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0 6:47:39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2020.6.4产业大势

 

药业论道

 

“冷门”的儿童用药,路在何方?

随着2020年一季报的相继披露,儿童药企的一季报也公布完毕。但是成绩不甚理想,仅有2家公司的利润上升——山大华特和江中药业。其中山大华特一季报营收较上年基本持平,为3.24亿元,利润同比上涨140.32%,达1.1亿元。江中药业营收虽然出现小幅下滑,但是利润同比上涨超4个百分点,达1.61亿元。

据了解,我国制药企业总计约6000家,但是专门的儿童药企才仅有十几家,具有儿药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也不过30家。不仅如此,我国已批准的药品注册文号大概有18万条,其中儿童专用药品注册文号却仅有3000多条。这与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颇为不符。为何我国的儿童药品市场颇显冷清?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机会又在哪里?

儿童用药市场发展困难重重

儿药市场虽然看起来不小,且利润丰厚,但是由于消费人群的特殊性,对药品的安全性要求格外高,工艺流程也比较复杂,很多药企并不敢轻易介入,而且这还是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儿童基数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明显增长的前提下。

目前我国儿药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业内人士表示儿童用药品种短缺、剂型少的问题其实是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将成人用药减半给孩子服用,“孩子用药基本靠掰”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统计,我国每年大概有3万名儿童因为用药不当导致耳聋。此外,药企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的设计也并未让消费者满意。“感觉现在的药企在设计药品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用药的便利性、舒适性,没有感受到儿药企业对儿童群体的细心呵护。”孩子今年2岁的周静(化名)说道。不仅如此,据《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药物的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年人的2倍;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为24.4%,近乎为成年人的4倍。

一眼看去,我国的儿药市场显得十分“稚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目前我国在儿药市场的研发投入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我们可以从儿药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中略知一二。

葵花药业主要依托小葵花儿童药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其研发费用为1448.74万元,占营收比为1.56%,销售费用则达2.21亿元,销售费用高达研发费用的15倍多;济川药业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儿童感冒中成药中占据了三成份额,可以说是小儿感冒中成药的领头雁,2020年第一季度其研发费用为5482.62万元,占营收比为2.75%,销售费用则达1亿元;山大华特主打产品为维生素补充剂,实控人为山东大学,2020年第一季度其研发费用为1289.92万元,占营收比为4.33%,销售费用则为6930.66万元。可见,“重营销,轻研发”这一现象在儿童用药市场依旧存在。此外,儿药的临床试验受试者少,成本高,其研发到上市的时间要长于普通新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药的进一步研究发展。而且随着儿药市场机构的调整,即向高端用药市场的扩张,我国儿童药企在研发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此外,我国儿科医师数量的短缺问题也是由来已久。儿童医师的流失率很高,据《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近三年我国有近10%的儿科医师流失,其中35岁以下的医师流失率最高。截至2018年底,我国每千名儿童的医师配比仅为0.55人。2014年美国的这一比例就已经达到1.6人。虽然儿童医院的数量增速较快,2018年增加至129家,较2017年增长了12家,但依旧难以支持这一领域的高需求。

■儿童用药市场的机遇

相对于其他药品领域来说,儿药市场还处于“蓝海”阶段。据了解,目前儿药市场约占全国总体医药市场的5%,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此外,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也在助推我国儿科医药行业不断向前发展。比如加快儿童用药的审批速度;加强价格扶持,儿童专用剂型不受成人药品定价水平影响;优先纳入医保等。

目前儿科的主要治疗药物大致可以分为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制药。其中儿科用化学药在儿科用药市场占比较大。据了解,2018年我国儿科用药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72%,达786.07亿元,其中儿科用化学药市场规模约为530.60亿元,同比上涨11.39%。但是化学药产品的成分功能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比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诸多不适症状的化药小儿酚黄那敏颗粒的批文就已经高达283个。此外,在化药领域也面临着国际品牌的诸多竞争。

由此,我们可以试着将视线转移到儿童中成药上。虽然中成药的整体市场规模较化药低很多,2018年儿科中成药市场规模仅为255.5亿元,但是其增速要高于儿科用药市场的整体增速,达12.4%。止咳祛痰、感冒用药和厌食症用药组成了我国儿科用中成药市场的主体。由于中成药的较小毒性,且较易形成强用户黏性,成为儿童用药的一个发展方向。即便中成药的发展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国内企业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中成药资源,形成一些独家品种。

在具体的药物品种上,民生证券的研报认为,可以关注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这三大类比较常见的儿童疾病。在当下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困扰下,儿童很容易受到影响,由此造成了前两者疾病的市场规模很大且增速较快,有望在这两个领域诞生大品种。此外,城镇一体化、新农合的实施也将推动儿童用药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也不要忽略广阔的农村儿童用药市场。

(信息来源:投中健康)Top

 

CDK抑制剂的研发前景与专利布局分析

随着癌症患病率的上升,医药公司RD项目增长率以及费用支出也随之增加。从美国药品市场情况来看,小分子药物市场是靶向药物肿瘤学持续增长的子市场之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小分子药物的定义是:“由于分子量低,因此能够轻松进入细胞的物质。它会影响细胞内的其他分子,例如蛋白质,并可能导致癌细胞死亡,这与分子量较大的药物(例如单克隆抗体)不同,后者不能很容易地进入细胞,许多靶向疗法就采用了小分子药物或小分子抑制剂。

如今,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疗法认识不断提高,以及生物新药或生物类似药的上市,使得一部分肿瘤市场进入“无化疗时代”,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市场受到一定冲击,然而短时间内,生物药还不能大幅度影响小分子药物的市场地位,分析原因,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相比于生物药有如下几个优势:

1)通过血液循环分布,从而可以快速达到血药浓度峰值;

2)可口服给药,通过肠上皮的被动扩散与主动转运组合来介导药物进一步扩散;

3)先导化合物的开发难度要比生物药更容易。

当然,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相比于生物药也有如下劣势:

1)小分子药物一旦专利到期,来自仿制药的竞争更激烈;

2)小分子药物药品价格普遍低于生物药,研发损耗率较高,根据2009KMR集团调研,仅7.1%的小分子药物从临床前试验进入到上市阶段;

3)小分子药物在转运、代谢、吸收和消除过程中,药物之间容易发生相互作用。

正是上述优势与劣势的存在,使得两类药物市场占有率短期内不会发生大幅度改变,所以开发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尤其是临床价值较高的生物靶点抑制剂依然非常吸引人。提到药品市场占有率,这里不得不提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利器——专利。这里以CDK4/6抑制剂相关专利布局为例。

某一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在市场表现如何,可以从一些明星药的销售情况来看,近几年药品销售数据中,表现比较亮眼当属CDK4/6抑制剂,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尤其是CDK4/6抑制剂中PalbociclibRibociclibAbemaciclib三兄弟,在药品销售市场数据上表现强劲,让原研厂家辉瑞、诺华、礼来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如下图所示。

1 CDK4/6抑制剂药品年销售额(单位:百万美元)


从上表能看出,Ibrance®Palbociclib,辉瑞原研)表现惊人,年销售额远大于Kisqali®Ribociclib,诺华原研)和Verzenio®Abemaciclib,礼来原研)年销售额之和,是辉瑞近年上市新药中最值得倚仗的力量。Ibrance®之所以能如此广受市场青睐,是因为其探索性地开辟了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作为全球首个CDK4/6的选择性抑制剂,也是中国10年来晚期乳腺癌唯一突破性创新疗法,它可以有效延长患者1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Pharma发布报告预测,Ibrance®2024年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91.2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CDK4/6抑制剂。

除了Ibrance®Kisqali®Verzenio®上市后销售数据也是喜人,呈逐年增长趋势,上述3种药物能取得如此令人惊讶的结果,其背后离不开数十年来科研工作者对CDK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积极探索。

CDK抑制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较为热门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被各大医药厂商和科研院所寄予厚望,然而CDK家族靶点众多,如何选择作用靶点,根据靶点设计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并且化合物在进入临床阶段后,仍对某类型肿瘤表现出高选择性和强抑制效果,是该领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第一代CDK抑制剂表现出的广谱和非选择性使其止步于临床试验,与第一代CDK抑制剂相比,第二代CDK抑制剂注重于提高某个或某几个CDK的特异选择性,其中,以CDK4/6抑制剂的成功上市备受瞩目。

CDK4/6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药物,其在G1期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以阻止肿瘤进展,对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治疗有效。CDK4/6抑制剂的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2001年,3位科学家因对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CDKCyclin)的研究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目前已经批准上市的选择性CDK4/6抑制剂为第2CDK4/6抑制剂,包括PalbociclibRibociclibAbemaciclib



1.Palbociclib化学结构

 

2.Ribociclib化学结构

 


3.Abemaciclib化学结构

 

从已上市的药物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有效药物,其结构中包含嘧啶、吡啶、哌嗪结构,具有一定的共性结构。因此,企业在立项研究CDK抑制剂时,不但需要分析已上市化合物的结构,还需要从临床研究试验,专利数据库中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可以有效与靶点进行结合的优势结构,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观察近年来各大医药企业在CDK抑制剂相关专利申请情况可以看出,见图4,虽然该领域研究数十年,但专利申请并未停止,创新依然在继续,2014-2017年期间,专利申请量迎来第二个高峰期。


