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19 19:05:06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1   产业大势  202072

 

1.1 药业论道

 

1.1.1  下半年医药市场4大趋势

2020年下半年即将启程。

医药行业一向是政策市场,2020年上半年,医院终端市场在逐步恢复中,有的地方已出现报复式消费,但整体销售端数据承压。另一方面,研发端的技术要求也不停地在提高。

政策密集出台让2020年下半年将会成为多个政策执行启动期。那么政策影响下,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价格篇:降价依然是大趋势

主要政策及其影响:

1)第三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主要影响近期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22020年医保谈判:主要影响近期获批的新药和2018年进入医保谈判目录的产品

3)省级带量采购:主要影响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各省销售额排名前列的产品。

4)按病种付费

2019年医保谈判产品的续约率,31个续约药品中27个品种谈判成功,为87%,价格降幅平均达到26.4%2018年医保谈判目录共纳入17种抗癌药,预计约有15个产品中标。2019119个新增品种中70个谈判成功,未谈判成功的49个产品非常有可能又一次出现在谈判桌前。

其中PD-1/PD-L1的药品会不会再一次同台PK值得关注,除了进入医保的信迪利单抗,后来上市的且具有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癌适应症的卡瑞利珠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非小细胞肺癌的竞争有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PD-1每个产品每年的销售额都是十亿的规模,而且都有对应的赠药机会,医保能不能成功谈判,仍待观望。

带量采购此前多次采购量和实际量有一定差距,随着多次的培训,并且引入去年的采购量保持一定的增幅,各地医疗机构的报量也越来越接近实际采购量,这也意味着厂家估算利润也越来越清晰。生物类似药和原研的厂家数未超过3家,本次带量采购不参与,但不排斥明年就会进入国家带量采购名单。

医疗机构使用中标产品对应的配套激励惩罚政策下,医疗机构会倾向使用中标产品。这会进一步迫使企业降价竞标,价格战恐怕会更激烈。

杂质不再是是否列入采购产品的思考范围,缬沙坦和二甲双胍进入采购目录。暂不清楚如果万一中标的厂家发现不达标后风险管控将如何处理。

国家级的带量采购的数量毕竟有限,即使本次共有86个品规进入带量采购,实际上三批下来,进入带量采购的产品毕竟是少数,全国常用的招标品规近20000个,依赖国家级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带量采购短期内解决不了目前临床需求,各省仍需要动态的招标,因此,需要关注的是省级带量采购的模式试点,非常有可能就会成为国家带量采购的样本。目前升级带量采购主要是以抗生素、消化系统质子泵抑制剂、重点监测产品、大水针等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但销售额排名前列的产品。一些不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的产品非常有可能成为省级招标的必备名单,例如成分确定疗效确定的大水针。

按病种付费影响的主要还是手术前后整个过程的打包费用。药品的费用难免就会成为成本,这意味着医生会选择性价比高的药品,但是这个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在线,否则医生的手术成果不能被巩固的话,也是会被市场弃用。

在大环境都是降价的主旋律下,如何提高运营效率将会是医药企业必修的功课。

2.研发篇:利好创新

主要政策及其影响:

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利好创新药和中药研发,仿制药的研发更规范化

2)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注射剂的带量采购即将来临

3)原辅料关联审评:资料不全CDE不接受申报

目前化学药、中药和生物制品相关的注册配套文件还未正式发布,预计将影响国内药品的注册申报格局。

新药和国内未上市国外已上市的进口药是近期药品注册申报较多品类的产品,认可了进口药的境外临床数据政策更是加快进口药的上市,进口药的加快上市会对仍在3期临床的同类适应症的国内新药进行竞争上的冲击,以PD-1为例,即使国内的药品采取有条件上市,但是进口新药的上市仍早于国产的第一家PD-1上市时间。

无论是原料药不能委托生产,还是仿制药原料可以直接研发申报,都意味着原料药厂商在整个仿制药的生产供应链里占据非常重要的环节。制剂生产企业自己拥有或控股原料药厂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短期内,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企业更能抗衡政策风险。

临床价值明确但无法确定参比制剂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无需开展一致性评价,例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上述的产品由于临床用量大,产品市场规模常常位居销售市场的前列,例如氯化钠全国市场接近180亿元,葡萄糖全国市场接近80亿元。预计上述产品会在各省挂网采购或带量采购。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启动意味着注射剂生产企业的洗牌。除了特殊制剂这类有门槛的产品可能会相对竞争压力较少外,普通注射剂过往享受单独定价待遇的产品有可能要面临价格和业绩双双滑铁卢。

普通注射剂的研发压力主要来自药学部分,生产成本而言,注射剂对原料药的依赖度更高,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企业更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已上市的注射剂获批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最快也要下半年。目前注射剂能获批的产品依然是按新注册分类注册申报后获批的(视同一致性评价),预计第一批注射剂一致性评价通过的产品最快也要第四批带量采购目录才能启动。

仿制药可能需要关注随着专利越来越与国际挂钩,挑战专利越来越难。仿制药可以引用国外已上市原研的临床数据,新3类的注册申报预计会有所上升。

然而随着国际知识产权的合作深入,国内仿制药挑战专利的难度有可能加大。除非是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特殊人群等市场动力不足的临床用药需求,并进入了鼓励仿制药品目录。

中药近期成为了新的研发关注热点,中药的并购交易开始频繁,特别是古方、医疗机构的院内制剂、生产厂家多家但实际上没有在生产的产品都会是标的。

3.生产篇:质量最关键

主要政策及其影响:

1)《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22020年版中国药典

3)《已上市药品变更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

MAH全国推行已经是大势所趋,无论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是MAH的整个管理体系都是与质量相关的。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变更更是需要对接前后有合规的质量体系并且保持质量是一致。

药品追溯成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职责,其职责主要在于不良反应的监测。

从过往的药品追溯系统的推进发现,终端不大愿意配合,如果药品追溯系统给企业自行填报,那统一码如何编制并在一套体系运行将会是难度,当渠道方并不理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需求时,药品许可持有人的追溯体系管控力较低,医疗机构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将成为追溯体系的关键数据,并且很有可能作为真实世界的数据。

随着MAH制度的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变更,新设药品生产企业成为委托加工企业的补充申请预计会增多,全国的生产资源有可能会随着MAH制度的推进短期被盘活。但整体而言,产能过剩的生产线可能面临被淘汰。

4.市场篇:合规中寻找多渠道的机会

主要政策及其影响:

1)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

2)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3)互联网+医疗

医药代表备案方法再一次出台征求意见稿,再一次重申了医药代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收款和处理购销票据,未经备案不得在医疗机构开展学术推广活动,不得参与统计医生个人开具的药品处方数量等并且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医药代表的行为负责,要求其对医药代表进行必要的培训。禁止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随着黑名单机制的建立并且挂钩带量采购,行业回归学术是大势所趋。

合规下,价格下行,医药市场营销需要找新的机会点突破。

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已经启动,全面落实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规范简化门诊慢特病保障认定流程,预计这个流程确定之后才能开展跨省结算。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意味着病人可以选择过期原研药中标的省份购买药品了。

互联网诊疗工作有可能逐步放开。对于药企而言,供应链的互联网+改革也值得关注,这是互联网+医疗后,如何让药品更快地送到患者手里而减少接触的路径。商业公司预计会深度参与互联网诊疗后药品配送的改革,药店和医疗诊所渠道完善的商业公司更有可能在改革中赢得新增长。

(信息来源:赛柏蓝)Top

 

1.1.2  2020药品带量采购下半年趋势分析,不再唯更低价是取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至今,国家带量采购、地方药品降价、基药及医保目录调整等一系列的医改政策,让每一个医药人都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事实再次证明,真正对企业形成考验的是,医保局的组建、2018年国家带量采购的开启,以及国家对药品带量采购的明确定位--药价要降下来,要把“药价”作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根据目前药品集中采购的相关进展,结合目前流出的相关官方或坊间政策,本文对下半年的药品带量采购趋势分析如下:

一、应采尽采,带金销售土壤将被彻底根除

从国家医保局成立之日起,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剑指"带金销售"的七寸,要打掉"以药养医"的堡垒。从福建十标提倡的"为用而采"开始,再到江苏阳光采购"应采尽采",思路的转变体现的是一种格局的变化。以往的为用而采,抓住核心品种痛击出手。现在的应采尽采,只要涉及广大患者与医保资金的钱袋子,都会使出雷霆手段,化药、中成药、生物制剂未来都会被收入囊中。

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应采尽采,从4+7一直到第二批国采,始终在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倡导并鼓励社会零售机构配备、使用中选产品。带量采购线上采,覆盖范围院线+药店采,在此基础上,将虚高的价格泡沫彻底击碎,让原本一片灰暗的医药生态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二、混乱地级市招标采购向联盟转型

前期流传的消息指,省级招标方面鼓励省际联合,建议地市不要做招标采购。这次流出的政策看似是针对耗材,但是否有急刹车的风向?近期,部分地级市的报价工作紧急喊停,某北方城市即将开始的药品报价通过群公告的形式要求暂停,看来,国家有关方面仍然希望以省际联合为主,一方面平台资源相对成熟,另一方面覆盖的面积能够迅速扩大。而地级市联合或单独开展带量采购,与省级带量采购如何衔接或者如何将资源最大化利用都是一个问号。

从目前来看,全力以赴做好第三批国采,然后参照国采蓝本再继续做好省级及地级市的带量采购,仍然是一种趋势,还有一种趋势是地级市仍然以联盟为主,但一定是规则透明、阳光公开。医药市场的光环永远应该是属于广大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与医疗机构、患者,只有“有事好商量、提前商量,事后好安排、能够解决问题”的集采形态,才是一个和谐、包容且不失原则的理想形态。

三、带量采购不再唯更低价是取

必须看到,近六七年以来,很多省、市甚至县级市、单体医院,张口一个有价无量的价格联动,闭口就是省招入围降1020个点起,方案中写的天花乱坠,实际操作就是唯低价是取,搞降价大赛,仿佛谁降得多,谁就更有政绩。更有少数地方的招标采购,开始不提城市联盟,招完标后今天和A市联姻,明天向B市供货,规则的任性、不确定,直接打击了医药行业从业者的信心,不知道标标相报何时了,也不知道只有更低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这种混乱的招采局面不是创新,也不是回归初心。“价格是个利益调节器,关系到你购买的成本和发展的利益,是一个平衡”。从年年降价到月月降价,更有甚者要求20个工作日内必须如实上报最低价联动,这种任性的招采,谈不上量价合一。从目前国家集中采购的趋势来看,多家中选、企业合理报价,将成为常态。作为投标的主体,广大生产经营企业也要考虑清楚,自身合理的价格底线在哪里,一味不负责任的降价既自伤八百也伤敌三千,最终的结果是有价无量,越卖越亏,最终导致企业退出市场。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应该是稳定的、动态的,而不应是雪崩式的、海浪式的。可以料想,今后各省的招采方案再强制设置降幅入围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最低采购价的基础上由企业自主竞争,合理报价。这个底线,企业要想明白、透彻。

四、国家与地方招采形成相互促进新格局

自从20191129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医改发〔20193号)以来,各地纷纷以此为蓝本,下发了相关文件。

《通知》要求,对未纳入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范围的药品,各地要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借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经验,采取单独或跨区域联盟等方式,在采购药品范围、入围标准、集中采购形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形成国家和地方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接下来的新格局将是:品种互有补充,采购角度互有不同,国家、省、市有机联动,加强统筹协同,集采规范进行,频率有序开展。之前的那种一窝蜂、乱议价的现象,预计将会进行规范调整。

(信息来源:CPhI制药在线)Top

 

1.2 政策法规

 

1.2.1  第三批国采座谈会内容流出,5大关键点值得关注

624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在上海召开工作座谈会,征求部分药品生产业意见建议。

此次药品集采工作座谈会,共有12家企业参加,其中外资企业为4家,分别为默沙东、诺华、安斯泰来、优时比;本土企业则为8家,包括上药、齐鲁、扬子江、华邦、华海药业、海南爱科、成都千金、石药欧意。

