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0 11:04:56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产业大势
 
我国2021年医药工业总营收超3万亿元,增速创5年新高
5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3707.5亿元,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
周健称,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3.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5.3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整体增速13.5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上升,占比达到4.1%,对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实现营业收入33707.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8.7%,较上年同期提升11.4个百分点,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实现利润总额7087.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7.3%。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创新药发展趋势
中国新药的临床开发和监管审查随着过去10年的监管制度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改革旨在鼓励创新药物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罕见、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以确保患者能及时获得治疗。
为了评估改进效果,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崔一民博士与NMPA药品审评中心副主任王涛及相关研究人员合作,分析了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批准的创新药物的IND和NDA申请数据,相关结果于5月5日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
首次IND申请数量急剧增加
从2010年到2020年,共1636种创新药首次提交IND申请,平均年增长率为32%。其中,1410种药物(86%)来自689家国内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相比,2017年创新药的首次IND申请数量增加了78%,其中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别增加了60%和159%。
在完成的1466项首次IND审查中,1404项(96%)获得批准。被拒绝的原因主要包括:申请后缺乏研究信息导致的沟通不畅、药物临床获益风险比不合理、违反临床诊断基本原则等。
创新药的首次IND申请和获批数量显著增加,其中首次获批IND的创新药数量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这与2015年7月中国监管改革措施的出台时间一致,表明有效缓解了申请积压,鼓励了药物创新。
创新药物的NDA获批数量少,但正在增长
2010年至2020年有101种创新药递交了NDA申请,其中58种创新药获得批准。近年来,递交和获批的NDA数量总体上仍保持增长态势,尤其自2015年7月以来,已有42种(72%)创新药获得了批准。
在完成的66项首次NDA审查中,58项(88%)获得批准。不批准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或临床研究设计的重大缺陷、不同开发阶段使用的研究样本不一致,以及检查期间发现的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
在已获批的58种创新药中,37种是中国NMP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ME),21种是已在国外批准或销售的药物,包括传统疫苗、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等。14种(24%)是孤儿药,其中13种符合美国FDA孤儿药标准。此外,40种创新药(69%)获得优先审评,其中35种(88%)在2015年7月后获得批准。这些数据表明,监管改革措施,如2015年8月推出的优先审评,鼓励了药企的创新。
肿瘤是创新药的主要领域,大多数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首次IND申请获批创新药的主要治疗领域为肿瘤(864个,62%)、感染(166个,12%)、内分泌疾病(72个,5%)和心血管疾病(60个,4%)。2016年,首次IND申请获批的肿瘤药物数量显著增加,增长率为133%。
在首次IND申请获批的创新药中,705个(50%)至少达到了I期研究阶段,而286个(20%)和108个(8%)药物分别达到了II期和III期研究阶段。不过,大多数抗癌药(57%)尚未完成I期研究。
中国主要处于快速跟进和逐步创新阶段,目前只有3种NDA获批的创新药物是first-in-class,它们是:本维莫德、甘露特钠和罗沙司他。靶向EGFR、PDL1和HER2的药物有40多种,其中靶向EGFR的获批药物(4个)和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64个)最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个药物集中在相同靶点和适应症将会降低新药创新的效率。
IND和NDA的批准效率加快,但临床试验的速度未提高
改革后(2015年7月2020年12月)的IND批准时间比改革前(2010年1月2015年6月)缩短414天(分别为87天和501天)。同样地,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药物的NDA批准时间缩短了441天(分别为924天和483天)。
2018年7月,NMPA将药物临床试验的批准程序调整为默示许可证制度。就整个临床试验阶段的时间长度而言,这两个流程的差异并不显著(分别为2572天和2688天),而在改革后,IND批准到第一个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的时间比改革前多59天(分别为328天和269天)。
提高临床试验效率是中国鼓励创新的重要改革方向。然而,这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伦理审查效率、研究人员的经验和临床试验资源。此外,具有相同靶点和适应症的药物目前集中在同一临床试验阶段,加剧了对临床试验效率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国家临床试验能力进行战略性升级。
-----
总的来说,中国的监管改革促进了国内医疗创新。获批IND和NDA数量以及这些批准所需的时间趋势表明,改革的影响总体上是有益的。然而,具有相同靶点产品的重复和低效临床试验过程将影响真正有意义的创新药物从IND到NDA批准的进展。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八大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愈发重视,监管力度日益加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数字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推动医疗器械行业不断升级,产品创新迭代加快;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迎来新变革……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有八大趋势值得关注。
监管环境趋严 企业面临挑战
2022年,欧盟新版医疗器械法规MDR(EU2017/745)进入首个全年实施阶段,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I VDR)也已于本月起正式实施。在欧盟新版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分类标准颁布之后,将有更多体外诊断产品需要通过指定机构的强制性合格评估。尽管2022下半年该领域指定认证机构的数量将有所增加,医疗器械制造商仍将面临来自临床疗效评估的巨大挑战。
此外,自2023年7月1日起,计划投放到英国市场的医疗器械均需要符合英国UKCA标志要求,包括已经获得欧盟CE认证的医疗器械。
数字化驱动销售和服务模式变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培训、服务等业务正加速拓展线上渠道,这不仅为医疗机构及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便捷,还有效提高了医疗器械制造商的工作效率。有研究表明,许多临床医生和销售代表偏好虚拟交互模式,认为其能够有效保持数据连贯性,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
不难看出,虚拟交互模式将给那些原本没有发展数字创新商业模式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带来压力,将推动其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营销系统,以满足客户销售、培训、服务、库存管理等一系列需求。
远程医疗诊断工具创新加快
目前,远程医疗水平主要受限于远程诊断能力不足。远程诊断在许多领域仍存在局限性,如眼部、耳部、咽喉视诊,肺部听诊,体温测量,发汗评估,皮疹检查等。
受疫情居家的影响,家庭医疗监测技术有望迎来进一步升级,创新家用检测工具将获得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远程诊疗服务。
数字疗法产品纳入医保难度仍较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疗法(DTx)产品获得FDA等权威机构批准,且往往包含用于治疗的相关组件,如Propeller Health公司生产的哮喘和慢阻肺治疗相关产品,以及Livongo Health公司生产的糖尿病治疗相关产品。然而,目前,被纳入医保的DTx产品却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首先,此类DTx产品过于新颖,其服务目前无法有效融合到当下的医保体系中;其次,全新的疗法及产品通常不会替代现有产品,因此难以向支付方证明其具有足够的成本效益;最后,对于数字化工具这一创新概念,支付方难以长期按治疗成本或结果进行支付。鉴于上述限制,加之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依据,DTx产品纳入医保之路仍将困难重重。
外科手术机器人赛道竞争空前激烈
作为手术机器人的代表,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现阶段仍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随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关专利自2016年起陆续失效,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机器人逐渐在该领域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且在产品价格、尺寸以及触觉反馈等方面更具优势。
例如,美敦力的HUGO RAS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目前除了已获得欧盟CE认证、通过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医疗器械注册外,还于2021年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研究性器械豁免批准;2021年,英国手术机器人公司CMR Surgical获得6亿美元融资,其研发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Versius全球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此外,强生于2020年推出Ottava手术机器人系统,并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对其开展临床试验。
医疗数据安全性将面临严格监管
当前,随着医疗数据价值的日益提升,医疗器械行业对患者数据的采集、合并与分析能力不断进步,包括机器学习能力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医疗软件逐渐成为许多医疗器械产品的重要组件。然而,由于医疗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且许多医疗器械厂商提供患者数据收集、存储与分析等服务,上述服务必须充分保障数据安全合规。
因此,医疗数据及技术安全性势必成为相关部门的监管重点之一。例如,FDA设立了数字健康卓越中心(DHCE),并推出了数字医疗软件预
认证计划,以增强对相关创新技术的监管力度。
真实世界证据接受度与利用率提升
当前,质量可靠度、相关度均较高的真实世界证据(RWE)逐渐被全球范围内的监管机构广泛采纳,如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中用于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等,以支持相关监管决策。此外,监管机构还积极利用RWE,聚焦医疗器械特定试验方法的创新研究设计,以解决相关监管研究问题。
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制造商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利用RWE来制定产品研究计划,以优化试验设计、患者入组等内容,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医疗废弃物处理有待升级
