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0 18:22:16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产业大势

 
中国新药许可交易数量激增,创新药企“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在2019年创下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交易纪录之后,在2020年又相对平安无事地度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在风投热钱的推动下,人们对创新疗法的兴趣越来越大,特许经营、授权合作和合资企业等相关交易量也随之大幅增加。来自GBI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共签署了287笔交易,总规模为123.5亿美元,有望创下年度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本土生物技术公司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参与全球交易也越来越活跃。在今年前8个月,来自中国公司的交易贡献了近一半的价值规模。其中,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领域,出现了27笔中国公司和海外公司的合作研发交易。
GBI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许可、合作和合资企业三类交易总规模为123.5亿美元,2019年全年交易规模为138亿美元,今年有望创下年度新高。
截至2020年8月31日,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共发生了287笔交易,其中189笔集中在制药领域,较2019年同期公布的241笔交易增长19%,而2019年并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本次GBI统计的交易数据,既包括产品权利的直接许可/收购,也包括以终止产品许可证为目的的研发合作(例如用于评估组合疗法)。
01 趋势发现:许可交易激增
在今年前8个月,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外包许可交易激增,反映出越来越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产品的中国本土生物技术公司为全球市场做出贡献。在今年前8个月发生的189个生物制药交易中,有102个是引入许可证和合作交易,有44个是来自中国的许可交易。从交易规模上看,这44笔交易的总价值为53.8亿美元,而102个引入许可和合作交易的总价值为62.6亿美元,远远领先于2019年15亿美元的对外交易规模。
信达生物占据交易前两名:信达生物和礼来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双方就达成了战略联盟,计划在未来的十年里合作推出至少三种潜在肿瘤治疗药物,这项合作亦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制药企业与大型医药企业之间最大的合作之一。今年,信达生物与礼来达成新的战略合作。根据协议,礼来将获得信迪利单抗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许可,信达生物将获得累计超10亿美元款项。
信达生物正在进一步深化其全球化布局。此前,信达生物和罗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于研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多个双特异性抗体和细胞治疗产品,这些产品将直接用于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治疗。根据该协议条款,信达将为其非独家使用罗氏某些技术发现和开发2:1双特异性T细胞抗体(TCB)和通用型CAR-T平台而支付首付款、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销售提成。信达将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这些产品。罗氏对每个产品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保留回购选择权。如罗氏行使其全部选择权,则将向信达支付总计1.4亿美元款项,以及,如果所有产品均成功开发及商业化,支付产品开发、获批和销售等总计约19.6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与此同时,2018在我国上市的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是礼来和信达共同研发的抗PD-1单抗。今年8月,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宣布,将扩大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将授予礼来信迪利单抗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许可,礼来将致力于将信迪利单抗推向北美、欧洲及其他地区。
在前十名的许可交易名单中礼来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是在新冠肺炎抗体方面与君实生物的合作。近日,君实生物和礼来制药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将针对由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共同开发潜在的预防与治疗性抗体疗法。君实生物授予礼来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进行上述中和抗体的临床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占许可,礼来将向君实生物支付1000万美元首付款。
华领医药与拜耳的合作被认为是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经典案例:这项排名第三位的许可证交易代表了一种新的合作趋势。根据协议条款,华领医药作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将负责临床开发、注册、产品供应以及分销工作;拜耳作为推广服务提供方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推广以及医学教育活动。华领医药将获得4300万美元的预付款,此外其还将获得额外最高可达到6.0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拜耳公司获得该产品在中国独家商业化的权利,并将根据华领净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获得服务费用。双方在初期将平均分享来自该产品在中国的净销售收入,并在未来销售额达到一定量级时,对销售收入分配比例进行相应调整。
除了华领医药,不少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也已经在为创新产品寻找更成熟的合作伙伴,以规避后期商业化带来的风险。此前,康宁杰瑞已经与先声药业、思路迪医药订立合作协议,就新一代PD-L1抗体药物KN035肿瘤适应症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在去年6月,康方生物与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旗下正大天晴签订合营合同成立一家合营公司,共同开发康方生物PD-1抗体AK105项目并推动该药物的注册上市及商业化。
02 特许经营趋势:1亿美元以上大额交易增长27%
今年前1-8月,特许经营许可证协议交易总规模为62.6亿美元,略低于2019年同期的87亿美元。去年,正大天晴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bpro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肿瘤免疫学合作开发协议,正大天晴将向Abpro累计支付总额最高可达40亿美元。这一巨额交易直接拉高了去年的数据。
从大额交易数量上看,2020年遥遥领先于2019年。今年前8个月共签署了23项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授权协议,2019年同期为18项。交易标的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物领域,另外有少部分是在仿制药领域。目前,获得风投资金支持的生物技术公司是交易市场最活跃的参与者,不过,一些老牌生物制药公司也越来越积极寻求合作,以应对未来市场改革可能对公司利润构成的威胁。
在中国生物技术行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寻求差异化发展成为破题的关键。与此同时,风投资金对回报的要求对这些生物技术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越来越多公司倾向于从海外市场购买已经批准的产品授权。这一点在交易数量上有明显体现,海外药品许可证交易数量已经从2019年全年的27%增加到今年前8个月的近31%。