会议现场,国家医保局对5个问题高度关注。

1、采购周期和中选厂家数

前两批带量采购周期根据根据中选企业数量不同,采购周期为1-3年不等。现场企业提出,是否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从目前进行的国家集采来讲,采购周期可能还是需要结合不同品种的采购量和中选厂家来确定。即使是状况较多的第一批“4+7”试点续约,采购周期也是根据市场竞争程度确定,最终不同产品不同厂家续签的采购周期为1-2年不等。

中选厂家数量方面,最开始的独家最低价中标→“4+7”扩围的3家中标→第二批国采1-6家中标,该方面的规则也是一再调整,这次面对更多数量的品种和企业,相信一定程度上还会有所变动,例如盐酸二甲双胍。

2、差比价和限价

有些品种本身售价就已经较低,例如在第二批国采流标的碳酸氢钠片,在集采前就已经是几分钱/片的市场环境,有的甚至1/片,压价机会已经不大,竞标企业也没有办法再作更多退让。而差比价算错价格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侧面存在企业因为计算而错失机会的概率。

另外,去年,采购文件还设定“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的1.8倍可获得拟中选资格,这一点在今年也许也会再做商榷。

3、围标串标

对于国家组织的药品带量采购来讲,以量换价、充分竞争、科学压低药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出现围标串标行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不公平的竞争,更是对广大群众利益的损害。当然,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4、抗生素品种占比

从之前流传的集采品种清单来看,存在一些头孢类等抗生素品种。近些年,国家层面也一直在管控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大量集采是否会面临合理用药问题。

5、药品供应问题

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多家集采中标企业出现药品供应问题,奥美沙坦酯片、安立生坦片、聚乙二醇4000散、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品种在执行初期出现了供应紧张、发货延迟等问题。所以未来,药品供应能力可能也是中标企业需要被考量的一点。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Top

 

1.2.2  带量采购规则深度剖析

地方药品集采环境的过去和将来

618日,江西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正式开始,要求相关企业在14天内报送材料。本次带量采购药品包括7个品种(5PPI+2个肿瘤药),各品种剂型下的所有规格均可参加报名,报名的产品须至少包括一个主品规。

2018年公立医院终端PPI注射剂市场240亿元,前三位的泮托拉唑(79亿元)、奥美拉唑(71亿元)、兰索拉唑(38.5亿元)均在本次集采范围。PPI领域共上市6个品种,除艾普拉唑以外,其他5个都在本次集采范围。

分析:

六大PPI汇聚五个,江西药品集采专攻同类产品,战果更鲜明,会有力地传达、感召到全国市场。这是继河北两病用药、湖南抗生素、山西注射剂等轮次之后的专项集采理念传檄。虽是地方试点,但允许各品种剂型所有规格竞技,是药物经济学深入市场人心的表现。

过去,跨类药品间的比价关系不明确,同类药品间的量、价演变错综复杂,市场构建的垄断一时间难以自然破除,集采带来了希望。将来,有示范意义的地方集采试点,必须有鲜明的标签,以一次胜利奠定每个属于自己的里程碑,以一地成就影响遍布全国各地的交易行为。

1、奥美拉唑:曾是国内消化系统用药第一名,上市剂型繁多,有肠溶颗粒、微丸、肠溶微丸、肠溶片和注射剂。随着更多的PPI类药物上市,奥美拉唑光环逐渐减弱。注射剂占奥美拉唑市场超过80%,仅注射剂的国产批准文号就有133个,生产企业有107家。

2、艾司奥美拉唑:注射剂型于2003年上市,在全球替代了专利到期的奥美拉唑。2018年,NMPA相继批准了东阳光药业等10家企业获得注射剂生产批文。目前,有14家药企提交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或以新分类报产。

3、兰索拉唑:全球销售额峰值达50亿美元,但进入中国市场一直水土不服,在数千万元销售额左右徘徊。2008年,本土药企开发上市了注射用兰索拉唑,使该产品市场出现了很大的转机。国家已批准了超过100个兰索拉唑生产批准文号,包括片剂、注射剂等5种剂型。

分析:

细看这三个品种的命运变迁,不得不感慨的医药产业的两面性。一面是曾经猖獗的带金销售,唯利润是图;一面是真刀真枪的产品竞争,为患者造福。因为奥美拉唑畅销,众多跟随药企才推出繁多的剂型;一些创新者推出更多PPI类药物上市,逼迫奥美拉唑倚重注射剂型。艾司奥美拉唑在全球替代专利过期的奥美拉唑,目标和决心显而易见。兰索拉唑要不是有了增补剂型,也难在混战市场里做说服工作。产品一定程度地泛滥,终于被集采狙击。

通过三个品种比较,我们看到同一药品剂型、规格在竞争中惯用很多门道;看到原研药一心想逃避仿制药围剿,成效不牢靠;看到几个PPI的前浪、后浪药品在临床难解难分;我们想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每类药都适用带量采;想到再单纯以最低价中标,无法适应复杂的市场;想到集采要见效,除最好不流标,方案设计要高。江西药品带量采购采用综合评分法就是希望适应复杂的市场,我们接下来赏析其采购规则,提些改进建议,希望能集思广益。

■本次集采规则的一些讨论与分析

在经济技术标阶段:“经济技术标得分70分以上(含)的产品,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名,按(不同家数对应不同的)比例入围进入商务标。入围企业不足三家的,按流标处理。”

分析:

第一,以经济技术标得分70分作为第一道门槛。

根据过此门槛的企业家数多少再设置不同入围比例,直接有两个效果:一是入围企业在经济技术标得分上差距不大;二是使自愿参与的一些企业望而却步。

第二,在经济技术标得分设置上,有些瑕疵。

一是肠溶胶囊、肠溶片、粉针剂、注射液分别对应四张分值表,但内容雷同,没有体现分剂型的竞争特征;二是在每张分值表中,“药品质量检验”与“企业注册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与“实验室认可”分值相差过大,客观合理上是否成立?三是在每张分值表中,行业排名“全球制药企业TOP50”是指美国制药经理人发布的创新指数排名还是发明指数排名?这个影响不算大。

在商务标阶段:“报价降幅满分75分,与本企业原中标价相比,每降低1%2.5分,最高75分。”

分析:这意味着任何入围商务标阶段的产品,只要降幅达到30%,就可以在报价降幅方面得全部分。

叠加经济技术标在综合评审加权中占60%比例的影响,预计相关企业报价降幅不会明显高出30%。在报价降幅得分设置上,如果能借鉴商务标中“报价绝对值”中的做法,以竞争者最大降幅为基准,其他竞争者得分等于基准降幅/本企业产品降幅,则更能促进竞争。

在综合评审阶段:“报价最低的1家企业和综合评审得分最高的1家企业产品拟中选”

1家企业中选的,取年度采购用量的50%为约定采购总量。2家企业中选的,取75%为约定采购总量,其中50%作为最低价中选企业的约定采购量,25%作为最高分中选企业的约定采购量,非中选药品竞争其余的市场份额”“2家企业中选的,中选药品以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非中选药品以最低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

分析:

这三条简明约定,可视为整个规则中支持“最低中选价格及其报价者”的三板斧(也是以价竞争的中小规模药企的一线生机),为综合评分法可能招致的降价不足,找回吸引和平衡。

但第三条要求“非中选药品以最低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颇有些不合理,因为在整个评分过程中,一直是承认同品种下不同企业产品之间的档次、质量差距的(从技术标、商务标的衡量标准上都有体现),既然允许中选药品以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对未中选药品未给约定量承诺,对未中选药品应考虑以中选价格的中位数或未中选药品竞争报价作为支付标准。

在本次集采规则中,综合评审得分=经济技术标得分×60%+商务标得分×40%,等于把排名结果全部交给评分规则,参与竞争者在6.18看到评分规则,根据客观分和主观的降价能力、意愿,就能简单计算出:中选有无把握或可能性、参与的必要性。

鉴于从经济技术标、商务标突围的企业间水平差距不大,本文就评审阶段有两种建议:一是增加二次报价环节,对集采成效来说明显利大于弊;二是对流标、入围家数过多情形增加谈判环节,再行试探。争取通过一次典型的地方集采试点,使专项集采成果在一定时期内高效管用且适宜被引用。

在整体看来,综合打分规则对价格竞争做了一倍以上的稀释,经济技术标环节不管怎么设置,都使中小规模药企想胜出更难。这种障碍也不是凭中小规模的药企通过狠狠降价就能完全化解的。

从集采活动本身看,综合打分法使产品竞争的降价效果减弱,因此在设计约定量、供货期限时不宜过激、过大、过长,以避免虚高、带水的降价结果在新一轮集采中被完全穿透。

在目前可预期的、降幅不大的规则设计中,应考虑多家中选。原因是最后到综合评审的几家企业在能力和态度上都没有太大差距,应避免人为导致各相关、相似企业各把守一省。

这样便直接导致全国经营的企业退缩为区域经营型企业。规则中还提到:对部分价格与支付标准差异较大的药品,在2-3年内调整到位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更可见降价阻力大。

随着地方集采试点不断适应环境并累积经验,一些评标规则趋于复杂,或者有些强硬,但总体效率不一定高。我们建议:要复杂就复杂到底,要强硬就一针见血,大不了再承认流标。

(信息来源:赛柏蓝)Top

 

1.2.3  开药店只用一证,加快进程,即将全国推广

开药店只用一证,加快进程,即将全国推广。

6部门发文,压减企业开办时间

近日,国家市场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等6部门起草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为贯彻落实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通知》要求,6部门要从三个方面落实优化工作:第一,切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第二,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环节和成本;第三,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应用。

其中,在压减企业开办时间方面,《通知》指出,2020年年底前,全国实现压减企业开办时间至4个工作日以内;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在确保工作质量前提下,压减企业开办时间至3个工作日以内。

从《通知》来看,国家“放管服”改革利好并未局限行业,同样的这样的利好也惠及零售药店。

■开药店,审批时间还要缩短

那么,按照国家“放管服”改革,在零售药店又有哪些变化呢?

以最近在江苏省南京片区的“一业一证”改革为例,江苏海王星辰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国首个七证合一的零售药店版《行业综合执业证》。

据悉,以往在江北新区开一家零售药店,法定审批时间161天,政府承诺81天,而现在,一证准营后,整个审批只需要5天的时间。

诚然,这5天相对半年的审批已经算是大大压减了,但是从《通知》来看,这个审批时间还未达到国家要求,仍需进一步压减开办时间。

从各地反馈来看,药店一证准营时代已彻底到来。以山东省为例,该省已全面打响“一业一证”改革,目前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济宁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潍坊市、泰安市、日照市、滨州市等地均已展开。

而且,在本月初,山东省又发布了文件,要求扩大“一业一证”改革。20206月底前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线上线下并行办理,实现“一证准营”。将企业开办环节由5个压缩为2个、办结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减为1个工作日,实行印章刻制、发票及税控设备领取、证章寄递“三免费”。

不难发现,走在改革前面的省份,开药店的审批时间已要求压减到1个工作日。诚然目前各地药店开办审批时间还不能满足1个工作日,但这样利好也不会局限在山东省,接下来,在国家要求下,面仍将扩大。

■切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1、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2020年年底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开通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下称一网通办),在全国各地均可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2、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2020年年底前,依托一网通办,推动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可在线上“一表填报”申请办理,具备“一次办”能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实现线下“一个窗口”一次领取企业开办所有办件。

3、不断优化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推动实现相关申请人一次身份验证后,即可一网通办企业开办全部事项。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实现企业在设立登记完成后仍可随时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办理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企业开办服务事项,具备“随时办”能力。

■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环节和成本

1、进一步压缩开办时间。2020年年底前,全国实现压减企业开办时间至4个工作日以内;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在确保工作质量前提下,压减企业开办时间至3个工作日以内。

2、进一步简化开办环节。2020年年底前,推动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通过一网通办,一表填报、合并申请,填报信息实时共享,及时完成登记备案;企业通过一网通办申请刻制公章,不再要求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的身份证明材料。

3、进一步降低开办成本。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改变税控设备“先买后抵”的领用方式,免费向新开办企业发放税务Ukey

■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应用

1、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应用,2020年年底前推动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网上办理企业开办相关事项的合法有效身份证明和电子签名手段。

2、推进电子发票应用。继续推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积极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

3、推动电子印章应用。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推广电子印章在更广领域应用。

(信息来源:药店经理人)Top

 

 

 

 

 

 

 

 

 

 

 

 

 

 

 

 

 

2   行业动态

 

2.1 最新动向

 

2.1.1  9个药品上市申请不批准!有7个国产仿制药

62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一批药品审批意见通知件待领取信息,包括9个品种的上市申请,其中有2个进口品种和7个国产仿制药。

 


 

 

7个国产仿制药中有4个为注射液,分别时海正药业的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河北仁合益康药业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辽宁海思科的复方维生素注射液(13)、石药集团的碳酸氢钠注射液。

Insight数据库显示,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浙江康恩贝的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属于较早报上市的品种,均是在2015年之前按照旧的注册分类申报,国家药监局属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了。目前,这几个品种均已有多家企业获批上市。

对于2018年以后申报的品种,包括辽宁海思科的复方维生素注射液(13)、住友制药(苏州)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石药集团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兆科药业的阿齐沙坦片均为按照新注册分类3类、4类申报上市。从Insight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审评历时来看,上述品种均只经过新报任务审评就快速的结束了审评,没有补充资料、现场检查等流程,但是未收到批准证明文件,应该未不批准。

此外,可以发现还有2个进口品种不批准,包括阿斯利康的进口新药达格列净和阿乐滨度(上海)的进口仿制药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据了解,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本次在国内申报的是新适应症,具体适应症未知。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Top

 

2.2 商务发展

 

2.2.1  国内高端制剂研发企业领头羊!复旦张江、石药欧意、山东绿叶

制剂技术的掌控,对药品的开发有多大的作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药品开发的成与败!