4.全球CDK抑制剂专利申请趋势(件),由超凡知识产权整理

 

一个领域能持续有专利申请,既说明某一项或数项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也说明在新兴的技术路线上存在可以布局的空白点。因此,及时采取特异性高,数据量大的专利分析是识别技术空白点的有效方法。我们从图5可以看出,截止2020.5.22TOP10医药公司持有CDK抑制剂相关专利数量巨大,特别是前3位公司,诺华,Cyclacel,阿斯利康持有专利量超过过200件。


5.全球CDK抑制剂发明专利持有数量排名(件)


在这群雄割据之际,国内医药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商业圈呢?我们来观察一下江苏恒瑞和东阳光药业的做法,以专利被引用次数进行筛选,筛选被引用次数较高的专利来说明如何破局。东阳光药业的一件发明名称为“CDK类小分子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用途”的中国专利CN105294683B,申请日2015-07-24,预估到期日2035-07-24,权1保护了如下一个马库什结构:

 

 

6.式(I

 

对照Abemaciclib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式(I)含有与Abemaciclib嘧啶连苯并咪唑相似的母核结构,与Abemaciclib不同的是,式(I)对嘧啶的2位基团进行了结构修饰,修饰后的结构对CDK1CDK2CDK4CDK6CDK9均具有抑制作用。可见,对于明星药或临床效果较佳的药物,对特定基团进行结构修饰,不但可以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也有可能筛选出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江苏恒瑞的一件发明名称为“吡啶并嘧啶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的中国专利CN104470921B,申请日2014-04-15,预估到期日2034-04-15,权1保护了如下一个马库什结构:

 


 

7.式(II

对照Palbociclib,我们可以发现,式(II)含有与Palbociclib吡啶并嘧啶类相似的母核结构,与Palbociclib不同的是,式(II)对嘧啶的2位基团进行了结构修饰,但修饰的幅度并不大,主要针对Palbociclib的哌嗪环进行了结构修饰。据FDA橙皮书披露,Palbociclib首次被批准的上市日期为2015-02-03,而该专利的申请日2014-04-15,可见,早发现,早研究,早申请对于药品立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但可以抢占竞争对手未曾察觉的空白点,在专利布局早期入局,布局的难度也会相对较低。另外,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及时更新国内外对于肿瘤治疗重要靶点的发现与研究,也是药品立项研究时必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综上,在母核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修饰,是小分子药物进行专利申请常用的手段之一,或可为国内医药企业药品专利布局提供一点思路。

(信息来源:药渡)Top

 

政策法规

 

带量采购最新动向剖析:一致性评价、OTC、中成药界限将被打破

带量采购进展当下,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竞争感觉将如何变化,大量品种断供的问题将如何解决,医保与药企之间的关系将如何重新构建,下一步带量采购的最新动向可能会是什么?一文深度剖析带量采购的根本逻辑和最新方向。

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4+7试点扩围后,将进入第三次采购。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会改变这项改革的进程。

集中带量采购,实际上是针对此前药品集中采购存在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对策。名字中增加了“带量”二字,就可以看到国家的改革立意。从两次采购的实践看,带量采购基本上是成功的,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社会的欢迎。后续全面、持续推进只是时间问题。

1、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将是药品生产企业面对的最大市场。

集中带量采购从全国的角度看,将扩大至所有的省,从省的角度看,将扩大至所有的市,从市的角度看,又可能会扩大至不同级别的医院和零售药店。目前已经有城市试点零售药店参与集中带量采购。

两次带量采购的量并不大,其原因除了是试点外,主要是国产过评仿制药的数量太少,限制了集采的品种数量。20181222日,全国需要做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近2万个,只过评132个,首次试点推出了31个药品25个中选;到20193月底,才过评240个,第二批带量采购33个药品32个中选;到2020422日,已有258个品种、779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随着过评品种的增多,预计下一步采购品种将会大幅度增加。留在集中采购之外的药品市场,会越来越小。

2、企业将保质保量地履行所签订的带量采购合同。

这次集中带量采购,国家以明确并保证落实采购量作条件,换得了药品的低价格出售,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做法。中选后保质保量地按约定交付药品,是企业的应尽责任。这次采购所压低的价格,主要是不合法不合理的营销费用及利益输送,所以,大多企业仍可保持盈余。但是,市场上突发的原材料、能源等涨价,都可能让企业由盈转亏。对此,企业既不能降低质量要求或改变工艺流程,以消化上涨的成本;也不能停产断供,影响医院治疗需要,危及病人生命健康。

虽然成本上涨会造成亏损,甚至会无法维持简单再生产,但这是企业应有的担当。因为企业在集中采购中的报价,肯定经过精细的测算,可以维持供应。至于难以预料的原材料能源涨价,那也应该在企业的市场分析和预测之中。企业没有预见,只能说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负责任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就是亏本,也应该维持一个周期的供应,以维护自身的守法守信形象。

3、一致性评价既促进过评产品的销售,又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一致性评价走到今天,下步大概率发生的事:

1)集中采购对一致性评价的促进力度会越来越大。

2)尚未过评的仿制药,将会加快步伐,全力参评。

3)已有三家同类药过评的仿制药,不能再被集中采购选用。

4)综合一致性评价所形成的成本增加和落实带量采购所带来的费用减少之后,反映在集中采购上,大幅度降价是可能的。

5)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的技术和经济双重夹击,将会梳理市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多、小、散和仿制药多、小、低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这有利于医药产业巨头的出现和行业素质的提高。

6)由于需要与实际的矛盾,过评药品的增加还是不敷所需,第三批集采也可能会纳入一些未过评品种,现已有有部分省份在试行。纳入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偏高、同类药没有足够过评的品种。

4、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报价将会趋向科学合理。

企业今后在药品集中采购中的报价将体现产品的真实成本构成。低到成本之内的虚低报价,是不可持续的,这会导致断供。

现在有的企业核算产品成本不摊研发成本、不摊建设产能成本、不摊管理成本,这些成本由同企业的其他产品分摊,这样的核算是不符合国家的财务核算规定和会计制度的,核算出来的价格,也不是真实的价格。这样的核算,在规范的法治国家,称为倾销,按国际规则,应受到政府部门的制裁。

倾销一是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扰乱了价格;二是侵犯了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侵占了它们的市场份额;三是倾销所搁置的成本,要么转移到其他产品,要么由日后抬价后的产品购买者承担,对其他消费者不公。

市场上不断出现的药品中标后脱标、断供、短缺就是证明。国务院2号文件要求“有效防止不顾质量的唯低价中标”,科学测算、理智报价,才能还市场一个公平,还同行一个公正,也还自己一个公道。

5、高度重视短缺药品产生的防范与消除。

近年来国家重点推出的基药,由于缺乏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已有约三分之二发生不同程度的短缺。药品价格虚高虚低这两种表面上似乎极致相反的现象,都是因为不尊重经济规律。国家为药品集中采购设置的原则“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性价比适宜”,是正确的。而实际采用的“唯低价是取”做法,片面利用了竞投降价的机制特性,降低虚高药价并没到位,反而逼死了价格虚低的药品,导致短缺。

20194月国务院43次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短缺药保障供应问题。认定了定点生产短缺药品的措施,要建立短缺药品的采购机制和定价机制,可望收到预期效果。

一般来说,产品的供给短缺总是和产能不足并存的,而产品的供给多余总是和产能过剩并存的。但中国的药品短缺是个奇葩。药品有市场需求(有时甚至是急需),有生产能力(有时甚至是过剩),有产品形象(一般疗效明显),有社会口碑(有的救命药甚至要开后门才能买到),在整个行业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大形势下,居然还是产生了短缺,且为数不少。

药品短缺有原料垄断、批准文号不多从而竞争替代产品不多、相关各方交流沟通不够等多种原因。但采用非市场手段把药品出厂价格压到成本之下是主要因素。如果有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药品产能会转移到小品种药品特别是短缺药品的生产方面,这将缓解药品供应的短缺。不能只重视虚高,漠视虚低;只重视现实的虚高,漠视潜在的虚高。因此,只要政府部门落实好“定点生产”“基地建设”“专项采购”“一品一议”等措施,完全可以保障短缺药的供应。

另外,在集中采购中的单一品种中标,也具有极大的风险,容易因为一家企业的断供,导致一大片地区的药品短缺。第二次集采实行了一个品种多家中选,受到了不少医药企业的欢迎。多家中标而不是报出最低价的一家企业中标,有利于避免唯低价是取,也有利于减少断供风险防范短缺。

希望第三次集采能够考虑纳入一些比较急需的短缺药品,通过集采建立科学的短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从根子上解决短缺药品的问题。

现在一些地方通过短缺药品议价的方式维持其合理的价格,给药企适当利润以保证短缺药品的供应,是行之有效的。希望相关部门把短缺药的采购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来解决。

2号文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临床用药需求,”首先是要防止常用、有效、低价的药品的缺失。