目前看来,美国仍然是生物技术最强大的来源国,而且未来依然会延续这一趋势。在过去8个月里,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与美国同行共达成了54笔交易,2019年全年为48笔;与欧洲同行共达成25笔交易,2019年为24笔。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对美国生物健康和制药公司的投资也在持续增加。根据RhodiumGroup最近的一份报告,在2020年上半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对美国卫生、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投资占据在所有行业投资占比到达了45%。
从治疗疾病细分领域看来,肿瘤仍占主导地位。不过,受新冠肺炎影响,抗感染药物领域的相关交易有了明显的上升。其中,有14%的经营许可协议和22%的外包许可协议集中在针对新冠肺炎病毒治疗和疫苗研究领域。其中,礼来对君石生物的抗新冠肺炎抗体的收购是今年第八大的许可交易。
作为中国创新药研发领域的龙头企业,复星医药也入局COVID-19疫苗研发竞速。今年3月,复星医药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BioNTech SE(证券代码“BNTX”)已签署协议,复星医药获得许可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本次合作,复星医药将向BioNTech支付至多8500万美元的许可费(包括首付款、临床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款项)。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冠状病毒疫苗开发商康希诺生物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科兴生物科技,正在拉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快速启动卫生事件疫苗的国际多中心的三期临床试验。
前十大交易显示中国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寻求投资组合多样化。
就整体发展阶段而言,在排名前十的交易中,有三笔交易是来自于商业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旨在补充研发药品研发管线。其中,今年最大的一笔交易是来自君实生物。君实生物以开发治疗性抗体为主,是第一家获得抗PD-1单克隆抗体NMPA上市批准的中国公司。
目前,君实生物与Revitope Oncology Inc及其全资子公司达成一项研发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Revitope的双抗原导向T细胞嵌合活化技术平台和君实生物的抗体技术平台合作研发新一代T细胞嵌合活化肿瘤免疫疗法。Revitope将负责针对君实生物所挑选靶点设计5组不同的TEAC肿瘤免疫疗法药物。君实生物将获得协议中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独占许可,并支付1.6亿美元的里程碑费用。
君实生物是2020年最活跃的交易参与方之一,它还从美国莱托实验室(Leto Labs)获得了一种新一代白细胞介素-2(IL-2)抑制剂,价格仅为300万美元,同时与美国的SirnaEconomics公司、德国的Merck KGaA公司以及国内的科望医药(Elpicience)和亚盛医药(Ascentage)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其pd-1抑制剂托利帕利马布提供了组合式配对。
在探索差异化的道路上,百济神州和Assembly Biosciences就Assembly研发管线中三款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临床阶段核心抑制剂在中国达成合作,其中两款目前正处于2期临床试验开发阶段,一款正在进行1期临床开发。Assembly将获得4000万美元的现金预付款,并在授权候选药物开发和商业化取得成功的前提下,有资格获得至多约为5亿美元的潜在开发、药政及净销售额里程碑付款。
百济神州是国内生物技术集团在交易方面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在这八个月里达成了六项授权协议,其中至少有四项超过1亿美元的总支出承诺。今年以来,百济神州在投资组合多元化方面的努力引人关注。百济神州与英国EUSA Pharma就两款孤儿生物制剂药物在大中华地区达成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协议。在达到药政及商业化里程碑时,EUSA将有资格获得总计至多1.6亿美元的付款。此外,百济神州和Leap Therapeutics就Dickkopf-1(DKK1)抗体DKN-01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达成了独家选择权和许可协议。Leap Therapeutics将有资格获得总计至多1.35亿美元的付款。近期,百济神州和百奥泰宣布双方已就百奥泰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BAT1706签订了一项在中国的授权、分销、供货协议。百奥泰将获得一笔首付款,并在达到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后有资格获得付款,累计至多1.65亿美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于近日受理了百奥泰就BAT1706递交的生物制剂许可证申请(BLA)。
尽管交易总规模十分引人注目,但应该注意的是,相对于全球同行而言,中国企业愿意或能够承诺的预付费用规模仍然相对有限。
最大的一笔预付款项来自总部位于上海的生物科技公司箕星药业,其背后投资机构为RTW Investments。箕星药业与Cytokinetics公司就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CK-274在大中华区的研发和商业化签订了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箕星药业已承诺支付预付款以及另外追加2亿美元的研发和商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里程碑付款。此外,RTW已同意向Cytokinetics购买其未来销售mavacamten的专利权,现金购买价格为8500万美元,这笔交易总计价值4.25亿美元。
03 十字路口
今年的许可交易潮流反映出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在越来越拥挤的赛道上所面临的压力。德勤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合作伙伴Jens Ewert和Andrew Yu最近讨论了相关方面的挑战。Ewert认为,目前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正处于十字路口”,过去五年它们了大量风险投资的支持,现在面临产品和解决方案给付的压力越来越大。
Ewert认为,在中国创新药物的生命周期面临着比10年前更为激烈的挑战,这要归功于每年医保目录调整过程中,因药价谈判而产生的价格断崖式下降。
随着国家带量采购的推行拓展,对于企业的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医药商业公司积极争取品牌供应商及其中标品种全渠道代理业务。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帮助双方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双方的市场发展策略并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然而,这种合作模式明显削弱了公司研发投资创造的回报,限制了公司未来潜在的发展空间。但是,考虑到大量新产品的推出和对人力资源的激烈竞争,国内外大药企相互合作可能是充分挖掘产品潜力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在糖尿病等一些覆盖人群比较广泛的疾病领域。
Andrew Yu认为,“生物科技公司想要真正实现商业化,需要一整套不同能力的组合,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建立一个商业平台的成本非常高,而且这也不是生物技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Yu认为,未来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可以自身专注于创新产品的研究,然后通过寻求合作伙伴的方式来实现产品的商业化。
这也是行业正在发展的一个趋势。GBI数据显示,在2019年末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风险投资资金再次流入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共完成了47笔融资,第三季度完成了64笔融资。从融资规模上看,已经达到了去年第一季度的最高值31轮。明显可以看到,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正在重新走回到增长的道路上,将引领全球重大创新生物技术的崛起,交易量有望在今年和明年继续创造新的高度。
(信息来源:E药经理人)
 
