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4 7:41:05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产业大势
 
罕见病药物研发前景向好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病情较为严重、诊断治疗较为复杂的疾病。目前,全球罕见病约有7000-8000种,约有3.5亿人受其影响。80%的罕见病为遗传性疾病,50%的罕见病通常于患者儿童时期发病,且这些罕见病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寿命和生存质量。
目前,全球还没有统一的关于罕见病的定义,较为主流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于1999年12月16日颁布的《孤儿药条例》,对罕见病定义为患病率低于5/10000的慢性/渐进性且威胁生命的疾病;二是美国国会于2002年通过的《罕见病法案》,将罕见病定义为在美国患病人数低于20万人的疾病;三是2018年3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定义,罕见病是指患病人数占总人口总数0.65‰~1‰的疾病。
罕见病药品研发迎来窗口期
全球目前只有10%的罕见病患者能够得到治疗,大部分罕见病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对于罕见病等特定疾病没有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当有疗法时,其临床关联度和成本效果不明确,医务人员缺少相关罕见病的知识和训练,缺乏相应的诊断体系,且药品价格过高,导致罕见病药物的可支付性很低。罕见病市场空缺极大。
我国罕见病药品较为短缺且主要依赖进口,这些进口药品价格高昂,大量患者无力承担。而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注定有着规模较大的罕见病患者群体。据统计,2014—2015年,在我国的96家三甲医院中,罕见病例次占到同期住院总例次的0.35%。另据估计,目前我国罕见病患者人数约为1680万。鉴于罕见病的异质性较大,各罕见病患病率不一,在各人种中的患病率也不尽相同,加快罕见病新药研发,以惠及更多的国内罕见病患者迫在眉睫。当下,我国罕见病药品政策仍处于窗口期,加大力度促进国内罕见病用药的研发,无疑是一个黄金时期。
一个新药的研发要经历繁琐的流程,一般需要67年甚至更长时间。这还只是一般性的药物研发,罕见病药物的研发时间和费用投入则更加漫长和巨大。绝大多数罕见病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法不明确,并且存在病例少、患者分散、数据采集困难等情况,往往无法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制药企业对罕见病药物往往有“收益不确定”的担忧,缺乏研发、仿制及生产罕见病用药的动力。即便药企具备了研发生产罕见病用药的动机,罕见病患者数量极少也将导致传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可行性较差。
然而,患者组织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建立罕见病患者社群组织,可以有效推动罕见病的诊疗发展以及药物研发。拥有一定患者数量的社群组织可以寻找企业研发的合作伙伴,推动罕见病的基础研究,开展临床试验。罕见病患者通过登记找到社群,可增加参与临床研究的机会,帮助新药研发科学家调查哪种症状对患者影响最大,充分理解疾病,确定新药研究的方向。在欧美国家和地区,患者社群组织在整个医药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很多孤儿药的研发中甚至发挥了“源动力”作用:通过与医药产业链中各利益相关方合作,加速基础研究、药物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
政策激励为罕见病患者带来希望
1983年的美国《孤儿药法案》为罕见病药物研发公司提供了激励政策。从那时起到2019年,在美国有超过600种针对不同适应症的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罕见病,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仅有不到10种罕见病药物。激励政策包括新药的7年市场独占期、合格研究费用的50%税收抵免和资助罕见病药物的开发等。
在我国,2018年10月,国家药监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工作程序》(以下简称《程序》),对临床急需的境外新药采取了专门通道进行审批,品种范围是近10年在美国、欧盟或日本上市但未在我国境内上市的新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于治疗罕见病的药品;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且尚无有效治疗或预防手段的药品;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此外,《程序》还明确要求,对于罕见病治疗药品,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在受理3个月内完成技术审评。以2018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5部门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为统计依据,目前在我国已经上市的治疗罕见病的药物数量为63个(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38种),涉及罕见病数量35种。未来三年,随着我国药政改革的稳步推进,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和优先审评审批通道中的罕见病药物将陆续获批上市,预计有近百种罕见病药物有望在我国上市,给翘首以盼的罕见病患者带来希望。
针对罕见病用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仅能够促进罕见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还有助于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当前,我国医药产业特别是生物制药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罕见病用药的研发和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促进罕见病用药研发的受益者不仅是广大患者,还包括处在成长阶段迫切需要各种资源支持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本土创新研发必定也会提升我国医药研发能力,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远大战略目标。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我国创新药蓬勃发展,IND承办数连续三年增长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研发增长态势喜人,临床试验申请IND承办数量连续三年增长,且增幅不断扩大,2021年前7月IND数量对比去年同期已翻倍增长,相比而言新药上市申请NDA整体变化幅度不大。
2018-2020年创新药IND承办数从522件增加至1182件;NDA整体变化趋势比较稳定,三年受理数分别为53件、39件及63件。2021年1-7月创新药(包括化药创新药、生物药创新药、中药创新药)IND受理数为1154件,同比大幅增长100%;NDA受理数为33件,略有下降。
其中,2021年1-7月化药1类创新药IND承办数为759件,NDA承办数21件。对比2020年同期,IND承办数大幅增长85%,NDA承办数增长17%。从以往趋势来看,2018-2020年化药IND承办数从372件增加至848件,CAGR为50%,总体临床承办数量增速喜人。NDA承办数量则较为稳定,平均每年承办数在20-40件之间,化药创新药仍保持着高昂的研发势头。
2021年1-7月生物1类创新药的IND承办数为366件,NDA承办数为3件。对比2020年同期,IND承办数增加121%,NDA承办数降幅较大。从2018-2020年趋势来看,生物药1类创新药IND承办数从148件大幅增加至325件,2019年有小幅回落为136件,主要增幅在2020年。
2018-2020年,中药IND承办数从4件增加到9件,至2021年1-7月大幅增加至24件。2018-2020年NDA承办数量未有明显变化,其中2019年没有NDA承办。
根据Insight数据库,2018-2021年7月,对比同期化药1类创新药和生物创新药IND适应症分布可以发现,化药创新药增幅较大的适应症为肿瘤、内分泌以及免疫;生物创新药IND申请的主要适应症为肿瘤和免疫。生物创新药目前主要的IND受理类型为单抗类药物,从2018年的62件以60%的CAGR增加至2020年的159件;2021年1-7月单抗IND受理数为146件,同比去年增加66%。双抗的IND受理数更是明显增长,从2018年的5件增加至2020年的36件;今年更是有大幅增长,截至7月31日,双抗IND受理数已达到78件,超去年全年一倍以上。ADC和融合蛋白领域近两年IND受理数同样有明显增长,2020年分别达到13件及17件受理数;2021年前7月,ADC和融合蛋白领域IND受理数达到18件及23件,已超过2020年全年。
ADC方面,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共同开发的HER2 ADC药物DS-8201a国内目前已经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9月22日,荣昌生物的第四款ADC药物RC118获批临床。8月27日,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的上市申请获受理,拟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双抗方面,康方生物旗下的PD-1,VEGF靶点的双抗药物AK112有2项临床申请获受理,目前有针对卵巢癌、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妇科肿瘤4种适应症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康宁杰瑞旗下的CTLA4,PD-L1靶点的双抗药物KN046有2项临床申请获受理。艾伯维开发的CD20,CD3靶点的双抗药物Epcoritamab总计4例临床申请获受理。CAR-T方面,除了已经获批上市的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重庆精准生物针对BCMA,CD70双靶点的C-4-29的临床申请获受理,适应症为转移性肾细胞癌(RCC),实现了CAR-T治疗实体瘤的突破。药明巨诺第二款CAR-T疗法JWCAR129的IND申请也已获受理,该药物针对的靶点为BCMA,BCMA主要表达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及MM患者的细胞中。
如图所示,2018-2020年化药获批1类创新药数量由7例增加至14例,生物创新药获批数量从3例增加10例。2021年1-7月获批的1类创新药数量更是再创新高,获批数量为18例,生物药获批数量为13例。2021年7月共有3例新药获批,其中2种为进口药物,1种为1类新药。
1974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J.Michael Bishop和博士后Harold Varmus意外发现正常细胞中也存在此前RSV病毒中发现的肿瘤基因src,证明肿瘤病毒早已存在正常基因组中。1982年,Weinberg等在人类膀胱癌细胞T24/EJ中发现了此前在逆转录病毒中发现的HRAS,使得RAS成为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原癌基因。KRAS蛋白是RAS蛋白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其具有“关闭”和“开启”两种状态。KRAS下游信号通路大多与细胞增殖、DNA合成、细胞迁移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当KRAS突变后,常会导致其下游的多条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造成癌变。KRAS突变占据RAS家族突变总数的85%,并且其突变在众多癌症中均有表达,如果可以抑制KRAS蛋白的表达,就可以干扰其促进DNA合成、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能力,因此多年来都是各大药企研发的重点领域。但其小分子抑制剂的开发却困难重重,被誉为“不可成药”的靶点。
安进公司Sotorasib(AMG510)的成功开发是KRAS抑制剂开发领域的重要标志性事件,Sotorasib针对124名KRAS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已经经过其他标准治疗的末线病人中,全部病人ORR为37.1%,其中经过一线治疗的病人ORR为39.6%,经过二线及以上治疗的病人ORR为35.2%,中位PFS为6.8个月。在中国,安进公司和百济神州已经达成合作,将共同进行Sotorasib在中国的开发工作;2021年2月,Sotorasib针对KRAS突变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IND申请获批,已被国家药监局纳入拟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
2021年9月9日,璎黎药业的YL-15293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获批临床试验,KRAS抑制剂正向着攻克实体瘤进军。
我国的创新药物尤其是生物创新药研发正在如火如荼发展中,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药物获批上市,战胜危急重症,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第三季度超80家中国新药研发公司完成融资,50%为早期融资
在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新药研发领域(不含体外诊断和检测、CRO等)融资依然活跃。据不完全统计,超80家公司在第三季度分别完成了不同轮次和性质的融资,其中早期融资(A+轮及其之前)占比最多。梳理这些企业的研发管线,我们看到了基因编辑、细胞疗法、mRNA技术、蛋白降解等不同类型的创新疗法在近期备受关注。
50%为早期融资,细胞疗法和基因编辑备受青睐
在我们统计的86例融资案例中,早期融资(A+轮及其之前)有43例,占比高达50%。其中天使轮及天使+轮有6起,Pre-A轮融资有8起,A轮及A+轮融资有26起。从研发领域来看,这些公司涵盖了许多当下的前沿技术和创新疗法,包括自噬依赖性降解、外泌体药物、蛋白降解疗法等,其中细胞疗法和基因编辑备受青睐。
众所周知,2021年是中国CAR-T细胞商业化的元年,两款分别来自复星凯特和药明巨诺的CAR-T产品相继获批上市,为这一领域的疗法开发带来信心。在今年第三季度,刚成立的星奕昂生物就完成礼来亚洲基金领投的4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该公司专注于免疫细胞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另外完成早期融资的还有专注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研发和应用的沙砾生物,专注于开发新一代基于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细胞治疗药物的跃赛生物等。
在基因编辑方面,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大放光彩,不仅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被《科学》杂志列入2020年重要科学突破,相关疗法更是在临床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第三季度中,多家专注基因编辑疗法的公司也纷纷完成早期融资,例如贝斯昂科、锐正基因、新芽基因、瑞风生物等。
另外,也有一些公司正在挖掘新剂型的潜力,新型透皮给药就是其中一种。透皮给药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通过皮肤,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一种新剂型。在第三季度完成早期融资的公司中,有以可溶性微针透皮给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核心的优微生物,聚焦于透皮领域的制剂研发和生产的乐明药业,致力于开发新型透皮制剂新药的鑫稳生物等。
mRNA、蛋白液-液相分离等新技术涌现
在我们统计的86例融资案例中,B轮及其以上融资有35例(不含未披露融资轮次的案例)。其中复诺健生物、百图生科、真实生物、艾博生物、驯鹿医疗、阿诺医药、药捷安康、圣诺制药等多家公司的融资金额均达到近1亿美元或以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专注于mRNA药物研发的艾博生物,完成由淡马锡、景顺发展市场基金、正心谷资本等共同领投的超过7亿美元C轮融资。事实上,随着全球多款mRNA新冠疫苗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mRNA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在近期完成早期融资的公司中,同样能看到mRNA的身影,例如专注于mRNA药物研发的近邻生物,专注于mRNA药物及递送载体技术研发的深信生物等。
除了mRNA,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仍然是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例如,鑫康合生物、凌科药业、嘉越医药、药欣生物等均在这两个领域有研发活动,正腾康生物、赞荣医药、阿诺医药则分别致力于开发癌症治疗药物、小分子肿瘤创新药物和创新型肿瘤药物,另外还有聚焦肿瘤免疫的复诺健生物、原力生命、鑫康合生物等。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一些专注创新疗法/技术的生物医药公司获得了资本支持。例如,搭建创新蛋白液-液相分离技术平台高效靶向"不可靶向"药物靶点的奕拓医药,完成B轮融资;专注于应用核酸干扰技术(RNAi)进行新药创制的圣诺制药,完成1.05亿美元的E轮融资;专注于开发分子伴侣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的珃诺生物,完成逾4000万美元B轮融资。
其它
除了上述企业,原力生命、贝海生物、博安生物、赛元生物、神拓生物、西湖生物等均在第三季度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专注于呼吸道及精神类疾病领域的长泰药业,先后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和数亿元B+轮融资。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公司在港交所或者科创板成功IPO。其中,康诺亚生物和腾盛博药先后在港交所上市,前者专注于自主发现、开发自体免疫及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生物疗法,后者致力于以突破性创新应对以传染性疾病为代表的严峻公共卫生疾病挑战。金迪克生物和谊众药业则先后在科创板上市,前者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销售,后者致力于抗肿瘤药物改良型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
此外,在第三季度,圣诺制药、天广实生物、北海康成、思路迪医药、瑞科生物等均已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在科创板,递交IPO的有派格生物、诺诚健华等公司。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一一介绍。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行业动态
 