6、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竞争将会改变。

过评之后的仿制药,将会逐步挤压原研药的市场,并迫使原研药大幅度降价。仿制药相对于降价之后的原研药的竞争,将从质不如人、价低于人,过渡到质量相仿、价格相近的同平台竞争。原研药的优势,也从价高易销,转换到了质高易销、名高易销。那将进入一个双方都需要重新研究竞争策略的全新战场。可能会出现仿制药批件转让、收购、归并和仿制药生产企业转产、兼并、重组的新动向。

7、有可能医保的药品预付款将直接支付给药品企业。

这次集中带量采购,医保基金承诺“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预付医疗机构,鼓励医保基金直接向企业预付款,调动企业积极性。”这样的预付措施,实际效果有待观察。而2号文件明确“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有待各地落实。

近几年来,全国医药工业的医院药品欠款每年都在当年主营收入的10%以上,在当年利润总额以上,拖欠天数在100天以上。

药款拖欠也许有多种原因,但根子在医院,得利也在医院,这已成为机制。所以,医院即便收到了医保基金的预付款,是否能按期付款仍是一个不定数。国家对解决药品欠款问题已经有很多限制性规定,但是,只有禁则没有罚则,更缺乏机制性的措施。拖欠有利的机制不变,效果难以改变。

十九大政治报告明确:“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建立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公开合法的以药养医,药品的15%加成是所有权性质的以药养医,拖欠药款就是使用权性质的以药养医。如果拖欠时间超过两年,所得经济利益已与15%加成相差无几。

8、集中带量采购的新动向。

1)此前11个城市的试点集采是在国家医保局的领导下统一开展,试点应当如此。全面推开之后,放到省一级去集采可能更为合适。现实状况是,除大多数省份在落实国家集采的成果外,已经有省份在自主搞地方集采。

以一个省的医疗机构和药店为主体去开展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都已经够了。从短期来看,以药品品种为区分界线,国家集采和省级集采并存的可能性比较大,从长期来看,一定会以省级采购为主,同时辅以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之所以这样判断,既考虑了集采实施的规模和范围,也考虑了国家与地方之间权利的行使与监督。毕竟建立由省级实施采购、由国家监督评估这样的机制比较合理。

2)在新冠疫情期间,大量医院释放了对器械和耗材的采购需求,器材和耗材将进入下一步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一般来看,医药行业实施相关政策往往会遵循从药品到耗材再到器械的顺序。

3)下步带量采购可能会突破一致性评价、医保目录、OTC、中成药的界限。医保品种仍将是集采的主流。虽然从全民社会保障的角度讲,非医保品种进入集采也有可能,但是不会成为集采的重点。

4)相信下一步将通过建立探索合法合理、顺畅有效的采购机制、定价机制、合同履行机制、配送遴选机制、短缺药品供应机制、货款结算机制,进行系统性的同步改革。

5)国家医保局将通过课题调研,实现对地方招标采购工作的一体化、标准化、流域化技术指导。将来集采哪些品种、怎么扩大范围、采用什么政策,都需要经过信息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和政策的明确,使出台的措施更具科学性、针对性。

(信息来源:E药经理人)Top

 

 

 

行业动态

 

最新动向

 

2019年FDA新药批准下降16%,2020年审批趋势如何?

近日,GlobalData数据库发布一份最新行业报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9年的新药批准数量减少了约16%

根据这份GlobalData的第10版制药合同制造组织(CMO)行业报告“PharmSourceCMOScorecardOutsourcingofNDAApprovalsandCMOPerformance2020Edition”显示,美国FDA2019年批准了119份新药上市申请(NDAs)和生物制品许可证申请(BLAs),其中包括新的分子实体药物(NMEs)以及现有药物的新剂型。这一数量比2014-2018年期间平均115个增加了3%,但比2018年的137个批准记录减少了近16%

报告还指出,小市值生物制药公司拥有更高的外包生产机会。尽管根据产品数量分析,制药业的外包倾向每年会有所波动,但这一趋势相对稳定。在过去十年中,79%NME67%NMENDAs是由小型药企承接的外包业务。

但是去年CMO业绩整体下降。2019年,美国FDA批准的NDAs中只有44个来自合同制造商,低于2014-201855.6个的平均水平。

GlobalData的助理医疗分析师AdamBradbury(亚当·布拉德伯里)表示,“2019年大部分获批新药是由大型制药公司赞助的,药品研制企业的规模历来与合同制造的需求成反比。此外,美国FDA批准的新药总量自2018年以来也有所下降。因20191月美国政府‘停摆’,FDA暂停了对现有试验新药(IND)和BLA申请的审查,导致2019全年新物获批的数量有所减少。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造成了外包产品的数量减少。”

GlobalData根据历史调查结果发现,大规模的审批不会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保密协议的审批数量将继续逐年波动。2018年,美国FDA的新药批准数量就打破了自1996年以来的历史记录,共批准了59个新药(包括42NMEs17BLAs)。当行业对这一审批趋势继续保持期待时,2019年最终获得FDA批准的新药仅为48个,减少了约18%

 

2010-2019年美国药审中心(CDER)新药批准

 


2020年新药审批趋势:下降or增长

 

这一新药审批的下降趋势让人立刻想到今年全球COVID-19大流行对制药行业的影响。日前,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Pharma发布最新数据,在过去的两个月,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I-III期临床试验的暂停数量增加了15倍,其中3月有280项临床试验暂停,4月有731项。

 


来源:Evaluate Pharma官网

 

许多专家已经开始推测,COVID-19将大幅影响NDAs以及那些不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品的总体开发。但在查询CDER数据库后让人意外的是,从20201月至今,美国FDA批准的新药数量已达到18个,甚至超过了20191-511个新药的记录,即使是COVID-19在美大爆发的3-4月,FDA还是批准了8个新药(以及十多项紧急使用授权的产品)。

 

 

 

 

 

 

 


截止2020514日美国FDA批准新药

来源:美国FDA官网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获批的新药大部分来自2019年就已完成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和审批提交的项目,申请上市并未受到较大影响,因此COVID-19对新药上市的影响或许从FDA下半年或2021年的审批记录中才能显现。布拉德伯里认为,“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很难预测COVID-19危机会对药品审批、制药CMO和全球供应链网络产生怎样的影响,但2020FDA审批数量很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这取决于疫情‘危机’的处理结果。”

但对于CMO而言,布拉德伯里指出,“自2018年以来,小型和中型制药企业的产品批准数量开始显著下降,大型药企的批准数量急剧上升,这令CMO行业担忧。”受到COVID-19影响,美国CMO行业很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新药审批申请“从简”变化

虽然COVID-19将严重拖延新药上市的进程,但近些年药品审批流程优化、临床试验数据要求简化,也正在加速新药上市。4JAMA杂志发表了一篇最新研究,在对过去30年美国FDA批准的273种药物和生物制品进行横断面分析后发现,美国新药批准的标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以往相比,近几年的药物批准基于的关键性试验变得更少了。

自从美国FDA采用快速通道认定以来,申请该特殊监管项目的新药和生物制品就不断增加。以2019年获批的48个新药为例,29个(60%)拥有一项或多项特殊审批通道,其中17个(35%)新药被授予快速通道认定,13个(27%)被授予突破性药物称号,28个(58%)被授予优先审批,9个(19%)被加速审批。

 

这一变化对医生和病人会产生影响,他们对新药的“质量”会有所担忧;同时也对药物监管机构有很大影响,因为继续评估已上市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会越来越大。但毫无疑问,面对市场和患者需求时,新药审批从速从简的是大部分人的需求,并将适度缓解COVID-19的危机。

(信息来源:药智网)Top

 

 

商务发展

 

CRO与药企合作方式逐渐演变创新

随着医药外包市场的快速发展,CRO公司与药企的合作方式已经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一次性收费模式,发展到“里程碑”收费模式以及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等模式。在这些新模式下,CRO深度参与到新药研发项目中,客户黏性不断增强。


在传统的医药外包市场上,
CRO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以全时当量服务及客户定制服务为主,因此收费模式也主要是以每名员工的工作时间收取固定费率的全时当量(FTE)模式及客户定制服务(FFS)模式。而近年来,FFS模式开始衍生为以基本服务费用叠加“里程碑”式付费的模式。
■里程碑收入与投资收益驱动CRO企业业绩高增长

CRO领域龙头企业药明康德为例,该公司在按照惯常服务模式收取新药研发服务费用之外,若项目研发获得成功,其还将获得产品未来对外授权的里程碑分成或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收入分成。2016年,药明康德助力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将一款治疗乙型肝炎的创新药的国际开发权许可给一家国际知名药企,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获得的转让收益总额达2.53亿美元,药明康德也获得相应的里程碑分成。2018年,药明康德又收到该权益转让的第二笔里程碑收入约1680万元。

不仅如此,在风险共担商业模式下,多家国内CRO企业以自有资金进行了投资业务的发展,深入渗透到研发项目中,高弹性投资收益驱动头部企业业绩迅速增长。

药明康德主要以自有资金通过WuXi Phar matech Healthcare Fund进行风险投资,投资对象多为医疗/医药行业的初创公司。截至2018年底,药明康德累计投资项目52个,已投资标的的公允价值约21亿元。另一家国内CRO头部公司泰格医药也有丰富的投资业务储备,截至2018年底,其已参股投资近100家创新医药企业。2018年泰格医药实现1.19亿元的投资收益,占该公司利润总额的19.61%