比如创新药,现在有很多需要靶向输送的药物,但仅仅依靠分子自身的理化性质很难到达,那么制剂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再比如仿制药,有多少品种至今国内仍无法仿制,一致性评价仍迟迟不过?其根本也是大都栽在了制剂技术上...而反观全球的制剂技术,所谓的“新剂型”、“新技术”已发展近70年,那么国内又有哪些制药企业在制剂方面可以跟得上全球的节奏呢?请看下文。

■全球近70年的制剂技术发展

1952年,Smith Kline Beecham成功开发了首个右旋安非他命12h的口服缓释制剂,患者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升。20世纪70年代,基础缓控释输送系统理论逐渐被建立;同期,首个透皮贴剂Scop®1979年上市。

进入到80年代,脂质体、纳米粒、微球等被锁定为研发热点,药物精准输送被更高的要求。再进入到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3D打印、数字药物、芯片插入药物等将制剂技术进一步升华。

截至2019年,美国FDA共批准了38117种药物(新药9820个,仿制药28297个),其中包括112种新给药途径与172种新剂型。

附表1:药物输送系统-里程碑产品


■国内制剂技术--沈药成绩突出

据统计,1980-2019年间发表文章数量排名前10的国家,美国位列第一,其后分别为日本、中国;而进一步对发表机构进行统计,最高产的为伦敦大学;部分制药公司紧随其后,如辉瑞、GSK、罗氏等;而我国的北国药苑-沈阳药科大学为唯一排名前10的中国机构(PS: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老一辈沈药人,尤其是崔福德老师那一辈,带动沈药的整个药剂学科,多次攻坚克难,敢啃硬骨头,并一度将沈药的药剂学科提升到国内的老大位置)。

21980-2019年全球药剂学文献数量统计


图片来源:《药学进展-大数据分析1980-2019年药剂研究进展》

 

■药剂学领域热门研究剂型

传统制剂技术,目前已经相对来说非常成熟,遍布市场,如口服制剂已占比>60%;尤其是国内市场,对于简单的口服固体制剂仍为主要研发选择,尤其是1类新药的开发。而相对新型的制剂技术,如纳米制剂,由于研发壁垒相对较高,市场占比就自然小了很多,但要知道的是,新型制剂技术的开发,已不仅仅是患者的依从性问题,很多时候已大大延迟了创新药物的开发,以及高端专利药的仿制。

而进一步通过数据统计:近40年,全球药剂学热门研究领域集中于纳米粒、脂质体、微球、壳聚糖、水凝胶、固体脂质体纳米粒子……

追逐高端制剂的国内药企有哪些?

纳米粒方向

国内对于纳米制剂的注册申报,品种不是很多,主要有非诺贝特片、黄体酮纳米晶体胶囊、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用纳米乳剂、注射用多西他赛纳米粒、注射用两性霉素B复合磷脂纳米脂质体、注射用前列地尔纳米粒、注射用羟喜树碱脂质纳米粒、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纳米胶束、注射用紫杉醇纳米粒等。

企业分布主要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军科院毒物所、上海医工院、重庆莱美药业(申报较多)、江苏豪森、正大天晴等。

脂质体方向

国内对于脂质体制剂的注册申报,品种相对多一些,主要有奥沙利铂脂质体注射液、多西他赛(前体)脂质体注射液、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注射液、利巴韦林脂质体口服乳、两性霉素B脂质体口服乳、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注射液、硝酸益康唑脂质体凝胶、盐酸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盐酸表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盐酸多柔比星热敏溶离脂质体注射液、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吲哚美辛脂质体滴眼液、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用前列地尔脂质体、注射用羟喜树碱脂质体、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等。

企业分布主要为:艾昆纬医药、常州金远药业(申报较多)、广州朗圣药业、广州万方健医药(申报较多)、江苏奥赛康药业、江苏恒瑞、南京绿叶制药、南京思科药业、上海复旦张江生物(申报较多)、石药集团康平医药研究所、石药欧意药业(申报较多)、石药中奇制药(申报较多)、西安立邦制药、浙江海正、中国药科大等。

微球方向

国内对于微球制剂的注册申报,品种整体不多,但单品种申报受理号数量较多。品种主要有艾塞那肽微球注射液、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微球注射液、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等。

企业分布主要为:阿斯利康(中国)、北京博恩特药业、北京诺华、上海医工院、军科院毒物所、齐鲁制药、山东绿叶(申报较多)、丽珠制药、沈阳药科(申报较多)、天津武田、西安杨森等。

综上,本文相对宏观的介绍了当前药剂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专注”于“高端”制剂的企业及对应的品种。不难发现,所谓的“高端”制剂品种,其实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小范围的扎堆申报。而通过了解相应的制药企业,也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特征,即在建立好药剂平台的基础上,集中产出品种。

(信息来源:药智网)Top

 

 

 

 

 

 

 

 

 

 

 

 

 

 

 

3   竞争监测

 

3.1 投资动向

 

3.1.1  迈瑞医疗大动作,45亿投资这一器械市场

622日,迈瑞医疗全球第二总部已在武汉开建。

迈瑞医疗发布公告称,预计武汉生产基地项目及武汉研究院项目的总投资额不超过人民币45亿元,前者总投资额预计20亿元,后者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25亿元。

同时,迈瑞医疗方面还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签署协议,承诺自协议生效之日起5年内,武汉生产基地项目公司产值累计达到30亿元,累计产生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达到10800万元,引进人员2000人。

迈瑞医疗方面还承诺,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5年内,武汉研究院项目公司员工达到2000名,其中项目公司研发人才达到1200名。项目公司获得与医疗生物材料及设备相关的专利证书和医疗器械注册证累计不低于100件。

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医疗武汉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骨科植入物及手术治疗设备制造、检验试剂制造、生物原材料制备、微创手术设备制造等。

这并非迈瑞医疗首次提及入局微创手术设备领域。2019711日,迈瑞医疗发布2019年半年业绩预告表示,已在内窥镜手术器械和硬镜系统方面有所投入,并有一定技术积累,将培育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今年42日,迈瑞医疗发布2019年年报表示,除了三大产品领域之外,公司正在积极培育微创外科领域业务,目前包括外科腔镜摄像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光学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及手术耗材。

■毛利率超过80%的行业

2019628日,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招股书,申报上交所主板上市。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康基医疗毛利率分别为79.26%81.50%以及82.43%,一直在8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

康基医疗从事的正是内窥镜微创手术医疗器械相关业务,主要产品为一次性微创手术医疗器械和重复性微创手术医疗器械,具体包括一次性穿刺器、一次性结扎夹、一次性钳类、重复性钳类和重复性穿刺器等。

迈瑞医疗进入微创手术设备领域,或许与产品的高毛利率以及细分行业快速发展相关。

据了解,内窥镜微创手术是通过一个微小孔道或微小切口进行脏器病变切除、畸形纠正、修复或重建等各种外科手术,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口面积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众多传统体表切开手术已被内窥镜微创手术逐步替代,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内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

微创手术器械主要包括内窥镜、穿刺器等。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内窥镜市场增长迅速,2011年我国内窥镜市场规模67.47亿元,到2018年内窥镜市场规模达到278亿元。

内窥镜微创手术配套器械市场规模保持在内窥镜市场规模的2倍左右,2011年,其市场规模达到134.94亿元,2018年增长到550亿元。

对于穿刺器,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我国穿刺器市场规模分别为42.9亿元、54.5亿元、64.3亿元,到2021年,预计我国穿刺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03亿元。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迈瑞医疗在年报中表示,在少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完成进口替代,国产化率超过六成,在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完成了技术突破,但尚未替代进口产品。

但是在相当多的细分领域,目前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超高端彩超、内窥镜等。总体来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还是以进口品牌为主,进口替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样,我国微创手术器械市场增长迅速,但占据主要市场的仍然是跨国械企的进口产品。

康基医疗也在招股书中称,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行业主要受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而推动,由于国内内窥镜微创手术发展较晚,因此行业的产业化进程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我国目前仍属于新兴行业。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医疗技术水平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以其先进的加工能力和工艺水平等,获得国际范围的品牌影响力。

以美国美敦力、强生、日本奥林巴斯、德国卡尔史托斯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生产商,占据了全球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的主导地位,也占据了我国市场的主要份额。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内窥镜技术壁垒高,市场集中度很高,尤其是软式内窥镜,日本企业凭借CCD图像传感器技术在全球形成垄断,行业巨头奥林巴斯市占率达到65%。硬式内窥镜主要由德国和日本企业垄断市场。

国产内窥镜的市场份额很低,销量占比估计在20%左右,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信息来源:赛柏蓝)Top

 

3.1.2  山河药辅拟6亿元投建新型药用辅料系列生产基地项目

山河药辅近日公告,公司与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0623日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就公司在安徽省淮南市经开区投资建设新型药用辅料系列生产基地的相关事项达成合作共识。项目主要建设新型药用辅料生产线及辅助设施等,项目分两期建设,累计总投资6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2亿元。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Top

 

3.2 资本竞合

 

3.2.1  六款“first-in-class”新药助力,索元生物完成近6亿元C轮融资

629日,索元生物(Denovo Biopharma)宣布完成人民币5.9亿元规模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启德创新生物医药股权投资基金领投,现有股东久友资本、分享投资、中信证券投资及仙瞳资本参与,新加入盈科资本、国中资本以及开投瀚润投资等股东。

索元生物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新型的、以快速有效的模式开发全球首创新药的精准医疗企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家为罗文博士。自成立以来,索元生物就得到了众多资本的青睐。早前,该公司完成了3亿元B轮融资,由久友资本、仙瞳资本、分享资本、浙商产融、越秀资本、乾瞻资本和闻方科技共同参与投资。201910月,索元生物宣布启动Pre-IPO融资。

索元生物的研发策略为从国际大药厂引进经过后期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性且显示对部分患者有效的新药,然后利用其独创的生物标记物平台技术在残余的临床样本中找到可预测药物疗效的生物标记物。通过这些全新发现的生物标记物作为伴随诊断来筛选患者,索元生物能够在敏感患者中重新开展临床试验,从而优化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提高新药开发的成功率,从而达到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开发创新药的目的。

截止目前,索元生物拥有六款开发至临床后期的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的全球权益,分别为DB102DB103DB104DB105DB106DB107,涵盖肿瘤和精神类疾病领域:

DB102enzastaurin)原为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开发,用于治疗初治高危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脑胶质母细胞瘤(GBM)。索元生物利用其逆向全基因扫描平台技术对DB1023PRELUDE临床试验样本完成大规模的基因组学分析,发现一组全新的生物标记物DGM1DGM1阳性患者在服用DB102后其生存期有着非常显著的改善。基于以上发现,索元生物已启动并开展一项国际多中心的临床3期试验(ENGINE研究),目前该试验已经完成90%以上患者入组。DB102用于治疗新诊断的GBM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也已获得美国FDA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并将于今年启动。

DB103pomaglumetad)原为礼来公司开发产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DB104liafensine)原为ARMI/BMS开发产品,用于治疗抑郁症。

DB105原为芬兰奥立安集团开发产品,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DB106原为美国Sunesis制药公司开发产品,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DB107原为美国Tocagen公司开发产品,用于治疗复发性高级别神经胶质瘤。在收购DB107的同时,索元生物也获TocagenRRV基因治疗平台的全球权益。

索元生物董事长罗文博士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索元生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发管线扩展一倍,现拥有六个临床2b/3期的创新药的全球权益,同时首次发现能预测精神类疾病新药疗效的生物标志物DGM4。这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使得索元生物将有四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同时进行,标志着索元生物进入爆发性成长阶段。此次融资的超额认购为索元生物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及进一步扩展新药管线建立基础。”

索元生物首席财务官陈纪正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本轮融资终获多位行业领先投资机构青睐,得以在新冠疫情期间顺利完成。更期待在索元生物快速发展和重要增长时期与机构在资本进程密切合作。”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Top

 

3.2.2  荣昌生物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十余款在研产品助力资本之路

港交所网站信息显示,荣昌生物(RemeGen)已于629日提交IPO申请。荣昌生物致力于研发针对自身免疫、肿瘤科和眼科疾病的生物药,该公司尚未有任何产品获批上市实现商业化,本次按港交所上市规则第十八A章提交IPO申请,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J.P.Morgan担任其联席保荐人。荣昌生物公司产品管线中现拥有超过十种候选药物,其中泰它西普已在中国提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药上市申请(NDA)。

荣昌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正在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为房健民博士。该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和同类最佳(best-in-class)的生物药,用于治疗中国乃至全球多种医疗需求未被满足的自身免疫、肿瘤科和眼科疾病。今年3月,该公司刚完成超过1亿美元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和清池资本领投,维梧资本、建峖实业投资、奥博资本、Hudson Bay Capital等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及公司原有投资人共同参与投资。

自成立以来,荣昌生物一直致力于研发针对新的靶点、具有创新设计及深具潜力的生物药,以应对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建立一个全面一体化、端到端的医疗平台,并开发了超过十种候选药物的完善产品线。其中,两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泰它西普(RC18)disitamab vedotin(RC48)正于中国及美国进行针对六种适应症的注册性临床试验。

目前,荣昌生物有三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核心候选药物——泰它西普(RC18)disitamab vedotin(RC48)RC28,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眼科疾病:

1、泰它西普:BLyS/APRIL抑制剂

泰它西普是一种同类首创的新型TACI-Fc融合蛋白,靶向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该因子过度表达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B淋巴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目前,荣昌生物正在开发泰它西普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其中,SLE为泰它西普的主要适应症。在中国已完成的2b期注册性研究中,泰它西普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基于该试验结果,荣昌生物已于201910月向NMPA提交了有条件批准泰它西普用于治疗SLE的新药上市申请,该申请已被纳入优先审评。

除了SLE之外,荣昌生物还在开展泰它西普在中国针对六类其他B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后期临床试验:包括两项分别针对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注册性临床研究;两项分别针对IgA肾炎(IgA肾病)及干燥综合症等患者人群庞大但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适应症的2期临床研究;以及另外两项分别针对多发性硬化症及重症肌无力等难治罕见病的2期临床研究。

在美国,泰它西普已于20201月获得FDA的同意开展用于治疗SLE的美国注册性临床试验,并在今年4月被授予快速通道资格。荣昌生物计划将于2021年上半年开展全球SLE3期临床试验,包括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地区。

2Disitamab vedotin: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

Disitamab vedotin是处于后期临床阶段的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荣昌生物正在开发disitamab vedotin用于治疗目前尚缺乏治疗手段的常见HER2表达适应症,包括乳腺癌以外的HER2表达(IHC 1+或以上)癌症适应症,例如胃癌(GC)和尿路上皮癌(UC)(目前均在中国进行注册性临床试验),以及HER2低表达的癌症(IHC 2+/FISH-IHC 1+)适应症,例如HER2低表达的乳腺癌(目前在中国进行注册性临床试验)。

在针对胃癌的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中,disitamab vedotin已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耐受性:截至2020622日,在胃癌的2期注册性临床试验中,对于127名曾接受过二线化疗治疗的HER2过表达(IHC 2+IHC 3+GCGEJ癌症患者,disitamab vedotin的客观缓解率(ORR)24.4%(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确认),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数为4.1个月,总生存期(OS)中位数为7.6个月。在对43 HER2过表达(IHC 2+IHC 3+)二线UC患者的初步2期临床研究中,disitamab vedotin的最佳ORR60.5%,确认ORR51.2%,中位PFS6.9个月。荣昌生物计划分别在2020年第三季度及2021年上半年向中国国家药监局递交disitamab vedotin治疗胃癌及尿路上皮癌的NDA

在美国,disitamab vedotin已获得FDA授予的胃癌(用于治疗罕见病)孤儿药资格,且已获FDA批准在美国进行尿路上皮癌的2期临床研究。荣昌生物计划于2021年在美国启动disitamab vedotin治疗尿路上皮癌和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3RC28VEGF/FGF双靶点融合蛋白

RC28是潜在同类首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双靶点融合蛋白,拟开发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相比单靶点VEGF抑制剂,RC28有潜力通过VEGFFGF双通道更有效地抑制与多种眼部疾病有关的非正常血管增生,并可能允许更优的给药方案。在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湿性AMD)患者的中国1期剂量递增研究中,RC28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荣昌生物已启动湿性AMD1b期临床研究,并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在中国启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2期临床研究。

此外,荣昌生物还有五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另有五款以上候选药正在筹备IND申请。

根据招股说明书,募集资金中约45.0%将主要用于泰它西普(RC18)disitamab vedotin(RC48)RC28、间皮素(ADCRC88PD-L1单抗RC98等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在取得监管批准的情况下),约25.0%将用于拨付建设新生产设施以扩大商业生产产能。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Top

 

3.2.3  嘉和生物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请,3款在研产品即将递交上市申请

626日,嘉和生物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杰富瑞(Jefferies)担任其联席保荐人。据悉,该公司预计于未来1218个月内将分别向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提交三项新药上市申请(NDA)及多项临床试验申请(IND)。

2007年创立以来,嘉和生物的战略重点一直集中于主要治疗领域,这些领域在肿瘤、自身免疫及其他慢性病方面拥有大量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今年61日,嘉和生物宣布完成1.6亿美元的B轮融资,现有股东高瓴资本继续领投,新的投资者包括淡马锡、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海通开元国际和Cavenham PE等。

嘉和生物在中国上海及美国旧金山建立了研究中心,并建立由15款靶向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管线,涵盖已知及新型生物学通路。目前,该公司在亚洲正在进行超过18项临床试验。

 

LerociclibGB491):由G1 Therapeutics公司发现和开发,622日,嘉和生物与该公司达成合作,将拥有lerociclib在亚太地区(日本除外)的专有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这是一种差异化的口服CDK4/6抑制剂,已开发用于与某些类型的乳腺癌和肺癌中的其他靶向疗法联合使用。该药在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E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初步临床数据,已证明了其与目前市售CDK4/6抑制剂的差异临床特征的概念证明,在耐受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与CDK4/6抑制相关的主要毒性之一。目前,该产品正在开展两项1/2期临床试验。

GB221:一款重组抗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为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已经完成的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1期单次给药临床试验中,GB221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以及与赫赛汀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目前正在转移性乳腺癌中开展3期临床研究。预计将于2020年下半年在中国提交NDA

GB226:一种靶向免疫细胞PD-1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嘉和生物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目前,该在研药正在中国进多项2期关键临床研究。嘉和生物计划将于2020年完成首次完成向NMPA提交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PTCL)的NDA,这可能使GB226成为中国首款NDA获接纳的用于治疗PTCLPD-1单抗。

GB492IMSA101):为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激动剂,嘉和生物计划将其与GB226联合开发用于治疗实体瘤。在肿瘤环境中,STING是先天的主要介质癌细胞的免疫感应。多项研究显示,STING激动剂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结合使用,作为新免疫刺激疗法,可增强癌症免疫週期的功效。IMSA101目前在美国在实体瘤患者中进行单药1期临床试验,或与ICI结合使用。该公司计划评估GB492GB226结合在中国实体瘤中的应用情况。

GB242:为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抗体,英夫利西单抗生物类似药,是一款自身免疫性疾病用药。目前,嘉和生物正在对使用GB242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3期临床试验,并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前向NMPA提交NDA,并计划推断出英夫利西单抗其他获批准适应症。

GB223:重组抗RANKL人源化单抗究。目前,嘉和生物正在研发可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GCTB)的GB223,目前正在中国进行GCTB治疗的1期剂量增加临床试验。同时,该公司正在启动GB223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临床试验,并计划探索该产品在更广泛的骨质疏松症适应症中的潜在疗效。该公司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前向NMPA提交NDA

根据招股书,嘉和生物此次在港交所申请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包括用于GB491的计划临床试验及注册备案筹备,核心产品正在进行及计划中的临床试验、适应症扩大、注册备案筹备及潜在商业化,以及其他候选药物正在进行及计划中的临床试验等。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Top

 

 

 

4   新药研发

 

4.1 新药上市

 

4.1.1  20205-6FDA共批准28NDA/BLA申请

据统计,20205-6月期间,FDA共批了28个新药,其中包含:

6个生物制剂

Darzalex Faspro:孤儿药,皮下注射剂,含Daratumab(一种CD38定向的细胞溶解抗体)和透明质酸酶,用于治疗成人多发性骨髓瘤。

NyvepriaPegfilgrastim-apgf):是安进公司Neulastapegfilgrastim,培非格司亭)的生物类似药,一种白细胞生长因子,用于降低非髓系恶性肿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Semglee: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剂,一种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用于改善成人和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于2000年在美国首次获批。该药初次递交的是新药申请(NDA),后改为生物制剂申请(BLA)。

Uplizna:孤儿药,一种CD19导向的细胞溶解抗体,用于治疗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成人视神经脊髓炎(NMOSD)。

Lyumjev:一种新型速效赖脯胰岛素,用于改善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Phesgo:一种由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zzxf组合而成的皮下注射剂,用于治疗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以及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8个新分子实体(Type 1

Tabrecta:孤儿药,一种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成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肿瘤突变导致间质上皮转化(MET)第14外显子跳跃,用FDA批准的试验检测。

Retevmo:孤儿药,一种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成人转移性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及1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患者的晚期或转移性RET突变型髓样甲状腺癌(MTC)。

Qinlock:孤儿药,一种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先前接受过3种或更多激酶抑制剂的治疗,包括伊马替尼。

Cerianna:静脉注射用fluoroestrdiol F 18,一种放射性诊断剂,可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一起用于检测雌激素受体(ER)阳性病变,作为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活检的辅助手段。

Artesunate:孤儿药,注射用青蒿琥酯,一种抗疟药,用于成人和儿童重症疟疾的初期治疗。注射用青蒿琥酯治疗严重疟疾后,继续使用适当口服抗疟方案的完整疗程。

Tauvidflortaucipir F 18,一种放射性诊断剂,用于脑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用于评估阿尔茨海默病(AD)的成年认知障碍患者中聚集tau神经纤维缠结(NFTs)的密度和分布。

Zepzelca:孤儿药,一种烷基化药物,用于治疗成人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患者在铂类化疗中或后病情进展。