2021化学制药行业年度峰会在武汉举行
10月12日,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九届七次理事(扩大)会议在武汉召开。大会发布了2021中国制药工业发展报告——《制药工业蓝皮书》,指明了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主体发展趋势及方向。
同日,2021化学制药行业年度峰会在武汉举行。
同时,由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化学制药行业优秀企业和优秀产品品牌培育计划”榜单同期揭晓。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罗氏与CombiGene签订许可协议,获得耐药性癫痫基因疗法CG01
近日,罗氏旗下基因治疗公司Spark Therapeutics与瑞典基因治疗公司CombiGene就后者的CG01项目签署了独家合作及许可协议。该项目是一种旨在治疗耐药性局灶性癫痫的基因疗法,在主要临床前疗效研究中已获得积极结果。通过这项协议,Spark获得了开发、制造、商业化CG01的全球独家许可。CombiGene将继续与Spark合作执行临床前项目的特定方面。
根据协议条款,CombiGene将有资格获得高达3.285亿美元(不包括特许权使用费)的款项。其中,签署协议之际将获得850万美元预付款,在达到临床前和临床里程碑后可获得5000万美元。在CG01商业化后,CombiGene将有资格根据净销售额获得从中个位数到低两位数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CG01是一种独特的基于腺病毒载体(AAV)的基因疗法,旨在将神经肽Y(NPY)及其受体Y2直接在癫痫发作起始的大脑部位表达。之前,CG01已成功完成了临床前剂量反应研究、慢性癫痫模型的概念验证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学习记忆研究、细胞趋向性研究。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华东医药授予韩国Daewon公司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开发权益
9月29日,华东医药宣布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与韩国Daewon Pharmaceutical就TTP273在韩国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
TTP273是一款口服小分子非肽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华东医药2017年从美国vTv Therapeutics公司授权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16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TTP273有望达到与目前已上市GLP-1注射药物相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TTP273目前正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行多中心2期临床试验。
根据协议,华东医药将会从Daewon收到15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3750万美元的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和约定比例的韩国净销售额提成。
华东医药目前正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行TTP273的2期临床试验。临床2期试验成功完成后,双方计划共同启动3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华东医药和Daewon将共同设立联合指导委员会,Daewon将主要负责TTP273在韩国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华东医药将会继续负责TTP273在中国以及亚太其他地区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超4.5亿美元!豪森与OliX合作在中国推进siRNA疗法
10月12日,豪森(翰森制药)宣布,已与OliX制药签署许可和合作协议,在中国发现、开发和商业化针对关键靶向适应症的siRNA疗法。
根据协议条款,OliX制药将利用GalNAc-asiRNA技术平台发现先导药物,并保障针对特定靶点的候选药物的开发,涉及领域包括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其他肝脏相关疾病。翰森制药将拥有这些疗法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的独家商业权益;OliX制药将拥有中国以外其他地区的权益,并收到65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超过4.5亿美元基于重要里程碑的特许权许可分成。
非对称小干扰RNA(asiRNA)技术是有效调节基因表达的新一代RNA干扰技术。与现有的siRNA疗法相比,asiRNA技术展示出与之可比的基因沉默效果,且显著降低了siRNA介导的如脱靶及免疫激活等不良反应。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资本竞合
 
默克与葛兰素史克合作终止,国内FAST-FOLLOW双抗路向何方?
新药研发历来十分残酷,即便有些临床试验已进入III期,如若临床数据不理想,同样需要及时止损壮士断腕,损失将是数以亿计。当前国内大部分创新药企的研发策略还是比较讨巧地选择了Fast-follow策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风险。一旦首研项目研发受挫,跟随研发便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那么,在Fast-follow策略下,国内双抗研发中哪些靶点组合风险比较大呢?
Fast-follow:机遇与风险并存
近日,默克宣布与葛兰素史克共同决定终止双方关于Bintrafusp alfa(M7824)的合作协议。该项协议原于2019年2月达成,交易总额高达37亿欧元。今年以来,Bintrafusp alfa已连续4项临床试验宣告失败,此次合作终止,更是令其前途未卜。
两大国际制药巨头终止合作的消息在国内制药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跟随Bintrafusp alfa开展研发的国内药企有十几家,涉及研发管线二十多条,已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数亿元。倘若Bintrafusp alfa最终失败,应用Fast-follow策略的众多国内药企最终临床数据可能也不容乐观。
Bintrafusp alfa是一款PD-L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一端是能够识别结合PD-L1的抗体结构,另一端是可以结合TGF-β的TGF-β受体II型融合蛋白(Trap),能够同时阻断PD-L1和TGF-β这两条信号通路,解除免疫系统的抑制状态,提高免疫系统对癌症细胞的杀伤作用。
在ASCO 2018年会上,Bintrafusp alfa的临床数据令人振奋,并立即吸引国内诸多创新药企跟随布局。其中动作最快、投入最大的当属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PD-L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内部研发代号为SHR-1701,根据其半年报显示,该项在研产品临床项目已达11项之多,加上9月6日新批一项临床试验,目前共12项,累计投入研发费用高达2.22亿元。其中,已有2项试验处于临床III期,7项处于II期,3项处于I期。
更关键的是SHR-1701的结构与Bintrafusp alfa结构相似,核心区别在于SHR-1701的TGF-β RII受体部分稍微做了改动。已有的临床数据方面,客观缓解率也不是特别理想,因此SHR-1701往后的临床数据同样令人担忧。
除了恒瑞医药之外,国内还有9款PD-L1/TGF-β双抗或双融合蛋白、2款PD-1/TGF-β双抗、3款包含PD-L1/TGF-β的三抗在研。
普米斯/迈威的PD-L1/TGF-β双抗PM8001已进入临床Ⅰ/Ⅱ期,其结构也与Bintrafusp alfa类似;友芝友生物的Y101D结构与默克的Bintrafusp alfa原理类似,但结构完全不同,此前已分别或FDA和国家药监局批准临床试验。
此外,正大天晴、齐鲁制药、创胜集团、博锐生物、博际生物、泽璟制药的PD-L1/TGF-β也已进入临床试验;维立志博、君实生物差异化的PD-1/TGF-β也相继进入临床;更有多个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如今首研的Bintrafusp alfa频频折戟,国内相关研发失败的机率大大提升。
要了解失败的风险,首先让我们先了解哪些双抗组合相对安全。
已成功验证的靶点组合
近两年来,我国双抗项目申报数量激增,超30家药企竞相研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产双抗研发项目达到67个(含自主研发、合作引进)。其中,国家药监局已于9月24日正式受理康方生物全球首创的PD-1/CTLA-4双抗AK104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得优先审评,这是国产首个申报上市的双抗产品。
在这么多研发项目中,哪些靶点组合已经成功验证了呢?
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共有4款双抗获批,分别为:Trion Pharma的卡妥索双抗(靶向CD3和EpCAM,2009年上市,2017年因市场原因退市)、安进的BLINCYTO(靶向CD3和CD19,2014年上市)、罗氏的艾美赛珠双抗(靶向FIX和FX,2017年上市)、强生的Rybrevant(靶向EGFR和cMet,2021年上市)。我国共有两款双抗上市,分别为:罗氏的艾美赛珠双抗(2018年12月)和安进/百济神州的BLINCYTO(2020年12月)。
但是在我国,直接跟随已获批的靶点组合的研发项目并不多。
跟随卡妥索双抗CD3/EpCAM的研发项目只有友芝友生物的M701,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卵巢癌、肝癌等引起的恶性腹水,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申请阶段。卡妥索双抗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双抗却鲜有人跟随研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申报的适应症为治疗恶性腹水,恶性腹水常见的治疗方法为简单的插管引流,双抗药物昂贵的价格在该症状面前并无竞争力,很快就沦为辅助用药。
卡妥索双抗于2017年退市,退市的原因是药品惨淡的销量,该产品2009年至2012年全球销售额分别为166万、332万、443万和454万美元,2013年销售额大幅下滑至270万美元,2014年停止销售。
值得关注的是卡妥索双抗CD3/EpCAM于2019年在中国获临床许可,适应症为胃癌治疗;其后又在今年7月在中国开展了膀胱癌临床试验。
安进的BLINCYTO于2020年1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靶点组合为CD3/CD19,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CYTO是百济神州从安进引进的品种之一,其2019年在全球销售额为3.12亿美元。目前国内跟随研发的项目只有健能隆(亿一生物)的A319和北京绿竹的K193,这两个项目目前均处于临床I期。
罗氏的艾美赛珠双抗FIX/FX是全球第三个获批上市的双抗,2017年11月通过FDA优先审评上市,同时也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进口双抗,用于含VIII因子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的出血预防治疗,2018年4月又获批不含VIII因子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预防治疗适应症。2019年艾美赛珠双抗全球销售额达15.2亿美元,同比增长500%。目前在国内没有药企跟随研发。
强生的Rybrevant(EGFR/cMet)于2021年5月获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进展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两个靶点在肺癌领域都是已经验证的成药靶点,EGFR自不必说,c-Met近年来研发日渐火热。目前在国内只有岸迈生物的EMB-01和贝达药业的MCLA-129两个项目跟随。
从以上已成功上市的双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已成功验证的靶点组合跟随的创新药企反而较少,而另外一些未被成功验证过的靶点组合反而成为热门,就比如PD-L1/TGF-β。TGF-β属于一个临床未验证的靶点,时至今日仍未有TGF-β靶点相关药物成功上市。
那么,还有哪些未经验证的靶点被组合在了双抗上面呢?
哪些双抗组合研发风险更大?
药明生物在202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统计全球双抗靶点组合的选择情况的文章,统计结论是CD3为全球双抗研发最热的靶点,可以与多个热门靶点进行组合,成为双抗研发的主流。目前,CD3+肿瘤细胞靶点、双肿瘤细胞表面靶点、IO靶点组合等是比较常见的策略,最常见的组合为CD3和CD20,其次是CD269和CD33。
上世纪80年代,CD3靶点已进入双抗开发的视野,人体中的CD8+T细胞最有能力杀死外来细胞,但CD8+T细胞不能产生由抗体引起的细胞杀伤作用(ADCC),所以,当时业界想到通过CD3双抗将T细胞和肿瘤细胞直接链接。CD3与T细胞上的TCR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从而激活T细胞,行使肿瘤杀伤功能。这即是T细胞重定向的思路。
从上文介绍中可以知道,已获批的卡妥索双抗和BLINCYTO最早获批上市,也是CD3受到持续关注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临床表现上,CD3双抗会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的不良反应,是后期临床应用上需关注的一大问题。
国内双抗与CD3组合的已验证的并有单药获批上市的靶点有BCMA、CD19、CD38、HER2、PSMA,还有未成功获批的靶点包括热门的CLDN18.2、4-1BB以及MUC1。
但是在中国,PD-1/L1才是最热门的组合靶点,参与PD-1/L1组合的双抗项目达到35个之多,其次才是CD3。在与PD-1/L1搭档的靶点上,则以TGF-β、CD47和CTLA-4为主。
PD-1/L1与TGF-β的靶点组合在上文已介绍过,是国内组合最多的双抗,其次是与CTLA-4的组合,此外还有LAG3、TIM3、CD47、4-1BB等靶点组合。其中,除TGF-β外,LAG3、TIGIT、TIM3、CD47、4-1 BB都是尚未有单药成功上市的靶点,涉及的药企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科望生物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研发管线以及布局双抗项目的创新药企有如此之多,但大部分研发项目还是处于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这也意味着未来我们将有机会看到许多遗憾出局的项目,特别是那些还未成功验证过的靶点组合。
结语
在没有成功先例的指引下,这些尚等待验证的靶点就被组合成双抗,这对参与其中的药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不过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虽然伴随着默克PD-L1/TGF-β的接连失利,相关双抗的研发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从另一个层面看,尚未踏足的市场也许是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倘若研发成功,将拥有一整片蓝海。后续发展如何,贝壳社还将持续关注。
(信息来源:贝壳社)
 