 


行业动态
 
抗肿瘤药物被纳入医院合理用药考核范畴
10月26日,重庆市卫健委官网挂出对《重庆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合理用药考核制定了细致评分考核内容。
与过去的合理用药文件相比,征求意见稿除了对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重点药品监控、集采药品使用等制定要求外,也特意辟出章节明确抗肿瘤药物使用和管理、以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规范要求。
■市场加深倒逼规范提升
根据征求意见稿所附的《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考核标准”)的安排,抗肿瘤药物使用和管理一项共占15分,比重与“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相同,仅次于“加强处方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处方质量”(30 分)。
根据文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须设立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定期开展抗肿瘤药物规范化管理及合理应用培训;实施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临床医生经抗肿瘤药物规范化管理及应用培训后授予相应处方权。同时,要建立包括临床药师的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开展抗肿瘤药物使用合理性专项评价,规范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有超说明书用药目录,并动态调整。
作为一项新纳入的考核标准,抗肿瘤药物备受重视其实并不只是政策因素影响,市场情况也显示近年国内抗肿瘤药市场保持颇高的增速。米内网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药的销售规模快速上涨,2016-2019年增速分别为12.44%、16.36%、19.10%、21.30%,2019年涨至961亿元。尽管受到临床用药推荐“能口服不注射”原则影响,抗肿瘤用药领域仍然是注射剂市场占较大(市场占比达64.74%),但增速稍稍低于水平线,2016-2019年的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市场潜力依然可观。
■肿瘤诊疗质控或全面铺开
其实,对于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监测,已有颇长一段时间。为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降低医药费用,国家卫健委不仅制定印发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建立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对全国设立肿瘤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监测。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日前透露,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在持续开展,对全国1400余家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目的在于诊疗质控的全方位管理和加强抗肿瘤药物的规范使用。
此外,目前已有28个省份成立了省级肿瘤相关质控中心,未来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将是重点之一。据悉,目前国家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平台正在建设中。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以乳腺癌为试点,开展了乳腺癌诊疗规范化质控试点建设工作,目前全国已有200家三级以上医院纳入试点范围,肺癌单病种质控也在试行中。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下一步将对医疗机构肿瘤诊疗质量相关指标开展持续监测,促进肿瘤诊疗质量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肿瘤诊疗质控体系。
事实上,重庆的考核标准也提出了多个细致的指标,如要求临床药师对高龄、妊娠期、哺乳期、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具有潜在用药高风险患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MTM),包括信息收集、药物治疗分析评估、药物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干预以及跟踪随访。
而对于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重庆这次则要求跟据本医疗机构的药物使用情况制定抗肿瘤药物超说明用药的目录,同时需要根据肿瘤临床诊疗指南的变化适时调整超说明书用药的目录。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第二届全国中药材产业大会在樟树市召开
10月16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药材产业大会在江西省樟树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出席会议,300多名中药领域代表,以政策为纲,群策群力,共商中药材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李莉全面分析中药材产业发展形势与机遇,对中药材生产地加工污染等发展瓶颈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果德安提出“深入研究,浅出标准”思路,从基础理论到实用科技多角度阐述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及其在标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研究员肖小河指出,在中医药迎来大好发展时机之际更要注重中药安全性问题,并以药源性肝损伤为例分析破解中药安全性难题之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郭兰萍结合中药材重金属、农残和二氧化硫限量3项ISO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经验,探讨了中药材重金属、农残和二氧化硫残留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通过中药ISO标准的研制消除中药材国际贸易中因标准差异导致的贸易壁垒;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继永研究员就“良种”选育、保护、登记等问题进行报告交流,提出种苗产业化发展需实现产业化设计、企业化运营、规模化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研究员张小波指出,区域间的中药材是有差异的,按照这种差异性进行中药区划,因地制宜选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优质药材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并深入阐释了中药材生产统计数据和中药材生产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性;成都大学研究员张亚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戴好富、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张重义、皖西学院教授韩邦兴等与会专家还就雅连、奇楠、地黄、霍山石斛等中药材选育、栽培等多个环节进行个案分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大会还设“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和“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协作组成立大会”2个分会场。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会议全面总结中药材“十三五”产业发展情况,认真谋划中药材产业“十四五”的重点工作;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协作组成立大会讨论审议了协作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明确协作组工作方式、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同期举办了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委会成立大会。
(信息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凯瑞英医药中间体一期项目调试启动
10月27日,乐陵市重点项目——凯瑞英医药中间体一期项目调试启动,标志着项目由工程建设正式进入生产试车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清华大学化工系党委书记、教授王铁峰,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洪涛,德州市副市长马俊昀,乐陵市领导樊廷雷、王大山、刘德杰、赵之达、盛慧、朱建升及凯瑞英公司负责人会见与会嘉宾或出席相关活动。
金涌表示,凯瑞英医药中间体一期项目调试启动,是清华大学和德州市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对双方不断拓宽和深化合作领域,促进地方和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清华大学化工系与凯瑞英公司未来会将更多科技成果在德州转化,在化工产业园落地开花。
据介绍,凯瑞英羟脲磺胺类医药中间体产业链项目位于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内,于2018年12月开工奠基,项目一期占地506亩,计划投资19亿元,是2019年省重点项目和2020年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目前,办公楼、中心化验室已正式投用,35KV变电所已安全受电,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医药—化工—材料”综合产业集群,引领建成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高端化工产业园区。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
 