7个新剂型(Type 3

Elyxyb:塞来昔布口服溶液,用于急性治疗成人偏头痛。在美国于1998年首次获批。

Kynmobi: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一种非麦角林多巴胺激动剂,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急性间歇发作治疗。在美国于2004年首次获批。

*Phexxi:阴道凝胶,含乳酸、柠檬酸和酒石酸钾,避孕。

Vesicare Ls:琥珀酸索非那新口服混悬剂,一种毒蕈碱拮抗剂,用于治疗2岁及以上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在美国于2004年首次获批。

Tivicay Pd:口服混悬用片剂,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HIV-1感染的成人和儿童患者(至少4周大,体重3kg以上)。

*Gimoti:甲氧氯普胺鼻喷雾剂,一种多巴胺-2D2)拮抗剂,用于缓解成人急性和复发性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在美国于1979年首次获批。

Fintepla:孤儿药,芬氟拉明口服液,治疗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患者与Dravet综合征相关的癫痫,在美国于1973年首次获批。

3个新组合(Type 4

Oriahnn: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拮抗剂elagolix、雌激素雌二醇和孕激素醋酸炔诺酮的组合,用于治疗绝经前妇女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大量出血。

另两个为Type 3中带星号药物。

4个新配方或新制造商(Type 5

Pemetrexed:注射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或作为维持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单一药物。Ferriprox:孤儿药,一种铁螯合剂,用于治疗因地中海贫血综合征而导致的输血铁超载患者。之前于2011年在美国首次获批。

Impeklo:丙酸氯倍他索(一种皮质类固醇)洗剂,外用,用于缓解皮质类固醇反应性皮肤病的炎症和瘙痒症状,适用于18岁或以上的患者。之前于1985年在美国首次获批。

Zilxi:米诺环素局部气雾泡沫剂,一种四环素类药物,用于治疗成人酒渣鼻炎性病变。之前于1971年在美国首次获批。

1Type 9(提交新适应症的NDA,获批后与原NDA合并)

Tazverik:孤儿药,一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增加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适应症

1Type 10(作为独立NDA提交的新适应症-未合并)

Fensolvi Kit:醋酸亮丙瑞林皮下注射用悬浮液,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用于治疗2岁及以上儿童中枢性早熟。在美国于1985年首次获批。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Top

 

4.1.2  瑞德西韦仿制药获印度批准,定价公布

印度药物管理局近日已批准吉利德科学公司瑞德西韦的仿制药用于治疗COVID-19

印度两家国内制药商,总部位于海德拉巴的Hetero和总部位于孟买的Cipla,计划在一周内分别以5,000-6,000卢比(65-78美元)和3,000-4,000卢比(39-52美元)的价格推出产品。

根据印度政府当前的指导方针,一名COVID-19患者可能需要五至六剂,这意味着抗病毒药物的总治疗费用低至195美元。

吉利德(Gilead)尚未宣布在美国的价格,但可以肯定是,其价格会高于印度。药物成本监管机构ICER上个月发布了一份报告,该药物每疗程4500美元被认为具有成本效益。

今年5月,吉利德与5家位于印度河巴基斯坦的仿制药商签订了非独占资源授权协议,向全球127个国家供应瑞德西韦,基本涵盖了所有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

除了瑞德西韦外,印度批准的首个新冠肺炎治疗药物是法维拉韦。

620日,Glenmark制药公司宣布印度药监机构已加速批准抗病毒药物法维拉韦(商品名:FabiFlu)用于治疗轻至中度COVID-19患者。这是印度批准的首个新冠肺炎治疗药物。

公开资料显示,Glenmark自主开发了法匹拉韦的原料药(API)和制剂。作为处方药,FabiFlu的推荐剂量是第11800mg(每日2次),第2-14800mg(每日2次)。

■新冠疫情,形势严峻

据印度卫生部统计,截至当地时间622日早8时(北京时间10:30),过去24小时印度新增1482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425282例。新增445例死亡病例,累计达13699例。累计治愈病例237195例。

疫情最严重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累计确诊病例132075例,占印度确诊病例总数的31%,累计死亡病例6170例,占印度死亡病例总数的45%

德里地区、泰米尔纳德邦疫情也较为严重,德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59746例,泰米尔纳德邦累计确诊病例59377例。

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已经形成了近50万人的死亡,而且每天还在增加。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疫情报告,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110(北京时间2116),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新增183020例,创下全球单日新增最高纪录。全球累计确诊随之升至8708008例。另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2日上午,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892万,死亡46万余人。

国内的疫情也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据北京市卫健委22日最新通报,6210时至24时,北京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9例。自11日以来,北京已累积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1例。此外,已有辽宁、四川、河北、浙江和天津5省出现北京确诊关联病例。另外河南省出现一例为北京新发地市场经营者的无症状感染者。

■人民的希望?新冠疫苗?

在没有特效药的背景下,疫情反复,瑞德西韦成为一个在疫情期间发现的,对新冠病毒有效的药物,被称为“人民的希望”。

目前,瑞德西韦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授予紧急使用授权或扩大同期用药,包括美国、英国、欧盟。

5月,瑞德西韦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成为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

此外,吉利德也因为瑞德西韦的定价权而受到争议。527日,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三个联邦卫生机构深度参与瑞德西韦的每个研发环节,其研发过程享受了高额的公共投资,但吉利德却并不打算因此让出部分定价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价格外,4月底时,瑞德西韦也因其对新冠肺炎的疗效曾陷入了一场罗生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公布有关瑞德西韦涉及1063名患者的实验结果:对于重症新冠患者,瑞德西韦组康复时间比安慰剂组快31%;中位恢复时间11天,少于安慰剂组15天;病死率的8%,低于安慰剂组的11.6%

同一日,中国团队却发布了截然相反的结果,《柳叶刀》发布由中日友好医院王辰、曹彬牵头在武汉进行的瑞德西韦全球首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结论是瑞德西韦与安慰剂相比,并没有显著的益处。

因此,人类对抗病毒的终极解决方案,就是研制出疫苗。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618日称,近200个新冠肺炎疫苗研制计划中,有4个即将进入第三阶段试验。这4支疫苗分别是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研制的疫苗、美国疫苗研究中心与莫德纳公司研制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以及中国两家医学机构各自研制的疫苗。

在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的情况下,疫苗的研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支疫苗研究成功,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疫苗等研发周期较长,如果疫情结束,很多研发项目因此停摆,企业也会面临风险;赛柏蓝将对相关企业的研发进度和商业化价值保持关注。

(信息来源:赛柏蓝)Top

 

4.1.3  FDA发布新冠疫苗上市标准:保护效力比安慰剂至少高50%

630日,FDA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发布了《行业指南:COVI9-19预防性疫苗的开发及许可》文件,为帮生物医药企业进行COVID-19预防性疫苗的临床开发和监管机构注册批准提供帮助。

在指南文件中,CDER与行业交流了对COVID-19预防性疫苗在CMC(化学、生产与质量控制)、非临床数据、临床试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一些考虑。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FDA要求上市的COVID-19预防性疫苗在保护效力上要至少比安慰剂高50%

目前业内对SARS-CoV-2免疫原性以及疫苗免疫应答的认知还比较有限,这个认知还处于不断积累中。评价免疫原性是疫苗临床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当前临床试验的目标应该是获取疫苗可以保护接种者免受感染的直接证据。

关于试验人群,FDA要求在临床前数据足够充分后,首个人体临床试验(FIH)和早期小型临床试验(暴露人群10~100人)应当在重度COVID-19风险较低的健康成人中进行。申请人应当收集和评估每个剂量、每个年龄组的初步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数据,以支持在更大规模和更高COVID-19风险人群中开展临床试验。为获得满足BLA批准的足够充分数据,后期的有效性验证临床试验可能需要招募数千例受试者,包括足够多的伴有其他医学病症等重症COVID-19风险因素的受试者。尽管评估疫苗对无SARS-CoV-2感染史受试者的安全性和效力很重要,但FDA认为评估疫苗对一些无症状的SARS-CoV-2感染阳性受试者的安全性和效力同样重要。

关于试验设计,早期试验主要是通过对受试者随机分组确定候选疫苗和/或接种程序,不要求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后期试验(包括有效性试验)应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对试验受试者的随访时间应足够长,最好是至少1~2年。

关于疫苗疗效性,实验室确认的COVID-19或实验室确认的SARS-CoV-2感染均是可以接受的试验终点事件。FDA同时也推荐了一些主要终点或次要终点(有的未经过假设性验证),定义为出现以下一个以上症状可视为病毒学确认的SARS-CoV-2感染,包括发烧或发冷、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疲劳、肌肉或身体酸痛、头痛、新的味觉或嗅觉丧失、喉咙痛、淤血或流鼻涕、恶心或呕吐、腹泻。

在统计学方面,为了保证广泛使用的COVID-19疫苗足够有效,FDA要求安慰剂对照试验下的疫苗保护效力在主要终点上要优于安慰剂至少50%

对于疫苗上市后安全性评价,FDA认为疫苗上市初期会在短时间内被大规模人群集中接种,因此要求申请人应在疫苗上市前就做好药物警戒计划(Pharmacovigilance PlanPVP)并随着疫苗的BLA一起提交。

FDA指出:基于目前对COVID-19的认知,证明COVID-19疫苗效力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在临床试验疗效终点上证明可以保护接种者免受SARS-CoV-2病毒感染。随着大家对SARS-CoV-2免疫原性的了解加深,特别是在掌握了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能够合理预测可以产生足够保护效力时,也可以在现行法案下基于替代终点对申请人提出的上市申请予以加速批准。至于如何设置替代终点,要考虑到疫苗的抗原结构、递送特性、接种后的抗原呈递等因素。因为SARS-CoV-2是一类新型抗原,申请人应就可能使用的临床替代终点与FDA沟通并达成一致。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Top

 

4.2 研发进展

 

4.2.1  智飞生物新冠病毒疫苗获临床试验批件

623日,智飞生物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全资子公司智飞龙科马报告,由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 细胞)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及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2020L000232020L00024),同意本品进行临床试验,该批件有效期为12个月。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为国家应急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0YFC0842300),技术路线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条路线”中的“重组亚单位疫苗”。

本疫苗属于预防用生物制品,用于预防由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物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能诱导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显著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疫苗通过工程化细胞株进行工业化生产,产能高,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可及性。

该消息一出,智飞生物股价翻红,随后在两分钟内直线涨停,股价报108.1元,再创新高。截至发稿时,该个股报103.00元,总市值1647.36亿元。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Top

 

4.2.2  恒瑞医药三款1类新药获批9项临床,针对乙肝、白癜风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信息显示,恒瑞医药有三款1类新药获批9项临床默示许可:SHR0302碱软膏针对的适应症为“白癜风”,HRS9950片和HRS5091片获批临床研究的适应症均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SHR0302JAK1激酶选择性抑制剂。HRS9950片和HRS5091片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公开信息渠道未查询到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SHR0302:中国已进入3期临床

SHR0302是恒瑞医药研发的一款JAK1激酶选择性抑制剂,拟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斑秃、特应性皮炎等适应症。JAK属于细胞质酪氨酸激酶家族,包括JAK1JAK2JAK3TYK2四种亚型,分别介导不同的免疫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生物学活性,与免疫系统的调控密切相关,以JAK激酶为靶点的抑制剂是现代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药物研发的新策略和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恒瑞医药正在对SHR0302进行全球同步开发。在美国和欧洲,SHR0302已进入2期临床研究阶段。在中国,SHR0302的片剂和碱软膏早前已获批多项临床研究,涵盖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斑秃、特应性皮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适应症。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恒瑞医药已经登记了11项关于SHR0302的临床研究,其中包括一项3期临床和三项2期临床。其中,正在进行的3期临床旨在评价SHR0302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受试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SHR0302碱软膏本次获批的临床针对的是一项新适应症——白癜风,由恒瑞医药子公司瑞石生物申报。白癜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色素脱失,这是由黑色素细胞的缺失造成的一种皮肤病。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0.5%2.0%的人群受白癜风的影响。研究发现,JAK信号通路的过度活跃会与白癜风发病和发展中的炎症有密切关系。因此,JAK抑制剂有望为白癜风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HRS9950片和HRS5091片:乙肝1类新药