微创医疗以最高不超过1.23亿欧元总价收购德国公司Hemovent GmbH的100%股权
10月4日,微创医疗宣布,先期支付8800万欧元后,微创医疗将持有Hemovent的100%股权。剩余3500万欧元交易款项将在完成交割后5年内,基于合同约定的里程碑事件完成情况向现有股东有条件分次支付。
资料显示,Hemovent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德国,从事创新型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生产。
其拥有ECMO产品技术。ECMO是国内急缺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在2020年疫情期间,ECMO拯救了大量危重新冠患者。但遗憾的是,ECMO的核心产品长期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国产企业只能从事部分下游产品生产、供给。此次微创收购Hemovent,或许可以结束国产ECMO产品缺失的情况。
另据资料显示,Hemovent旗下主要产品体外膜式氧合系统MOBYBOXSystem已获得CE认证。同时,该产业也是全球首个将血泵及肺膜集成一体的ECMO系统。
微创医疗方面指出,Hemovent GmbH作为一家创新的医疗器械公司,其产品MOBYBOX System与传统ECMO不同的是,首个将血泵及膜肺集成一体。且依靠气体动力驱动,无需外接电源,重量仅为2公斤。
换句话说,极为轻量的产品形态使其方便携带,应用场景也可以从传统的ICU扩展到救护车、野外等院内外场景。可以给予患者更加及时的治疗。产品的差异性也将成为其竞争优势,使其在与迈柯唯、美敦力、理诺珐等有更多积累的产品竞争中,获得自有的优势,从而建立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信息来源:赛柏蓝)
 
提高CAR-T疗法治疗实体瘤效力,新锐AffyImmune完成3000万美元A轮融资
10月7日,AffyImmune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融资获得资金将用于推进其先导CAR-T细胞疗法的1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未分化甲状腺癌和难治性低分化甲状腺癌。此外,资金还将用于支持公司另外两个候选药物进行IND申请,以及药物发现活动。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和誉医药在港交所上市
根据和誉医药(Abbisko)近日公告,该公司于10月13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
和誉医药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为徐耀昌博士,另两位联合创始人为喻红平博士和陈椎博士。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建立由14个专注于肿瘤学的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5种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这些产品主要为注重小分子肿瘤精准治疗及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候选药物,拟开发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肝细胞癌(HCC)、尿路上皮癌(UC)、胃癌(GC)等多个瘤种。
根据招股章程,和誉医药此次IPO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以下用途:
约19.7%用于核心候选产品ABSK011临床开发及未来的研发、商业化等;
约32.6%用于核心候选产品ABSK091(AZD4547)临床开发及未来的研发、商业化等;
约28.0%用于公司其他临床阶段产品及管线的候选产品;
约8.4%用于临床前研究,包括持续开发的研发平台及研发新型临床前候选药物。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市场风云
 
CureVac放弃开发第一代新冠mRNA疫苗
10月12日,德国公司CureVac宣布,将COVID-19疫苗的开发重点放在与GSK合作开发第二代mRNA候选疫苗上,并将其第一代COVID-19候选疫苗CVnCoV从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当前批准程序中撤回。
根据最近的一次与EMA沟通,CureVac估计CVnCoV的最早潜在批准日期可能在2022年第二季度。放弃CVnCoV意味着与欧洲委员会的4.05亿剂疫苗购买协议终止。CureVac是第2家宣布放弃新冠mRNA疫苗的公司。
CureVac是比较早宣称要开发mRNA新冠疫苗的公司之一。
2021年6月,CureVac公布了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mRNA疫苗CVnCoV关键II/III期临床试验HERALD(NCT04652102)第二次中期数据。研究结果显示,CVnCoV的保护力为47%,不仅未达到预设的统计学终点,并且显著低于同样采用mRNA技术的新冠Moderna疫苗以及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
消息传出后,CureVac股价大幅下跌。该公司将研发失败归咎于病毒变种太快,以及不同年龄层对其疫苗,反应不一,对18岁到60岁受试者保护效果更好。事实上,CVnCoV对中度和重度疾病的保护力也有77%,在18岁到60岁受试者的保护力只有53%。
9月28日,赛诺菲宣布其首个新冠mRNA疫苗(研发代号MRT5500)I/II期研究中期结果积极。数据显示,91%~100%的受试者出现中和抗体血清转化(与基线相比增加4倍)。研究结果没有观察到安全问题,耐受性与其他未修饰的mRNA COVID-19疫苗相当。
随后赛诺菲发布新闻,称考虑到当前的公共卫生需求,以及全球mRNA COVID-19疫苗供应充足,决定不推进新冠mRNA疫苗III期临床研究,而是专注于与GSK合作开发的COVID-19重组疫苗。
CureVac表示与GSK正在加速之前的mRNA合作,通过投入更多资源以加速第二代mRNA疫苗项目的开发。该项目范围广泛,不仅针对单一疾病,而且侧重于开发下一代技术。第二代候选药物CV2CoV的临床前结果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原性最高可达10倍。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新药上市
全球上市
 
2021年9月中美欧批准上市的新药
2021年9月,中美欧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都有所减少,其中美国批准4款新药,中国批准1款,欧盟没有新批准的新药。
美国
2021年9月,美国批准上市4款新药,多数通过加速批准获批。根据Pharmadigger数据库,均为全球首批。
Mobocertinib获得了美国FDA优先审评、突破性治疗、快速通道指定和孤儿药认定等四项资格,是第一个被批准的专门针对EGFR Exon20插入突变的口服治疗药物。该药的批准是基于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试验共入组114名之前接受过铂类药物治疗的EGFRExon20插入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试验中患者口服mobocertinib 160mg/每日1次,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2021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结果为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总体反应率(ORR)为28%(研究者评估的ORR为35%),中位应答持续时间(DOR)为17.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3个月。2020年10月,mobocertinib在中国获得突破性治疗认定,2021年7月7日,mobocertinib的中国上市申请(NDA)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Tisotumab vedotin的批准基于关键II期innovaTV 204研究的结果。结果显示,tisotumab vedotin治疗的ORR为24%(95%CI:15.9%-33.3%),其中完全缓解率(CR)为7%(7例),部分缓解率(PR)为17%(17例)。中位DOR为8.3个月(95%CI:4.2-未达到);中位PFS为4.2个月(95%CI:3.0-4.4),6个月PFS率为30%(95%CI:20.8-40.1);中位OS为12.1个月(95%CI:9.6-13.9),6个月OS率为79%(95%CI:69.3-85.6)。
Tisotumab vedotin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20%)包括脱发、鼻出血、恶心、结膜炎、疲劳、干眼症。
Atogepant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在偏头痛发作期间CGRP水平升高。Atogepant是目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此次批准基于包括关键III期试验ADVANCE研究在内的多个试验数据,涉及患者人数超过2000人。在名为ADVANCEDE的试验中,所有Atogepant的积极治疗组均达到了其主要终点,即在12周治疗期间,与安慰剂相比,所有剂量(10mg、30mg、60mg)Atogepant将每月平均偏头痛天数从基线水平在统计学上显著降低。此外,2种高剂量(30mg、60mg)在全部6个次要终点方面均显示统计学上的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Atogepant在2019年6月也向中国申请了IND。
Maralixibat chloride是一种口服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SBT)抑制剂,导致更多胆汁酸从粪便中排除,减少胆汁酸介导的肝损伤和并发症。该药是用于治疗这一罕见肝脏疾病的首款FDA获批疗法。Maralixibat chloride的批准是基于名为ICONIC的关键性IIb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接受Maralixibat chloride治疗的患者瘙痒症状显著减少并且维持4年。
2021年5月Mirum制药和北海康成宣布,双方已签订许可协议,授权北海康成在大中华区对Maralixibat进行开发和商业化,期待这一款新药早日在中国上市。
中国
中国在2021年9月批准了1款新药,且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
瑞基仑赛注射液(研发代号:JWCAR029)是在美国Juno公司JCAR017基础上,由药明巨诺自主开发的CAR-T产品。该药获批是基于一项单臂、多中心、关键性研究(RELIANCE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可评估有效性的58例中国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患者的最佳客观缓解率为75.9%(95% CI,62.8~86.1),最佳完全缓解率为51.7%(95% CI,38.2~ 65.1)。中位随访时间8.9个月,未达到中位OS,6个月DOR、PFS和OS分别为60.0%、54.2%和90.8%。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百济神州百悦泽在澳大利亚获批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10月8日,百济神州宣布旗下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在澳大利亚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成人患者,或作为一线疗法以用于治疗不适合化学免疫治疗的患者。
此外,百悦泽近期也已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成人患者。
(信息来源:美通社)
 