好丽友控股与鲁抗医药合作启动生物科技研发合作项目
据韩国好丽友公司10月23日消息,好丽友控股日前与中国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启动生物科技研发合作项目。业界人士说,这标志着好丽友正式进军中国生物科技市场。
据悉,负责推进相关合作项目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司将在山东济宁高新区设立。好丽友方面将研发或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医药产品,鲁抗医药负责生产销售,产品将在中国国内实现产业化、商业化。
好丽友和山东鲁抗是在“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韩国专场引资活动上签署的协议。合资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其中好丽友公司出资1950万美元。为推进项目进度,济宁高新区与鲁抗医药集团、韩国好丽友在线上就项目落地的细节、外资到位的时间节点等进行了商谈。
(信息来源:韩国亚洲经济)
 
思路迪医药获得海和药物两款镇痛新药在中国的独家权利
10月27日,思路迪医药与海和药物宣布,双方就海和药物的两款镇痛创新药RMX1001和RMX1002达成合作,思路迪医药将获得这两款新药在中国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根据新闻稿,这两款药物都有替代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成为新型镇痛药物的潜力,并已在中国完成了1期临床研究。
RMX1001是新一代Cox-2抑制剂。新闻稿显示,相比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RMX1001具备更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显著的镇痛特征。RMX1002是EP4受体拮抗剂,安全、起效快、且镇痛效果持续。此前,海和药物子公司诺迈西医药从日本AskAt公司获得了RMX1001和RMX1002在中国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许可,并在中国完成了1期临床研究。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资本竞合
 
前沿生物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17.17亿元
前沿生物于2020年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019年8月,前沿生物按照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的第五套上市标准递交了IPO申请。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艾可宁(艾博韦泰)已于2018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艾可宁是一种HIV-1融合抑制剂,适用于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经其它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仍有HIV-1病毒复制的HIV-1感染者。根据招股说明书,艾可宁不仅是全球首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也是中国市场唯一获批上市的抗HIV病毒长效注射药,每周给药一次,联合其他抗艾药物治疗可快速、强效抑制病毒并提高免疫能力。
除了艾可宁,前沿生物目前还有两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新药:
一款是“艾可宁+3BNC117联合疗法”。根据前沿生物公告,3BNC117是该公司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授权引进的一种广谱中和型抗体,不仅能够和其他抗艾药物一样抑制HIV病毒复制,而且可以介导针对HIV病毒和被感染细胞的免疫应答。将艾可宁与3BNC117联合使用,旨在利用两个分子的不同抗病毒机制,最大程度抑制不同流行的HIV病毒包括耐药病毒。
另一款在研新药是AB001。AB001是一种新型透皮镇痛贴片,拟用于治疗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根据招股书,前沿生物于2014年与ABsize公司的附属公司利基达订立协议,获得了该药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根据招股说明书,AB001不仅药物活性成分分子量小,易于经皮渗透到疼痛部位,发挥消炎镇痛的疗效;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全身药物暴露量,避免胃肠吸收及肝脏“首过效应”,提高安全性,减少副作用。
前沿生物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17.17亿元,将主要用于投资以下项目:1)1000万支注射用HIV融合抑制剂项目;2)“艾可宁+3BNC117”联合疗法临床研发项目;3)新型透皮镇痛贴片AB001临床研发项目;4)营销网络建设项目;5)补充流动资金。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先声药业港交所上市,预计募资净额约33.9亿港元
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Simcere Pharmaceutical Group Limited)10月27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份代号2096.HK。根据先声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此次共向全球发售2.61亿股,每股定价为13.70港元,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33.9亿港元。
先声药业此次在港交所上市所得款项将作以下用途:60%用于重点治疗领域在研产品的研发,其中45%用于肿瘤疾病在研产品,如赛伐珠单抗、CD19 CAR-T细胞治疗、BCMA CAR-T细胞治疗、11%将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研产品,如Y-2舌下片等,4%用于自身免疫疾病在研产品如SIM-335;10%用于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10%用于投资拥有重大商业价值及有望解决未满足医疗需求在研产品的医药或生物技术领域的公司,以拓宽自身的产品组合;10%偿还银行贷款;10%运营资金及其他用途。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资料,先声药业总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币38.6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50.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1%;净利润由2017年的3.50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0.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9.2%。其所专注的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三大疾病领域合计占2019年中国药品市场的24.7%,增长速度在2015至2019年间快于整体中国医药行业增速,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将延续。
先声药业连续多年坚持对创新研发的投入,研发成本占比从2017年的5.5%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23.6%。公司已建立三个研发中心,并建设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先声药业已围绕肿瘤疾病(包括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三大领域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组合,核心抗肿瘤产品恩度®和自身免疫疾病产品艾得辛®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上半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1.4%、25.5%、32.9%及40.4%。
2020年,先声新近推出两款重磅产品。一为其历时13年研发的一类新药先必新(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为近5年来全球唯一获批销售的脑卒中治疗药物。另一款为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合作开发引进中国的的类风湿关节炎生物药物恩瑞舒(阿巴西普注射液),是全球首个T细胞共刺激免疫调节剂,2019年全球销售额32亿美元。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市场风云
 