■服务换股权深度分享创新药红利

随着合作方式的创新,CRO公司的业务收费还出现了更多的方式。比如维亚生物,推出了一种具有拓展性的业务收费模式——服务换股权(EFS)模式,这也是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模式。在EFS模式下,维亚生物向一些客户及所投资的具备发展前景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供药物发现及/或孵化服务,以换取客户的股权或经济利益。EFS模式不仅为部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分担了早期较大资金压力,还为CRO企业自身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2018年维亚生物EFS模式下的业务收入达到5535.8万元,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6.36%20162018年,EFS模式下的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91.88%,远超该公司业务总收入增速(CAGR47.54%)。

维亚生物是国内乃至全球知名的药物发现CRO,建立了具有极强技术壁垒的早期药物发现服务孵化业务模型。在该孵化系统中,该公司有效地优化资本利用率,预计对EFS模式下的每个孵化项目平均注入150万美元现金或提供药物发现服务;且将在投资后2.5年内退出50%的股权,于投资后5.5年内退出剩余权益。

20195月于港交所上市的维亚生物还在招股书中披露,未来将把30%募集资金用于扩大EFS模式,持续吸引更多前景可观的中国及海外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加入到公司的孵化投资企业组合中。截至招股书撰写前,该公司已累计孵化31个早期研发项目,并计划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增加约21个、35个及50个孵化项目,预计2021年公司孵化项目将累计达到137个。该公司在孵化模式下,以独有的EFS收费模式与全球具备创新能力的初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项目早期深入参与该类企业的研发过程并分担此类企业早期较大的资金压力,有利于该公司在更好地评估管线产品潜力的同时大大增强客户黏性。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Top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艾伯维与加科思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SHP2抑制剂

61日,艾伯维与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已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作用于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关键靶点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剂。

根据协议约定,艾伯维将获得SHP2项目的独家许可权。加科思将继续开展JAB-3068JAB-3312的早期全球临床研究,直到艾伯维开始开展全球的开发和商业化,相关研发费用由艾伯维承担。加科思有权在项目开始注册性临床研究之前行使权力,以获得SHP2项目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力。但本交易的财务条款未做披露。本交易仍需通过Hart-Scott-Rodino Antitrust Improvements Act备案。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Top

 

远大医药拟参股比利时公司,引进mRNA疫苗技术

61日,远大医药发布公告称,集团近日与位于比利时的eTheRNA Immunotherapies NV(以下简称eTheRNA)订立股权投资协议,将在投资协议约定的相关条件满足后对eTheRNA进行900万欧元的股权投资。

公告显示,eTheRNA是一家临床阶段的mRNA(核糖核酸)新型疫苗技术公司,由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著名免疫学家Kris Thielemans教授联同其他合作伙伴创立于2013年,已获得VUBTriMix相关技术的全球独家授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远大医药将获得eTheRNA13%B类优先股和一个董事席位。根据战略合作条款,双方合作包括引进eTheRNAmRNA生产技术,在相关领域进行独立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活动,以及获得eTheRNA的在研项目在中国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等。

mRNA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一代疫苗技术,不需要病毒或其蛋白质的实际样本,就能生产具有遗传密码的核酸(药物/疫苗),指示人体自身的细胞从病毒中合成某些蛋白质,来引发免疫反应。因此,mRNA疫苗的优势在于制备步骤简单、开发与生产周期短,对流行病疫情可以较快反应。

但到目前为止,mRNA疫苗治疗领域在全球范围都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全球发展较快的公司主要处于临床一期和二期研究阶段,尚未形成明显的领先企业优势。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Top

 

步长制药将与兰州百灵共同研发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61日晚间,步长制药发布《关于签订合作协议的公告》,控股子公司浙江天元与兰州百灵签订《产品研发合作协议》及相关补充协议,兰州百灵将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产品己有研发技术有偿转让给浙江天元,双方基于兰州百灵现有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共同设计和研发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产品。

公告显示,兰州百灵将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产品己有研发技术有偿转让给浙江天元,双方基于兰州百灵现有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共同设计和研发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产品;同时,西北民族大学为浙江天元提供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产品研发的技术服务,包括生产用细胞库的建立,细胞生长特性、遗传特性、外源物污染、成瘤性和致瘤性检定,细胞生物反应器片状载体培养和全悬浮培养技术,人员培训等技术与服务,助力浙江天元产品研发。

据了解,2018年步长制药便正式启动三大转型战略,逐步从销售型向科研型转换;从天然药物(中药)(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向全医药产业链转换;从本土化向全球化转换。对于步长制药而言,本次与兰州百灵和西北民族大学的合作,无疑是其在疫苗布局及三大转型战略的重要一环。

根据米内网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折算批签发额为48,172万元,2019年中国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折算批签发额为96,720万元,较2018年增长101%。此外,20201-4月,中检院疫苗批签发量为1.86亿剂,同比增长25.68%。中国疫苗市场也步入快速发展期。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Top

 

资本竞合

 

嘉和生物完成1.6亿美元B轮融资,十款产品已迈入临床

61日,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6亿美元的B轮融资,现有股东高瓴资本继续领投,新的投资者包括淡马锡、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海通开元国际和Cavenham PE。此轮融资将用于现有产品管线的临床项目推进、早期创新药的研发、全球范围内潜在的战略合作,以及为目前处于研发后期的产品的商业化做准备。

嘉和生物成立于200712月,是一家由研发驱动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向未能被满足治疗需求的患者提供可及药物。该公司已在抗体药物研究、开发和制造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成熟的技术平台。

根据嘉和生物官网,该公司现有十余个在研产品,主要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其中有10个已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主要涵盖肿瘤和其他重大疾病领域。其中进展较快的产品包括:

 

杰诺单抗(GB226):一种靶向免疫细胞PD-1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嘉和生物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杰诺单抗可通过选择性阻断双重配体(PD-L1PD-L2),恢复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的能力,拟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等晚期实体瘤,其中结直肠癌和肺癌是嘉和生物计划优先探索的癌种。目前,该在研药正在中国进多项2期关键临床研究。

GB221:重组抗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已经完成的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1期单次给药临床试验中,GB221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以及与赫赛汀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目前正在转移性乳腺癌中开展3期临床研究。

GB242: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抗体,英夫利西单抗生物类似药,正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开展3期临床研究。

GB241: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正在B细胞淋巴瘤中开展3期临床研究。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Top

 

成都康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0]521号文核准。

据了解,成都康华配备有SPF实验动物中心、高技术水平的细菌和病毒类疫苗GMP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具备规模化发酵、纯化、细胞培养、病毒培养和理化检测等多个稳定技术平台。主营业务包括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及技术服务等,现有产品包括“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迈可信”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HDCV”。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Top

 

柯菲平医药赴科创板上市申请已受理

根据科创板公布的项目动态,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柯菲平医药)的上市申请已受理。本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12,126万股,拟融资金额15.9亿元。根据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创新靶向药物临床前及临床阶段研发项目。

柯菲平医药成立于2000年,聚焦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领域,致力于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的研制和商业化。目前,该公司已有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和脑脉利颗粒两款产品上市。在研产品方面,有3项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化药1类新药和1项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化药2.1类新药,另有6款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盐酸柯诺拉赞

盐酸柯诺拉赞是柯菲平医药研发的新一代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创新药,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该产品属于化药1类新药。P-CAB是一类亲脂性弱碱,与不可逆型质子泵抑制剂(PPI)相比,抑酸起效更快、作用持久,且不易产生夜间酸突破现象。目前,盐酸柯诺拉赞处于2期临床试验统计总结、3期临床研究筹备阶段。

■醋酸沃诺拉赞注射液

醋酸沃诺拉赞注射液是新一代P-CAB新药,属于化药2.1类新药,目前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当前,针对患有应激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出血等不适合口服药物的病人,临床上常使用PPI注射剂,根据招股书,P-CAB目前仅有口服制剂上市,暂无注射剂产品。醋酸沃诺拉赞注射液基于富马酸伏诺拉生的药效基团进行改良式创新,将其结构中游离碱部分与醋酸结合形成醋酸盐,同时给药途径由原先的口服剂改为注射剂。

■甲磺酸胺银内酯B

甲磺酸胺银内酯B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系银杏内酯B经醚化、成盐精制而成。PAF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因子之一,PAF拮抗剂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该作用机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密切相关。根据招股书,目前中国境内外尚未有该类单靶向化学药上市,仅在银杏叶提取物和红花提取物中发现有拮抗PAF的活性成分。柯菲平医药已开发注射用甲磺酸胺银内酯B和甲磺酸胺银内酯B片两种剂型,且均已进入2期临床试验阶段。

6款临床前产品

另外,柯菲平医药针对以基因组学定义的重大疾病、肿瘤和免疫等领域的关键基因/蛋白,建立了高选择性小分子靶向药物技术平台,形成了6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创新药物。

H013是一款对NTRK1NTRK2NTRK3基因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可开发包括软组织细胞瘤、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瘤、安娜堡Ⅳ期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多个适应症。

H016为高选择性RET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因RET基因变异导致的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甲状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