当前,医疗器械行业大量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与产品,尽管其具有无菌、低成本、易于制造等诸多优势,但也因此产生了大量医疗废弃物。过去,关于医疗废弃物的讨论通常围绕在其具有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如今,大量塑料废品(如输液包装袋等)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已在改善产品可回收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资源利用率仍较低,很多可回收物通常最终仍成为废品,目前该方面工作取得的进展仍然不足。因此,相关企业可考虑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从而减少包材废弃物的产生;此外,还可以对材料杀菌技术进行创新,以提高包材重复利用率。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247家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过亿,人福、华海首超10亿
日前,上市医药企业2021年业绩报告基本披露完毕。据不完全统计,A股及港股上市医药企业中,研发投入过亿的有247家,合计超过1300亿元。其中,25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百济神州以95.38亿元领跑;超八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0家同比增长超过100%;31家超百亿营收企业中,12家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10%;29家企业研发人员数超过1000人,7家研发人员占总人数比重超过50%。
25家企业研发投入突破10亿元。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再鼎医药、石药集团、迈瑞医疗、上海医药、金斯瑞生物、信达生物、君实生物11家超过20亿元,百济神州以95.38亿元领跑。
超八成企业研发投入呈正增长,三叶草生物、北海康成、汇宇制药、兆科眼科、再鼎医药、沃森生物、开拓药业、葫芦娃、济川药业、片仔癀等30家同比增长超100%。
31家超百亿营收企业中,12家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10%,其中恒瑞医药超过20%。
29家企业研发人员数超过1000人,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凯莱英超3000人;31家企业研发人员数占总人数比重超过30%。
恒瑞、复星、中生……超10家药企研发投入超10亿
近年来,化学制药行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一方面,在一致性评价及国家/地方集采推动下,仿制药出现药品价格螺旋下降的同时,集中度也有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国家医保常态化调整等政策改革,“创新为王”逐渐成为药企的发展理念。
在A股及港股上市且以化药销售收入为主的药企中,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再鼎医药、石药集团、上海医药、和黄医药、健康元、科伦药业、翰森制药、华润医药、先声药业、华东医药、华海药业、人福医药等2021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
有“创新药一哥”之称的恒瑞医药2021年研发投入62.03亿元,同比增长24.3%,占营收比重23.95%,创历史新高。经过多年布局,恒瑞医药已形成了一支5400多人的全球研发团队,推进国内外250多个临床项目,包括国际多中心临床近20项。
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恒瑞医药有10款创新药(9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位居国内同行业前茅,超过50个品种过评,累计18个药品国采中选;超过100款创新药在国内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多款1类新药已申报上市,包括瑞格列汀(DPP4抑制剂)、SHR3680(雄激素受体拮抗剂)、阿得贝利单抗(PD-L1单抗)以及引进的普那布林(GEF-H1激活剂)、林普利司(PI3kδ抑制剂)等;此外,超过20款创新药在海外开展临床。
复星医药2021年研发投入49.75亿元,同比增长24.3%,占营收比重12.8%,研发团队超过2000人。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在研项目超过240项,包括创新药64项(自研小分子创新药27项,自研生物创新药26项,许可引进创新药11项)、自研生物类似药14项、仿制药105项(进口仿制药14项)、一致性评价25项等。
目前复星医药有多款新药获批,其中1类新药斯鲁利单抗(PD-1单抗)实现了PD-1“泛癌种”精准治疗差异化竞争,汉利康为首个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为首个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奕凯达为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等。超过50个品种过评,累计21个药品国采中选;在研1类新药中,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FCN-437c胶囊等步入III期临床。
中国生物制药2021年研发投入38.20亿元,同比增长33.9%,占营收比重14.2%,其中创新药及生物药的研发投入同比增加约64.7%,占总研发投入比重超过70%。截至报告期末,集团累计有临床批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和申报生产的在研产品共417件,其中肝病用药37件、抗肿瘤用药215件、呼吸系统用药22件、内分泌用药16件、心脑血管用药17件及其他类用药110件。
2021年中国生物制药3个创新药收入合计约63.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24%;超过80个品种过评,在国内过评TOP10企业中排位第三;作为集团重要附属公司,正大天晴药业目前有超过50款1类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不含已上市新药申报新适应症),其中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已提交上市申请,TQB2450注射液(PD-L1单抗)、TQ3139胶囊(ALK抑制剂)、TQB3616胶囊(CDK4/6抑制剂)等已开展III期临床。
华海药业、人福医药、康弘药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0亿元,研发强度均超过10%。截至报告期末,华海药业有超过20个生物药项目、10余个化学药创新药项目在研,HOT-3010、HOT-1010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超过30个品种过评,累计15个药品国采中选;而人福医药共有在研项目200多个(20多个1类新药),中药1.2类新药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已申报上市,1类生物药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已步入III期临床。
中药企业加速转型,白云山、以岭、天士力……领跑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政策利好不断,相关部门从市场准入、医保支付、审评审批等多个维度对中医药行业形成政策支撑。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叠加中成药地方集采的快速、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创新药研发,中药创新药申报呈井喷态势。
米内网数据显示,自2020年新版中药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已有超过70款中药1类新药(不含原料药,下同)提交上市/临床申请,其中8款已获批上市。
在系列政策催化下,大多数中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白云山、以岭药业、天士力、中国中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济川药业、康缘药业2021年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
广药白云山近年来持续推进中药、化药创新药的研发布局。2021年集团研发投入8.79亿元,同比增长42.10%,占大南药营收比重为8.10%。截至报告期末,广药白云山在研产品119个,包括新药开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产品二次开发和食品、保健食品开发等。
以岭药业2021年研发投入8.38亿元,同比增长13.70%,占营收比重8.3%。目前公司拥有创新专利中药新药13个,连花清咳片、益肾养心安神片、解郁除烦胶囊等均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岭药业在开展创新中药研发的同时,也积极布局化生药和健康产业,目前公司有6款中药新药、4款化药创新药在研,其中非甾体类镇痛药苯胺洛芬注射液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天士力已形成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协调发展的格局,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6.90%,占医药工业营收比重11.4%。通过“四位一体”的研发模式,天士力拥有涵盖94款在研产品(46款1类创新药)的研发管线,其中52款药品已进入临床阶段(19项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8款产品获得注册证书及补充申请,包括1类中药新药坤心宁颗粒等。
康缘药业2021年研发投入5.1亿元,同比增长28.90%,占营收比重14.0%。目前康缘药业已聚焦妇儿科、骨伤科、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中医药优势领域进行了30多项的中药新药研发,其中紫辛鼻鼽颗粒、健身片已步入III期临床;此外,10余项化药创新药在研,1类新药氟诺哌齐片正在开展II期临床。
生物药引领研发趋势,百济神州、信达……步入收获期
虽然生物药相比于化学药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却受全球药企热捧,成为药企和投资者竞争的新方向。在国内,以抗体药物为代表的生物药申报数量逐年递增,包括单抗、双抗、ADC药物等。
国内不少生物创新药企为biotech公司,百济神州、信达、君实、康方等企业2021年研发投入均超过10亿元,且已有创新药实现商业化。
百济神州是名不虚传的“研发王”,2021年研发投入95.38亿元,同比增长6.66%,占营收比重125.6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一支超过2200名员工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正在为超过30种药物和候选药物执行90多项正在进行或已计划的临床试验。
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百济神州已有多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3款自研的1类新药以及多款引进的进口新药。超过20款1类新药在国内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Ociperlimab注射液(TIGIT抑制剂)、苹果酸Sitravatinib胶囊(RTK抑制剂)、注射用ZW25(HER2双抗)已步入III期临床;此外,超10款创新药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
信达生物2021年研发开支24.78亿元,同比增长33.84%,占营收比重58.1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建立一个拥有29项临床阶段产品的研发管线,覆盖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治疗领域,涉及CD47、LAG-3、TIGIT、VEGF、CLDN18.2、BCMA、PI3K等多个靶点。
经过十年奋斗,信达生物已从biotech公司进阶成biopharma,6款新药已在国内获批,其中信迪利单抗2021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超过20款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IBI310(CTLA-4单抗)、IBI376(PI3Kδ抑制剂)、IBI326(BCMACAR-T)、IBI306(PCSK9单抗)等处于关键临床III阶段,预计2022年申报NDA。
结语
在三医联动政策催化下,上市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过亿已成为常态。可以看到的是,不同类型的药企均往多方面发展,如中药企业在进行中药创新研发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其他类型的药物,化学药企也在不断加大生物药的研发力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药企将不能再以单纯的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进行单一划分。
(信息来源:米内网)
 
 
 
 


行业动态
 
全球医药创新指数榜发布
临床转化能力或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日前,英国医药咨询公司IDEA Pharma发布了2022年医药创新指数和医药发明指数排行榜,辉瑞和阿斯利康分别夺得两大榜单榜首,百济神州作为国内唯一入围两大指数榜单的创新医药企业,分别位列医药创新指数排名第六位、医药发明指数排名第七位。此外,还有四家药企新上榜,分别是BioNTech、优时比、Horizon制药和盐野义。
IDEA Pharma发布的医药创新指数(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Index),主要是关注公司争取一种疗法通过监管批准的全流程时间。医药发明指数(Pharmaceutical Invention Index)着眼于制药企业研发管线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研发管线中在研疗法的新颖性。