百洋医药与艾力斯战略合作
近期,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此次百洋医药与艾力斯医药是深度战略合作,主要围绕创新药商业化和资本合作两方面展开。在商业化合作上,百洋将发挥深耕行业多年的资源优势,在专利药上市、全国DTP药店渠道服务、医院准入与供应链服务等方面为艾力斯医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助力艾力斯医药创新产品实现终端市场覆盖,快速进入应用场景。在资本合作上,双方将深入探讨在股权和投资等资本领域的合作,构建多种形式的资本合作关系,以期在医药市场,实现双方价值最大化。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贝达药业发布三季度报,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232.74%
近日,贝达药业发布三季度报。报告显示,贝达Q3单季营收5.56亿元,同比增长15.45%;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232.74%;扣除出售浙江贝达医药科技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1.20%。
2020年前三季度,贝达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实现营收15.08亿元,同比增长21.25%。
(信息来源:Insight 数据库)
 
 
 


新药上市
国药上市
 
丽珠集团注射用丹曲林钠获批上市,为国内首仿
10月24日,丽珠集团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丽珠制药厂注射用丹曲林钠收到《药品注册证书》,获批上市,用于预防及治疗恶性高热。丽珠集团的注射用丹曲林钠为国内首仿。
恶性高热属于罕见病,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肌肉病,主要是由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所触发的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增高,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
注射用丹曲林钠原研品种为美国Par Sterile Products LLC公司的Dantrium,该药品最早于1979年在美国获得上市许可批准,用于各年龄段中在伴随合适的支持性疗法下,控制以恶性高热危象为表现的骨骼肌爆发性代谢亢进。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罗氏阿替利珠单抗免疫联合方案在中国获批一线治疗肝癌
10月28日,罗氏制药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其肿瘤免疫创新药物阿替利珠单抗(商品名:泰圣奇®,Tecentriq®)联合贝伐珠单抗(以下简称“T+A”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此次获批的主要依据是3期临床试验IMbrave150的研究结果,其中包括对194名中国亚群患者的分析。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四环医药独家代理肉毒毒素乐提葆获NMPA批准上市
10月26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由公司独家代理、韩国生物制药公司Hugel生产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Letybo 100U,商品名:乐提葆)”于2020年10月21日正式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第四个获准在中国上市的A型肉毒毒素,也是韩国同类产品中的首个。该产品预计将于年内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全球上市
 
FDA批准瑞德西韦治疗COVID-19
10月22日,FDA正式批准Gilead公司Veklury(瑞德西韦)上市,用于治疗12岁以上(体重≥40kg)需要住院的COVID-19成人和儿科患者,成为首个获得FDA正式批准的COVID-19治疗药物。
瑞德西韦在5月1日曾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在此次批准之后,为了确保12岁以下的儿科人群继续获得之前EUA覆盖,FDA此次还重新修订了EUA,授权在12岁以下(体重≥3.5kg)的住院儿科患者中使用瑞德西韦治疗疑似或经实验室确认的COVID-19患者。瑞德西韦针对儿科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FDA批准Veklury主要基于3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数据,包括轻度至重度COVID-19住院患者中的数据。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科技研发
 
抗纤维化领域新突破!泰德制药1类新药获批临床
10月26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泰德制药1类新药TDI01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根据公开资料,TDI01是全新靶点、高选择性的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抑制剂。纤维化是由于损伤或长期炎症而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或般痕组织,它在肝、肺和肾中均有出现。肌体对损伤的应答涉及多种细胞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而肌动蛋白丝的组装和肌动球蛋白的收缩则由ROCK家族蛋白质(包括ROCK1和ROCK2)指导调控。
研究显示,TDI01可通过抑制ROCK2,同时具有抑制纤维化进程、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对纤维化发生发展各个环节均有治疗作用。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亚盛医药MDM2-p53抑制剂APG-115获中国Ib/II期临床试验许可
亚盛医药近日宣布,公司1类新药MDM2-p53抑制剂APG-115获得CDE临床许可,将开展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脂肪肉瘤或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b/II期临床研究。
APG-115是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高选择性的小分子MDM2抑制剂。APG-115对MDM2具有高度结合亲和力,通过阻断MDM2-p53相互作用从而恢复p53肿瘤抑制活性。APG-115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MDM2-p53抑制剂,已在中国和美国展开多项治疗实体瘤及血液肿瘤的临床研究。
(信息来源:美通社)
 