H019是一种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主要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局部或转移软组织肉瘤、难治/耐药性子宫内膜癌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临床难点肿瘤的治疗。

H015主要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是一种与RdRP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PA亚基结合的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H018是一款对JAK1高选择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涵盖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H020是公司基于RNA干扰技术开发的降血脂药物,该药物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KS9)的靶向抑制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等心血管类疾病的治疗。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Top

 

招股书全面修改,弱化创新药企属性!艾迪药业科创板IPO过会

428日,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上会,却遭科创板上市委暂缓审议,公司的行业定位、研发能力、关联关系、利益输送等多项问题均受到质疑。艾迪药业被要求全面修改招股书,这也是自20196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以来,首个被要求全面修改招股书的公司。

艾迪药业在全面修改招股书后于521日再次提交上市申请,于61日无条件通过科创板上市委会议。该公司此次选择以科创板第2套标准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据招股书披露,艾迪药业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即2017年机构投资者增资对应公司估值为16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达3.45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同期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23%,符合上市标准。

艾迪药业本次科创板IPO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9000万股,拟募集资金7.46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及研发技术中心大楼购买、原料药生产研发及配套设施、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主营业务变更,定位为“其他制造业”

艾迪药业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以人源蛋白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生物制品企业,同时开展部分仿制药业务及经销雅培公司HIV诊断试剂和设备业务,并正在积极开展抗艾滋病、抗肿瘤以及抗炎领域的多款创新药物研发工作。

据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艾迪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36亿元、2.77亿元和3.45亿元。其中人源蛋白产品的同期营业收入分别达1.12亿元、2.18亿元和2.60亿元,占比同期营业收入的82.27%78.65%75.19%,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429日首次过会时,科创板上市委对艾迪药业将主营业务界定为“医药制造业”的依据提出了质疑。上市委认为,艾迪药业目前主营业务由人源蛋白产品、仿制药、HIV诊断设备及试剂三部分构成,均不体现医药制造企业所应具有的科技创新特点。其中人源蛋白产品并不属于药品,不作为药品管理;仿制药业务为该公司通过收购直接获得的在研或已经上市的产品,不属于其原有的研发体系;HIV诊断设备及试剂业务为2017年底开始经销美国雅培公司产品后形成,仅属于经销性质。

经修改后的新版招股书内容显示,艾迪药业将其主营业务所属行业定位于“其他制造业”,并大幅删减了尚未实现盈利的创新药业务介绍,弱化其创新药企属性。

■单一大客户加剧经营风险

除了对主营业务界定的质疑外,在首次过会时上市委还针对艾迪药业对大客户天普生化的依赖风险进行了质疑。

据招股书显示,天普生化为艾迪药业第一大客户。自2016年至20196月天普生化所贡献的销售额分别达2.34亿元、0.69亿元、1.91亿元和0.98亿元,占艾迪药业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90.79%50.64%69.11%60.46%。对此依赖性,艾迪药业在招股书中解释到:注射用乌司他丁和注射用尤瑞克林是天普生化独家品种,而艾迪药业是目前唯一能够向天普生化规模化提供乌司他丁粗品和尤瑞克林粗品的供应商,双方就此达成了长期产业合作关系。

除此之外,上市委还关注到随着艾迪药业对天普生化的依赖性逐渐加深,其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6月艾迪药业的应收账款面值分别为0.65亿元、0.45亿元、1.42亿元和1.75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8.66%14.59%45.87%50.94%。其中,来自第一大客户天普生化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各期应收账款余额均超50%。一旦未来天普生化出现迟延回款或者发生坏账损失,则将对艾迪药业的利润水平以及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艾迪药业在招股书中解释到,随着公司所研发的新药逐步上市,将逐渐降低对天普生化销售收入的依赖。但鉴于新药研发及商业化落地存在风险,艾迪药业能否真正规避单一客户依赖带来的风险仍不确定。

■研发投入逐年减少

尽管新版招股书对艾迪药业的创新药业务着墨减少,但其“科创”属性仍备受关注。目前艾迪药业共开发了12款主要在研品种,其中包括61类新药和3款仿制药在研品种。

其中临床进展最快的项目为抗艾滋病新药ACC007,是全新一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非竞争性结合并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从而阻止病毒转录和复制。目前该药物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630例病人已经全部完成入组,预计2020年上半年结束观察并进行上市申报。

ACC008是艾迪药业另一款在抗艾滋病领域在研1类新药,为固定剂量的三联单片复方制剂,每片含有ACC007、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3种主要成分。与单药相比,单片复方制剂可以显著减轻患者服药负担,增加依从性,减少耐药发生。201910月,CDE初步同意可采用生物等效性试验用于初治患者,可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用于经治患者。

在抗肿瘤领域,艾迪药业也有产品布局。其中ACC006是一款作用于mTOR通路和Hedgehog通路的新型双靶点抗肿瘤药物,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目前该药物针对晚期基底细胞癌的II期临床试验正与相关方就临床方案积极开展沟通,未来有望以“孤儿药”的身份获得上市批准。同时,艾迪药业正在开展ACC006联合标准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肺鳞癌Ib/II期临床试验。

ACC010是一款溴结构域蛋白4BRD4)抑制剂,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目前该药物已获得新药临床批件,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相关准备工作。ACC015是一款新型的核苷类抗肿瘤新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目前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据招股书披露,在2017年至2019年,艾迪药业的研发费投入分别为4214.35万元、6187.64万元和5696.34万元,占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25.12%12.38%8.07%。尽管该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同期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达21.23%,但同期研发费用支出和占比却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2019年研发投入同比下降7.94%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Top

 

 

 

 

 

新药研发

 

新药上市

 

9亿大品种齐鲁首家过评,辉瑞9成市场危险

5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齐鲁制药的依西美坦片通过一致性评价,为国内首家,至今齐鲁制药已有30个品种过评(18个为首家)。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依西美坦片销售额为9.08亿元,原研厂家辉瑞占据92.13%的市场份额。

依西美坦是辉瑞开发的一种不可逆的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其结构与天然雄烯二酮底物相似,临床上适用于以他莫昔芬治疗后病情进展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齐鲁制药提交的依西美坦片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于201958日获得CDE承办受理,2020522日审批完毕。

12015-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依西美坦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原研产品于2008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国内市场,目前有5家仿制药企业拥有该产品生产批文。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依西美坦片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逐年上涨,2019年达9.08亿元,同比增长6%

 

 

22015-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依西美坦片厂家竞争格局


表:齐鲁制药过评情况


依西美坦片的市场主要由原研厂家辉瑞占领,且市场份额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齐鲁制药的市场份额虽仅次于辉瑞,但不在同一个量级且有下滑的趋势,如今齐鲁制药的产品首家过评,或有望加速原研替代的进程。

米内网数据显示,含依西美坦片在内,齐鲁制药目前已有30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有18个为首家过评。在一致性评价过评榜中,齐鲁制药以30个品种(51个受理号)领跑,中国生物制药以28个品种(30个受理号)位列第二。

(信息来源:米内网)Top

 

复宏汉霖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欧盟CHMP推荐批准

531日,复宏汉霖联合合作伙伴Accord Healthcare Limited(“Accord”)共同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发布积极审评意见,建议批准HLX02(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用于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以及未经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上市销售许可申请(MAA)。

根据CHMP的积极审评意见,HLX02与参照药赫赛汀(曲妥珠单抗)高度相似,研究数据支持HLX02在质量、安全性与疗效等方面与赫赛汀均无显着差异。

HLX02是由复宏汉霖自主开发和生产的生物类似药,其欧盟MAA由复宏汉霖与合作伙伴Accord共同推动,未来HLX02在欧洲的商业化将由Accord负责。根据审评流程,CHMP的积极审评意见将被递交至欧盟委员会(EC),EC将参考CHMP的审评意见并在未来2-3个月做出最终决定。若获得批准,HLX02即可在全部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经济区国家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上市销售,成为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个“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参与生物药的“世界杯”比赛。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Top

 

耐多药肺结核新药!强生Sirturo儿科剂型获FDA批准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一种新的儿童配方Sirturo(斯耐瑞®,通用名:bedaquiline,贝达喹啉),该药现在被用作治疗成人和儿童(年龄≥5岁,体重≥15公斤)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联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在美国,只有当不能提供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案时,方可使用Sirturo

基于痰培养转化时间,该适应症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对该适应症的持续批准将取决于验证性临床试验中对临床受益的验证和描述。Sirturo不应用于治疗潜伏性结核感染、肺外结核或药物敏感性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Sirturo治疗HIV感染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因为临床数据有限。

此次FDA批准,标志着Sirturo儿科配方的首次监管批准,这是强生全球儿科研究与开发(R&D)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种新的20毫克片剂,可以与水一起给那些能够吞下完整片剂的患者、并与食物一起服用。对于吞咽完整药片有困难的患者,可以将药片分散在水中服用。为了便于管理,分散在水中的混合物可以进一步与饮料或软食混合。或者,片剂可以在使用和服用前立即压碎并与软食混合。