辉瑞、阿斯利康分别位居两榜单榜首
百济神州、武田排名大幅上升
据IDEA Pharma统计,入围两大指数榜单的32家企业,在2021年全球总收入8840亿美元,其中研发投入1630亿美元,占收入比18%。这些企业在2021年有23个新分子实体和9个生物制品获得了批准,推出新药的平均成本为51亿美元。还有超过2300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涉及了1300个新药。
辉瑞
辉瑞在2022年医药创新指数和发明指数榜单中分别位列第1和第5。
2021年,辉瑞在mRNA新冠疫苗Comirnaty的助推下,实现营收812.9亿美元,同比大涨95%。另外,辉瑞公司的新冠口服治疗药物Paxlovid也已在去年年底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据辉瑞公司预计Comirnaty和Paxlovid将在2022年获得540亿美元的总销售额,其中Comirnaty的贡献为320亿美元。
IDEA Pharma首席执行官Mike Rea认为:当海浪来临时,辉瑞就在水里。辉瑞在疫情前就与BioNTech进行mRNA领域的合作,他们能够迅速转向新冠疫苗,这是一种创新、敏捷的思维方式与生物技术互动的能力,这也离不开辉瑞强大的临床、生产制造、商业化与分销的能力。
除新冠产品外,辉瑞在2021年还有两款疫苗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分别是Prevnar 20(肺炎球菌20价结合疫苗,20vPnC)和Ticovac疫苗(用于预防1岁及以上人的蜱传脑炎感染)。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在2022年医药创新指数和发明指数榜单中分别位列第2和第1。
阿斯利康常年徘徊在两大医药指数前列,本次能够更上一层楼,并不奇怪。2021年,阿斯利康总收入374.2亿美元,同比增长41%。新冠疫情之下,阿斯利康推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Vaxzevria在日本和欧盟上市,全年供应了25亿剂,收入达到39.81亿美元。
2021年12月8日,阿斯利康的长效抗体鸡尾酒疗法Evusheld(tixagevimab+cilgavimab)获得美国FDA的紧急使用授权,用于SARS-CoV-2暴露前的预防,这是首个FDA批准的用于COVID-19暴露前预防的抗体疗法。
在研发上,阿斯利康拥有177个研发项目,包括15个处于后期开发阶段的新分子。这些产品涵盖了大量的肿瘤管线罕见病药物管线。
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在2022年医药创新指数和发明指数榜单中分别位列第6和第7,排名大幅上升,这是国内唯一连续两年入围两大指数榜单的创新医药企业。
IDEA Pharma认为百济神州是通过防守获胜,而不是通过进攻获胜。
百济神州在2021年总营收12亿美元,同比增长280.8%。百济神州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数据支撑了其亮眼的销售业绩。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在2021年全球累计销售额约14亿元,同比增长423%,主要得益于多个适应症在美获批和市场需求的拓展,该产品在美国的收入达到约7亿元,同比大增535%。
此外,百济神州还有近50款临床阶段候选物和商业化阶段产品,产品研发管线涵盖了小分子药、单抗、双抗、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多种类型,多款药物具备差异化乃至“first-in-class”潜力。
武田制药
武田制药在2022年医药创新指数和发明指数榜单中分别位列第7和第18。
“这几年来,武田一直在疯狂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Weber将2021年称为“转折年”,因为武田通过出售了“非核心”资产缩小业务重点,并偿还大规模收购夏尔所产生的债务。目前,武田最畅销的药物为炎症性肠病药物Entyvio,是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增长引擎。该药在去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达到3954亿日元,同比增长23.8%。
去年武田有两款新药获批上市,分别是Exkivity和Livtencity,今年可能还有更多新药获批。
■新冠药物研发助推创新药企进阶
这两年,大流行对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直到今天COVID-19大流行仍在世界大部分地区肆虐,是否应该将COVID药物研发纳入医药创新和发明指数考察指标?
IDEA Pharma的答案是肯定的,其首席执行官Mike Rea认为辉瑞、BioNTech、Moderna、阿斯利康、强生等公司在COVID-19疫苗竞赛中取得成功不仅仅是运气或时机的反映,还与机构和科学工作多年的积累和有效调整以满足当下需求的能力有关,这意味着真正的创新。
BioNTech
BioNTech今年首次入围两大指数榜单,分别位列医药创新指数排名第8位、医药发明指数排名第19位。
去年,BioNTech受其与辉瑞合作的mRNA新冠疫苗推动,业绩暴涨3987%,摇身一变跻身全球知名的生物制药公司。并且,今年BioNTech预计疫苗销售有望将继续产生130亿欧元-170亿欧元的收入。
BioNTech在新冠之外还有针对传染病的项目,包括针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病、HSV和艾滋病毒的项目。而其针对的肿瘤项目也很广泛,至少有5个项目处于第二阶段,大约有12个项目处于第一阶段,包括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HPV16+头颈部癌、前列腺癌和其他实体肿瘤。
Moderna
Moderna在2022年医药创新指数和发明指数榜单中分别位列第17和第12,排名较去年略有上升。
2021年,Moderna收入184.7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超过22倍。其中COVID-19疫苗Spikevax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177亿美元),全球销量高达8.07亿剂。Moderna还在开发针对新冠突变病毒株的候选疫苗,公司预期在今年夏末,为奥密克戎变异株重新设计的疫苗能够获得监管批准。
除了呼吸道病毒外,Moderna也在试图使用mRNA技术开发HIV、尼帕病毒疫苗以及治疗酸血症等疾病。目前,Moderna共有43款候选产品共进行46个开发项目,其中有29个已经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信息来源:药智网)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贝达药业获EYP-1901在中国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5月5日,贝达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4日与EyePoint Pharmaceuticals,Inc.签署《扩大许可协议》,就EYP-1901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区域的开发和商业化进行独家合作。
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Equinox与EyePoint修订了《独占许可协议》,独家授权EyePoint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区域外开发伏罗尼布用于所有局部给药的眼科适应症,包括糖尿病黄斑水肿(DME)。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6.7亿美元助力AI开发创新疗法,礼来达成研发合作
日前,Genesi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与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达成合作,利用Genesis的人工智能(AI)药物发现平台,针对多个治疗领域的多达5个靶点发现创新疗法。
Genesis公司的分子AI平台结合了3D结构察觉深度神经网络,新型分子模拟手段,以及可大幅度扩展的分子生成引擎。该公司的技术尤其适合针对此前不可成药或者数据欠缺的靶点。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Evan Feinberg博士曾入选福布斯医疗健康“30 under 30”榜单。这家公司在2020年曾与基因泰克达成多靶点研发合作。
根据协议,Genesis和礼来的科学家将联合使用Genesis的AI药物发现平台,针对3个靶点开发潜在“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候选药物。Genesis将获得2000万美元的前期付款,礼来具有添加两个额外靶点的选择权。Genesis有资格获得总计高达6.7亿美元的前期和里程碑付款。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资本竞合
 
辉瑞拟斥资约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扩展偏头痛产品管线
5月10日,辉瑞公司(Pfizer)和Biohaven Pharmaceutical宣布,两家公司已经达成协议,辉瑞将以总计约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该公司靶向CGRP的偏头痛疗法Nurtec ODT已经在美国获批用于成人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偏头痛,其中75%为女性。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致残的10大内科疾病之一。对创新急性和预防性治疗存在很大的未满足需求,因为相当一部分偏头痛患者由于缺乏疗效或安全性或耐受性负担而对当前偏头痛标准治疗不满意。
根据协议条款,辉瑞将收购Biohaven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项目,包括:rimegepant(美国商品名:Nurtec ODT;欧盟商品名:Vydura);zavegepant——拟用于偏头痛的急性鼻内喷雾治疗,并正在开发作为口服软胶囊用于慢性偏头痛的预防;以及5个靶向CGRP的临床前项目。
Nurtec ODT通过可逆性阻断CGRP受体,从而抑制导致偏头痛发作的级联反应,靶向偏头痛的根本原因。Nurtec ODT于2020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偏头痛的急性治疗,2021年5月获批用于发作性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75 mg Nurtec ODT单次给药可快速缓解疼痛、显著减轻疼痛并恢复正常功能,在某些患者中的作用可持续长达48小时。
Zavegepant是Biohaven开发的第三代、高亲和力、选择性和结构独特的小分子CGRP受体拮抗剂,具有鼻内给药和口服两种剂型。在一项随机对照2/3期临床试验中,zavegepant用于偏头痛急性治疗,在协同主要终点(2小时无疼痛,和无患者最令人烦恼的症状)方面显示出与安慰剂相比的统计学优效性。Biohaven计划在2022年第二季度向美国FDA提交zavegepant的新药申请。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治疗帕金森病,Aspen获近1.5亿美元B轮融资助力开发干细胞疗法
近日,Aspen Neuroscience公司宣布完成1.475亿美元的B轮融资,获得资金将用于支持该公司主打疗法ANPD001的临床前和临床期工作。这是一款由自体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分化生成的多巴胺神经元构成的再生疗法。
帕金森病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全球超过1000万人的生活,每年大约60000名新患者确诊。虽然接受目前标准治疗,患者仍然会由于大脑中多巴胺神经元的不断丢失,最终出现失能性运动障碍。基于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替代疗法具有释放多巴胺,重建神经网络的潜力。
该公司的多巴胺神经元源于从患者自身组织生成的iPSCs,iPSC具有分化成人体中多种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该公司采用从患者自身组织生成iPSCs的策略,这一自体策略与同种异体策略相比,不会引发免疫排斥,而且可以重复给药,并且由于细胞扩增幅度有限,不容易在基因组中引入基因突变。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市场风云
 
君实生物临床研发部门架构调整
近日,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成立临床研发部,新成立的临床研发部包含医学科学部、数据科学部、临床药理部、质量保证部、药政事务部、医学事务部和临床运营部,所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向公司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汇报。
原临床开发部更名为临床运营部,由黄毅慧高级副总裁负责,原临床开发部所有职能团队将归属于临床运营部,同时药物安全团队、临床事务一部和二部以及原隶属于数据科学部的医学写作团队将归属于临床运营部。以上变化自5月5日起生效。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百济神州Q1净亏损4.343亿美元
5月5日,百济神州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净亏损为4.343亿美元。相比较,上一年同期净收入为6,650万美元。产品收入达2.616亿美元,相较上一年同期1.061亿美元,增长146%。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新药上市
国药上市
 
宜昌人福罕见病药氯巴占片拟纳入优先审评
5月11日,CDE官网显示,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旗下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物氯巴占片获得优先审评公示,受理号:CYHS2200435国、CYHS2200436国。