默沙东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向FDA递交EUA
10月11日,默沙东宣布向FDA递交口服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MK-4482)的紧急授权许可申请(EUA)。如若获批,Molnupiravir将成为首款针对新冠的口服抗病毒药物。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世界首款疟疾疫苗获批用于儿童
10月11日,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基于试点项目数据,世界上首款疟疾疫苗已被批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其他疟疾传播中高风险地区的儿童中普遍使用,这是迄今唯一已获证明可显著降低儿童罹患疟疾几率的疫苗。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美国FDA批准首个口服补体5a受体抑制剂Tavneos上市
10月8日,ChemoCentryx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口服选择性补体5a(C5a)受体抑制剂Tavneos(avacopan)上市,与标准疗法联用,辅助治疗两种主要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肉芽肿伴多血管炎(GPA)。ANCA相关血管炎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肾病,存在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新闻稿指出,这是十年来,FDA首次批准ANCA相关血管炎药物,也是FDA批准的首款口服补体C5a受体抑制剂。
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由于C5a补体途径的过度激活,进一步激活中性粒细胞,导致炎症和小血管破坏的全身性疾病,会引起器官损伤和衰竭。目前,ANCA相关血管炎的治疗包括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或利妥昔单抗),联合每日糖皮质激素长期给药,这可能导致显著的临床风险,包括因感染导致的死亡。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腾盛博药向美国FDA提交新冠中和抗体联合疗法紧急使用授权申请
10月9日,腾盛博药宣布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其在研的SARS-CoV-2(导致COVID-19的病毒)联合疗法BRII-196/BRII-198(“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
(信息来源:美通社)
 
人福医药全资子公司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获得美国FDA批准
10月8日,人福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Epic Pharma收到美国FDA关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批准文号,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和成人及13岁(含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科技研发
 
艾伯维口服JAK抑制剂乌帕替尼达到两项3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
10月7日,艾伯维(AbbVie)宣布其口服JAK抑制剂乌帕替尼(upadacitinib,英文商品名为Rinvoq),在中轴型脊柱炎(axSpA)成人患者中开展的两项3期临床试验均达到主要终点。
乌帕替尼由艾伯维科学家发现和开发,是一种每日口服一次,选择性和可逆性JAK抑制剂。2019年8月,它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对甲氨蝶呤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人患者。JAK蛋白家族介导多种炎性因子的信号传导。乌帕替尼已经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克罗恩病、银屑病关节炎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的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安道药业第三代口服乳腺癌1类新药在美获批临床
10月1日,由安道药业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口服乳腺癌1类新药AND019获美国FDA临床批准。这是该公司继其贫血新药AND017于今年初被美国FDA批准临床II期后,又一个获批全球临床开发的创新药物。
AND019是一个具有全新化学结构的可口服的第三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ER)降解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egraders,SERDs),公司拥有该药的全球知识产权。该药可革命性的利用机体自身的蛋白质自降解技术,与癌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相结合,降低雌激素受体的稳定性,诱导其被细胞正常的蛋白酶体降解,从而降低雌激素水平,阻断ER信号传导,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信息来源:美通社)
 
阿斯利康长效抗体鸡尾酒疗法治疗COVID-19III期结果积极
10月11日,阿斯利康宣布长效抗体(LAAB) 鸡尾酒疗法AZD7442在治疗COVID-19的III期TACKLE试验中取得积极高水平结果。与安慰剂相比,在患有轻中度症状的COVID-19非住院患者中,AZD7442显著降低重症COVID-19或死亡风险。AZD7442是首个证明在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中均有获益的LAAB,并且可方便地通过肌肉注射管理。
AZD7442是tixagevimab和cilgavimab两种长效抗体的组合。这两种抗体最早是由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发现,均来源于康复患者的B细胞,可以结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不同位点。阿斯利康在2020年6月获得开发授权,并基于其独有的YTE半衰期延长技术对抗体结构进行了改造,降低了结合Fc受体和补体C1q的能力。改造后的抗体相比于传统抗体,半衰期延长超过3倍,单次注射就可以提供12个月的保护。同时由于降低了结合Fc受体的能力,可以最小化ADE风险。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运作管理
 
电商当道,传统医药商业如何应对?
电商当道,传统医药商业如何应对?
01 蓝海厮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这十多年来,一批医药电商平台相继介入到药品的销售,一时间里药品的价格纷纷回落,给政府和人们带来了实惠。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消费者买药不是在医院就是在药店和诊所。
现在在手机上动动指头,消费者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买的药品(大多数普药),配送也很快,既方便,价格又比医院药店便宜。
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也是电商平台的魅力,一下子拉近了厂家、药店与患者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药品的价格一下子透明清晰起来。
由于市场的广泛需求,还有可观利益的驱动,好多做药的或以前没有做过药的自然人或投资人,先后涌入医药电商这个新兴的领域,目的就是一个,尽快分割医药电商所带来的红利。
无论是现在已经成型壮大的药师帮、药京采、小药药等平台,还是目前还在争先恐后往里挤的其他一些中小型医药电商平台,都在不断地创新运营模式,尽其所能,去抢得这部分医药蓝海里的蛋糕。
如今的医药电商,可说是群雄纷争,花样多变,都将自己所掌握的十八般武艺全数抖落出来,看谁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大浪淘沙,拼的是资本,玩的是模式,走的是偏锋。但是预计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市场法则,适者生存,强者发展,能给最广大人们带来真正的利益才能笑到最后。
02 药商接招
长期以来,药品的销售一直走的是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医院、药店、诊所这条路径,几十年了,虽说有时也不太通畅,但终究还是平安无事,基本上满足广大患者或消费者的需求。
可随着互联网医药电商平台的异军突起,强势介入,原本一潭温水的医药市场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热闹不已。
狼来了,狼来了,狼这下子真的来了。
原本还看着其他行业的实体被电子商务冲击得七零八落、衣不遮体,自己还躲在一边庆幸,幸亏我们做得是药品生意,有一定法规的保护。
谁知话说没几天,互联网的风暴照样刮了过来,坚守了多少年的价格体系,说崩盘就崩盘,由不得自己的想象或准备。
于是医药商业联合制药企业开展维价行动,纷纷打出不准终端(主要是药店)擅自把产品放到电商平台,更不允许低价挂网的规定,如有违者,不予供货。
短时间内,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因为医药商业还是各级终端(医院、药店、诊所等)的主要供货商,以前制定的规矩还是管用的。
谁知好景不长,不知怎地,医药电商平台的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流通品种,甚至还有好多医院临床品种,也能在医药电商平台上找到。
即使厂家集体向医药电商发出强烈通告,也无济于事,奈何不了医药电商,何况医药商业呢?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一些大型医药商业与其被动躺地中枪,不如自己也借助互联网,自办电商平台。
03 主动拥抱
如今医药商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尤其是那些中小型医药商业,更是举步艰难,如履薄冰,稍有不慎或犹豫片刻,便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互联网是一门新技术,是工业革命的必然趋势,医药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市场化进程的步伐,谁也不要回避,更不能熟视无睹。
作为医药商业,在互联网时代,不应成为医药电商的牺牲品,而应该主动迎上去,去拥抱互联网,借助互联网平台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当然说得简单,但要真正地沉下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观念、资金、人才、平台,从哪儿来?又是怎么去运作?光有一腔热血是办不成事情的。
尤其是观念的转变是一个令人痛苦的过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沉淀下来的所谓经验和模式,是很难在一朝一夕中得以转变的。
可要是不转变又能如何呢?
好在现在已经有一些从事医药产业的互联网公司,带着信息化系统,带着手中的资金,带着上游工业的产品,还带着先进的医药产业经营理念,也在积极地寻找医药商业。
从互联网的角度,植入信息化工具,打通从厂家到商业到终端所有的环节,引进银行无抵押式授信。以传统的医药商业为平台,进行多层次的合作,全面提升医药商业的盈利能力,帮助传统的医药商业成为新型的医药公司。
04 携手发展
综上所述,医药电商的出现,必然会对传统的医药商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直接或间接转变传统医药商业的运营模式。作为扎根于医药市场几十年的传统医药商业,虽说有着广泛而又深厚的市场基础,但是假如依然守着过去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面对着互联网信息化及电商平台的强势推进,依然采取恐惧或回避的态度,那只能坐以待毙,或痛失应该得到的良机。
每当一种新型的力量登上舞台时,作为传统的一方,千万不要躲避,也不要抱怨,更不要反对,因为反对无效。
而是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包容、去参与,充分吸收其精华,为己所用,帮助自己跟上时代这趟永恒的快车。
同样,互联网医药电商对传统医药商业的冲击也好,影响也罢,其实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更不要做出集体走访、上告、拒绝合作的举止,那最终伤害的肯定是自己,因为你跟不上趟。明智而又聪明的做法是挺起胸膛迎上去,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信息来源:赛柏蓝)
 
 