此次批准,基于一项单臂、开放标签II期研究的数据。该研究入组了5岁至12岁以下的儿科患者,这些患者确诊或疑似患有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并在24周内接受一半成人剂量的Sirturo®20mg片剂治疗,同时接受治疗MDR-TB的背景方案。儿童配方的申请获得了FDA的优先审查。

结核病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仅在2018年就夺去了大约150万人的生命,超过了艾滋病毒和疟疾的总和。虽然结核病最常影响到成年人最富有成效的年份,但在2018年,估计全世界有110万儿童患上结核病,20多万人死亡。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些数据可能低估了儿童结核病的真正负担。

2012年,Sirturo首次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符合资格的成人患者,这是40多年来第一种新型结核病药物。2019年,FDA批准Sirturo®100mg片剂,作为联合疗法的一部分,用于年龄在12-18岁、体重至少30公斤(66磅)的耐多药肺结核(MDR-TB)青少年患者的治疗,该药仅限于不能提供有效治疗方案时的保留用药。目前,强生正在对2-4岁的儿童和2岁以下的婴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Sirturo是一种二芳基喹啉抗菌药,适用于作为组合疗法的一部分,用于成人和儿童(≥5岁,体重≥15公斤)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治疗。

在中国,Sirturo(斯耐瑞®,富马酸贝达喹啉片)于201612月获得批准,作为组合疗法的一部分,用于18岁及以上成人MDR-TB的治疗。只有当不能提供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案时,方可使用本品。本品应在直接面视督导下治疗(DOT)。

(信息来源:生物谷)Top

 

“不限癌种”广谱抗癌药!罗氏Rozlytrek欧盟即将获批

罗氏(Roche)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一份积极审查意见,建议有条件批准靶向抗癌药Rozlytrekentrectinib),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阳性实体瘤儿科及成人患者,具体为:疾病局部进展、转移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患病、且未接受过NTRK抑制剂、无满意的治疗选择的患者。此外,CHMP还建议批准Rozlytrek,用于治疗先前没有接受过ROS1抑制剂的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现在,CHMP的意见将递交至欧盟委员会(EC)审查,后者预计在未来2个月内做出最终审查决定。之前,EMA已授予Rozlytrek治疗NTRK融合实体瘤的优先药物资格(PRIME)。NTRK基因融合已经在一系列难以治疗的实体瘤类型中得到了鉴定,包括胰腺癌、甲状腺癌、唾液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

在美国,Rozlytrek之前已被授予了治疗NTRK融合实体瘤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该药于20198月获得FDA加速批准:(1)用于治疗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的12岁及以上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阳性晚期实体瘤儿科及成人患者。(2)用于治疗ROS1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Rozlytrek是已上市的第三款基于不同类型肿瘤的共同生物标志物而不是肿瘤起源组织类型的抗癌药,标志着“肿瘤不可知论(tumor-agnostic)”癌症药物开发的新模式。另外2款被批准“肿瘤不可知论”适应症的药物分别为:(12017年,默沙东Keytruda(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获批治疗微卫星高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肿瘤;(22018年,拜耳靶向抗癌药Vitrakvilarotrectinib)获批,治疗NTRK基因融合肿瘤。

Rozlytrek的活性药物成分为entrectinib,这是一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携带NTRK1/2/3(编码TRKA/TRKB/TRKC)或ROS1基因融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entrectinib可穿越血脑屏障,阻断TRKA/B/CROS1蛋白的激酶活性,导致携带ROS1NTRK基因融合的癌细胞死亡。entrectinib针对原发性和转移性CNS疾病均具有疗效,并且没有不良的脱靶活性。目前,罗氏正在调查entrectinib治疗多种实体瘤的潜力,包括NSCLC、胰腺癌、肉瘤、甲状腺癌、涎腺癌、胃肠道间质瘤和未知原发癌(CUP)。

(信息来源:生物谷)Top

 

肝癌一线治疗重大突破!罗氏Tecentriq+Avastin获FDA批准

罗氏(Roche)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L1疗法Tecentriq(特善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联合Avastin(安维汀,通用名:bevacizumab,贝伐单抗),用于治疗先前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Tecentriq+Avastin组合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HCC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案。来自IMbrave150临床试验的数据显示,与标准护理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相比,Tecentriq+Avastin联合治疗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IMbrave150是在最常见的肝癌治疗中显示出改善OSPFS的首个III期癌症免疫治疗研究。TecentriqAvastin组合也是十多年来在先前未接受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改善总生存期的首个治疗方案。

此前,美国FDA已授予Tecentriq+Avastin组合方案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HCC的突破性药物资格。在中国,该方案已于今年1月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Tecentriq属于PD-(L)1肿瘤免疫疗法,旨在与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上表达的一种名为PD-L1的蛋白结合,阻断其与PD-1B7.1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抑制PD-1Tecentriq可以激活T细胞,该药有潜力作为癌症免疫疗法、靶向药物及各种癌症化疗的一种基础联用疗法。

Avastin属于血管生成抑制剂,靶向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在肿瘤生命周期中的血管生成和维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vastin通过与VEGF直接结合来感染肿瘤的血液供应,防止其与血管细胞上的受体相互作用。肿瘤的血液供应被认为是肿瘤在体内生长和转移能力的关键。

TecentriqAvastin进行联合用药具有强有力的科学依据,Tecentriq+Avastin组合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潜力。Avastin除了具有既定的抗血管生成作用之外,还可以通过抑制VEGF相关的免疫抑制、促进T细胞肿瘤浸润以及启动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反应,进一步增强Tecentriq恢复机体抗癌免疫的能力。

在美国,FDA201812月批准Tecentriq+Avastin+化疗(卡铂和紫杉醇)一线治疗无EGFRALK基因组肿瘤畸变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 NSCLC)成人患者。该批准基于IMpower150研究的B组患者数据:在意向性治疗野生型(ITT-WT)患者中,与Avastin+化疗相比,Tecentriq+Avastin+化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中位OS19.2个月 vs 14.7个月,HR=0.78p=0.016)。

(信息来源:生物谷)Top

 

研发进展

 

HER2阳性胃癌首个ADC药物!Enhertu显著延长患者生存

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合作伙伴第一三共制药(Daiichi Sankyo)近日联合公布了HER2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DS-8201)阳性注册随机对照IIDESTINY-Gastric01试验的详细结果。该试验在先前接受过至少2种方案(包括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化疗)后病情进展的HER2阳性、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中开展,数据显示:与化疗相比,Enhertu在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生存期(OS)方面均显示出统计学上显著和临床上有意义的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Enhertu是第一个显示在先前接受过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患者中显著提高总生存期(OS)的HER2靶向疗法。胃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转移性疾病的5年生存率仅为5%。大约五分之一的胃癌是HER2阳性。目前,对于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病情进展的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患者和复发患者,治疗方案有限,尚无获批的HER2靶向方案。

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是一种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一种4肽链接子将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与一种新型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exatecan衍生物(DX-8951衍生物,DXd)链接在一起,可靶向递送细胞毒制剂至癌细胞内,与通常的化疗相比,可减少细胞毒制剂的全身暴露。

20193月,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达成了一项总价值高达69亿美元的免疫肿瘤学合作,共同开发Enhertu,用于治疗各种HER2表达水平或HER2突变的癌症患者,包括胃癌、结直肠癌和肺癌,以及HER2低表达的乳腺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和商业化Enhertu,第一三共保留日本市场的独家权利,同时将全权负责制造和供应。

201912月,Enhertu在美国获得全球首批:FDA加速批准Enhertu,用于在转移性疾病中已接受过2种或2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在日本,Enhertu20203月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有条件早期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在先前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限用于对标准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今年5月,第一三共向MHLW提交了Enhertu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该sNDA将在6个月时间表内完成快速审查。

业界对Enhertu的商业前景非常看好,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Pharma此前预测,Enhertu2024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能够达到20亿美元。

(信息来源:生物谷)Top

 

肺癌重磅!阿斯利康Imfinzi(英飞凡)一线治疗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了肺癌IIICASPIAN试验最新分析的详细结果。数据显示,抗PD-L1疗法Imfinzi(英飞凡,通用名:durvalumab,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护理(SoC)含铂化疗(依托泊苷+顺铂或卡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具有持续的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益处。

Imfinzi(英飞凡,度伐利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PD-L1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PD-L1PD-1CD80的结合,从而阻断肿瘤免疫逃逸并释放被抑制的免疫反应。截至目前,Imfinzi已在6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中国、整个欧盟)被批准,用于接受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同步放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性、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愈性治疗。此外,Imfinzi也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被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晚期膀胱癌患者。

作为肺癌广泛开发项目的一部分,Imfinzi也正在另一项III期临床研究ADRIATIC中测试,评估局限期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后接受Imfinzi治疗,该研究预计2021年会获得数据。

tremelimumab是一种人单克隆抗体,靶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阻断CTLA-4的活性、促进T细胞活化、启动肿瘤免疫反应、促进癌细胞死亡。tremelimumab与百时美施贵宝已上市抗体药物Yervoy(伊匹木单抗)靶向的是同一个靶点CTLA-4

当前,阿斯利康正在开展一个大型临床项目,评估Imfinzi作为单药疗法以及联合tremelimumab和其药物的组合疗法用于NSCLCSCLC、膀胱癌、头颈癌、肝癌、宫颈癌、胆道癌及其他实体瘤的治疗。