据悉,氯巴占片可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发作,属于罕见病用药,适用于2岁及以上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患者癫痫发作的联合治疗,国内暂无该活性成分批准上市销售。根据IQVIA数据统计,氯巴占口服制剂2020年在全球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截至目前,宜昌人福该项目累计投入约为4,500万元人民币。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科技研发
 
智飞生物新冠重组蛋白疫苗III期结果发表,有效率75.7%
5月4日,新英格兰杂志(NEJM)发表了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智飞生物)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ZF2001,商品名:智克威得)预防成人新冠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该研究在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厄瓜多尔的31个临床中心进行;仅在安全性分析中包括了中国的一个额外临床中心。成人受试者(≥18岁)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总共3剂25μg剂量(间隔30天)ZF2001或安慰剂。
主要终点为经聚合酶链反应试验证实,接种第3剂疫苗至少7天后出现有症状新冠病毒(Covid-19)受试者比例。其中一个关键次要终点为在接受第3剂疫苗后至少7天发生严重至危重的Covid-19(包括与Covid-19相关死亡)受试者比例。
在2020年12月12日至2021年12月15日期间,共有28,873例受试者接受了至少1次ZF2001或安慰剂接种,并被纳入安全性分析;25,193例受试者完成了3剂接种方案,有大约6个月的随访数据,被纳入更新的主要疗效分析,该分析在第二个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12月15日进行。
在最新分析中,ZF2001组12,625例受试者中的158例和安慰剂组12,568例受试者中的580例报告了主要终点病例,疫苗有效性为75.7%(95%置信区间[CI],71.0-79.8)。ZF2001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6例和43例重度至危重度Covid-19感染患者,有效性为87.6%(95%CI,70.6-95.7);分别有2例和12例受试者发生Covid-19相关死亡事件,有效性为86.5%(95%CI,38.9-98.5)。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日本明治集团旗下制药公司新冠疫苗已启动最终临床试验
5月9日,日本明治集团旗下的制药公司KM Biologics(熊本市)宣布,关于正在开发的新冠疫苗,4月底已启动最终阶段的临床试验,计划在日本和菲律宾以18~40岁的1500人为对象,持续至2023年11月。此外,以儿童为对象的临床试验也已开始。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绿叶制药BA7208对Omicron等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有效
近日,绿叶制药子公司博安生物自主研发的治疗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第二代广谱中和抗体——BA7208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基于假病毒的中和活性评估,BA7208对于11种病毒变异均保持较高中和活性,其中对Omicron亚型变异株BA.1和BA.2的IC50值达到2-5 ng/mL。此外,BA7208对新出现的BA.3、BA.4、BA.5和BA.2.12.1亦能保持高中和活性。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因血栓风险,强生新冠疫苗被FDA要求限制使用
5月5日,美国FDA发表声明称,鉴于强生新冠疫苗存在接种后出现罕见血栓的风险,决定限制强生疫苗的接种,只允许部分特殊人群接种该疫苗。
FDA在一份声明中说,在对全美接种强生疫苗后报告的血栓形成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症进行分析、评估及调查后,确定接种该疫苗约一至两周后存在出现这种罕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血栓的风险,因此决定限制强生疫苗的使用。仅允许18岁及以上人群中无法获得或不适宜接种其他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的个人,以及除了强生疫苗不愿接种其他新冠疫苗的个人接种强生新冠疫苗。
FDA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主任彼得·马克斯表示,美药管局一直密切关注强生疫苗及接种后发生血栓形成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根据其安全监控系统的最新信息修订了对强生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他表示,将继续监控强生疫苗及其他新冠疫苗的安全性。
强生新冠疫苗于2021年2月27日获批在美国紧急使用,是一款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被允许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去年4月13日,鉴于美国报告因接种强生疫苗出现罕见严重血栓病例,FDA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暂停该疫苗接种。同月23日,这两家机构发表联合声明称,经过全面安全评估,决定解除暂停使用强生新冠疫苗的建议,恢复该疫苗接种。
FDA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18日,全美共报告60例接种强生疫苗后出现的血栓形成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包括9例死亡。美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日,美国已接种强生新冠疫苗约1872万剂。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国产新冠mRNA疫苗:康希诺启动临床
5月5日,康希诺登记启动了新冠mRNA疫苗的I期临床试验,针对18岁及以上成年人,试验登记号为:CTR20221057。
国内企业已经纷纷投入到新冠mRNA疫苗的开发的当中。日前石药集团刚刚启动了mRNA疫苗临床试验,而据不完全统计,斯微生物和艾博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也已经获批临床。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齐鲁制药乙肝RNAi疗法AB-729注射液在中国申报临床
5月10日,CDE官网公示,Arbutus Biopharma和齐鲁制药联合提交了AB-729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AB-729是Arbutus公司开发的一款用于治疗或预防乙型肝炎的RNAi药物,齐鲁制药拥有国内权益。
RNA干扰(RNAi)是一种存在于活细胞中的机制,它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特定蛋白质的产生。AB-729是一种靶向肝细胞的RNAi药物,它采用了Arbutus公司开发的新型共价偶联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递送技术,能够皮下注射。在临床前模型中,AB-729可以抑制HBV病毒复制,减少所有病毒RNA转录副本,并降低所有HBV抗原,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所有HBV基因型中显示出泛基因型活性。
2021年12月,齐鲁制药与Arbutus公司就该候选药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和战略合作,这项合作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高达2.85亿美元。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覆盖所有心衰患者类型,达格列净达到3期临床终点
近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其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英文商品名Farxiga),在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或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中进行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或心衰恶化风险提供具有统计显著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新闻稿指出,结合此前在射血分数降低型患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这些结果显示无论射血分数如何,达格列净都会对心衰患者产生疗效。
心力衰竭是一种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恶化的慢性疾病,影响全球接近6400万人的生活。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它可以分为几大类型:射血分数降低型(HFrEF,LVEF<40%),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HFmrEF,LVEF 41-49%),和射血分数保留型(HFpEF,LVEF>50%)。接近一半心衰患者属于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和射血分数保留型,他们的治疗选择有限。
达格列净是一款“first-in-class”口服SGLT2抑制剂。它已经获得FDA批准,与饮食和锻炼一起,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且可以降低他们的体重和血压。也已经获得FDA的批准,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以及慢性肾病患者。
阿斯利康生物医药研发执行副总裁Mene Pangalos博士表示:“今天的突破性结果,与此前的临床试验结果结合,显示了达格列净治疗心衰的有效性,无论射血分数如何。”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绿谷制药九期一国际3期临床试验已停止
近日,国外医药网站Endpts News报道称,绿谷制药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代号:GV-971)的国际3期临床试验已经停止,有5家临床试验中心已向Endpts News证实了这一消息。
九期一于201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绿谷制药正在开展一项名为“Green Memory”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但有4家临床试验中心称,由于供应链问题,试验已停止。另一家临床试验中心表示,这与供应链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绿谷制药的九期一?自上市以来,便因临床试验数据、机制不清等一直饱受争议。此前,绿谷制药曾被传九期一团队裁员、临床试验暂停。
九期一®于2019年11月2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有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AD,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九期一®的核心成分是一种海洋寡糖类分子,提取自海藻。据绿谷制药称,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肠-脑轴的AD药物,九期一®通过修复肠道菌群和抑制肠道菌群衍生代谢物的异常平衡来减少外周和中枢炎症。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市场分析
 
产品加速上市,产业集聚发展,政策持续加持——2014—2021年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数据盘点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是针对具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国际领先、国内首创、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等情形的医疗器械,采取按照早期介入、专人负责、科学审查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并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交流。2014?年,国家药监部门出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2018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修订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351个医疗器械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其中113家企业的134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特别审查激发创新活力
■2017年进入特别审批程序产品数量最多