市场分析
 
上半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迎来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汇率、海运费等原本较为稳定的因素不断变化,海外贸易复杂度骤增。在“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的政策引领下,我国医药行业攻坚克难,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环境变化,总体实现进出口贸易平稳发展。尤其是中药类产品贸易,疫情后快速恢复,甚至超越疫情前的增速,呈现新一波增长行情。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贸易总额为35.59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出口额为23.10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进口额为12.49亿美元,同比增长37.4%。
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概况
植物提取物出口放量
植物提取物一直以来都是中药类出口的大品种,基本保持着较高的出口增速。其涉及的提取物品种已不是二十年前的简单概念,目前的植物提取物外延更为广泛,在药品、膳食营养补充剂、食品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2021年上半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量达5.16万吨,同比增长6.5%;出口总额为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9.0%。
甜菊叶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万寿菊提取物、辣椒提取物、柑橘幼果提取物、越橘提取物、芦丁、银杏叶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等品种依旧是植物提取物出口的热点品种,占提取物出口50%以上的份额。
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均价上涨,出口势头旺盛?中药材出口自2020年回暖以来,一直保持着较为旺盛的势头。市场需求高涨拉动了价格提升,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中药材的出口均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额为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出口量达11.22万吨,同比下降5.3%。
上半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前十大品种分别为肉桂、枸杞、红枣、人参、当归、半夏、黄芪、茯苓、党参、山药。前十大品种的出口额占据中药材及饮片总出口额的50%,集中度较高。肉桂在2020年整体放量的基础上,依旧保持着较高的出口增速,上半年出口额为1.5亿美元,同比增幅达25%,继续保持着中药材出口第一大品种的地位。
中成药出口继续回暖
中成药在中药产品整体出口额中占比不高,出口比例常年维持在7%左右,相对于原料类产品仍处于弱势地位。2021年上半年,中成药出口额为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出口量5200余吨,同比下降7.1%。具体到单品种来看,中成药出口前三位品种分别为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和清凉油。片仔癀出口金额同比上涨3.9%,安宫牛黄丸出口金额同比上涨71.5%,清凉油出口金额同比上涨17.9%。
保健食品出口进入调整期
目前,保健食品在海关统计系统中比较特殊,有单独编码的保健食品主要是鱼油、鱼肝油、蜂王浆、蜂花粉、卵磷脂、燕窝等,其中维生素以及矿物类制剂产品并未统计在内;另外,不少保健食品是以食品的形式出口,也未纳入保健食品项下,因此本文中有关保健食品贸易的数据为不完全统计。
2021年上半年,保健食品出口额为1.34亿美元,同比下降2.7%。提升免疫力作用的蜂蜜系列原料出口下降明显:鲜蜂王浆粉出口额下降15.0%,鲜蜂王浆出口额下降8.9%,蜂花粉出口额下降19.5%。蜂王浆制剂出口额增长30%。整体来看,保健食品出口进入调整期。
进口整体回暖
2020年中药类商品受疫情影响进口放缓,全年进口金额下降了4.7%。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海外供给恢复。2021年上半年,中药类商品进口额达12.49亿美元,同比增长37.4%。从细分领域来看,2021年上半年植物提取物进口额达4.56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进口植物提取物中,精油类原料恢复明显,进口额上涨39.6%,进口量上涨45.6%。其中,薄荷醇的贡献巨大,其进口额占植物提取物总进口额的30%以上,2021年上半年进口1.48亿美元,同比增长40.0%。
我国进口的药材以国内稀缺和贵细品种为主,如西洋参、乳香、没药、血竭、鹿茸、人参、甘草、加纳籽、姜黄、番红花、小茴香等。近年来,由于国内药用资源不足,土地、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原因,防风、姜黄、北豆根、穿山龙等很多原产于国内的品种也需大量进口,以补充国内用药需求,如新西兰的马鹿茸近两年进口量飞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药材及饮片进口额达2.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2.9%。去年同期进口下降幅度较大的品种如西洋参、乳香、姜黄等,今年上半年恢复正常进口量,增幅分别为97.9%、21.9%和18.6%。近两年进口增幅较大的品种如鹿茸、番红花、丁香等,今年上半年依旧保持较高的进口增速,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进口额增幅分别为107.9%、196.1%和23.1%。长远来看,进口药材仍有很大的放量空间。
2021年上半年,中成药进口继续下滑,进口额为1.33亿美元,同比下降15.7%。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中成药进口量有所回升,为8200余吨,同比增长29.4%。
在国家扩大进口政策的引导下,近三年,保健食品进口业绩亮眼。2019年进口额达5.6亿美元,同比增长24.8%;2020年进口额达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7%;2021年上半年进口额达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其中,燕窝依旧是最受欢迎的保健食品,2021年上半年进口额达2.8亿美元,同比增长51.0%。
■中药类产品出口市场简析
美国为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对美出口的中药类商品主要为植物提取物,占比达到80%以上。2020年疫情使植物提取物出口大涨,带动中药整体出口势头反弹,增幅达到两位数以上。2021年上半年,出口至美国的植物提取物达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长期来看,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不会改变,美国作为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第一大市场的地位仍将延续。
日本为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中药材及饮片和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出口品种,这两类产品大部分用作日本汉方药的原料。2021年上半年,出口至日本的植物提取物达1.2亿美元,同比上涨13.0%,出口至日本的中药材及饮片为9700余万美元,同比下滑14.0%。虽然整体较去年有所好转,但长期来看,出口到日本的中药类产品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我国香港地区作为中药转口贸易的中继站,长期以来扮演着重要角色,以香港地区为中转点,再出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成药不在少数。但近几年这一中继模式的地位已大不如前。
此外,欧盟作为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良好市场,未来前景依然广阔。东盟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成药出口以及药材进口的重要合作伙伴,加之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与东盟的中药贸易往来将更加密切。
■中医药海外发展亟待破局
纵观近年来中药类产品的外贸发展,中药类产品的海外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出口总额维持平稳的增速。但是,中药海外发展的体量与国内中药市场的体量远不成比例。2020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达6196亿元,同年中药出口仅为262亿元,中药海外贸易仅占国内中药工业产值的4.2%。那么,中医药“出海”该如何破局?
关键词一:本土化
中医药“走出去”的核心理念是共享。中医药走出去应充分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当地传统医药相融合。“本土化”更容易让当地政府及民众了解、认知并接受,文化和产业都可以实现本土化,使用当地资源、当地劳动力,实现本土生产、本土使用。
一是要建立中医药海外商业模式。当前的中成药产品销售模式更多是依托华侨代理商,市场开拓主动性几乎没有。中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能仅限于药品销售渠道,应根据目标市场及产品自身特性,灵活确定产品的应用范围。建立海外自有流通渠道是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投入大,产出慢。但随着渠道的不断完善,后续市场回馈将呈指数级的增长。对于想进入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要有充分的耐心与合作伙伴培养良好关系;其次在申请通过认证的基础上,尤其要保持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否则难以在市场上持久立足。
二是要建立中药海外基地(园区)。应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合投资等方式,在海外建立中药生产加工基地或园区。以海外基地(园区)为依托,进而建立自有海外流通渠道。通过海外投资、产业落地的方式,企业可以取得当地政府支持。通过聘用当地员工,与当地文化、经济模式相适应,企业可以更便捷地对接海外市场已有的成熟市场渠道。
三是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资源全球配置。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是大势所趋。对中医药而言,中国贡献智力资源,如传统方剂、中医理论;原材料采购自东南亚或非洲;生产基地可以设在中东欧国家,在欧洲生产全球销售,真正实现中药资源的全球再配置。
关键词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结合
对于国家层面而言,中医药欲在海外取得长足发展,中医、中药需共同“走出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药需要中医的指导,才能发挥出更好的疗效。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结合,文化输出与产品输出相协调。
国家鼓励建设海外中医中心,目前我国已在德国、澳大利亚、捷克、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个中医中心,发展服务贸易。目前,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评选出17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后续这一工作仍将继续稳步推进,评选出更多的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海外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今年二季度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回暖
今年二季度,我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达到2047.2亿元人民币。随着药品零售市场逐渐回暖,二季度MAT(滚动全年数据:指定时间节点往前追溯12个月的数据总和,此处指2020年第三季度到2021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的同比增长率为0.9%,比上一季度上升了2.3个百分点。
二季度,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销售额分别占到零售药店市场的43%和47%。在零售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中,中成药占比达53%,增长率较上季同期有较大提升。西药占零售处方药市场的76%,MAT同比增长0.7%,成为增长的主要来源;处方中成药的销售额MAT同比增长2.7%。
从艾昆纬监测的41个核心城市的市场表现来看,二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下沉市场:41个重点城市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份额的58%,本土企业成为带动整体市场增长的主力军,所占份额超过7成,增速也高于跨国企业,为1.0%;跨国企业整体增速为0.6%。
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作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其中3家跨国企业占到7.0%的市场份额。该季度中,汤臣倍健排名居第一,葛兰素史克公司和三九医药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在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中,感冒咳嗽用药成为占比最大的品类,占据24.6%的市场份额;维生素矿物质类和营养补充剂居第二;镇痛类药物排名第三,前三大品类的市场份额总计超过五成。在增速方面,大多数品类呈正增长,其中皮肤用药MAT增长最快,为5.4%。在销售额排名前10的产品中,按MAT滚动销售额排序,东阿阿胶公司生产的阿胶产品位列第一,惠氏制药的钙尔奇系列和汤臣倍健的健力多氨糖软骨素钙片排名分列第二、第三位。
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零售处方药市场中,中成药占据了最大的品类份额,达24.1%,MAT增速为2.9%;心血管系统用药及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分列第二、第三位;抗肿瘤和免疫类药物的增速仍明显高于其他品类,达16.1%。在销售额排名前10的处方药产品中,万艾可、立普妥和络活喜居前三名。正大天晴药业生产的福可维增速最高,达51.6%,其三大适应症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临床研究高效性:现状和当前挑战
在鼓励医药创新的各项政策推动下,中国的临床试验数量快速上升:2019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数量超过1600个,相比十年前不足100个的临床试验数量增长超过20倍。过去五年中国临床研究机构数量也稳步增长,从2015年的不足400家增加到2020年的超过1000家,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增长的临床研究需求。
尽管机构数量近年来稳步上升,多数中国临床研究机构的过往经验仍普遍不足。在2019-2020年承担临床试验的1078家机构中,两年内承担超过20项临床研究的机构不到机构总数的30%。中国机构承担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经验更为匮乏,仅有6%的机构在过去两年间承担超过20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申办方在选择研究机构时也不可避免地扎堆头部研究点,选择其他试验机构的意愿不高。随着中国在创新药市场全球地位的提升,国际多中心试验的需求未来会进一步增长,提升临床研究的高效性,将为推进同步研发提供重要保障。
临床研究高效性的主要挑战
临床研究高效性包括临床方案执行与临床研究能力两大重要维度,主要影响临床研发阶段的效率与质量。
临床方案执行的关键痛点包括:临床试验加速启动受到试验机构和申办方相关流程的限制、区域伦理和中心伦理审查机制有待完善。
临床研究能力的关键痛点包括:临床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整体临床研究管理和与风险匹配的适应性管理有待升级、确保临床研究可执行性的临床研究机构设置(包括研究平台、研究型病房、专职临床研究团队建设)有待强化、早期探索性临床试验管理经验与能力不足、申办方临床研究的理念和能力有待加强、第三方服务机构整体能力及监督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临床方案执行的挑战
临床试验加速启动受到试验机构和申办方相关流程的限制。目前中国临床试验启动阶段耗时较长,主要痛点体现在机构内管理流程繁琐、机构间流程统一不足、申办方内部效率不高等三大主要方面。机构内管理流程繁琐:机构立项、伦理审批和合同签订方面都有一定程度制约,成为落实临床试验的一个限速步骤。在一些情况下,机构合同存在涉及不直接与临床试验机构相关的问题(如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试验数据相关问题等),带来更高程度的复杂性,造成机构合同签署流程繁琐,时间线延误。机构间流程统一不足:各研究机构临床方案启动的流程程序和资料要求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申办方试验启动阶段准备工作的不确定性高,需针对不同研究机构开展定制化的准备工作,难以实现不同机构间临床方案启动的效率最优化,临床试验全面加速启动受到阻碍。申办方内部效率不高:除临床试验机构的相关因素外,申办方流程优化同样待提升。目前普遍存在申办方涉及临床研究启动的内部流程和沟通机制不够高效的情况,影响临床试验启动阶段合同签订的时间线。
区域伦理和中心伦理审查机制有待完善。尚未进一步落实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中关于“完善伦理委员会机制”和“提高伦理审查效率”的具体措施。伦理审批流程滞后:仍有部分机构在临床申请获批之后才开展伦理审评审批,大部分参与中心伦理的需要在牵头中心伦理获批后方可进行本中心伦理审评审批,未实现充分平行。伦理审批协同不足:临床试验机构普遍缺乏对于中心伦理或区域性伦理审批的认可度,造成不同试验机构间伦理审批出现不必要重复。伦理审批考核缺乏:缺乏对于伦理审批效率的考核,影响审批部门的积极性。
临床研究能力的挑战
临床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整体临床管理有待升级。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仍多关注受试者入组的绝对数量,而未充分从试验结果科学预期的角度出发开展临床研究,应树立按照入组标准入组合适受试者的理念并指导执行。研究者应加强依从研究方案和GCP原则进行受试者管理和文档管理,目前一线研究人员延用常规诊疗操作和病历记录来管理临床研究的情况甚为普遍。另外,不同临床机构间的差异较大,有部分机构管理环节复杂导致研究启动慢或无法开展,而另一些机构则对研究者的临床研究操作和质量缺乏质控和帮助。应基于ICH E6 R3的精神,促进中国临床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与风险相匹配的适应性,而非一味从严管理。
确保临床研究可执行性的临床研究机构设置有待强化。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中国的GCP平台在伦理委员会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临床评价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近年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是,由于临床试验机构、研究者和申办方在人员能力和实施过程中质量把控中存在不足,临床研究在方案设计水平和数据质量方面均有提升空间。
现阶段中国临床试验机构普遍缺乏专职的临床研究团队,在保证从事临床研究的时间及资源投入上存在挑战。研究者方面,主要由临床医生兼任临床研究者,考虑到所承担的繁重临床工作,可用于临床研究时间有限;另外,大部分医院缺乏专职临床研究护士和内部临床研究助理团队,尚未形成完备的临床研究机构内部团队。部分研究机构和研究者采用第三方提供的临床试验机构现场管理服务,监督管理的职责不明确,过多依赖第三方的研究协调员。重大新药创制和GCP平台建设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临床研究硬件设施,软技能方面的专业研究团队建设将成为研究中心能力提升的重点。
早期探索性临床试验管理经验与能力不足。早期探索性研究的参与,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从而实现更广意义上的同步研发;与此同时,也对中国的临床研究能力和系统提出更高要求。考虑到早期研究周期较短并常常需要围绕生物标志物开展探索性研究,进而受到审批时间和人类遗传资源监管的影响,使得全球首创新药和首次人体试验的承担比例较少,目前中国的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在探索性临床试验方面经验普遍不足,研究中的科学管理和执行能力还有待提升(如对于研究中不良事件的科学界定和处理等)。
申办方临床研究的理念和能力有待加强。申办方作为审评审批改革的受益方,应强化落实临床研究中的主体责任,并在各个环节充分考虑中国患者需求及执行实际。临床研究的设计方面,需要对中国患者的未满足需求及针对性的临床试验充分考量;同时优化临床研究方案修订的流程,降低对于整体时间线的影响。对于中国在全球研发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从贡献受试者入组数量的角度出发,还应更多考虑在探索性发现和对全球研发在设计上的作用。临床研究的执行方面,申办方内部需加强临床研究管理体系质量和效率的完善,优化申办方内部的协调、方案的修改流程和时间等;其次,对于入组标准的严格执行以及临床跟踪检测的严谨性都需要提高;另外也需要加强临床运营中同临床研究机构的合作和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监管等。
第三方服务机构整体能力及监督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合同研究组织在临床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存在不同合同研究组织之间以及同一组织的不同团队之间能力差异较大的情况。现阶段的研发人才激烈竞争也造成项目过程中人员流动,项目质量的保证受到挑战。另外,对于合同研究组织的监督管理体系尚不成熟,也增加了临床研究数据质量的风险。
(信息来源:RDPAC)
 