(信息来源:生物谷)Top

 

新型广谱抗生素cUTI三期试验失败

61日,临床阶段制药公司Iterum Therapeutics宣布其在研新型青霉烯抗生素sulopenem在复杂尿路感染(cUTI3期试验(SURE 2)中没有达到主要终点。当天,该公司的股价下跌了57%

Iterum表示,基于SURE 2的研究结果,公司正在探索未来的选择方案,包括剥离资产、进行重组、对公司的直接出售,甚至可能申请破产。

据了解,这项随机、多中心、双盲试验共招募了1395例参与者,以评估sulopenem治疗复杂尿路感染成人患者的疗效。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天至少接受一次sulopenem静脉注射,持续至少5天,随后每天2次口服sulopenem,整个疗程时间为710天。另一组每天至少一次静脉注射厄他培南(ertapenem),持续至少5天,随后每天2次口服环丙沙星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完成治疗患者第21天的总体临床和微生物反应(使用10%的非劣效性指标)。

Iterum表示,在sulopenem的治疗随访研究中,sulopenem组显示出治疗反应的比率为67.8%,而厄他培南组为73.9%Sulopenem与对照组其他的次要终点结果也相似,包括在第10天治疗访视结束时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6.7%88.9%

Iterum首席执行官Corey Fishman指出:“尽管sulopenem显示出了与之前的研究以及和其他培南类药物一样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我们对该药物治疗复杂尿路感染研究的结果感到非常失望。”

除了cUTI之外,SURE 1试验中口服和静脉注射sulopenem也正在进行简单尿路感染的后期测试,预计将于第二季度获得结果。在SURE 3研究中,该药物被用于评估治疗潜在复杂腹腔内感染(cIAI)的效果,但在去年12月,Iterum表示该试验未能达到其主要终点。

做为一种新型的青霉烯(penem,培南类药物)抗感染化合物,sulopenem具有口服和静脉输注剂型,已被证实针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很强的体外活性。鉴于此次令人失望的试验结果,Iterum表示正在评估公司资产或专有技术的许可,未来可能出售或资产剥离,公司方面也或面临出售、合并、战略交易等重组活动,甚至解散和清算资产。Iterum同时表示,评估后公司也可能最终不会采取任何特定的行动。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Top

 

 

 

 

 

 

 

运作管理

 

商战策略

 

数字化浪潮来袭,药企开始尝试全新推广模式

数字化浪潮来袭,药品零售行业增速放缓、门店客流呈现下滑趋势。线下实体药店的营销新通路在哪里?

■网上药店,势头强劲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尝试线上推广的方式,直接触达消费者市场。2020年的新冠疫情,零售药店迎来了一个线上需求集中爆发的节点,在可预计范围里具备长期持续的可能性。

从零售药店类型来看,米内网数据显示,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占比上涨至18.9%,发展迅猛;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占比呈持续下滑态势,2019年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跌至81.1%,较2018年下滑4.1个百分点。

 

2013-2019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占比

 


来源:米内网终端格局数据库,以平均零售价统计

 

在后疫情时代,一方面线上购药需求常态化,一方面线下门店依然是药品的重要渠道。在这样的变局中,药企需要思考如何在加速线上数字化营销尝试的同时,与传统的线下渠道协同增长,以此来推动药企增长。

■药企品牌传播&销售引流数字化

在探索线上线下协同推广的过程中,“流量平台+零售渠道+医药品牌”的三方合作是比较常见的方式。

三方合作的模式也是一种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药企可以集合药店的数据能力和渠道优势,直接进行线上推广引流,带动线上线下售卖。对于很多药企来说,这是一个降本增效的营销新模式。

以近日胃药品牌达喜与海王星辰、腾讯广告的合作为例:在线上,达喜集合腾讯和海王星辰的数据能力以及腾讯多场景的丰富流量;在线下,联动海王星辰的零售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引流,带动品牌的全渠道转化。

达喜胃药目标人群确立之后,如何触达、保证效果且能形成持续性的效益是药企和药店关心的问题。腾讯广告结合海王星辰自有的数据会员体系,深化对达喜品牌的消费洞察,锁定渠道内的品牌老客人群,关联品类人群和病症人群。同时,基于自身的数据能力,多维洞察品牌兴趣人群和潜客人群。双方数据打通后,发挥腾讯广告的社交场景优势,把朋友圈广告精准推送给达喜的目标人群,不仅找到核心老客人群,而且有效触达具有高转化潜力的新客人群,比如差旅加班人群,辛辣刺激食物爱好者等。

从效果来看,本次投放的朋友圈广告整体点击率是平均点击率的1.91倍,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海王星辰的数据能力加持,本轮投放有效提升了朋友圈广告的转化。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可持续通路

药企的尝试和摸索,无论是坚守线下还是布局线上,亦或是线上线下双向联动,能够最终解决当下困境才是重中之重。达喜在本次三方合作中,联动了海王星辰多种营销资源,引导目标人群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转化,成为药企营销新通路的范例。

达喜通过朋友圈广告精准释放品牌优惠信息,并引导消费者一站式领劵。用户线上领劵后,可以选择进入海王星辰小程序商城进行消费,也可以在海王星辰线下门店进行核销。除此之外,海王星辰还开放了自有流量生态,通过线上站内流量的补充,为达喜打造了多样化的线上转化路径。

此外,海王星辰还通过加码线下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以双向核销路径带动达喜的全渠道转化。海王星辰多个门店都放置了线下台卡及促销跳卡等线下销售物料,吸引到店用户扫码进入海王星辰小程序商城领券并直接进行线下核销。

在上述活动中,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线上订单的波峰主要集中在广告投放后1-2天,而线下门店在投放后4-5天的周末迎来波峰。可见,药企与零售渠道的深度联动,有效利用了线上投放的长尾效应,为强效转化提供了有力助推。

海王星辰连锁药房总裁张英男女士也表示,“此次和腾讯广告、达喜的合作,对海王星辰来说,不仅品牌得到了推广,达喜产品的销售也收获了强效增长,还开启了全新立体化推广模式。从精准洞察、立体化曝光到渠道联动,腾讯生态能力和海王星辰渠道优势与达喜形成数字化合力,真实推动了增长。相信此次合作,也将成为未来三方更多深度联动和数字化探索的良好开端。”

(信息来源:赛柏蓝)Top

 

 

 

市场分析

 

中西成药

 

小分子靶向药群雄逐鹿,正大天晴、恒瑞“杀入”TOP10

20201月至今,中国已批准5个国产抗肿瘤靶向药物。除了江苏豪森药业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和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外,小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还有苏州特瑞药业和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注射用硼替佐米,齐鲁制药的醋酸阿比特龙片。国内药企的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正逐渐向原研药发起冲击,市场持续洗牌。

■盘点:2019国内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

随着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精准医疗需求日新月异。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大趋势影响下,诸多因素使得药品市场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在靶向药物市场推波助澜下,推动着药品市场的增长。

靶向药物由生物工程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化学小分子靶向药物构成,尤其是小分子靶向药物具备了用药方便,顺应性强的特点,在抗肿瘤及难治性疾病用药市场中备受瞩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化药已达1499.44亿元,同比增长14.20%,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已成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化药市场主要消费终端。

众所周知,靶向药物是国内精准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据统计,目前国内已批准了50多个小分子靶向药物,包括自主研发的1类小分子靶向药物是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凯美纳),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艾坦)和吡咯替尼(艾瑞妮),和记黄埔的呋喹替尼(爱优特),正大天晴的安罗替尼(福可维)、再鼎医药的尼拉帕利(则乐),江苏豪森药业的甲磺酸阿美替尼(阿美乐)等七个创新药物。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临床使用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已超过了50个化学名品种,销售额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31.04%,连续两年增长率超过了30%

 

奥希替尼EGFR-TKI靶向一枝独秀

近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新上市小分子靶向药物TOP10品种(单位:万元)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后,进入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有21个药物,其中小分子靶向药物TOP10销售额23.51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达到了1268.41%。居首位的药物是奥希替尼(Osimertinib)。

奥希替尼是201511月美国FDA批准阿斯利康公司上市的药物,商品名Tagrisso2017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商品名泰瑞沙。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2019年,奥希替尼全球市场为31.89亿美元,同比增长71.45%,是阿斯利康的领军品种,占据了阿斯利康抗肿瘤靶向药物领域的三分之一。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奥希替尼(泰瑞沙)销售额9.48亿元,同比增长40.14%

奥希替尼是T790M阳性NSCLC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20189月,国家医疗保障局纳入医保目录。在17种抗癌药纳入乙类医保范围后,平均降幅56.7%。尤其是奥希替尼降幅达71%,由此前的5.28万元//月降至1.53万元//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客观上推动了泰瑞沙的迅猛增长。

安罗替尼胶囊增幅1854.59%

安罗替尼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开发的我国自主品牌,靶点VEGFR,为中国晚期NSCLC三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201858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商品名为福可维。经过谈判,安罗替尼降价45%,以487/粒(12mg)的价格成功的被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安罗替尼(福可维)销售额6.14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854.59%。据悉,安罗替尼在其他癌症中开展临床研究,包括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食管鳞癌、甲状腺癌与肾癌,均获得了不错了临床数据结果,将成为福可维在市场中的潜力的释放提供了新希望。