2017年有63个医疗器械进入特别审批程序,是数量最多的一年;2018年、2019年数量出现下降,有行业媒体认为,这是因为2018年末新修订《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正式实施,新规对“创新”要求更为严格;2020年以后,随着新修订《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在各地的充分落地,医疗器械企业创新热情高涨,加大研发力度,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共有62个产品进入特别审查程序,与2017年基本持平。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351个产品中,国家药监部门已批准113家企业的134个产品上市。其中,国产产品127个,进口产品7个。
■三大地区创新成效凸显
分析2014年至2021年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医疗器械,按照企业所在地区分类,长三角地区占比最高,通过审批数量合计53个,占历年审批总量的41.8%;京津冀地区位列第二,合计36个,占比28.3%;粤港澳大湾区排名第三,合计23个,占比18.1%。
据众成医械统计,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分别为7912家、3561家、4774家。
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来看,长三角地区拔得头筹,共计2199家。从高新技术企业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占比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占比最高,达32.7%,即每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就有一家为高新技术企业。
据众成医械统计,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7.60%,高于国内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平均水平(6.5%);长三角地区医疗器械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低,为5.1%。
■北上广苏企业创新能力突出
127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涉及14个省(区、市)的106家医疗器械企业。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企业产品通过审批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其中北京市共有32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占比25.2%,位列第一。
在106家企业中,共有15家企业拥有两个及以上创新医疗器械通过审批。其中,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各有4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多于其他企业。从企业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市、上海市各有4家企业,并列首位;江苏省和广东省各3家,福建省1家。
2021年创新产品上市数量增加
■增幅同比超过34.6%
2021年,共有62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相较2020年的54个有所增加。其中,3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含3个进口产品),这一数字在2020年为26个(含3个进口产品),增幅同比超过34.6%。
2021年,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均有7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在全国并列第一。三省份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总量接近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心血管领域成研发热门
据医疗器械创新网,从治疗领域来看,2021年获批上市的35个创新医疗器械中,心血管领域产品超过30%。数据显示,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心血管领域是非常重要的细分领域,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7年的52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796亿美元,市场份额相应从11.6%增长至12.2%。近年来,心血管领域成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研发热门领域,细分产品心血管支架是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进展较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除了心血管领域,眼科、骨科、体外诊断试剂都有相关创新产品获批上市。这些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临床需求迫切的创新产品的上市,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更好满足了群众的健康需求。
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国家层面鼓励医疗器械技术创新
创新医疗器械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层面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产业升级。
2014年2月,国家药监部门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针对具有我国发明专利、技术上具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2018年11月,修订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完善适用情形,细化申请流程,提升创新审查的实效性,完善审查方式和通知形式,并明确对创新医疗器械的许可事项变更优先办理。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持续推进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制修订工作,努力提高注册申报资料质量,提升审评效率。根据国家药监局统计,截至2021年5月底,已发布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399项,涵盖有源医疗器械、无源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涉及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则、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医疗器械附条件批准上市等方面。
据国家药监局统计,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获得注册证的时间比同类其他产品平均减少83天。此举显著增加了产品竞争力,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
监管部门对于创新医疗器械的审批标准非常严格,从申请门槛及申报条件来看,创新医疗器械要求产品已经基本定型,并在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显然更具竞争力。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自主研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产品进入特别审批通道,给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带来利好。
■三大地区迎来鼓励政策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密集迎来国家鼓励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相关政策,政策驱动下,上述地区已成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地。
2016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依托优势创新链培育新兴产业,其中包括医疗器械产业。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苏北、浙西南、皖北和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将培育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实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工程等,建设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创新示范中心、高端医疗和健康服务中心、生物产业基地。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健康湾区。医疗器械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方式,整合监管资源,促进医药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塑造具有创新活力的健康湾区。
2020年12月,国家药监局在长三角、大湾区分别设立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分中心,高效推进当地审评检查工作,服务支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持企业研发创新。
随着政策推动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医疗器械将加速涌现,国产医疗器械在市场中的占比也将逐步提高,更好满足临床需求。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我国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向纵深发展
医疗器械标准是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全生命周期需要遵守的技术文件,也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参与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工作,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主导制定疫情防控器械国际标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流量呼吸治疗设备成为救治患者的重要医疗器械之一,需求量呈爆发式增长。一时间,众多生产企业纷纷投产,但当时国内外均无该类产品的专用标准。
为规范生产,确保患者用械安全,我国立即组织全国麻醉和呼吸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6)召集国内相关专家成立项目组,调研高流量呼吸治疗设备在疫情期间临床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能涉及的安全防护场景等;基于呼吸麻醉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结合对国际标准体系、产业发展的研究,于2020年3月向ISO/TC121(国际标准化组织/麻醉和呼吸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制定高流量呼吸治疗设备专用安全国际标准新项目的申请。同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分别以高赞成率通过该新项目,由我国专家担任项目组召集人。SAC/TC116认真组织、积极推动,起草标准,并通过ISO/TC121/SC3秘书处组织召开5次国际工作组会议研讨标准文本。
2021年8月30日,国际标准ISO 80601-2-90:2021《医用电气设备 第2-90部分:高流量呼吸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由ISO和IEC官网发布,从标准立项到发布历时仅14个月,比原计划提前了10个月。该标准是由我国提出并负责完成的首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器械国际标准项目,填补了此类产品国际标准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麻醉和呼吸设备领域国际标准体系,为保障高流量呼吸治疗设备安全有效、促进国际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贡献了中国智慧。该标准的发布,既反映出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我国制定的国际标准的认可,也反映出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器械行业标准首次完成国际转化
心脏封堵器是用于治疗心脏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的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近年来,国产心脏封堵器已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为更好规范和促进心脏封堵器产业发展,我国药监部门于2017年发布YY/T 1553—2017《心血管植入物 心脏封堵器》。同年,我国向ISO提出将此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的申请。该申请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50)2017年年会上获批通过并组建项目工作组,由我国专家担任项目组召集人。2021年3月,在国际标准草案(DIS)投票阶段,该标准草案获全票赞成,未收到技术性修改意见,项目跳过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投票阶段,直接进入国际标准出版阶段,充分体现出各成员对该标准技术指标的认可。
