明显,9个进口品牌强势上榜,甘李药业的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作为国产品牌的代表,以2.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九。此外,由于部分降糖药为注射剂,需冷藏保存与运输,实体药店销售成绩更为亮眼,共有4款注射剂进入榜单。
降脂药TOP10品牌市场份额合计达70%,市场集中度较高。受国采影响,北京嘉林的阿托伐他汀钙片销售额出现较大回落;相反,辉瑞的立普妥和阿斯利康的可定虽在国采丢标,院内市场倍受重挫,但凭借出色的疗效和良好的口碑在零售终端大放异彩、稳居前列。
另外,值得注意是,安进的依洛尤注射液在2019年强势进军零售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0.3%,攀升至榜单的第三名,潜力正待释放。
抗血栓药是慢病用药占比较低的一类药物,TOP10品牌的市场规模仅35.6亿元,其中利伐沙班片为第五批国采品种,就目前来看,正大天晴的安日欣和拜耳的拜瑞妥在零售的标外市场“玩得风生水起”,增速分别达到43228.6%、89.6%;而同样受集采影响,深圳信立泰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近三年复合增长率已出现下滑。
02、慢病用药品牌依赖度强,营销策略因地制宜、方可快人一步
慢病用药市场需求基数大,消费者购药渠道选择性较多,品牌依赖度较强,服用周期长,客单价、客品数均较高。针对慢病药的消费人群特点,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该如何做到“因地制宜”,进一步吸引消费人流、增加客户粘度,是每个零售药店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米内网综合数据库显示,东北与西北地区连锁药店,慢病药的销售额与品规数量占比均较高;慢病药销售较好的商圈多数位于大型的交通枢纽中心附近、商业区以及居民区;慢病用药在超巨型规模药店的贡献度相较其他规模类型的药店低一些。可见,东北、西北地区可以是慢病用药重点开拓的区域;大型火车站、商业中心及居民区是慢病用药的重点商圈。
此外,根据慢病药销售淡旺季的相关特点,可适当做好销售策略。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或受部分平台活动影响,如3月(春节后的备药期)、6月(“6.18”线上终端平台大促)、11月(“双11”线上终端平台促销期)是慢病用药的销售旺季。
零售药店通过分析慢病药的销售走势,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方能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
 
(信息来源:米内网)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7月20日快讯
槐米:新货上市,市场货源增多,产地积极采收,行情继续下滑,目前市场槐米药厂含量合格货32-35元/kg,饮片厂合格货45-48元/kg。
马齿苋:新货上市,市场货源增多,行情继续下滑,现市场水煮统货13-15元/kg,切片货16-17元/kg。
蝼蛄:市场淡季,走销一般,需求较小,行情萎靡,目前亳州市场统货价在80-90元/kg。
北沙参:近期北沙参来货量不大,市面货源暂时充足,现市场北沙参河北统货价格30元/kg左右,选个货35-38元/kg;统片售价35-40元/kg,选片售价45-50元/kg,内蒙统个55-60元/kg,选个售价70-90元/kg不等。
栀子:今年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减少,最近货源走动一般,行情回稳,现市场福建栀子统货价在17-18元/kg,选货售价在19-20元/kg,江西统货22元/kg上下,选货售价在25-26元/kg。
薄荷叶:市场薄荷来货增多,近期需求一般,货源整体走动一般,行情稳定,现市场薄荷叶统货售价15-16元/kg,选货18-20元/kg。
倒扣草:整体需求不多,市面货源充足,货源零散购销,行情平稳,目前市场倒扣草统货价在4-5元/kg。
艾叶:随着新货上市购销,市场货源来货略增,近期货源走动不如前期顺畅,货源供应暂时充足,行情暂时回稳,现市场艾叶大叶统货售价10-11元/kg,小叶统货售价6-7元/kg。
藿香:产新新货上市购销,有商积极收购货源,现市场经营商批量购销,行情平稳,现在市场藿香含叶30%统片售价12-13元/kg,藿香叶一般统货售价19-20元/kg左右。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2/7/22 10:38:11      阅读1471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