伊马替尼国内达30亿规模

伊马替尼是诺华研发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2001510日,伊马替尼以“具有突破性的抗肿瘤机制”获得美国FDA的特快审批,商品名为“Gleevec”(格列卫)。自上市至2019年销售额已超过700亿美元,2019年全球诺华的格列卫销售额仍达到了12.63亿美元,同比下滑19.09%

伊马替尼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患者。专利期满后,国内仿品纷纷开发上市。2013年江苏豪森医药集团伊马替尼片上市,商品名昕维。2014年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伊马替尼胶囊上市,商品名格尼可;随后石药集团伊马替尼片上市,商品名诺利宁。

随着“4+7”集采的推进,江苏豪森生产的100mg*12/*1/*5袋(60片)规格仿制药甲磺酸伊马替尼昕维,中选价为623.82元。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样本医院伊马替尼市场为6.95亿元,在以量换价的形势下,同比下滑15.73%,仍是居于小分子靶向药物中销售额居第三位的品种。

2019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样本医院市场诺华的格列卫占比76.10%,下滑3.4个百分点,江苏豪森的昕维占比17.76%,提高5.9个百分点,正大天晴的格尼可占5.26%,石药欧意的诺利宁占比0.89%

■近年多新批上市小分子靶向药物

 

2018NMPA批准上市的小分子靶向新药


2018年国家药监局新批准了10个小分子靶向药物,2019年新批准了8个小分子靶向药物。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继续开启绿色通道,新批准了江苏豪森药业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美国Puma Biotechnology Inc. 的马来酸奈拉替尼片,瑞士诺华制药公司的西尼莫德片,梯瓦制药公司的氘丁苯那嗪片。

 

2019-20205月上旬NMPA批准上市小分子靶向新药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样本医院靶向药物市场近200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2.88%,其中抗体类靶向药物占据40%,小分子靶向药物用药市场占据了60%

(信息来源:米内网)Top

 

药店最抢手20个儿科中成药:14个过亿品牌,2个产品增长超30%

去年12月,新版《药品管理法》正式落地,明确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支持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品新品种、剂型和规格,对儿童用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在研发利好的同时,零售药店市场也在稳步增长。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儿科中成药销售额突破50亿规模,产品TOP20中,8个是独家,金振口服液和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增长均超30%;品牌TOP20中,14个品牌销售过亿,其中,亚宝药业集团的丁桂儿脐贴和华润三九(枣庄)药业的小儿感冒颗粒均超过4亿;济川药业集团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首次进入3亿梯队。

20个儿科中成药药店卖“火了”!8个独家产品,14个品牌销售过亿

 


近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儿科中成药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儿科中成药市场销售额虽然增速放缓,但2019年突破了50亿规模。其中,产品TOP20的销售额占比超过75%,市场集中度较高。

 

 

 

 

 

 

 

 

 

 

 

 


2019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儿科中成药产品TOP20(单位:万元)

 

 

产品TOP20中,8个是独家产品,15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从亚类来看,儿科止咳祛痰用药最多,达9个;其次是儿科感冒用药,有4个。

 

 

 

 

 

 

 

 

 

 

 

 

 

2019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儿科中成药品牌TOP20(单位:万元)

 


品牌TOP20中,有14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亚宝药业集团的丁桂儿脐贴和华润三九(枣庄)药业的小儿感冒颗粒均超过4亿;济川药业集团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首次进入3亿梯队;江苏康缘药业的金振口服液和鲁南厚普制药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增速最快,均超过30%

4.19亿!丁桂儿脐贴领军

 


近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丁桂儿脐贴膏剂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丁桂儿脐贴是亚宝药业的独家产品,近年来在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均超过4亿元,2019年销售额4.19亿元,同比增长0.63%

亚宝药业在年报中提到,丁桂儿脐贴是公司儿童药品的拳头产品,自1992年上市以来,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席位,其销量覆盖全国重点省市及地级城市,长期位居零售终端消化道用药龙头。亚宝药业在儿科领域已经形成了以丁桂儿脐贴、小儿腹泻贴、小儿泻止散、薏芽健脾凝胶和乳酸菌素片为主的消化道用药,以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主的呼吸系统用药,以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为主的营养补充药物。

 

■小儿感冒颗粒竞争激烈,华润三九市场占比超85%

近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小儿感冒散剂/颗粒剂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2019年小儿感冒颗粒在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达4.85亿元,同比下滑3.68%。值得一提的是,小儿感冒颗粒的竞争激烈,生产厂家数超过80家,其中,华润三九(枣庄)药业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占比超过85%。华润三九在年报中表示,未来将开展小儿感冒颗粒等核心品种产品力提升,持续打造和培育大品种。

■金振口服液从3000万到1.54亿


近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金振口服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金振口服液是康缘药业的独家产品,近年来销售额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3304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1.54亿元,增速均超过30%。康缘药业在已上市品种研发计划中提到,将持续开展医保或基药重点品种的上市后深入研究,有序推进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等主要品种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为上市品种的学术推广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支撑。

■超30%!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销售额快速增长


近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是鲁南厚普制药的独家产品,近年销售额快速增长,2018突破亿元规模后,2019年增长34.47%,达1.48亿元。今年3月,鲁南制药官网发布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再添循证医学新证据。资料显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是一种具有清热肃肺,消积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可用于治疗小儿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嗽,在临床中常与阿奇霉素联合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数据说明:米内网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竞争格局中,所指“城市”的统计范围是:293个地市及以上城市,即中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实体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信息来源:米内网)Top

 

 

 

 

 

 


综合分析

 

2019年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之“最”

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2019年财报已经披露完毕,现基于317家医药公司(含港股公司、部分新三板公司)的2019年报信息同大家分享相关行业数据。

不包含以医疗器械诊断医疗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不包含非上市公司。

1、营业收入TOP15公司

2018年榜单相比,今年营业收入TOP15变化不大,各家企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少了财务造假的“巨坑”康美药业。重庆控股则以31.16%的增长冲击上榜。

注:国药控股已对国药股份和国药一致合并报表,后者数据不再列出,下同。

2、净利润TOP15公司

 

 


3、分红TOP15公司

 

 

 

 

 

 

4、经营活动现金流TOP15公司

 

5、研发投入TOP15公司

研发投入方面,百济神州依然榜首领先,全年研发投入达9.27亿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百济神州更继续研发高投入,在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即达到3.043亿美元。


 

6、研发人员数量TOP公司

 


7、销售费用TOP15公司

 

 


8、员工数量TOP15公司

 

 

9、销售人员TOP15公司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Top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6月3日快讯

山药:市场可供货源有量,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以正常购销为主,行情暂稳,目前市场山药广西毛条售价8/千克,光条20元左右,河南毛条13元上下,光条24元左右。

大青叶:近日市场咨询购货的商家减少,货源实际成交力度减弱,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大青叶统货要价在4.5/千克。

乌药:近日市场咨询购货的商家增多,货源以小批量交易为主,行情暂时走稳,目前市场乌药售价19/千克。

王不留行:市场可供货源充足,有商小批量购进货源,整体需求消化尚可,行情平稳运行,现市场王不留行统货售价5.2/千克。

夏枯草:市场来货量充足,需求拉动平稳,以正常购销为主,行情暂稳,目前市场夏枯草统货售价1.8/千克,选货2.2元上下。

桑螵蛸:近期市场货源走动一般,需求拉动未见明显好转,行情暂稳,目前市场桑螵蛸生大绵价格在210/千克,熟大绵360元左右。

牵牛子:近日市场有商家咨询购货,小批量货源时有成交,行情暂时以稳为主,目前市场牵牛子黑丑售价6.8/千克,白丑13元左右。

白豆蔻:近日产地来货量不多,市场有商积极寻购货源,带动行情逐渐上涨,目前市场白豆蔻统货售价175/千克。

灵芝:近期市场可供货源量仍充足,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以小批量需求拉动为主,行情走稳,目前市场灵芝价格在31-35/千克。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Top

 

安国市场5月31日快讯

红花:红花前期受云南产新冲击价跌后又迅速反弹,时下进入实销,行情转稳,现市场云南货售价108元,新疆货价110元,近期以稳为主。

硬大芸:硬大芸生产周期长,前几年价低生产缩减,行情上涨后一直坚挺运行,现价28-29元,近期行情以稳为主。

独活:独活市场多专营,库存量不大,随着货源消化,行情坚挺运行,现价30-32元,近期行情以稳为主。

续断:续断野生资源,用量不大,市场多专营,时下淡季来临,行情平稳,现价12-14元。

防己:防己野生资源已少,近几年行情一直呈现稳升势头,时下淡季来临,行情转稳,现价125-135元,近期行情以稳为主。

秦艽:秦艽前期价格反弹,但因走销不快,近期行情又显疲软,现价52-54元,后市行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半枝莲:半枝莲市场多草药专营,行情总体以稳为主,时下头茬产新,价格坚挺,现价7.8元,后市还要看后续产新情况明朗。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Top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0/6/4 11:30:39      阅读4013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