2021年11月,首个由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转化的国际标准ISO 22679—2021《心血管植入物-心脏封堵器》由ISO发布,这对推动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在持续提升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基础上,逐步开始向国际推广。我国在该项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彰显了我国在心脏封堵器产品领域的技术特色和监管优势,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走向国际积累了工作经验。
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项目不断增加
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和努力,我国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2021年,除我国主导制定的《医用电气设备 第2-90部分:高流量呼吸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心血管植入物 心脏封堵器》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外,我国主导制定的《医用输液器 第15部分: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组织工程医疗产品 软骨核磁评价 第1部分:采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和T2 Mapping技术的临床评价方法》等3项国际标准按计划进入相应阶段。此外,我国还提出《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的能谱成像性能评价方法》《外科器械 吻合器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胶原蛋白特征多肽定量测定方法标准》等6项医疗器械国际标准的立项申请,目前上述6项国际标准相关工作均在积极按计划推进中。
我国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工作正逐步完成从“学习者”到“参与者”再到“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从“跟着别人做”发展为“会同大家走”,通过标准化的语言,将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化研究成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扩大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的影响力;同时,利用国际标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我国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标准化的“合作共赢”。
首次提出和承担IMDRF标准新项目
为深入研究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使用情况,在国家药监局组织领导下,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标管中心)代表我国提出国际医疗器械监管者论坛(I MDRF)新工作项目——“更新2014年I MDRF成员认可的国际标准清单”。该项目在2018年3月召开的IMDRF第13次管理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并由我国担任IMDRF标准工作组联席主席。该项目的通过实现了我国从参与到主导医疗器械国际标准认可规则制定的历史性突破,是我国持续深入推广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经验的新进展。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标管中心积极发挥联席主席作用,组织工作组研究对比IMDRF各成员认可国际标准情况以及医疗器械监管机构使用标准的相关政策。2019年9月,项目研究成果《标准认可和使用情况分析报告》和《IMDRF成员认可国际标准清单》在IMDRF第16次管委会上通过。该项目全面研究IMDRF各成员认可国际标准的政策法规、程序、具体标准采用情况,对促进全球医疗器械监管趋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起草IMDRF《优化医疗器械监管所用的标准》指南文件,推广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经验,努力增强我国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下一步,需加快培养国际标准化领域人才,提高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医疗器械领域技术对口单位要继续加大国际标准化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将我国自主制定的医疗器械标准推向国际,为提升我国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工作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家用医疗器械行业生机勃勃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产品开始进入家庭,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迅速形成并快速发展,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界定尚待明确 类别涉及广泛
目前,在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如何划分家用医疗器械尚无明确的规定。行业普遍认为,家用医疗器械是指可由消费者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普通诊察、理疗、卫生材料等医疗器械。通过参考国家药监局网站于2020年12月发布的《家用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笔者认为家用医疗器械可定义为可在非医疗环境中由非专业人士使用的医疗器械。此描述包含3个要素:非医疗环境,指医疗机构之外非受控的一般使用环境,如家庭、学校、办公室、户外(非野外,环境相对稳定)、公共场所等;非专业人士,指未经过培训或认证的普通用户,如直接使用器械的消费者、患者、患者家属、普通护理人员(非专业护士);使用,是一个笼统概念,不仅指主动交互行为(如安装、设置、操作、储存、携带、清洗、消毒、更换配件、故障处理、丢弃等),也包括理解显示信息、接收提醒等被动交互行为。
按照相关规定和市场情况,笔者将家用医疗器械划分为以下几类:检测类,包括血压仪、血糖仪、电子体温计等;治疗类,包括家用雾化器、磁疗仪、腰椎治疗仪等;康复类,包括家用制氧机、护理床、轮椅等;保健类,包括按摩枕、按摩仪、洗鼻器等;此外,还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规模使用的感染控制类产品(如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等),以及生理数据收集可穿戴设备、便携式早筛设备、便携式透析设备、血糖监测设备、医美产品等。
市场增长快速 国产品牌活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检测及诊疗技术的提升、数据采集及慢病管理服务的发展等,全球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美国风投和私募股权公司Insight Partners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336.35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该市场规模将达571.03亿美元。我国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同样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该市场规模达1363亿元;2021年该市场规模预计为1560亿元。
近两年来,家用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整体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均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各家公司业绩分化较大,部分企业由于受疫情、成本增加等各方因素影响,业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口罩、红外线测温仪及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表现突出。
目前,在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外品牌主要有罗氏、强生、飞利浦、拜耳等;国内家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众多,上市企业包括鱼跃医疗、可孚医疗、三诺生物、鹿得医疗等。需要说明的是,从主营业务构成来看,国内很多医疗器械公司的业务构成呈现多元化,如同时包含家用与非家用医疗器械业务板块。
现阶段,市场上销量较大的常见国产家用医疗器械主要有血糖仪、血压仪、血氧仪、体温计、家用雾化器、家用制氧机、理疗仪、胰岛素注射用品、护理床、轮椅等。不同品类的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竞争均较为激烈,品牌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例如,在血糖仪市场,涌现出三诺生物、鱼跃医疗、怡成生物等品牌;体温计市场分为传统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两个细分领域,涉及品牌众多,包括可孚医疗、倍尔康等;在家用雾化器市场中,氧精灵、家瑞康、爱护佳等十余个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家用制氧机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领先品牌,如海尔、巨贸、神鹿等。
此外,近两年来,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资金活跃,企业兼并重组活动频繁。例如,鱼跃医疗受让浙江凯立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0.993%的股权,聚焦动态血糖监测、血气及电解质、即时检测(POCT)、糖尿病管理等领域。鹿得医疗认购上海贝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2%的股权,聚焦血氧及监测类产品等领域,并增加慢病管理产品线。可孚医疗收购吉芮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约54%的股权,聚焦电动轮椅、手动轮椅等康复辅助器具;此外,可孚医疗又以1.77亿元收购橡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聚焦矫姿、塑形、按摩、理疗仪类产品。
发展趋势向好 智能便利可及
基于对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情况的整体分析,笔者认为家用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并将呈现三个发展如下方向。
核心监测指标数据化和网络化
家用医疗器械具有在非医疗环境、由非专业人士使用的特点,从病种角度分析,很多产品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运动损伤等相关。这类慢性疾病一般需要长期给药或理疗,而血压、心率、心电、血糖等相关健康数据则是给药或理疗的重要依据。该类数据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真实世界数据,对家庭成员的生理健康维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血糖监测为例,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的阈值发出低水平或高水平警报,提醒被监测者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情况,有助于及时进行相应治疗。此外,CGM还可与胰岛素泵结合充当人工胰腺,以实现自动化监测和治疗,极少或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
POCT产品家用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POCT产品逐渐进入家用市场,很多常态化慢病管理检测产品也将由院内向院外逐渐转移。由于尿液、唾液、粪便等样本在家用环境中可以随时获取,患者如有就诊等需求,在家中就能对该类样本进行初步检测,并获得检验结果;如果再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远程就诊,则能更好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为避免群体性聚集,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等已逐渐成为新趋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家庭自我检测有望成为热门诊断方式,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产品获批上市,在增加便利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到医院或集中检验场所的感染概率,也有助于降低医疗机构大规模检测的压力。