博安生物地舒单抗注射液在欧洲获准开展临床
近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旗下子公司山东博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博安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地舒单抗注射液,LY06006/LY01011)已获得德国联邦卫生部疫苗和生物医学联邦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批准启动临床试验。目前,地舒单抗注射液已分别在欧洲和美国获批开展临床,并在中国进入III期/I期临床试验。
其中,LY06006是规格为60毫克/毫升的地舒单抗注射液,为Prolia®的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具有骨折高危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增加具有骨折高危风险的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量;治疗骨折高危风险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增加因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所致的具有骨折高危风险的男性的骨量;以及增加因乳腺癌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所致的具有骨折高危风险的女性的骨量。
LY01011是规格为120毫克/1.7毫升的地舒单抗注射液,为Xgeva®的生物类似药,用于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瘤骨转移患者骨相关事件;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患者;以及治疗双膦酸盐难治性恶性肿瘤引发的高钙血症(HCM)。
据公开财务报告显示:LY06006的市场可比产品Prolia®的2019年全球销售额达到26.7亿美元,同比增长16.6%;LY01011的市场可比产品Xgeva®的2019全球销售额达到19.4亿美元,同比增长8.3%。
(信息来源:美通社)
 
信达生物新型LAG-3/PD-L1双抗获批临床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信达生物申报的1类生物新药IBI323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根据公开资料,IBI323是一款新型LAG-3/PD-L1双特异性抗体,具有成为“first-in-class”新药的潜力。
双特异性抗体疗法是利用患者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杀伤肿瘤的另一种方法。不同于单抗药的单一靶向性,双特异性抗体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可通过结合不同表位,起到激发导向性的免疫反应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IBI323是信达生物开发的一款可以同时靶向LAG-3和PD-L1的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会通过将PD-L1表达水平上调,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LAG-3全称为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是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免疫检查点受体。研究表明,抑制LAG-3能够让T细胞重新获得细胞毒性活性,降低调节T细胞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杀伤效果。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我国科学家发现原花青素-B2抗肝癌新机制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传来消息,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营养代谢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尹慧勇研究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强课题组在Redox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Polyphenolic Proanthocyanidin-B2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through Directly Binding and Inhibiting AKT Activity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报道,上述两个研究组研究发现,花生红衣中提取的多酚类活性物质原花青素-B2(OPC-B2)是一种新型AKT变构抑制剂,可与AKT直接结合并抑制其磷酸化,发挥抗肿瘤活性;AKT蛋白上Lys297和Arg86在OPC-B2与AKT间的结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为肝癌提供潜在治疗策略。
OPC-B2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由两个表儿茶素连接形成,可从花生红衣、苹果、葡萄等食物中提取。以往研究发现,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与抗炎等生物活性,可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和血糖及发挥抗肿瘤作用等。该研究发现,花生红衣中提取的OPC-B2直接结合并抑制AKT活性和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代谢及肿瘤生长。研究进一步发现,与已知的AKT变构抑制剂MK-2206相似,OPC-B2可与AKT的催化结构域及PH结构域结合,从而抑制AKT活性;Lys297和Arg86作为AKT与OPC-B2结合的关键位点,突变后可解除OPC-B2的抗肿瘤作用。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运作管理
 