HRS9950片和HRS5091片均是1类创新药,公开信息渠道为查询到这两种在研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详细信息。CDE网站信息显示,本次是这两种药物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恒瑞医药拟开发它们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严重肝脏感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全世界有超过2.92亿慢性乙肝患者。它每年导致超过80万患者的死亡。HBV同时是导致肝癌的首要原因,而肝癌是世界上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因素。目前,虽然疫苗、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UC)等已经能够降低新感染率,并延缓肝病的进展,但患者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需求。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Top

 

4.2.3  呋喹替尼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近日,和黄医药旗下靶向抗癌药呋喹替尼获得了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

作为FDA建立的加速审评审批程序之一,快速通道资格的获取意味着药品在研发和注册过程将得到FDA更多的关注,缩短新药研发上市的时间。和黄医药呋喹替尼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无疑将加快该药在美国的上市进程,为海外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中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靶向治疗新希望

据报道,在我国,结直肠癌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37.6万、死亡病例约为19.1万,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列第5位。

作为喹唑啉类小分子的高选择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口服抑制剂,呋喹替尼的主要作用靶点是VEGFR激酶家族,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磷酸化及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最终发挥肿瘤生长抑制效应。

20189月,呋喹替尼首次在中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爱优特,用于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为中国广大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突破转移性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困境

呋喹替尼的国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FRESCO旨在评估治疗二线标准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数据显示,呋喹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9.3个月,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2.7个月,降低死亡风险3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7个月,较安慰剂组的1.8个月显著延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4%,疾病控制率高达62.2%,中位疾病稳定时间长达5.5个月,研究结果达到了试验预设的所有终点,临床治疗结果突破了之前转移性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FRESCO的全文研究刊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这是发表于这一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的第一个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显示了国际学术界对呋喹替尼的认可。

■医保支持,提高药物可及性

需要关注的是,在临床上,几乎近一半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诊断时即为晚期疾病状态。在呋喹替尼国内获批上市之前,传统的一线二线标准治疗失败后,有效的治疗手段有限,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仍然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201911月,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和最新医保目录公布,呋喹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乙类目录,较之前价格降低了68%,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医保支持提升了药物的可及性,将惠及国内更多的患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呋喹替尼国内临床布局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的信息,呋喹替尼在中国登记开展了17项临床试验。除了已经获批的结直肠癌之外,临床适应还覆盖了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胃癌、晚期胃或GEJ腺癌等。其中,处于Ⅲ期阶段的临床研究有两项,分别为呋喹替尼单药治疗非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或GEJ腺癌,有望成为国内及结直肠癌之后申报上市的新适应症。

在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中,呋喹替尼与PD-1单抗强强联合使用的疗效值得期待。截至目前,呋喹替尼已开展了与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及嘉和生物杰诺单抗的联合用药研究。

■海外Ⅲ期临床研究FRESCO-2

除了国内的临床研究之外,和黄医药已经在海外启动了呋喹替尼的一项全球多中心、空白对照Ⅲ期临床研究FRESCO-2,拟招募522名受试者,旨在评价呋喹替尼用于mCRC患者三线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设置的主要临床终点为患者总生存期(OS)。

按照计划,这项FRESCO-2临床研究预计在2022年底完成,研究的数据将用于支持呋喹替尼在海外的注册上市。

(信息来源:CPhI制药在线)Top

 

4.2.4  捷思英达“first-in-class”抗肿瘤药启动全球临床试验

629日,捷思英达子公司Vitrac Therapeutics宣布,启动Aurora A激酶抑制剂VIC-1911的全球临床试验。VIC-1911是一款“first-in-class”抗肿瘤在研药物,最初由日本Taiho Pharmaceutical公司开发(原研发代号为TAS-119),Vitrac公司现拥有该药在肿瘤领域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其中捷思英达将独家负责VIC-1911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目前,双方已经完成VIC-1911在美国的IND技术资料和许可向Vitrac公司的转移工作。

捷思英达成立于2010年,位于上海张江,是一家专注于小分子原创抗癌新药研发的公司,该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为张劲涛博士。公开信息显示,捷思英达采用自主研发和临床产品引进齐头并进的“双轮驱动”商业模式,来加快研发管线的建立。Vitrac公司是捷思英达在美国波士顿设立的负责项目引进和临床开发的子公司。

本次宣布启动临床试验的VIC-1911是从日本Taiho公司引进的一款Aurora A激酶抑制剂。Aurora激酶是调控细胞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有ABC三个亚型,主要作用于中心粒和纺锤体,可以维持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正常情况下,Aurora A是在有丝分裂的G2/M期发挥作用,影响中心粒成熟,纺锤体形成等过程。但是在肿瘤细胞中,Aurora A在细胞分裂的整个周期中均有表达,影响到胞浆内其他蛋白的功能,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产生。

目前,VIC-1911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完成两项1期临床研究。在美国完成的1a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VIC-1911和奥希替尼等EGFR抑制剂联用,有望改善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效果。据悉,该产品今年将在美国开展针对多个适应症的1b/2a期临床试验。

Vitrac Therapeutics 公司总裁Keizo Koya博士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在Taiho公司出色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发Aurora A激酶抑抑制剂VIC-1911Aurora A激酶在肿瘤细胞的分裂、存活和增殖等方面起着关键的致癌作用,我们希望VIC-1911将给癌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捷思英达近日刚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聚明创投领投,倚锋资本、国发创投、致道资本和东方富海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推动该公司ERK激酶抑制剂JSI-1187开展1期临床试验,以及建立以抗肿瘤新药为核心的研发管线。JSI-1187是捷思英达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ERK1/2)激酶抑制剂,已于今年初获得了美国FDA的临床许可。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Top

 

 

 

5   运作管理

 

5.1 流通连锁

 

5.1.1  药店经营正处在十字路口,应该卖什么?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药店肯定是卖药,那是杠杠的,卖药。如今的药店都在卖药,但除了卖药,还能卖什么呢?单纯的卖药还能坚持多久?

药店多元化的经营将逐步成为主流趋势。如今在一个城市里,药店开的比超市还多,已经不受原本定下的200米范围内只能有一家药店的限制,尤其是医院门口或马路对面的药店更是一家挨着一家,前后扎堆,比拼的是价格,把原本就不高的利润又打压了许多。使得现在好多地方的药店进入了围城的状态,不知深浅的人还在往这个圈子里挤,总想去分得药品零售这杯羹,而一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药店人,正苦于想跳出圈子,又怕丢失眼前还有点的利益,只能再坚持一会。

药店的经营正处在十字路口,因为国家打开了电子商务售药的窗口,药品的价格透明度一目了然,药店封闭式控销获取高毛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加上房租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而单品的毛利率又在不断地下降,如今打造黄金单品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就又回到了上面的话题:药店卖什么,卖什么样的产品?如果还像以往那样采用望天收的做派,事先按来价、按比例定好了价格。而后正儿八经地坐在大堂里等候患者或消费者前来购药,或一见有人进来就像蜜蜂一样盯了上去,还不清楚人家想买什么药,就不断地介绍或推销产品本药店所代理或主推的品种。

早十年前可能还管点用,那时患者或消费者对药品不甚了解,大多还相信店员的推荐,处于感性消费的阶段。而现在广告看得已经让人厌烦,好多产品因为明星夸大疗效而使大家失去了对广告产品的信任,所以如今客户去药店购药已经很理性了,不会再傻乎乎地去听你大段大段地产品推荐了。

如今药店的日子不太好过,竞相开店,恶性竞争,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消费者提着篮子来买药的盛况。比价格,比服务,比地理位置,比品种齐全,稍不留神,就会出现顾客走人去下一家的可能,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太难伺候了,在药店看好了品种,记下了价格,回去在网上下单,平台上的药品要什么有什么,而且价格低得让人心动。打得药店老板不知说啥为好,不得不静下心来沉思一番,今后药店的路该怎么走?

不创新,不转变经营思路,那肯定是要被市场所淘汰的。怎么创新,怎么转变?

那可不是说说而已的事情,要有和众人不同的举措,在卖什么上做文章,既然是开药店,那就是要卖药,卖什么药,靠什么样的品种来支撑药店的生存与发展。

价廉质优,相对品牌,自主经营,灵活多变,品种不在于多,在于品种有特色,有卖点,与生产企业共同维护好线上与线下的价格。堵不如疏,不要一味地抵制网上的产品,这是个大开放的大舞台,谁都有资格和能力在舞台上亮相,在合规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药店要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这个多一条卖货渠道的平台,主动维护好网上的价格,因为平台是面向全国消费者的,一旦维护不到位,将会把自己所经销的产品价格彻底弄乱,甚至被厂家收回产品经销权。

药店在参与电子商务的同时,还要整合和梳理目前店里所经营的品种,哪些品种要保留,哪些品种要替换,哪些品种要增补?药品要占门店多大份额,要不要再增设其它品类,比如说器械、草药、保健品、化妆品、保健食品、计生产品、运动产品等。

药店要实行多元化运作,将药店办成一个大健康卖场,一个拥有养生馆、国医馆等慰藉人们心灵的健康乐园,让前来消费的客户享受到家的温馨,不仅可以买药治病,还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让客户在这里尽享天伦之乐。

药店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卖药,而是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新路,虽说同样卖的是产品,但要把产品上升到感性、理性和人性的高度。让每一个走进药店的人都感觉回到了家,都想坐下来聊一会天,喝上一杯水,看一会书,听一会音乐,临走再带走一份产品,这是多么舒心的购物过程。

以后的药店要想经营得好,就要学会卖的是品牌,卖的是信誉,卖的是口碑,卖的是流量,说到底卖的是服务,一种充满温馨的人性化服务。

(信息来源:药店经理人)Top

 

5.2 商战策略

 

5.2.1  药品招商容易犯的十大错误

医药招商模式在国内已经有了近30多年的历史,但是,现在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的来源在于政策生态、准入生态、医院进药生态、临床用药生态、医生想法都发生了变化。

在市场诸多生态影响的情况下,招商企业容易在市场操作层面犯错,主要有以下十种错误影响较大。

■错误一:准入的生态反应滞缓

准入生态是从医保、基药的顶层到一省、一市、一地、一院的具体工作,医保、基药这是企业综合实力和战略要做的,并且,也需要一定合适的产品。但,到地方就完全不同。

2020带量采购元年”不是白讲的,而带量采购现在处于“江湖乱战”的时候,没有固定套路可言,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这对企业的“准入信息”整理、应对、收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市场目标不清晰,一直放弃&价格击穿两种极端。

2.对外信息收集不足,各省最新“带量采”中标价格,各市中标价格不能及时收集分析,以至于在量与价的衡量时,没有有效的价格参照。

3.规则之多容易分析不到位,对于目录和规则缺乏主动进攻的策略。

■错误二:市场动态跟不上

市场动态是一地一策的,比如,近期重庆、广西、四川都在做省增医保剔除的事宜,那么,接下来全国各省份都会对“省增剔除”有具体文件出台。

这是一把“双刃剑”,包括带量采购也是,市场永远是此起彼伏,抓住时机很重要,所以在市场动态上要有专门的人来跟踪与分析应对。

利好和利空都是相对的,现在医院这么难进,每一次机会错过,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多久。

举例:重庆医保剔除,他接下来影响的是医院的使用及品种调整,调整的力度和周期又影响各产品进院的时机,而能否进院又是最后的“临门一脚”,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要想抓住这个时机,就要掌握这个阶段“省增剔除”的生态变动。

■错误三:策略目标混乱

这种混乱的存在不光是销售指标上的,尽管2020年外部有诸多影响因素,但是,给予一线的销售指标几乎都没有调整,大部分还是按着原有的机会在执行,同比完成60%-80%的大大有人在。

任务指标完不成,就容易急火攻心,市场就想“霸王硬上弓”,不管如何,制定个方案干了再说,也不管这个方案是否理论上行得通,谁权力大谁是爹。

虽然说,现在是抄底的时候,但不是所有的底都好抄。

公里市场难攻,就攻民营和线上,殊不知那是另一套打法,很容易搞“夹生”了,老板发话下边就得执行,执行下去走不通!