产品小型化
随着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发展以及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各类家用医疗器械也逐渐向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目前,除了常见的小型家用呼吸机、除颤仪、雾化器等医疗器械以外,便携式呼吸机、便携式胰岛素泵、家用血液透析设备等小型设备也在不断涌现。
目前,尽管上述小型化产品因受制于核心元器件、供应链、价格等因素,尚未得到广泛普及,但相信随着研发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各项成本的降低,以及伴随患者认可度不断提升、居家养老需求持续增长,该类小型家用医疗器械必将逐步得到大范围推广,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应用前景广阔,技术有待升级,产品评估严格——循环肿瘤DNA检测研究概况与产品审评思考
肿瘤液体活检的检测靶标主要包括循环肿瘤DNA(ct DNA)、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外泌体等。其中,ctDNA基础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相关检测试剂相继获批上市。然而,该检测靶标在临床应用中仍有诸多技术问题尚待攻克。本文介绍ct DNA的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进展,分析其检测应用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概述对相关检测试剂的审评思考。
临床应用前景可期
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时,细胞核内或线粒体内的DNA会释放到血液、胸腔积液、脑脊液、尿液和痰液等体液中。循环游离DNA(cfDNA)是细胞外DNA的降解产物,片段大小约为150bp~200bp。健康人体的cfDNA浓度通常低于100μg/L,平均约为30μg/L;而中晚期肿瘤患者体内cf DNA浓度可高达1000μg/L,平均约为180μg/L。
ctDNA是cfDNA家族中的一类,来源于肿瘤细胞,主要由单链或双链DNA以及单链与双链DNA的混合物组成,可反映肿瘤的异质性。目前,关于ctDNA释放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在健康人体中,ctDNA的水平很低;而对于肿瘤患者,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ctDNA,且其体内的ctDNA比例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ctDNA在cfDNA中的占比较低,中晚期肿瘤患者体内该比例约为8%~10%;在肿瘤早期或治疗缓解后,该比例低至0.01%~1.7%。此外,血液中ctDNA半衰期为15分钟至数小时。
ctDNA的水平可反映患者体内肿瘤的全景数据,能够全面反映与肿瘤组织相同的突变基因组信息(包含突变、缺失、插入、重排、拷贝数异常以及甲基化等相关突变信息)。此外,有研究表明,通过检测患者体内ctDNA的水平,可获取肿瘤的相关踪迹信息。由此可见,ctDNA检测在肿瘤筛查、早期诊断、微小残留病灶和复发监测、疗效评价、指导靶向药物使用以及生存评估等领域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需要关注的是,目前ctDNA尚处于小范围研究阶段,不同研究文献得到的结果存在差异,因此仍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和详细的数据分析,方可充分验证ct DNA作为肿瘤临床生物标志物的可靠性。
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低丰度ctDNA对于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要求很高。目前,在该领域基础研究中,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数字PCR(dPCR)以及新一代测序(NGS)等,各种方法的检测原理、灵敏度、特异性和通量等各不相同。对于ARMS和dPCR技术,不同方法间的检测差异与样本处理、提取效率、引物位置和探针修饰等有关;对于NGS技术,检测灵敏度除了与样本处理有关以外,还与每一步反应的效率和测序深度有关。
当前,尽管ctDNA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肿瘤液体活检检测靶标,但其在实际检测应用中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包括样本处理、检测的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临床适用性等。例如,针对不同种类及不同时期的肿瘤,目前尚无样本采集、ctDNA提取以及扩增的标准流程。再例如,体液中ctDNA会被巨噬细胞实时清除,从而导致体液内含量极低,但目前大多数ctDNA研究集中于具有相对高浓度ctDNA的晚期癌症,而缺乏对于具有相对低浓度ctDNA的早期癌症的详细检测经验。此外,ctDNA检测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假阴性或假阳性,主要原因是肿瘤具有异质性,即原发肿瘤、转移性肿瘤、ctDNA三者之间存在差异。并且,由于肿瘤组织和ctDNA的检测标准不一致,不同研究给出的一致性数据差异通常较大。
目前,全球已获批上市的ctDNA检测试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检测血浆等体液中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用于特定肿瘤的辅助诊断或筛查。例如,国家药监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相继批准了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该试剂用于特定人群结直肠癌辅助诊断。此外,NMPA目前已批准了肺泡灌洗液中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相关产品,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等。需要关注的是,已获批的ctDNA甲基化检测试剂均是基于荧光定量PCR方法的产品,但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有限。
另一类已获批上市的ctDNA检测试剂是用于检测血浆中特定基因突变情况的产品,用于特定药物的伴随诊断。例如,FDA和NMPA相继批准了血浆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用于奥希替尼等抗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该类检测试剂同样为基于荧光定量PCR方法的产品,其检测灵敏度也有待提高。此外,FDA于2020年批准了Guardant Health公司的Guardant360 CDx血浆ctDNA检测试剂,用于识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些患者可能会受益于奥希替尼治疗。值得关注的是,这是FDA批准的首个将NGS技术和液体活检技术相结合、指导临床治疗决策的诊断检测产品。
临床价值仍需深入挖掘
在ctDNA检测试剂注册审评方面,针对用于辅助诊断的DNA甲基化检测试剂,重点关注ctDNA检测的临床意义,尤其应关注特定甲基化基因的临床使用价值。目前,肿瘤基因甲基化是一大研究热点,对于不同癌种,往往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甲基化基因。在考虑某个甲基化基因是否具有临床转化应用价值时,建议全面调研该甲基化基因的所有相关临床研究资料,系统评价相关临床研究设计是否科学、病例是否充分,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可信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肿瘤发展早期,由于体液中的ctDNA含量较低,甲基化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可能无法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针对用于伴随诊断的产品,重点关注血浆ctDNA检测的适用性。有研究表明,血浆ctDNA中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与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肿瘤组织基因检测依然是目前肿瘤靶向治疗的公认标准。NMPA批准的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其说明书要求,晚期NSCLC患者在治疗前应检测组织EGFR突变情况,但由于肿瘤组织不可评估,可检测血液标本中ctDNA的水平并进行评估,以鉴别出最可能从吉非替尼治疗中受益的NSCLC患者。2015年,《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同样提出,当难以获取肿瘤组织时,可将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作为合适替代,作为对可疑组织检测结果的补充。此外,NMPA批准的ctDNA伴随诊断试剂也强调了上述要求。
需要关注的是,对于血浆ctDNA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与肿瘤组织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的癌种,应综合考虑临床应用风险,慎重考虑将血浆ctDNA检测试剂作为伴随诊断试剂的可行性。对于哪些肿瘤患者的血浆ctDNA可作为组织基因检测的替代,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不可盲目申报。
此外,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于2018年联合发表的评估报告显示,目前,ctDNA在肿瘤早期诊断、微小病变残留检测以及疗效监测领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证据依然不足,除了经过法规审批的、经严格验证的ctDNA检测可用于指导靶向治疗外,大多数ctDNA检测仍需要大量实验结果和临床试验数据支撑,现阶段不宜在临床广泛开展,后续研究应尽可能纳入预期适用人群,通过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来充分验证其临床意义。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从化学原料药产业要素分析,如何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原料药(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通常指化学原料药,是化学药物制剂中的有效成分。由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加剧、国际专利药品断崖、全球原料药产能转移、带量采购提升药品渗透率等多重因素驱动,化学原料药作为化学制剂的上游获得了持续的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环保压力日益增加、技术壁垒提升等发展瓶颈。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快速发展,在产业规模、生产技术、质量水平上均持续提升,同时也处于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提高绿色生产水平的转型升级阶段,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01资本:引领升级
(一)投融资重新提速
经过环保趋严、产业转型的洗牌阶段后,国内化学原料药领域的投融资重新提速。从2010年至2021年的投融资活动数量来看,2015年投融资活动448起达到顶峰。而2016年开始环保压力趋严,行业开始淘汰落后产能,投融资活动数量有所下降。而到2020年之后,落后产能出清,化学原料药整体开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行业整合加速,优质赛道吸引资本加速进入。
(二)行业并购占比提升
从投融资的结构来看,2016年环保加码之后,行业整合加速的趋势明显,资本并购活动占比提升,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三)细分领域各具特点
从细分领域看,大宗原料药是资本最活跃的领域,如维生素与矿物质类、人工合成抗感染类、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等,国内相关技术成熟,是全球的主要产区,凭借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竞争,投融资活动较多,以供应链整合为主。
部分特色原料药如循环系统类、消化系统类、神经系统类、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等同样受到资本青睐,国际专利断崖和产能转移等因素加速带动上游原料药增长,竞争逻辑在于产品线的持续丰富,投融资活动以品种收购为主,并出现较为明显的原料药及制剂一体化布局趋势。
02技术:绿色竞争
新一轮原料药领域竞争要素已逐渐从过去的产能规模以及成本竞争,向环境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工艺和由此带来的产品质量优越性等“绿色”竞争能力转变。
(一)危废处理技术
现阶段废水和废气治理方案相对成熟,关键点在于结合生产实际通过不同方案的组合实现最优解;而废渣处理技术主要聚焦在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利用方面。
1.VOCs及恶臭气体治理
目前的VOCs治理方法主要为回收法、消除法以及两者的组合。回收法是通过物理方法,控制温度、压力或用选择性渗透膜和选择性吸附剂等来富集和分离VOCs,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吸收、冷凝法及膜分离技术。消除法主要是由化学或生化反应,用光、热、微生物和催化剂将VOCs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无毒小分子化合物,主要包括热氧化、催化燃烧、生物氧化、光催化氧化、低温等离子及其集成技术。