自免药物市场,仍存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炎症免疫性疾病。根据美国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协会(AARDA)的统计,目前已经发现100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非放射学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多发性硬化、支气管哮喘等。
2019年和2020年,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据估计,全球约有7.6%-9.4%的人群患有各种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难以治愈,一旦患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且部分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病情凶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经成为除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外第三大慢性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有两个目标,一是症状缓解和功能维持,二是延缓组织损害进程。目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主要分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甾体抗炎药(SAIDs)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三类。近十年来,以细胞因子、受体和信号分子为治疗靶点的靶向生物制剂发展迅猛。
临床常用的传统DMARDs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AZA)、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FK506)、柳氮磺吡啶等。该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治疗。虽然传统DMARDs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但临床药理学特征相似,即起效慢,用药数周或数月后,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长时间连续服药可获得较稳定疗效。NSAIDs是治疗关节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除关节局部炎症反应,但是该类药治标不治本,不能控制疾病的活动及进展。非甾体抗炎药共有的不良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损害、胃肠道症状、造血系统改变、肝肾功能不全、哮喘和皮肤药疹等。SAIDs糖皮质激素起效快,可用于控制急性期病变,减少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抑制白介素合成和释放,降低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是关节类、炎症性肠病IB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LN等疾病的基础药物,常与传统DMARDs药物联合应用。但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多,停药后会复发,目前临床多主张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
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靶向药物中,以TNF-α为靶点的TNF-α抑制剂应用最广,全球总体销售额超过350亿美元,其中艾伯维的阿达木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全人源TNF-α单抗,凭借显著的临床优势,阿达木单抗已经获批10个适应症,自2012年以92.65亿美元销售额首次问鼎“药王”桂冠之后,就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销售额达198.32亿美元。但近5年来,IL12/23、IL17、JAK、IL4/13等新靶点药物市场规模逐渐增大,TNF-α市场逐渐萎缩,新靶点药物不断增长。度普利尤单抗(IL4/13)凭借适应症的持续拓展,实现了7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瑞莎珠单抗(IL23p19)、乌帕替尼(JAK1)等2019年新上市产品,凭借优异的疗效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20年分别实现了15.9亿美元、7.31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
TNF-α抑制剂市场增长乏力,一方面由于各品种已陆续过专利期而受到生物类似药的威胁,另一方面,其主要适应症受到IL12/23、IL17、JAK等新靶点药物的威胁。这些新一代品种陆续上市,将凭借更优的疗效与安全性抢占更多的自免药物市场。
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都有至少两家公司布局仿制药。阿达木单抗作为首个全人源单抗,已有多家公司布局,并且已被纳入首批生物类似药集采品种。9月28日,浙江海正药业的英夫利昔单抗获批上市,是继泰州迈博太科药业7月上市的首款国产英夫利昔单抗后的第二款国产英夫利昔单抗生物类似药。
JAK属于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可介导细胞因子产生的信号,既能磷酸化与其结合的细胞因子受体,又能磷酸化STAT蛋白。研究表明,有超过50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JAK激酶及其JAK-STAT途径介导。当不同的配体结合时可以诱导不同的受体亚基的多聚化,由此诱发细胞内不同的JAK和STAT激活。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是JAK/STAT通路的主要激活因子。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JAK/STAT信号通路中STAT蛋白过度激活相关。目前全球已经上市8款JAK抑制剂,第一代为芦可替尼(Ruxolitinib)、托法替布(tofacitinib)、巴瑞替尼(baricitinib)、培非替尼(peficitinib)和迪高替尼(Delgocitinib)软膏剂,第二代为Fedratinib、乌帕替尼(upadacitinib)和非戈替尼(Filgotinib)。适应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纤维化、银屑病关节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国内上市的JAK抑制剂有3款,其中托法替布和巴瑞替尼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芦可替尼用于治疗中危或高危的骨髓纤维化。国内枸橼酸托法替尼片已形成“1+5”局面。托法替尼片原研厂家是辉瑞,正大天晴、齐鲁、科伦、扬子江、先声的仿制药已先后获批,除了扬子江和辉瑞外,其他4家国产仿制药均中标集采,此外还有大约10家企业递交了上市申请。目前,巴瑞替尼和芦可替尼尚无国产仿制药上市。可以预见,未来国内JAK抑制剂市场竞争将趋于激烈。
根据药智咨询数据,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克罗恩病治疗领域单一市场均已超过100亿美元,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仍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19年,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为116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38亿美元。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药的市场份额预期将由2019年的66.8%增加至2030年的81.4%。预计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为14.2亿美元,2018年增至19.4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1.9亿美元。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相信将有更多优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上市,造福更多的患者。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三孩政策下儿童药市场真的能爆发吗?
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三孩”政策正式落地。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据比例达到17.95%,与2010年相比,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政策引导生育、少儿人口比重的回升,是否可能为儿童药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增长空间?
现状:供应“四少”?
相比较成年人,儿童免疫力较弱,更容易感染疾病。
同时,由于儿童的机体尚未发育成熟,与成人在生理上具有显著不同,肝肾功能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和不良反应耐受性与成年人存在明显的差异。
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药物治疗不是简单的折算或换算,治疗方案较成人复杂得多。
2015-2020年,全球儿童药物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了105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5%。
我国儿童人口基数庞大,国内市场儿童药物规模增速远超全球水平。
2015年国内儿童用药市场规模591亿元,到2020年增长至9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9%,是全球增速的2倍以上。
但是目前,我国儿童药物市场仍处于专用品种少、适宜剂型少、生产企业少、企业关注度高但实际研发热度低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获得批文的产品数约有1.84万个,其中儿童药仅有920多个产品,约占全部药品数量的约5%。
我国儿童药以散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溶液为主,刻痕片、吸入剂、咀嚼剂、贴剂等适合儿童用剂型较缺乏。
而由于剂型和规格少,很多儿童患者在服药时都被当成“缩小版的成人”对待,按照“小儿酌减”的原则把成人药给孩子减量使用,存在“用药靠掰、剂量靠猜”的现象。
据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的调查显示,国内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30多家。
目前国内重点从事儿童药研发生产的企业主要有葵花药业、葫芦娃药业、康芝药业、哈药集团、亚宝药业、江中药业、华润双鹤、山大华特、济川药业、羚锐制药、长春高新、健民集团、汉森制药、臣功制药等。
在利好政策频出,市场前景广阔的背景下,依然存在企业关注度高但实际研发热度低的局面。
在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三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合计105个品种,有76个品规暂无公开研发动态或相关研发信息,无新动态的药品占比72%。
市场巨大缺口?
千亿的市场,肉眼可见的发展机遇,为什么依旧存在巨大的缺口?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我国政策法规起步晚
美国早在1972年开始出台各项法规监管和激励儿童药生产研发,是最早对儿童药立法监管的国家,如《儿科研究平等法》(PREA)和《最佳儿童药品法》(BPCA)等。
我国于2011年明确指出要鼓励儿童专用药品研发和生产,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才将“儿童用药”正式写入。
2020年8月,国家医保局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将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纳入2020年药品目录拟新增药品范围。
与美国相比,中国儿童药相关政策法规和指导原则的出台,大概晚了40年。
但国家已经明晰政策先行才可能打破儿童药的市场困局,十三五期间各项利好政策频出。
(2)研发成本高,临床推进难
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器官发育,发病特点、进程、对药物的吸收机制、依从性不一样,儿童药研发生产工序多、成本偏高,导致企业不愿意从事儿童专用药的研发和生产。
相对于成人制剂,儿童用药研发中,辅料的选择及其安全性、幼龄动物实验、儿童用药研究关键技术突破等均面临不小的挑战。
此外,儿童用药的临床研究非常困难,儿科临床试验伦理学要求高,儿科临床试验评价风险高,从而导致儿童受试者招募、安全和利益保护难度远超成人。
再叠加目前国内儿科临床试验机构和专业人员缺乏,临床申报的成本高居不下,一直难以实现转化。
(3)儿童药定价机制无明显优势
我国药品的定价原则是以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为基准,儿童药有效成分含量远低于成人药,定价也低于成人,使得儿童药在定价上不具备明显优势,药企利润低,生产积极性不高。
企业的投入回报率不高,客观上长期掣肘儿童药品研发工作。
发展前景?
国家鼓励儿童药的创新研发、儿童药绿色通道优先审评、儿科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密集出台等等的措施,儿童用药市场将迎来新的局面。
随着三孩政策的到来,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极大概率会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以15%的平均增速预测,到2025年,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将超过1900亿元。
面临巨大的市场,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呢?
(1)丰富产品组合:儿科涉及的疾病谱广泛,具有全科用药性质,目前我国主要生产企业在儿科领域的产品线相对单一,丰富产品组合,形成产品协同效应,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增强患者对品牌的依赖性,降低学术推广成本,最终实现规模效应。
(2)多规格开发并举:不同年龄甚至不同体重的儿童的使用剂量都不相同。我国儿童药品超过90%的产品的规格只有1种,不利于临床使用。同品种开发多个规格,可用于不同年龄体重的儿童,增加了儿童用药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有利于生产厂家建立差异化优势。
(3)改良创新,老药新用,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剂型:对于临床价值明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产品,可以通过改善顺应性、克服吞咽障碍、降低给药次数/频率、改善口感等方面,改良开发适合儿童的专用制剂或产品。
(4)治疗领域开拓:我国儿童药市场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用药,消化系统用药为主,这类药品以普药居多,且许多品种获批厂家多,同质化严重,缺乏卖点。而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疾病领域用药缺乏,且市场需求不少,加之国家鼓励特药领域的发展,因此在特药治疗领域的开拓可减少同质化竞争。
(5)设计包装等多花心思:有趣、可爱的产品包装可以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增加用药主动性,儿童的喜好会极大的影响父母的选择,进而获得较好的口碑。
(信息来源:药智网)
 