■错误四:销量仍是第一核心

如果,2020年基药扩围,从目前的终端执行力度来看,基药扩围势必会带来医院品种的大调整。

基药9.8.6不说给个数字说着玩的,虽然会有执行的过渡期,但是,医院调整品种的步伐就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那就带来一个问题:

现在进品种成为主要产品的“第一战略”,一旦基药扩围数量比有要求,踢品种成为医院的阶段性目标,那个时候进品种就更难了。

接下来需要“上量”与“进院”兼顾,这里说的是临床型产品,非渠道与零售端产品。

■错误五:临床生态不了解

目前,大部分主任、医生的收入大幅度减少,临床合理用药制约非常多是当下的一个常态,而这个生态的常态化就导致医院进品种和临床上量出现问题。

招商基本上就管到代理商一层,全国大大小小的招商企业真正能做到科室、医生层级的精细化招商寥寥无几,自我标榜的比较多。

而如果说做精细化招商,还有其他部门的配合,要了解、掌握现在临床生态的综合情况,各地不同、各院不同、各科不同。

大部分企业和主管也都在学习,要不怎么DRG和药物经济学、合理用药的线上培训这么火热?

现在有很多线上免费课程,各位可以学习学习。

提两个具体问题:

1.说明书的应用与作用,说明书与临床路径的关系?

2.不同产品的之间说明书的关系,不同产品之间临床路径的对照。

■错误六:招商经理定位不明确

招商经理是销售岗,但不代表招商经理什么模式都能做,“部门是个筐”什么产品都往里装,这也是一部分企业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产品不够大,够大了也没有市场份额。

招商经理负责,发货、回款、信息收集、招商、学术等等吧,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全才能干的活,说的好听一些叫一人多能。

这种情况很依托招商经理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有这种本事的人小企业留不住,大企业也不会这么干,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兼职居多。

普药、零售、临床都在一个队伍里,个人是得到锻炼,很难形成特别强的攻击力。

■错误七:频繁变动架构

近三年这种情况比较常见,频繁变动组织架构,这不像是南飞的大雁一会排成一个一字,一会排成一个人字,架构怎么动领导想到哪干到哪。

政策变动可能一个产品就丢了市场(比如:国采、带量采购);价格的变动也改变了产品的市场属性,有的提价有的降价;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频率也导致了组织架构的频繁变动。

这种频繁的组织构架变动,带来人事上的频繁调整,对代理商与企业的协调、沟通变得繁琐。

组织构架的变动需要尽可能保持代理商工作的衔接。有的干脆就招商变自营了,代理商也是有苦难言。

■错误八:合规押款

就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合规返款慢确实是所有企业都有的问题,现在的常规返款是款回之后2个月左右,这其实代理商也是能忍的,因为不忍也没办法。

国采+带量采购一大票产品也没什么操作的意思,就算是有一部分产品可以做二次开发,但也就是三年时间,三年时间一过,下一轮就纯配送吧。

代理商经常会遇到押款的问题,这个押款有滞销、回款周期超时、任务量没到、对账没对齐等原因。

这种原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招商环节的流程,突发事件等问题没有预案,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所导致。

押款大部分代理商会采取消极的处理,不开发维持业务,延迟下面队员的返款,最终损伤的是甲乙双方的市场,所以,这方面当代理商的款项不能及时处理时,招商经理要全力协调,部门要有处理预案。

■错误九:忽视药品本身挖掘

招商也好自营也罢,最终都是为了在临床上使用,保持销量的稳定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为什么同一产品大部分自营团队企业销量比较好呢?下的功夫不一样。

不管是近几年还是未来的一段时间,临床的合理用药是是越管越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除了“带金”就是要给临床医生充分的“使用便利”。

说明书是框定了使用范围及患者人群,临床路径框定了使用的时间与剂量、配伍等情况,包括循证医学、用药指南及专家共识。

这是医生的处方行为之后,在被查的时候提供的有力证据,而大部分招商企业的招商经理是不研究、不培训代理商的医生面临的实际情况,有的甚至也不太懂。

如果,能在产品本身上多下功夫,可以顶无数个招商经理和代理商的日日夜夜的努力,光砸钱依然奏效,毕竟医生也得还房贷,要生活,但同时也给合规带来了巨大隐患。

■错误十:缺乏目标管理机制

企业开拓市场、招商经理招商、代理商开发医院,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以销量为导向,这样的企业一抓一大把。

所有的医院都是目标,那就和没有目标一样,在招商工作进行的时候非常容易被打乱节奏,今天张三说这家医院留给我,明天李四说这家医院我关系好,而大量的时间招商经理都是在应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散碎信息上。

年度目标、季度目标、覆盖率目标、具体医院目标、销量目标都具有阶段性,如果,主管领导对市场部熟悉,就是下目标不管理,很容易就会形成销售脱节。

举例:某产品某市场在原有基础上开10家三级、30家二级,那么,这个是目标,具体目标就要在空白的三级和二级中确定,然后根据医院落地代理商,或者根据代理商落地医院。

剩下的就是代理商管理手段了,那是代理商管理层面要落地的事情。

招商中还有其他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比如产品的、考核的、推广的、市场的、价格设计、动态调整,等等。

(信息来源:风云药谈)Top

 

 

6   市场分析

 

6.1 中西成药

 

6.1.1  抗肿瘤注射剂新10亿品种诞生

619日,国家药监局“循例”发布了新一批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待领取信息,这40条产品信息包括了多个抗肿瘤注射剂的最新情况:2个进口新药获批,2个国产单抗获批生产,1个仿制药获批并视同过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注射剂的市场规模突破621亿元,最近几年的增长率均超过10%。新一轮国家集采已经提上日程,又有1个抗肿瘤注射剂参与集采,最终结果值得期待。

■抗肿注射剂14个超10亿品种曝光,医保谈判激发销售暴涨

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药的销售规模快速上涨,2016-2019年增速分别为12.44%16.36%19.10%21.30%2019年涨至961亿元。从用药途径来看,注射市场占比达64.74%,内服占35.26%

 

1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注射剂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最近几年,临床用药推荐“能口服不注射”的原则,尽管抗肿瘤注射剂的市场占比较大,但增速稍稍低于水平线,2016-2019年的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市场潜力依然可观。

 

12019年抗肿瘤注射剂超10亿品种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从销售额增长率来看,6个品种2019年增速超过20%,其中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以及尼妥珠单抗均为医保谈判品种,可见进入医保后,相关产品放量迅速。

罗氏的曲妥珠单抗(赫赛汀)2002年获批进入中国市场,2017年被纳入国家医保谈判目录,当年该产品销售额为26亿元,随后在2018年飙涨至接近40亿元,进入2019版医保谈判目录后销售额已经突破55亿元,随着续约成功,预计2020年该产品的销售额将有继续飙涨的态势。617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三生国健药业的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上市申请,这款“国产赫赛汀”进入市场后,有望刺激销售继续走高。

罗氏贝伐珠单抗(安维汀)的命运跟赫赛汀极为相似,该产品于2010年进入中国市场,2017年被纳入国家医保谈判目录,当年该产品销售额为15.8亿元,随后在2018年飙涨至22亿元,进入2019版医保谈判目录后销售额已经突破34亿元,随着续约成功,预计2020年该产品的销售额将有继续飙涨的态势。国产的贝伐珠单抗最早是齐鲁于201912月获批生产,2020617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信达生物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成为国内第二家,随着国内药企加入市场,该产品的销售额突破40亿关口指日可待。

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注射剂TOP20品种中有14个销售突破10亿元,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为2019年新10亿品种。默克的西妥昔单抗(爱必妥)2006年在中国上市,2018年被纳入医保谈判目录,销售额从7.3亿元上涨至2019年的15.8亿元,增长率高达117.23%,目前该产品进入了2019版医保谈判目录,预计2020年的销售额将继续攀升。

尼妥珠单抗是国产单抗之光,2008年我国第一个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功能性单抗药物泰欣生获准上市,首次打破了国外垄断。2015-2017年,该产品均以超过10%的增速逐年攀升,2017年被纳入医保谈判目录后,2018年飙涨至9.9亿元,进入2019版医保谈判目录后销售额突破12亿元,随着续约成功,预计2020年该产品的销售额将有继续飙涨的态势。


上半年12个注射剂新品获批,超20个国产重磅值得期待

 

22020年至今获批的抗肿瘤注射剂情况

来源:米内网MED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2.0

 

2020年至今,共有12个抗肿瘤注射剂获批进入市场,其中包括2个国产单抗、5个仿制药以及5个进口药。

仿制药方面,齐鲁的奥沙利铂注射液、石药欧意药业的注射用硼替佐米按新分类获批视同过评,两家企业均为该产品的首家过评企业。此外,山东新时代药业的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以及苏州特瑞药业的注射用硼替佐米均为6类仿制。

5个进口药方面,罗氏两大单抗批准进口,阿替利珠单抗2019年全球销售额接近19亿瑞士法郎(约20亿美元),恩美曲妥珠单抗2019年全球销售额接近14亿瑞士法郎(约15亿美元)。安进的地舒单抗注射液(骨细胞瘤)2019年全球销售额达19亿美元,武田的维布妥昔单2019年全球销售额达527亿日元(约5亿美元)。


32020年至今在审的国产抗肿瘤注射剂上市申请情况

来源:米内网MED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2.0

2020年至今在审的国产抗肿瘤注射剂上市申请中,61类新药值得期待,其中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赛帕利单抗注射液以及注射用ZL-2401对甲苯磺酸盐目前暂无企业获批。益基利仑赛注射液(拟定)是复星凯特从美国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学旗下公司)引进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技术、并获授权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的靶向CD19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豪森的注射用卡非佐米、四川汇宇制药的普乐沙福注射液、健进制药的注射用盐酸美法仑若成功获批,则成为国内首仿。

■第三轮国家集采倒计时,这个过亿产品被选中

 


4:截至目前过评的抗肿瘤注射剂产品情况

注:*为非原研国际公认的同种药品

 

截至2020624日,过评或视同过评的抗肿瘤注射剂产品达8个,其中有两个参与到了前两轮的国家集采。

4+7试点集采阶段,四川汇宇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独家中标,联盟地区扩围时,礼来与四川汇宇分享25个省市。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四川汇宇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的销售额增长率达10623.67%,市场份额也上涨至7.62%;联盟扩围的影响主要在2020年,礼来能否力挽狂澜,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轮国家集采在20201月展开,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中标企业为新基、石药以及恒瑞,后来新基的产品出现了问题,中标省份由石药与恒瑞瓜分。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销售额为30亿元,石药占42.41%,恒瑞占28.86%,新基占27.34%,今年4月起,第二轮国家集采陆续落地执行,新基的份额会否悉数归零,有待市场验证。

目前各地已在进行第三批药品带量采购品种的报量工作,目录中有阿扎胞苷的身影,该产品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1亿元,原研新基市场份额极大,已超过99%,而正大天晴的3类仿制、四川汇宇的4类仿制均于20199月获批并视同过评,目前已形成“原研+2家过评”的竞争格局。阿扎胞苷2018年被纳入了医保谈判目录,原限定支付范围1055元(100mg/支),现在也进入了2019版的医保谈判目录。作为第三轮国家集采抗肿瘤注射剂代表,最终结果会是如何?米内网将进行追踪报道,敬请继续关注。

(信息来源:米内网)Top

 

6.1.2  中国抗凝血药物市场风险分析简报-三类抗凝血药物共存的时代

血栓疾病是由于血栓引起的血管腔狭窄与闭塞,动静脉血栓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因素,动脉血栓可导致心肌梗塞、中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外周动脉疾病等,静脉血栓可引发肺栓塞。根据血栓形成机制可将抗栓药物分为抗凝血类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溶栓类药物(链激酶、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其中抗凝血类药物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目前上市的抗凝血药物较多,按照药物作用机制可分为非肠道用药抗凝血剂、香豆素抗凝血剂类和Ⅹa因子和Ⅱa直接抑制剂(图表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正在持续上升,目前全国心血管患者约为2.9亿,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心血管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为45.50%,城市心血管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为43.16%