2.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原料药废水属于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组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含量高、毒性强、难生物降解物质多等特点,主要的处理方式有物化处理方法、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及多种方法组合等。
物化法通过沉淀、混凝、过滤等方式可去除包括中间反应产物在内的大量残留物,方式相对简单,但需要预留足够大的调节池等以提高处理负荷;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包括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深井曝气及接触氧化法等,但常规工艺难以承受COD浓度10g/L以上的废水,需要在工艺前通过厌氧处理降低COD浓度;厌氧生物处理法包括厌氧消化池、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内循环等,具有有机负荷高、污泥产率低、水温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单一处理方式通常难以满足污水排放标准,且不同产品的废水成分差异加大,需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相匹配的处理工艺,因此企业通常使用多种方式的组合来提高废水的处理率。
3.废渣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原料药废渣主要的处置方式思路有三:一是减少有毒原材料的使用,从源头开始降低废渣毒性;二是通过使用效果好的板框等降低污泥处置成本;三是加大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但总体而言,原料药废渣处理仍存在难度大、成本高、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成熟等特点。
(二)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重点关注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加大对资源的回收利用两个方面。
1.溶媒回收
原料药生产在吸附、萃取、离心洗涤干燥等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有机溶媒,在反应过程中经过高温,溶媒也会大量存在于气相中。因此溶媒回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回收溶媒母液,二是建设气相溶媒回收系统,如通过治理-溶媒回收一体化系统等。
2.废水废碱回收
化学原料药企业依据自身工艺特点和相关系统的配置及处理能力,进行中水回收系统设计,尤其是选择合适的膜,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工艺优化
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绿色酶法合成和连续流动技术应用是工艺技术创新的方向。
1.有毒有害原料替代
有毒有害原料替代是原料药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出台相应的替代品目录,如在头孢氨苄生产工艺中使用青霉素酰化酶和左旋苯甘氨酸甲酯盐酸盐替代二氯甲烷和特戊酰氯等。但总体而言,有毒有害原料替代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我国原料药中仿制药占比较高,部分原料在国外已经多次验证,研发新的原料替代难度较高。而部分原料如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等,虽有机构研究且在部分制备工艺中有所应用,但总体而言缺乏实质性的进展。
2.绿色酶法合成
酶法合成技术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今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食品和环保等领域。绿色酶法则是酶法合成技术在工业清洁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已成熟应用于制药行业(抗生素、维生素)生产中。
相对于传统药剂制造方法,绿色酶法的优势主要为:一是将多步合成简化为一步合成,省略结晶、烘干等步骤,简化了工艺流程,以纯净水为介质,不使用传统化学工艺中的特殊化工原料,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90%,废水排放减少80%;二是催化效率高且引导药物定向合成,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纯度,其生产批量能够达到化学法的2-3倍,大幅节省检验成本,同时也便于物流、仓储和生产管理;三是产品含量稳定、变化小,可降低制剂在有效期内的检测风险,并且杂质低,对制剂的安全性,尤其是特殊制剂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3.连续流动技术
连续流动技术是指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被气流连续引进或者流入微反应器中,进而产生一些需要的反应产物的过程。流动化学的主要技术优势在于,能够赋能某些采用传统间歇模式不能进行生产或者具有显著方法效应的反应,以快速供应毒理以及临床试验所需要的化合物,并避免由于需要重新设计合成路线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另外,连续生产设备占地面积小、可移动以及模块化的特点,可以极大的加快原料药生产工艺在不同工厂以及国家之间的转移,从而提升原料药供应链的稳健性。
目前连续流动技术更多应用于新药,针对已经上市的药品,从传统的间歇工艺转变为连续生产将涉及注册变更,不仅会产生额外的成本,而且需要针对工艺变更带来的监管层面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因此评估连续生产技术的应用会更为谨慎。
(四)设备应用
对原料药进行去杂提纯是控制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运用原料药先进生产设备结合新技术,可有效缓解原料药生产质量不高的问题。
1.模块化技术
模块化技术将一个系统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使具有不同功能和特点的各个模块能够独立无干扰的运行,在完成指定的任务后又通过特定的方法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协调。与工艺结合的模块化技术在原料药设备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设备反应速度,降低原料药的生产成本,并根据工艺的具体需要适时调整,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
2.模拟技术
模拟技术主要是在遵循规范作业规则的基础上,依靠计算机技术将抽象信息数据通过电脑转化为形象图表,有助于研究人员对各方案进行充分的模拟对比,进而选出最佳的原料药生产方案。模拟技术对工艺流程的直观性表达,能够方便生产工艺的流程分析。模拟技术通过预测设备未来的工作性能,帮助管理者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对设备进行优化,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其应用可使原料药生产设备的投资费用降低三成以上,使设备在安装后能更快完成调试进入正常生产。
3.液压和可膨胀隔膜组合的脱水技术
低能耗、高回收率是原料药生产设备的关注重点,其中脱水技术很大程度决定了原料药能耗的损耗度,是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液压和可膨胀隔膜组合的脱水技术的运用,能够将可膨胀隔膜与液压组合起来,增强分离力量,降低脱水所消耗的能源,提升固液分离的效果,从而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03政策:推动转型
(一)环保监管加码推动绿色转型
2016年至今环保部、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等多部委不断出台行业监管政策。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制造过程涉及大量化学反应及生物发酵,“三废”排放量大,在制药行业污染中占比较高,政策监管要求促使行业对环保的要求快速提升。
2021年国家对于原料药行业的环保政策持续加码,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升级、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主要任务,对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进一步加快新形势下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审批制度改革加速API+制剂一体化升级
《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管理办法》改变传统的原料药独立审批流程,转为登记后与制剂共同审批,制剂企业需对原料药的质量负责,因此倾向于选择质量较好且供应稳定的原料药供应商。这一改革在打破部分原料药垄断权的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原料药品质的重要性,部分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原料药企业逐步被淘汰。原料药处于制剂上游,营销环节的削弱使原料药企业掌握了向下游制剂延伸的主动权,而拥有原料药业务的制剂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API+制剂一体化是产业升级的方向。
04人才:结构优化
化学原料药目前主要存在人才结构性紧缺问题。化学原料药是化工与医药的交叉领域,在人才培养以基础学科教育为主,目前国内高校与此相关的专业为化工与制药类,属于工学的一级学科,所含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重点培养系统掌握现代化学、生物学、化工、制药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化工原材料、药物与精细化学品等开展研究的工程技术人才,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专业实力较强。
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较广,相关领域包括化工、石油、轻工、医药、冶金、材料和生物工程等,化学原料药行业由于工作环境(化工园区、污染排放)、工作模式(三班倒或四班倒)等,并非毕业生的首选,进入化学原料药行业的人才更趋向于选择原料药研究与开发单位、检测机构等,导致生产环节高端人才短缺。
随着化学原料药的高端化转型,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企业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一是建设内部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如天药集团运用“互联网+教学”培训模式,组织内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内部线上专题培训,提高员工质量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不断对外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为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二是加强与高效的人才培养合作,以实际应用为牵引,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路径,通过完善教育培养模式、明确职业发展计划、匹配政策倾斜措施等培育新型复合型人才。
(信息来源:火石创造)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5月11日快讯
锁阳:产地新货还没上市,近日有商家关注,货源走销平稳,市场偶有交易,目前市场统货个子多要价在46-47元/kg。
薏苡仁:受需求拉动影响,货源批量走销显快,现市场薏苡仁贵州98货价格在12元/kg,进口货价格在10元/kg。
酸枣仁:受产地涨价影响,价格上扬,货源购销尚可,目前全检合格货价在570元/kg左右,一般货价在520-550元/kg。
干姜:近期需求减少,商家小量购销,货源走动一般,行情暂稳,现在市场粉姜统货售价16-17元/kg,粉姜选片售价18-19元/kg,药厂货14-15元/kg。
茯苓:市场茯苓来货量增多,市面货源相对充足,茯苓走动一般,行情回稳,现在市场茯苓统丁价格在36-37元/kg,中心丁40-45元/kg,茯苓片价格在32-33元/kg。
玫瑰花:市场货源供应较多,产地新货上市购销,货源成交不快,行情回落,市场甘肃玫瑰花统货售价60-65元/kg左右,山东统货售价55-58元/kg,随着产新供应,预计行情短期将持续波动。
高良姜:近期走动不快,市面货源供应尚可,货源走动一般,行情暂稳,市场高良姜售价31-32元/kg,统片35元/kg左右。
车前子:新货上市,一时货源供应较多,行情回落,走动不快,现在市场车前子江西统货售价65-70元/kg,四川统货要价在60-65元/kg,东北统货要价65元/kg上下,预计短期内行情将持续波动。
金银花:市场有部分库存货源,近期需求走动不快,产地新货陆续产新中,新货将上市,行情暂稳,现市场河南统货售价145-150元/kg,山东统货要价130-135元/kg,随着各地新货产新上市,预计行情将小幅波动。
山楂:有商购货走销,货源批量成交走动,行情稳坚,现在市场山楂价格机器统片10-11元/kg,手工统片12-13元/kg,茶用带籽货11-12元/kg,无籽货山楂圈23-25元/kg,中心选货40-45元/kg。
葛根:咨询购货不多,现在市场葛根柴丁统货售价10-12元/kg,选货12-13元/kg,粉葛根统货售价13-14元/kg,粉葛根选货售价15-16元/kg。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2/5/12 19:46:19      阅读1654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