变革进行时,数字化如何助力药企乘风破浪
在今年9月举行的某大型线上会议中,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马云表示:“过去的这一年很不寻常,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疫情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今天,所有巨大的不确定的事中,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数字化的趋势没有改变。”
同时,他还指出,数字化的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互联网企业,而是用互联网改造自己的企业,这句话对于经历疫情后的广大医疗企业而言,再适用不过。
据相关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数字医疗领域共发生了37起投融资事件,交易金额超40亿元。其中,融资额达亿元的有11笔,占总数约31%,另据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在国外,数字医疗健康方向已累计发生了超240起投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达到392亿元人民币。
可以看出,在疫情催化下,数字医疗被排在了投资机构直投标的“优先级”,也是在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重视数字化转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大药企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显著加大,2019年数字化相关费用占产品总投入费用在10%以上的药企占比为23%,而在2020年3月,这一数字迅速蹿至40%。
改变已然发生。
■数字化势在必行
一颗药从无到有,再到患者手里,大概需要经寻找靶点、药物设计合成与筛选、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药品审批上市等五个阶段,而这区区五个阶段却让药企要花上大概数十年的时间,知名跨国药企罗氏曾得出这样一组数据,数据显示,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最终摆放到药柜销售平均要花费12年的时间,需要投入66.145亿元人民币、7000874个小时、6587个实验、423个研究者,最后得到1个药物。研发周期漫长、耗资巨大,风险极高成为了新药研发的特有标签。
另一边,近年来,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全面实施、医保控费的收紧、医保目录调整进入常态化、多轮带量采购的逐步落地、带金销售的严查杜绝等多措并举,药企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市场格局正在全面重塑。
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全面的隔离措施不仅从地域空间上限制了药企的一些药事活动,也打乱了其临床研发、营销推广等既往的运营活动,在上述各种背景的叠加下,如何降本增效,合规发展,并多维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药企对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的诉求愈加强烈。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全面提速,数字化已可以渗透到一颗药的全生命周期。
在研发阶段,数字化的核心在于提高效率。新药研发主线可分为临床前的实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以及注册申报阶段。研发过程数字化,既有利于实验阶段的知识沉淀和实验设计记录,又可以协调临床阶段不同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同时,还可以大幅缩短注册申报和审核的时间。
在生产阶段,数字化的核心在于实现管理规范化。医药生产的核心是约束生产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合规性,按照标准和规范地生产,在此基础上尽量地优化。
在物流配送阶段,数字化的核心在于实现可追溯,打通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监控等多个环节的数据,有利于排除人为的失误和环境条件的干扰,使药品的保存、配送能够自动和严格地按照既定的最优化工艺标准和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进行。
在营销阶段,数字化的核心在于高效合规,通过匹配不同的营销场景,比如触达医生、完成学术教育、增加患者流量、做好患者依从度管理等。
“大概在三四年前,还有很多药企选择无视医疗产业数字化这件事,不管是临床研究的数字化,商业营销的数字化,还是专家拜访和患者管理的数字化,一些企业并不重视,而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应该已经没有企业继续无视数字化了。”在日前举行的CAHA数字医疗专业委员会首次专题研讨会上,零氪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天泽如是说道。
■药企数字化众生相
越来越多的药企正在全面涉足数字化,尤其是一些头部药企,更是不遗余力。
在去年的进博会上,诺华展示了一款临床试验管理的SENSE数字化平台,这是诺华历经多年开发的用于管理全球临床试验的“控制塔”,类似于交通枢纽的监控中心,其能对诺华在全球超70个国家开展的500多项药物临床试验(一期、二期、三期)进行实时监测,并能提示临床试验的风险指数。
还有另外一家在数字化全面布局的是阿斯利康,从CAHA数字医疗专业委员会首次专题研讨会上获悉,其是全球第一家基于云的数字平台取代传统试验管理系统的大型制药公司。具体而言,阿斯利康建立了数字化的互联网基础架构,比如使用数据驱动的技术来计划临床研究,可以在五分钟内创建研究成本估算,并选择比以前快70%的试验地点,增加试验的多样性,确保试验人群更能代表现实世界中的潜在患者人群,这种临床供应链的数字化改进节省了超1亿美元的费用,并减少了40%以上的试验浪费,并建立了在几天内就可进行试验的能力,而之前这个时间是数月。同时,阿斯利康还重新定义了数字健康,其提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发现有多达70%的试验数据可以远程收集,包括护理点带入患者家中的100多种可穿戴设备含有的数据,这些设备将被评估为具有有效患者经验的临床有效产品,以支持其在临床试验中的成功使用。
作为国内的CRO巨头,药明康德也在大力涉足数字化,据了解,现阶段,药明康德正致力于建设医疗健康新生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制药和治病,制药的抓手在于改善流程、优化资源,而治病则是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增加用户和使用场景,二者形成闭环,实现医疗研发新模式。同时,药明康德还在着力发展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创新,其中数字化转型包括能够实现流程追踪和优化、资源调度和规划的赋能数字化运营、赋能数据达人和联邦式数据中台架构,而在数字化创新方面,据药明康德高级副总裁、首席数据官陈志刚在会上介绍,药明康德正在考虑集成一个数字化的临床试验平台,从而助力药物研发。”我们希望相关的数据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快速地应用,并能关联其他已通过安全认证的数据。”陈志刚说道。
如果说药企们正在跑步入场数字化,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和AI赋能自身,那诸如明度智控这样的信息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则是药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力“外援军”。
据明度智慧董事长葛亚飞介绍,公司可为药企提供覆盖研发、生产、物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为药企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透明体系,在研发端,明度智控着眼于临床前的实验阶段和注册申报阶段,帮助药企建立药物研发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完善实数据的一致性,最终完成电子化申报,核心产品包括产品有eCTD、PLM(PPM、ELN)等;在生产端,明度智控可为药企提供制药数字化生产执行系统(MES/EBR)等系统,实现药品生产过程的数据电子批统计、故障侦测与诊断的机理模型、质量管控等;在物流端,明度智控为药企提供WMS、WCS等系统,帮助药企建设智能仓储,且打通仓储与生产之间端到端的智能物流,实现仓储无人化和仓储智能管控。
■才刚刚开始
在数字化渗透逐渐提升的阶段,也要看到,相较于欧美等国家,国内药企目前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以营销为例,根据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早前公布的一项针对欧美150多位制药企业高管进行的调查,有90%的制药企业已经广泛推广或试点将数字化工具作为营销的渠道之一,以提供疾病、产品、学术前沿技术及医学教育的信息及服务,而在国内,虽然没有相关本土药企的调查数据,但是根据国内各大药企居高不下的销售支出费用,运用数字化进行营销的比例估计只是凤毛麟角,由此,国内药企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其实才刚刚开始。
“国内制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初步阶段,成熟的模式比较少。”赛诺菲中国区医学部负责人谷成明表示,不过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正积极开展多渠道地探索,比如数字化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市场营销客户画像精准刻画,等等。
张天泽则表示:“数字化在临床诊疗中的进展相对较快,但是在药物研发方面则较慢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药物研发其实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大量已形成的决策习惯和已形成的工作组织和价值关系,也是一个机制网络比较传统和密集的行业,它涉及到很多人的协作,很多环节的衔接,哪一个环节想独自去做数字化非常困难,必须要和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
此外,对于那些还未涉足数字化的传统药企或还未进行大规模数字转型的药企,张天泽建议道:首先团队内部一定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明确战略,其次是要建立一个相对有经验的团队,这样才能避免尽量少走弯路,少踩别人踩过的坑,最后还要找到一家靠谱的外部合作伙伴共同推进。
(信息来源:医谷)
 