 


图表1:抗凝血药物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SGRCR整理

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显示,2018年抗凝血药物市场规模为29.05亿元,同比增长30.24%,高于抗血小板类药物和溶栓类药物,其中肝素类与香豆素抗凝血剂仍占市场主导地位,2018年市场规模为18亿元占比62%,新型抗凝血药物市场规模11.05亿元占比38%。肝素类药物中依诺肝素近年市场增速较快,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4.89亿元,2018年依诺肝素市场规模较2017年增长27.91%2015-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9.85%。新型抗凝药物中利伐沙班占据优势地位,并且2017年阿哌沙班超过利伐沙班,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抗凝血药物,在中国利伐沙班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85%以上,阿哌沙班和达加比酯群市场份额占比非常小(图表2)。

 

图表2.新型抗凝药物信息汇总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SGRCR整理

■行业风向因素
 

1.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由于抗凝血药物处于外企原研药与国产仿制药并行的局面,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实施以来,以量换价的机制行之有效,产品价格的下行压力会逐渐加大,并且原研药企为了巩固市场,主动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降价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如信立泰2019年氯吡格雷的失标,从其公布的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可以看出业绩下滑明显,尤其2019年第三季度。

2.中国本土品牌缺乏竞争力

中国本土企业以生产仿制药为主,企业多且竞争激烈,集中在肝素类和新型抗凝血药物的仿制。肝素类赛诺菲的原研药仍占据绝对优势,本土企业有多家包括九源基因、天道医药、百裕制药、健友生化、二叶制药、千红生化、双鹭药业;新型抗凝血药物如阿哌沙班本土仿制药已有科伦药业、豪森药业、青峰医药和正大天晴;石药集团和正大天晴的利伐沙班也已经获批上市;正大天晴的达比加群酯也已上市(图表2)。

3.抗凝血药物研发积极性降低

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新型口服抗凝药希美加群问世,随后发现其肝毒性不能接受,2006年撤出市场;2008年达比加群的正式上市,开启了抗凝治疗的新时代;同在2008年利伐沙班进入临床研究。至此,抗凝治疗进入三类抗凝血药物共存的时代。随着新型抗凝血药物专利期逐渐到期,仿药纷纷上市,创新药企未来在新一代抗凝血药物的研发投入积极性可能会降低。

(信息来源:桑葛石)Top

 

6.2 医疗器械

 

6.2.1  知名械企利润高,窍门在这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二级分化很严重,80%以上的企业营业收入都在三千万以下,而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的数量在3%左右,其成功的原因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研发投入为零的企业,在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

比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业收入想要突破三十亿以上,只有采取外延式并购的策略来实现,这是医疗器械行业特点决定的。

对标是指企业以本领域知名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卓越,追求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本文选取三家细分领域的知名企业,做常规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可对标深圳迈瑞,做化学发光的企业可对标新产业,做低值耗材的企业可对标江西3L,全面审视本企业的核心问题。

■迈瑞、新产业、江西3L

该表格数据引自三家企业上市公告书。


 

 

 

 

 


点评:

1、本表深圳迈瑞的各项数据是2017年的,国内销售占比达到50.52%,迈瑞的产品已经进入190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在美国和部分欧洲采取直销,所以销售费用有点高,营销人员有点多。

2、新产业是2019年的数据,国外销量占20.39%,已经进入143个国家和地区。新产业涉足的是化学发光,净利润率达到46%,再次说明技术门槛比较高的产品运营得好确实赚钱,而常规医疗器械净利润率也就在20%左右,低值耗材在10%。还有新产业的资产变现能力强,短期偿债能力也很强,负债也比较低。

3、江西3L2016年的数据,是研发,生产高质量的一次性无菌医用高分子制品的企业,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所以应收账款达到2.9亿元,占到营业收入的71.7%,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也很低,达到1.45次,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也比较少,说明现金流蹦得比较紧,在这里要提醒的是,有很多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国产企业就是因为现金流的枯竭而倒闭。

■没研发就没竞争力

鸟之所以能翱翔蓝天是因为有一双翅膀,企业也一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一双翅膀是研发和营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10%左右是比较合适的,最高不能超过20%

生产工人只需高中生,中专生就可以,但研发人员的学历要求要高,拥有硕士的要在16%左右,博士要达到0.6%左右,研发人员的人数要达到企业总人数的18%左右。即使是做低值耗材,也要有3%的研发投入,才能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是目前有80%的企业是不做研发,没有研发投入,只有拼价格,价格不是你的竞争优势,降价每个企业都会,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中国哲学讲究中庸之道,你的研发投入超过40%,甚至更高,也有很严重的问题,也很难生存下去!除非不停吸引投资机构不停地投钱,不停地融资。

原创产品,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或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的研发投入通常都超过40%,但这些产品山东威高不做,深圳迈瑞也不涉足,新华医疗和鱼跃医疗更是不碰,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和年销售过亿的企业都不做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原创产品是融资核心

马云在创业时期去融资,找了很多投资人,很多银行,凭借超一流的演讲口才竟无一成功,但是在医疗器械行业,做国产原创产品,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或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绝大多数都轻松融到资金,即使是没有销量。

以燃石医学为例:燃石医学自2014年成立以来获得多轮融资,创立之初便获得北极光创投和联想之星的4000万人民币投资,随后在2015年、2016年、2019年又分别获得A+BC三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红杉资本、济峰资本、招银国际、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官网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燃石医学已经累计融资达2.4亿美元。

2017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别净亏损1.31亿元、1.77亿元、1.69亿元和5257万元。近四年亏损已经超过5亿元。2019年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40%

在医疗器械行业,国产原创产品,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但截至到目前没有成功的先例(进入80%以上三级医院并成为主流技术),只有不到10%原创产品的企业艰难生存者,因为原创产品要办物价、医保、目录、做学术推广,建营销团队、窗口医院、渠道、终端、管理体系等,就拿办好全国物价来说至少需要十年,更不谈其他的。

■销售部门应最重视

企业唯一创造利润的是销售部门,其他的都是费用中心。

企业发展的一双翅膀除了研发,更重要的是营销。毕竟研发,生产,行政,财务都是花钱的部门,只有销售部门是创造利润的。

销售人员的人数要占到总人数的28%左右,销售费用要占到营业收入的26%左右。销售人员的学历在大专或本科即可。

但是80%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销售人员人数长期在10%以下,甚至有时候行政后勤人员比销售人员还多,销售人员的流失率在80%以上,在企业里地位最高的是财务,地位最低的竟然是销售人员。

我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财务难道比销售人员还会卖货,还能创造利润?企业受到个别道德品质差的销售人员的伤害,就对其他销售人员产生防备心理,产生不信任感。通常半年,一年顶多二年优秀的和业绩太差的销售人员就会离开。

■对标企业不是照搬照抄

睁开双眼,排除地雷。企业负责人要具备良好的insight(洞察力),在对标知名企业的过程中要发现问题,排除企业发展中的地雷,不能盲目地照搬。

新产业的小经销商数量很多,而医用耗材两票制的执行就是淘汰中小经销商。

2019年新产业的营业收入只有深圳迈瑞的十五分之一。但国内经销商数量却是深圳迈瑞的近两倍,即使和同为化学发光领域的安图相比也是有很大差异,安图201926.79亿,新产业只有16.8亿,安图经销商数量在一千多,但新产业经销商数量达到二千多。

2019年新产业的经销商平均进货金额为80万,意味着营业收入过千万的经销商对厂家粘性低,依赖性低,忠诚度低,容易被竞争对手挖墙脚。

江西3L是医疗器械行业极少以直销为主的企业,直销占到营业收入70%以上,在医用耗材两票制的环境下,会有更多的企业由经销制升级为直销。

■没有眼界很难突围

思维、胸怀和魄力对于企业极其重要。

例如:真空采血管,注射器等低值耗材的产品注册证在一百张左右,也就意味着有一百个厂家在相互竞争,价格竞争异常惨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目前上百个厂家都是在同一维度上(市场环境,面对的客户,掌握的资源等情况都是差不多的)很难解决。

但是采取升维打击战略就能很轻松解决,其他竞争对手还只是着眼于,局限在中国国内市场,而江西3L则站在整个亚洲的层面上,勇敢的走出去整合资源,在柬埔寨开设工厂生产附加值低,竞争对手多的产品,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柬埔寨的工人工资只有中国工人工资的25%),在享受当地优惠政策,同时还可把产品的销售辐射到东南亚地区。

80%以上中小型医疗器械的国产企业负责人对此不听不信。

你知道我现在已经做了一件事,就是开除或离职的销售人员空出来的岗位不再招人,因为有些离职的销售人员竟跑到竞争对手那里上班,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明年还准备做一件事,这件事想了很久依然不敢做的事,就是想开除所有的经销商,因为竟有经销商偷偷摸摸地仿制我的产品开工厂,生产和我一模一样的产品。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二十多年前,80%以上中小型医疗器械的国产企业负责人竟然是那个离职的销售人员,竟然是那个偷偷摸摸地仿制别人产品的经销商,二十多年又是一个轮回,这个世界真是很奇妙。

(信息来源:赛柏蓝)Top

 

 

 

7   行业数据

 

7.1.1  亳州市场71日快讯

高良姜:近日市场来货量充足,购货商家不多,货源以零星需求消化为主,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高良姜统货价格在11.5/千克。

藁本:近日市场少商寻购货源,整体市场流通速度减缓,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藁本新疆统货价格在50元上下,辽宁野生统货48元上下,四川统货23元上下。

葛根:近日市场有商家寻购货源,小批量货源成交好转,行情走稳,目前市场葛根柴丁统货价格在8-9/千克。

冬虫夏草:近日市场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购销减缓,行情坚挺运行,目前市场西藏冬虫夏草2000条售价16万元/千克,2200条的货15万元左右,35009万元上下,4000条售价7.5万元上下;青海货2000条的15.5万元,3500条的8.5万元左右,4000条的7万元左右。

冬瓜皮:近日市场来货量不多,可供货源仍很充足,货源购销平稳,行情暂稳,目前市场冬瓜皮统货价格在7/千克,色青货9元上下。

冬葵子:近期市场有商寻货,货源以小批量成交为主,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冬葵子统货价格在6/千克。

刺梨:近日市场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以实际需求消化为主,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刺梨价格在12/千克。

刺猬皮:近期市场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以零星需求消化为主,行情暂稳,目前市场刺猬皮统货价格在150/千克。

刺五加:近阶段市场购货商家不多,货源以正常需求拉动为主,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刺五加根片价格在16/千克,枝片在9元上下。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Top

 

7.1.2  安国市场71日快讯

白芷:白芷去年产新,鲜货价格走低,春季因受疫情影响,市场延迟开市,时下淡季来临,走销不快,行情显疲,现市场统货价格在6-7元,今年当地种植面积有所缩减。

丹参:丹参河北货价已不高,今春也时有商家关注,时下淡季,行情走稳,现市场统货价格在6-8元,今年河北种植面积有所缩减。

荆芥穗:荆芥穗前期因受疫情影响,销畅价坚,去年产新货消化不少,时下行情依旧平稳,现根据质量不等,荆芥穗价格在15-21元,播种期刚过,今年种植面积比去年略有增加,但并未盲目扩大。

白术:白术价位低已是商家共识,只是近年来白术种植多为规模包地大户种植,今年籽种便宜,产地产量具体是否减幅还要观察,时下行情仍在低谷徘徊,现市场统货价格在8-10元,时下已进入雨季,今年天气将是关键。

茯苓:茯苓前期销畅价升,时下正值用药淡季,走销量减少,价格转稳,现市场统丁价格在24-26元。据说因用木受限,后市专营商仍需要留意。

三七:三七价位也不高,当前行情大幅波动不易,时下正值淡季,走销量减少,价格显疲,现市场120头价格在120-125元,短期内行情以稳为主。

锁阳:锁阳近几年行情相对坚挺,集中产新时价疲,随着货源消化,价格又转稳,时下正值货源消化期,行情比前期略有疲软,现市场统货价格在38-42元,后市行情总体以稳为主。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Top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0/7/3 11:54:01      阅读3249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