2021年前3季度美国Biopharma A轮融资TOP10有什么亮点?
著名的硅谷银行(SVB)发布的2021年医疗健康领域上半年投融资报告显示,在A轮生物医药融资方面,2021年上半年的融资数额是2020年同期的两倍!其中,平台型公司的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融资金额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
近日知名行业媒体biospace发表了篇2021年至今(9月24日,约前3季度)美国Biopharma A轮融资TOP10新闻。今天,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结合biospace的这篇新闻分享这10家轮融资公司亮点。
1.公司:Centessa Pharmaceuticals
融资金额:2.5亿美元
融资时间:2021-02-16
投资机构:General Atlantic、Vida Ventures、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Boxer Capital、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T. Rowe Price Associates 、Venrock Healthcare Capital Partners、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BVF Partners、EcoR1 Capital、Franklin Templeton、Logos Capital、Samsara BioCapital、LifeSci Venture Partners
Centessa Pharmaceuticals(以下简称“Centessa”)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创新药物研发公司,致力于减少传统医药公司因结构限制而面临的一些关键研发效率低下问题。今年2月,Centessa宣布完成2.5亿美元的A轮融资,同时完成了10家私营生物技术公司的合并。6月,该公司宣布完成了3.8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将为其先导产品针对多种癌症的临床试验提供资金,并推动管线研发。该公司的主要候选药物lixivaptan正处于针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3期临床试验阶段。
Centessa官网资料显示,其以资产为中心的模式提供了独特的研发逻辑,已被单一资产公司应用于提高生产力。这种运营模式的集中基础设施最少,层次结构减少,并且专注于数据驱动的资本分配。Centessa合并10加公司旨在加速提高研发生产力,消除二元风险。目前,Centessa的在研产品管线涉及十多个项目,涵盖了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炎症,神经科学和罕见病等医疗需求待满足的疾病领域。
2.公司:GentiBio
融资金额:1.57亿美元
融资时间:2021-08-11
投资机构:Matrix Capital Management、Avidity Partners、JDRF T1D Fund、奥博资本(OrbiMed)、RA Capital Management、诺华风投基金(Novartis Venture Fund)、Seattle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
GentiBio成立于2020年8月,致力于开发治疗自身免疫、同种免疫、自身炎症和过敏性疾病的工程化调节性T细胞(EngTregs)疗法。GentiBio独特的平台利用新型技术,精确地将稳定的EngTregs重定向到因异常免疫应答而受损的组织,从而功能性“治愈”自身免疫、同种免疫、自身炎症和过敏性疾病。目前该公司的EngTregs管线中的主打产品旨在功能性治愈1型糖尿病(T1D),将在年底前开始支持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的研究。
今年8月,GentiBio宣布完成1.57亿美元的A轮融资,将利用这笔资金把其治疗T1D的潜在功能性疗法推向临床,同时还将推进慢性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症的其他多个管线项目。GentiBio自成立以来已融资1.77亿美元,致力于克服限制治疗性调节性T细胞(Tregs)潜力的技术障碍,包括内源性Tregs种群的稀有性和可塑性;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赋予这些细胞比一般Tregs更长的存活时间。
3.公司:ArriVent Biopharma
融资金额:1.5亿美元
融资时间:2021-06-30
投资机构: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 Group)、礼来亚洲风险投资(Lilly Asia Ventures)、奥博资本、Octagon Capital Advisors、Boyu/Zoo Capital、Lyra Capital
ArriVent Biopharma成立于2021年4月,是一家癌症靶向疗法研发公司,致力于加速全球创新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由Biotechs和big Pharmas组成的深入的全球网络,使其能够接触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独特和一流的候选药物,包括来自中国蓬勃发展的生命科学行业和其他新兴生物技术中心的候选药物。通过与创新生物医药公司的战略合作,该公司旨在使药品全球化,公司最初的战略重点是肿瘤学领域。
今年6月,ArriVent Biopharma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A轮融资,所得资金将用于推进该公司的潜在“best-in-clas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的开发。伏美替尼是高选择性、不可逆第三代EGFR-TKI,为艾力斯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小分子靶向药,ArriVent Biopharma已获该药物的授权。伏美替尼于2021年3月在中国获批,用于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ArriVent Biopharma计划年底前向美国FDA提交IND申请,进一步开发伏美替尼用于EGFR突变NSCLC患者,以及潜在的其他实体瘤患者。
4.公司:Eikon Therapeutics
融资金额:1.48亿美元
融资时间:2021-05-05
投资机构:The Column Group、Foresite Capital、Innovation Endeavors、Lux Capital
Eikon Therapeutics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一家药物发现和开发公司。Eikon Therapeutics旨在利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该技术于2014年获诺贝尔奖化学奖),在活细胞中追踪单个蛋白的运动,并且通过调节蛋白的运动来治疗疾病。细胞中的很多生物过程需要特定蛋白移动到细胞内的特定位置发挥它们的作用。从治疗疾病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能够阻止致病蛋白移动到它发挥功能的地方,就可能阻止它们导致疾病的产生。该公司计划将成像技术与机器学习和自动化工程等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新药物的开发。
今年5月,Eikon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48亿美元A轮融资,并由前默沙东实验室研发总裁Roger Perlmutter博士加盟成为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协助基于该公司专有平台的药物开发,致力于为健康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人群发现和引入新的治疗方法。Perlmutter博士在药物研发领域可以称得上“家喻户晓”,他曾经领导产出的抗PD-1抗体Keytruda已经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基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癌症的治疗格局。
5.公司:Atalanta Therapeutics
融资金额:1.1亿美元
融资时间:2021-01-11
投资机构:F-Prime Capital
Atalantatx Therapeutics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疗法的创新公司,由诺贝尔奖得主Craig Mello教授参与创立,正在开发针对多种靶点的RNA干扰(RNAi)疗法,靶向用于治疗亨廷顿舞蹈症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靶点。今年1月,Atalant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了1.1亿美元A轮融资,并宣布与渤健(Biogen)和罗氏(Roche)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达成战略合作,以推动解决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Atalanta Therapeutics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今RNAi疗法的一个主要局限性,即难以将药物分布到整个大脑和脊髓中。该公司宣布A轮融资新闻稿显示,其专有的分支siRNA(branched siRNA)是一种新型的寡核苷酸结构,已显示出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沉默基因表达的强效能力,可应用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6.公司:Dyno Therapeutics
融资金额:1亿美元
融资时间:2021-05-06
投资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Casdin Capital、GV、Obvious Ventures、Lux Capital、Polaris Partners、CRV、KdT Ventures
Dyno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8年,是将人工智能和定量高通量体内实验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先驱。该公司专有的CapsidMap平台快速发现并系统地优化了腺相关病毒(AAV)衣壳载体,该载体在体内基因递送方面明显优于目前的方法,从而扩大了基因疗法可治疗的疾病范围。Dyno Therapeutics目前有能力筛选数十万至数百万个衣壳,并在体外和体内对其进行测试。
今年5月,Dyno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2020年5月,该公司宣布获种子轮融资,凭借其专有的CapsidMap平台从隐匿模式启动,并与诺华(Novartis)等知名药企达成20亿美元合作,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基因疗法。2020年10月,该公司宣布与罗氏达成一项18亿美元合作和许可协议,将利用其CapsidMap平台开发新一代AAV载体,用于为罗氏和旗下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发管线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基因疗法和肝脏定向递送的疗法。
7.公司:Abata Therapeutics
融资金额:9500万美元
融资时间:2021-06-23
投资机构:Third Rock Ventures、ElevateBio、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Invus、Samsara BioCapital、JDRF T1D Fund
Abata Therapeutics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开发基于自体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革性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MS)和其他严重自身免疫与炎症性疾病。该公司的自体Treg细胞疗法表达的T细胞受体(TCRs)可以识别已经出现自身免疫应答的组织中的特异性抗原,从而使Tregs靶向疾病部位,产生强有力的免疫抑制作用。同时,Tregs释放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可以对附近没有表达特异性抗原的细胞产生作用,起到“旁观者抑制”(bystander suppression)的作用。
今年6月,Abat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9500万美元A轮融资,并与ElevateBio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家公司将共同开发分离、改造和扩增来源于胸腺的成熟Tregs的生产流程。与源自外周的诱导Tregs不同,这类Tregs能够对促炎症触发物具有抵抗性。
8.公司:Interline Therapeutics
融资金额:9200万美元
融资时间:2021-05-13
投资机构:Foresite Capital、ARCH Venture Partners
Interline Therapeutics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免疫和炎症疾病新疗法,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蛋白质通常被作为孤立的实体进行研究,但在自然界中,蛋白质在蛋白质群落(communities)中发挥作用,蛋白质群落则是动态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网络。Interline Therapeutics利用基因组学(Genomics)、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学和计算化学来系统地绘制和调节蛋白质群落,开发专注于三个基本领域的精准医学平台,以研发可识别靶向基因验证信号通路的药物。
今年5月,Interline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9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拓展研究平台,并推进6个临床前治疗项目。
9.公司:Aro Biotherapeutics
融资金额:8800万美元
融资时间:2021-01-05
投资机构:Northpond Ventures、Cowen Healthcare Investments、HealthCap、BVF Partners、Ridgeback Capital、强生创新(JJDC)、BioMotiv,LLC、Ionis Pharmaceuticals
Aro Biotherapeutics(以下简称“Aro”)于2017年成立,是一家组织靶向的基因药物研发公司。Aro的平台基于一种名为Centyrins的专有蛋白质技术。Centyrins是一种小的、超稳定的、工程化的蛋白质,具有几种独特的特性,使其非常适合靶向特定细胞上的受体,并将复杂的药物有效载荷递送到特定的疾病部位。Aro在开发一类独特的Centyrin-RNA偶联物疗法,将RNA药物高效、选择性地靶向作用于疾病的特定部位。
今年1月,Aro Biotherapeutics宣布完成8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收益将用于推进该公司的先导治疗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开发,最初的重点为罕见的遗传和免疫疾病。2018年,Aro Biotherapeutics获得了强生创新提供的13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用于开发和商业化Centyrins。Ar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ue Dillon博士曾表示,“Centyrins的构想是为了简化抗体的复杂性,这使得能够快速创建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的Centyrins。此外,Aro正在推进Centyrin-核酸药物偶联物的开发,使其能够递送至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其他组织,以解决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药用’的疾病靶点。”
10.公司:LEXEO Therapeutics
融资金额:8500万美元
融资时间:2021-01-07
投资机构:Longitude Capital、Omega Funds、Lundbeckfonden Ventures、PBM Capital、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Invus、Woodline Partners、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发现基金会(the Alzheimer''s Drug Discovery Foundationi)、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
LEXEO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LEXEO”)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临床阶段基因治疗公司,致力于推进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遗传病治疗,进而推动针对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疾病基因治疗。LEXEO 旨在应用前沿科学来针对罕见的单基因疾病和影响大量患者群体的疾病的根本原因。LEXEO目前的产品管线包括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罕见心脏病、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2型(CLN2)和APOE4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疗法。
今年1月,LEXEO宣布完成85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其针对罕见和非罕见单基因疾病的三大先导研究项目。今年7月,LEXEO宣布收购基因疗法研发公司Stelios Therapeutics,获得了三个临床前AAV介导的基因疗法的独家权利,扩大其在罕见遗传性心脏病方面的管线,并为研究性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做准备。Stelios Therapeutics的项目补充了LEXEO的临床前基因疗法管线,包括静脉给药的AAV介导基因疗法LX2006,用于潜在治疗与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症(FA)相关的心肌病。
(信息来源:创鉴汇)
 