 
 
 


市场分析
 
江西省药品集采,36个品规中已有26个品规完成全省约定采购数量,阿比特龙完成进度达2433.85%
10月27日,江西省发布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情况通报(2020年第7期)(下称《通报》)。自今年4月11日起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江西中选结果执行以来,截至9月30日,32个中选药品的36个品规中已有26个品规完成全省约定采购数量。其中,阿比特龙完成进度最高,达2433.85%。阿德福韦酯、安立生坦、他达拉非、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完成进度均超过300%。
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走向常态化,采购进度飞快,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效应明显,一些品种也实现了销量的高速增长。
《通报》显示,不到半年,第二批国家集采江西32个中选药品的36个品规全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160.61%,除了已完成约定采购量的26个品规外,还有7个品规完成进度大于50%,2个品规完成进度大于25%。从中选药占比来看,36个品规的全省采购总数量占同品规下所有药品采购总数量的比例为85.50%,不过有4个药品的采购占比低于规定,包括:阿莫西林0.5g、阿奇霉素0.25g、克林霉素0.15g和索利那新5mg。
再来看“4+7”扩围江西25个中选药品的31个品规,自2019年12月20日起在全省执行,31个品规的全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200.72%,29个品规完成全省约定采购数量,其他2个品规的完成进度大于85%。其中,左乙拉西坦完成进度最高,为1094.23%,伊马替尼、右美托咪定的完成进度分别为610.81%、461.07%。31个品规的全省采购总数量占同品规下所有药品采购总数量的比例为87.58%;按药品统计,最高为培美曲塞100mg的99.04%,最低为替诺福韦300mg的67.07%。
从江西的完成进度或可以推测出,全国的完成进度正在有速推进。放眼全国,据人民日报报道,“4+7”试点中,25个中选药品实际采购量达约定采购量的2.4倍,中选产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采购量的78%;截至今年8月底,2019年底全国扩围试点采购进度达约定采购量的1.8倍;除湖北推迟到6月外,其他省份均按时实施第二批集采中选结果,截至8月底,采购执行进度达74%。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集采深入推进,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效应明显。数据显示:“4+7”试点中标产品销量均大幅增长,25个产品有20个市场份额增幅超过10%;试点期间,原研药销量占比从33%下降到17%,联盟扩围后继续下降到11%,过评仿制药对原研药实现有效替代。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10月28日快讯
赤石脂:近期市场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以零星需求消化为主,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赤石脂统货价格在2元/千克。
赤小豆:近日市场来货量充足,货源走动相对好转,不断有商家购进货源,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赤小豆统货售价10-12.5元/千克。
楮实子:市场可供货源仍很充足,需求拉动未见明显好转,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楮实子统货价格在16-17元/千克。
川贝母:近期市场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走动不如前期顺畅,行情仍坚挺运行,目前市场松贝价格在3200元/千克,青贝价格在2800元上下,炉贝价格在2500元上下。
川楝子:市场可供货源有量,需求商家暂时不多,货源以零星需求消化为主,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川楝子四川统货价格在2.5-2.7元/千克,云南统货3.3元。
川牛膝:近期市场货源以小批量成交为主,整体购销好转,行情坚挺运行,目前市场川牛膝四川统货售价45元/千克,湖北统货售价43元上下。
川芎:近期市场货源走动一般,商家多采取随购随销方式维持经营,行情暂时走稳,目前市场川芎统货价格在17.5元/千克,选货价格在19.5元上下。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10月28日快讯
益智:益智前期行情跌入低谷,引来商家和资金关注,近期行情强势上涨,时下价格坚挺于28元上下,此品属于易波动品种,后市行情仍有震荡可能。
沙苑子:沙苑子用量不大,但产地相对单一,近几年随着用药标准趋严,市场货源较为紧张,时下正值新陈不接,价格坚挺趋升,现市场价格在35-37元,后市看产新情况进一步明朗。
胡椒:胡椒用量大,易保管,历史上行情也多波动,关注商较多,前期受货源需求拉动,行情上涨,近期行情暂时平稳,现黑胡椒价格在19-19.5元,白胡椒价格在33-36元,后市仍需要关注。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0/11/2 9:29:45      阅读2382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