中医药距离国际化还有多远?
中医药海外创新发展,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抓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医药龙头企业加速海外布局等推动下,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迎来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发展局面,成为重塑世界主流医学体系的重要支撑,同时也面临如何接轨国际标准、打破政策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挑战,虽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
01 大势所趋:国家战略推动全方位局面打开
1、顶层设计持续部署提升中医药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国际化持续被列入国家相关规划,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同年10月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以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卫生合作。
顶层设计推动中医药发展以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地走向世界。截至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WHO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2018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多层次模式推动全球中医药领域合作交流
一方面,国家战略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市场化方式,与有合作潜力和意愿的国家共同建设一批友好中医医院、中医药产业园,推进中医药开放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包括国家“一带一路”相关规划项目等在内的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促进中外卫生和人文交流。另一方面,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为其提供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中英文版材料,推介中医药疗效和有效药物筛选情况;根据国外需求,支持有关机构向10余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中医药产品等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抗疫国际合作。
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了32个中医药海外中心,40多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9年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阿联酋中医药中心等31个“一带一路”海外中医药中心类项目(含1个立项不资助项目),经费投入计3000万元,用于中医健康服务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循证发展、中医海外人才的培养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互融。
此外,中医药在海外抗疫中发挥的作用对其国际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度介入新冠肺炎诊疗的全过程,成为抗疫“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外疫情蔓延,以“三药三方”为代表中成药和方药成为了重要的援外物资,受到多个国家的认可。
02 蓄积力量:内在张力推动国际化步伐加快
1、产业发展层面,原料药成国际竞争主力军
随着全球对天然植物药的接受度提高,全球中药类产品市场发展迅猛。Market Research Engine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植物药(包含植物衍生药品和植物新药)市场将扩大至4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市场潜力庞大。2015-2019年,我国中成药出口贸易金额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主要以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出售,中药类产品的国际竞争依旧主要靠中药材、饮片及提取物等原料药拉动。
2、企业发展层面,全力推进欧美市场药品注册及销售
海外专利布局能力提升。中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中草药原料和产品的最大消费国。随着国内中医药的发展壮大,人们对于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在寻求国内专利保护之外,有余力的企业和个人还通过加强海外PCT专利申请和布局,为自身产品和技术后续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有力条件,PCT专利申请逐年增加。
加快美国市场的药品注册步伐。国内龙头企业以天士力、以岭药业等为代表,加快推动中药大品种在欧美市场的注册步伐。以天士力为例,早在1997年,复方丹参滴丸就以治疗药身份通过了FDA的IND申请,目前在美国开展新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急性高原反应。
深耕海外主流市场。近年来,我国中药企业海外出口取得了较大突破,多款中药在多国获得上市许可。今年6月以岭药业收到由乌克兰卫生部核准签发的连花清瘟胶囊药品注册批准文件;和黄药业的胆宁片在加拿大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功能主治”全部被欧美国家监管当局认可的复方中药;香雪制药全资子公司香雪剑桥中药国际研究中心的板蓝根颗粒在英国获批上市,成为首个以治疗感冒为主要适应证在英国上市的中成药;华西药业的乐脉颗粒在加拿大获批上市,成为首个以药品而非保健品的形式在加拿大上市的中成药,这些产品在主流市场的成功标志着我国中药国际化进展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中医药企业已迈进国际市场。
大力开展零售终端布局。除了注册上市路径之外,国内中医药龙头企业通过营销本土化,开展国际化市场拓展。例如,同仁堂下属子公司同仁堂国药拥有覆盖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主要国家及地区的69家零售终端。白云山华佗再造丸在全球六大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或销售,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加拿大、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越南、韩国等。
03 瓶颈制约:亟需突破文化差异、政策和技术壁垒
1、文化差异:科学一元化与多元化认知存在冲突
中医药科学文化概念目前尚未被全球学术界广泛接受,其代表的科学多元化,即由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文化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上升为科学理论之后,所包括的概念、表达方式和评价标准具有多元化特征。目前多数人认同以物质为认知中心的一元化科学标准,导致中医药科学知识形态难以被接受。
此外,尽管中医药主张“有疗效就是硬道理”,中医药作为医学科学的独特疗效和科学内涵正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政府和民众认可,但是面对如何证明疗效,是否具有充分真实的数据进行证明的质疑,仍然有待解决。正如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展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抗疫中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少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2、政策壁垒:严格的上市注册和认证制度
主要发达国家采用化学药物要求来管理中药药品的上市注册,例如,澳大利亚常将中药作为登记(列册)药物注册,不同类别的中药产品对其所含成分和适应证均有不同的要求标准,注册药物的安全性、质量和功效均需经过TGA(执行药品审批及监管的机构)上市前评估。FDA最初对中药申报也要求提供药物组成、药物分子式等技术资料。而对于中药来说,通常包括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化学成分和药效学作用不能完全确定,从而导致难以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的认可。
另外,对于海外发达国家相关法规尤其是注册登记规程缺乏系统性研读,或者不熟悉相应规则和运行程序,也是政策壁垒背景下国内中药企业进入海外市场遇到的核心挑战。
3、技术壁垒:规范标准贯穿种植、研发及生产各环节
海外发达国家设置高门槛的技术壁垒,贯穿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及生产各个环节。以澳大利亚为例,药品生产企业如果想进入该国,必须取得TGA认可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证书,同时要求药材的生产质量管理要有良好的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等国际标准。中药企业对中药材种植管理、炮制与提取、质量检测、药理药效毒理评价等,从剂型、药理、毒理、有效成分等都要建立与澳大利亚法律规范接轨的各项标准。
04 任重道远:多方合力深度挖掘中医药价值
1、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中医药标准
一方面,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明确循证医学在中药发展中的作用,共同探讨适合中药国际化的统一标准,包括企业生产标准、入市审批标准、质量检测标准等。
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辅导,帮助企业熟悉海外市场产品注册及市场准入政策制度,同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目标市场中医药行业标准的是定和修订。
2、打造协同合作的中医药研究格局
探索发起中医药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开展中医药治病机制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国内中医药龙头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与海外顶尖科研机构及团队合作研究,推动中医药在海外教学、科研层面的合作与发展。
3、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世界中医药品牌
从技术实力、研发能力、海外扩张潜力等维度,选取一批标志性中医药企业,加大人才引育、研发创新、进出口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税收等扶持力度,形成中医药扬帆出海的示范带动效应,打造世界中医药品牌,引领并缩短国内中医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进程。
4、创新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凸显了中医药的价值,并得到进一步传播,人民日报海外网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医药海外口碑的转变》报告显示,中医药在我国抗击疫情中的突出作用引发海外媒体的关注,其价值得到广泛肯定。
在此契机之下,一方面加强海外宣传力度,通过系统策划,借助自媒体、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等普及好中医药故事;另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理论创新研讨与海外推广,以及合作研发等方式,助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信息来源:火石创造)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10月14日快讯
广藿香:近期市场来货增多,货源走动不快,行情相对稳定,现在市场广藿香统货价格在14-15元/kg,含叶多的售价18-20元/kg。
金钱草:寻购商家不多,货源小批量走动,行情暂稳,现在市场四川金钱草统货价格在10-11元/kg。
广山药:有商家咨询购货,带动小批量货源成交好转,行情暂稳,目前市场广山药毛条价格在14-15元/kg,光统售价在33-35元/kg。
海浮石:市场可供货源尚丰,整体需求用量有限,货源实际成交欠佳,行情暂稳,目前市场海浮石统货价格在4-5元/kg
海浮石花:有商咨询购货,货源零散走动消化为主,整体购销平稳,行情浮动,目前市场海浮石花统货价格在110-120元/kg,选货140-150元/kg。
透骨草:受今年雨水较多影响,凤仙透骨草货源质量不佳,货量减少,行情不断攀升,现市场凤仙透骨草价在18-20元/kg。
重楼:受产新影响,重楼市场行情小幅下滑,现市场重楼统货价格在530-550元/kg。
太子参:太子参受产地走销减缓影响,市场行情萎靡不振,商家购货谨慎,目前亳州市场中统货价在70-75元/kg,小中统报价在60元/kg左右。
地黄:受山西产区降雨影响,地黄行情上扬,现市场地黄统货要价在32-33元/kg,后市多商关注。
车前子:近期车前子行情一直在高位震荡,导致市场经营商家多不敢贸然购货,目前市场现江西货48-50元/kg,东北货50-51元/kg。
佛手:佛手产新进入中后期,接近尾声,商家也多观望,近日行情恢复平稳运营,货源走动一般,四川货价格在65元/kg左右,广西货60-61元/kg。
砂仁:市场砂仁库存有量,受前期价格下跌影响,有商关注该品种,现在云南文山货炕货价格在155-165元/kg,晒货统货价格130-140元/kg,西双版纳货120-125元/kg,老挝货50元/kg左右。
金银花:货源充足,走动一般,现在山东货优质头茬花价格160-165元/kg,二茬花优质货价格140-145元/kg,药厂统货价格110-120元/kg。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1/10/15 10:28:15      阅读2184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